1989年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2021-01-21 趣史錄

「一切我所向著自然創作的,是慄子,從火中取出來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陽的人是背棄了神的人。」1984年,一個以「海子」為筆名的年輕人——查海生,創作《阿爾的太陽》時引用了這句梵谷致其弟書中的話。

當時的他還沒深切地思考過未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海子的結局竟然也如同發生在那位天才畫家身上的相似。五年後,在1989年的春天,一個叫海子的人決定去死!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

很難想像,一個可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麼溫柔地觸動人心的語句,這麼細膩的直擊靈魂靜謐的構圖,他的身上一定滿布陽光烘烤過餘下暖暖的痕跡。然而,事實卻是如同萬年寒冰的心涼,海子臥軌自殺,死前留下遺書交代死亡與人無關。

我想,世人中不乏這樣才華橫溢的人,但往往會有兩個極端:一個人情練達,八面玲瓏,另一個則是懷才不遇,黃鐘毀棄。作出輕生選擇的海子,大概是對他自己的理想國,太執著,太固執了。

海子的生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降生在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農村的一戶人家。那時還叫海生的他,是個早慧的男孩。

年僅四歲,小小的海生參加了公社舉辦地背誦比賽。一般這個年紀的孩童最是好玩,天不暗也不會回家吃飯休息,其餘時間一直在外撒野。加上當時,普遍大眾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字都識不全,何況要求理解能力、難度更高的背誦?

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智商的確不是常人的水平。1979年,查家海生更是成為各家各戶爸媽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十五歲入讀北京大學的法律系。就算放在今日來說,也是「神童」級別的人物、「全村的希望」,所有人包括少年海生,也是如此期盼自己錦繡前程,衣錦還鄉。

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自然天氣就不是個人可操控的,所以在北大未名湖畔、楊柳樹下閱讀的海生,還剩故知和新娘就算是人生贏家了。

的確,命運也給他安排妥當。在北大求學的日子裡,他遇到駱一禾,而後參加工作,海子(那時已用該筆名發表作品)遇到了外語系的女學生,也遇到過讓海子深夜等待在德令哈的「姐姐」。

故知,愛人,登榜,來自農村的這個小夥子年紀輕輕就都完成了,似錦前程指日可待。就在鄉親們翹首企盼海子能在首都混出一番新天地的時候,在北京西北部的昌平,一個狹小簡陋的房子裡的海子,卻在痛苦的邊緣掙扎著,死神的鐮刀也在悄然舉起。

海子的亡

1983年,畢業後海子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校刊編輯部,一年後調任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授美學專業。1985年正式以海子的筆名,發表著名的現代詩《亞洲銅》。從大學時期開始創作到亡故,海子一共書寫了近兩百萬字作品。

究竟是什麼緣由,讓青年才俊的男子選擇臥軌自殺?

先說職場,那時的昌平算是北京的荒郊,滿眼儘是低矮平房,枯樹野草。遠眺東南,那邊的夜空是明亮的,那邊的生活是車水馬龍的,那邊的繁華才是海子心之所向的。這裡並不是孩子虛榮心作祟,對於一個鄉村背景出身的人來說,嚮往熱鬧都市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大都市有最新鮮的趣聞,有眼花繚亂的燈紅酒綠,有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肥沃的東北黑土地,只要撒上一把種子,十有八九能有個好收成。更何況對於浪漫主義詩人敏感的神經,中心城區能帶給他無數的靈感,就像噴湧的泉眼。

可現實就像當頭棒喝,狠狠地敲碎了海子的夢。雖然成為一名教研室的老師,但是周圍的人都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尊重,幾乎沒人稱呼他「查老師」,更多是叫他「小查」。在海子脆弱敏感的內心,如同一句句話,在肆無忌憚地嘲諷他瘦小的身軀和單薄的背景。他嘗試申請調走,可屢屢受挫。

再說感情。這個感情我認為應該分為兩部分來講,海子的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愛人,一個是愛文學。

海子愛的女人都比較決絕,先是初戀女友因為他的貧困而選擇分手,後來有個懂得欣賞海子作品的女學生出現,好景不長,結局也是離開,遠嫁深圳。還有深愛的「姐姐」,海子為她追逐、痴狂、買醉,像個瘋子捶著心臟「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以現在流行語說,孩子經常被發「好人卡」。有次,他在宴會上巧遇已為人妻的前女友,大醉後說了些胡話,醒來懊悔不已,纏著有人問到有沒有說些傷害對方的話,真是善良的一塌糊塗。

海子的生命已然貢獻給文學,他寫的詩和小說,手稿壘起來足足一人高。他的憤懣,他的不甘,他的傷痛,藏在濃厚的筆墨裡,筆下卻又能勾勒出暖心的文字。恰似在外辛苦勞作的母親,歸家後仍然給予孩子溫暖的懷抱,縱使自己心在滴血,也要把溫柔的笑容保留給家。

離世前兩月,海子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詩句,縱使自己的作品投稿屢屢被拒,自己的思想被同行嘲笑,他還是會為了一片飄零的夜嘆息,一次談話而興奮。可是1989年的寒冬過去了,海子卻沒來得及等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在三月底的一天,留下絕命詩和遺書後,海子抱著書,將自己的身軀捲入山海關的火車下,無情地碾碎,他的肉體消亡。或許他的靈魂會從山海關為起點,一路遊覽到玉門關外,去瞧瞧春風為何如此冷酷不臨那地。

海子的存

肉身毀滅,思想猶存。他如今仍活在字裡行間裡,死亡卻給他帶來另一種生命。他的詩情,他的想法感染了一代青年,古老的文字攜帶著生氣進入每一個讀者的心間。浪漫的想像,抒情的文字,光怪陸離的天馬行空,讓大眾都想去買一本詩集,造訪一次故居,獻一束鮮花於海子墓前。

他的作品時至今日,再版無數,生前遊覽過的青海德令哈市也給他修建紀念館和碑林。海子的墓前鑲嵌著瑪尼石,這是他從西藏背回來的愛物,父母希望黃泉路上他不再寂寞孤獨。村民們不解為什麼一個在當地風俗認為自殺不吉利的人,會吸引這麼多人不遠萬裡來祭奠緬懷。

就是這樣的方式,讓海子永遠存活在大眾的心中心中。如此,即使他再單純,再固執,再多的敏感,也沒有什麼能讓他再次受傷了。長眠故土的海子,希望你可以做一株向陽的向日葵,冬天時深埋在厚土保暖,春日汲取養分生根發芽,夏時開花,秋日結果,四季輪迴,追逐太陽,追逐溫暖,追逐自己心之所向。

相關焦點

  • 自殺的海子,死後5年才入土為安,他的母親卻因300元而悔恨一生
    以至於在海子死後,他的家人還隱隱有著期盼:說不定哪天,海子還會背著他那洗得發白的牛仔包風塵僕僕地突然出現在家人面前,聽他叫一聲「爸爸媽媽」。1983年,海子從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工作。關於工作問題,其實當時海子面臨著幾個選擇:安徽省司法廳、南京中級人民法院、中國政法大學。
  • 海子的最後一個春天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海子的好友西川曾說,「海子的死給人們帶來了巨大和持久的震撼,又一個詩人自殺了,他逼使大家重新審視,認識詩歌與生命。」海子的死亡,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深重的影響,人們不斷地去分析海子的詩、探索海子的精神、追究海子的死因,甚至是去探討海子自殺地點的選擇。在今天,我們試圖還原海子生前最後的一段日子,去紀念海子與海子的「永生」。1989年3月27日,駱一禾前往山海關為海子料理後事。連綿起伏的山坡上鬱鬱蔥蔥,桃花沿著斑駁的鐵軌綻放。
  • 天才海子:他生前,籍籍無名;他死後,屬於他的詩歌眾人傳唱
    他生前,籍籍無名,他死後,屬於他的詩歌眾人傳唱。天才海子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於1964年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普通農村,雖家貧,但海子無疑是個天才,自小就已經體現出極大的天賦,4歲時,就已經在公社舉辦的背誦比賽中獲利冠軍,一時聲名鵲起。
  • 海子生前最後一首詩,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海子
    海子死後至今,依然被當作一個文化符號,被世人所消費著。他所居留過的地方,如比較有名的德令哈市,為海子建立了一個海子紀念館,並不定期地舉行一些全國性的詩歌活動,邀請國內外眾多知名的詩人出席。紀念堂的上方的那兩句對聯一樣置立在廳堂左右兩邊的詩句「今夜我在德令哈,不想人類想姐姐」,改編自海子的那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海子逝世30年:他在每一個春天復活
    1989年3月14日,凌晨3點多,海子寫下一首《春天,十個海子》。他說,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又說,這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12天後,海子的遺體在山海關被發現,他穿了紅毛衣,灰夾克,背包裡放了四本書:《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
  • 海子:生前無聞死後名,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德令哈|百家故事
    曾經荒涼的德令哈,生前寂寞的海子,與如今輝煌發展的德令哈以及死後盛名的海子,兩相對照,讓人無限感慨唏噓,不勝浩嘆。(德令哈市)春天是懷念海子的季節。每當春天到來,尤其是春三月接近尾聲的日子裡,很多人都會想起詩人海子,想起他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然後便有一種衝動,想坐車去一次海子的家鄉安慶,祭拜海子;或者訂一張機票,直接飛去青海德令哈。當然,也包括我。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 《春天,十個海子》風吹麥浪稻花香
    壹今天,3月26日,已經是海子去世的第29個忌日了;1989年的3月26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海子在25歲這個最美好的年華走向了死亡,沒有恐懼,沒有悲傷,就像一場煙火,在最燦爛的時刻走向衰亡,但是誰又說這不是永恆呢?
  • 海子逝世30周年 探秘這個內心有海的詩人,以夢為馬的孩子
    三十年前的今天,一位天才詩人,留下「今夜我遇見了世上的一切,但不會遇見你」的落寞,帶著「餵馬,劈柴,週遊世界」的夢想,把陽光的溫暖留在人間,只給自己留下一個落日黃昏。他是海子,一生為詩而活,為詩殉身的王者。他生前隻身守護心中鋒芒畢露的詩歌麥地,不為人所知,死後,卻贏得了整個世界的熱烈掌聲。
  • 詩人海子去世25周年紀念
    意義海子之死是詩歌史的轉折點二十多年來,海子的死亡被賦予各種各樣的意義,詩評家李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些過多的闡釋都是別人賦予的,但唯有一個是確實存在的—詩歌轉折點的標誌,海子死後,中國詩歌的先鋒性不復存在,詩歌神性的年代結束,泛娛樂和詩歌娛樂化時代到來。「80年代就是詩歌的年代。」李震說。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籍籍無名,死後卻受「追捧」
    歷史從來不缺生前寂寞,死後才出名的人,例如梵谷,例如卡夫卡,例如王小波。在文壇上,王小波無疑是個獨立特性的存在。他的文字讓人覺得如清風拂面,但又覺得諷刺到極致。他洞察人世,又從未停止探索人間的腳步,有些人人都知道但都不說的話,他說了,他認為人們應該去追求自由,應該去包容不同的思想,有些話如果不說,就是在損害正義。有人評價王小波說,如果他還在世,是足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說起來,他生前時小說連出版都不能夠,死後卻被追捧。這不知是遺憾,還是一種諷刺。
  • 海子:內心有海的詩人,以夢為馬的孩子
    有人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有人說,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更多的人說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可知道,這些都出自我國的天才詩人海子?他是海子,一生為詩而活,為詩殉身的王者。他生前隻身守護心中鋒芒畢露的詩歌麥地,不為人所知,死後,卻贏得了整個世界的熱烈掌聲。1964年3月24日午時,一個男嬰的出生在歷史長河中投下一枚石子,敲開了粼粼的河面,泛起了螺鈿的縠紋。
  • 海子的詩與手稿|賞讀
    海子(1964.3.24-1989.3.26),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當代青年詩人。在北大讀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後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海子創造了近200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論文和札記。31年來,他的名字像一個文化符號,在中國詩歌史上越來越清晰。今天,讓我們一起在春日裡讀詩,這大概是懷念一個詩人最好的方式。
  • 海子之死的未解之謎:原因與過程
    但對於探究事情的真相而言,仍然不使人滿意,因它只是描述一種客觀狀況。詩人韓東寫道:「我們不能從他(指海子)的死亡中去追溯他的詩歌,而只能從他的詩歌中去發現使他赴死的秘密。」文字既是一種符碼,文人就成為了編碼的人。韓東使用的「秘密」一詞,耐人尋味——事實上,任何文本之中都隱藏著作者的秘密。因為每一種文字呈現方式都體現著創作者的機心,這種「機心」就是秘密所在。
  • 海子——在每個春天復活的詩人
    因為年齡的緣故,海子在創作生涯前期所寫的詩句並沒有得到認可。不過想想也對,在當時追求"利益至上"的大環境下,身為一個"小孩"的海子怎麼會被人認同。 1983年,19歲的海子從北京大學畢業,隨即便被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任教。
  • 海子:以夢為馬,15歲上北大,25歲臥軌自殺,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當然,這並不代表80年代是一個輕鬆的年代,時代荊棘依舊叢生。可若真有一臺時光機,肯定會有這樣一群人,想回到1989年的3月26日,去阻止一個人的死亡。他們或許是那個人的讀者詩迷,或許是那個人的親朋好友,亦或許,只是不想看著那個人死。
  • 海子:來自另一個故鄉的詩篇
    從1984年至1989年,海子以極高的語言天賦,令人驚嘆的詩歌技藝,對以麥地為代表的另一個故鄉進行了包圍式的寫作,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發明了麥地等重要意象,還發明了一系列個人的造句、詩歌結構方式,20世紀80年代的抒情詩在文本上被他推向一個時代的極致。在萬物消逝的悲傷背景下,他寫出了大量的經典名篇。
  • 他在每一個春天復活,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坐標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 十首海子詩詞: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1989年3月26日,有一個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上帝帶走了一位可愛的孩子,體會海子的詩歌在血液中靜靜流淌1亞洲銅亞洲銅,亞洲銅祖父死在這裡,父親死在這裡,我也將死在這裡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10春天,十個海子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為了什麼?
  • 孟德爾頌陪老婆去買豬肉,發現了著名音樂家巴赫的遺作?
    十幾年前,德國有一次投票,選出德國歷史上誰是最偉大的人。歐洲音樂之父巴赫名列第三,排在巴赫前面的分別是愛因斯坦和馬克思,其他的,歌德、費爾巴哈、萊布尼茨、貝多芬、俾斯麥、高斯……都排在巴赫之後。可是巴赫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八十年也是無人知曉,為什麼突然就火了呢?據說是跟一次買豬肉有關。據說,在1892年的一天,20歲的孟德爾頌閒得沒事,就叫身邊的老婆陪自己去買豬肉。
  • 當代詩·面孔(63)|海子(1964-1989)
    1888年,梵谷去往法國的南方,去往阿爾,被鄉下的夏天驚呆了。他寫信給弟弟提奧(Theo van Gogh),傾吐著狂喜,「地平線上是低矮的成熟麥田,上面則是金黃的天空和金黃的太陽。」海子梵谷呼太陽為「王」,巧啦,海子也呼太陽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