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魚相不用介紹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吧,它的味道可以說是非常的鮮美,還帶點麻辣的感覺,其實喜歡吃水煮魚的你們完全可以在家裡製作,但是很多人就會問了,水煮魚怎麼做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學習一下吧。
水煮魚怎麼做
做法一
材料:草魚1條、雞蛋,色拉油,高湯,鹽,胡椒麵,紹酒,姜,蒜瓣,小蔥節,花椒、幹辣椒適量、李錦記辣椒醬一瓶、澱粉、小茴香、八角、豆蔻、山奈、香葉、桂皮。
1、我們首先需要準備的就是原材料,我們將草魚去鱗、魚鰓、剖腹、去內臟洗淨,用刀取下兩扇魚肉,把魚頭、錢骨製成塊,將魚肉斜刀片成薄片竅門是第一道不切斷第二刀切斷,又叫蝴蝶片。
2、我們將魚處理好之後,放入一些調味料,加入精鹽、料酒、雞蛋清、水澱粉清拌勻,使魚片均勻地裹上一層蛋漿後淋上少許油防止魚肉乾燥。
3、將蔥、姜、蒜切細末備用。先製作水煮魚好吃必須的老油,外面飯館都各自掌握的秘訣就在這裡:先將鍋做熱放少許油小火煸香小茴香、八角、豆蔻、山奈、香葉、桂皮、幹辣椒等香料然後放入辣椒醬。
4、直至小火煸出紅油和香味在關火。用細眼篩子蔽出香料和辣醬殘渣。利用鍋裡的殘留底油將黃豆芽煸炒出少許水份。
5、薑黃豆芽炒至8成熟撈出放在大碗底部待用。另取一鍋,煸香蔥姜蒜末。將魚頭和魚骨放入煸炒至金黃邊,倒入開水很快魚湯就變白了,撇去浮沫。
6、待魚湯奶白滾開時,加入胡椒粉、紹酒、鹽調味,關小火放入醃漬好的魚片。這時候就可以關火看魚片慢慢的成熟變白即可。
7、連魚湯一起將魚片等輕輕倒入提前鋪好黃豆芽的大碗中。用老油慢火將幹辣椒和花椒或者麻椒炸出香味。將老油和花椒,辣椒全部倒在水煮魚上,最後撒上香蔥末或者熟芝麻即可。
做法二
材料:魚500克、豬油50-70克、植物油150-180克、辣椒100-120克、花椒80-100克、豆瓣50-60克、食鹽12-15克、老薑20-30克、大蒜10-15克。
1、將鮮(草)魚刮洗乾淨,從魚體尾部背脊處進刀將魚分為兩片,再用正斜刀片成1.5-2釐米的薄片;豬油和植物油,以1:2比例入鍋加熱,待油溫升至六七成熱時,盛於容器待用。
2、辣椒切節去籽去蒂,花椒去籽去枝;豆瓣切細;老薑去皮洗淨,切成絲或粒;大蒜去皮洗淨,切片或粒;澱粉和水融成糊待用。黃豆芽去根洗淨,鍋摻水燒至沸騰後,放入鍋中煮2-3分鐘撈起待用。
3、鍋中摻適量混合油,將老薑、大蒜、豆瓣煸香,再將黃豆芽倒入翻炒入味,盛於盆(缽)中待用。
4、將魚片加料酒、食鹽、澱粉攪拌均勻;鍋中摻水燒沸,先將魚頭、魚肋骨放入水中煮3-5分鐘,再下魚片煮2-3分鐘,撈起後盛於黃豆芽盆(缽)中。
5、另起一鍋摻入混合油,待油鍋升至5-7成熟時,先後加入辣椒花椒,待辣椒成紅褐色,辣香香氣濃鬱時,連同滾油淋於魚片上。
做法三
材料:草魚1000克、豆芽500克、郫縣豆瓣醬50克、辣椒30克、花椒20克、姜一塊、蒜半頭、八瓣1個、桂皮1小塊、胡椒粉10克、料酒1勺、澱粉1勺、鹽適量。
1、準備原料。片下魚肉,切成薄片。魚頭和魚排分裝備用。魚片用料酒、胡椒粉、半小勺鹽抓一下入味,再拌入澱粉備用。
2、豆芽放入加了鹽的熱水中,燙熟,鋪在盆底備用。鍋中放入一勺底油燒熱,加入花椒、辣椒,離火燒入味。這樣不會把辣椒燒黑。然後撈出一半的花椒、辣椒備用。
3、然後在鍋中,繼續加入郫縣豆瓣醬,把油燒成紅色。在燒出紅油的鍋中,加入薑末、蒜末、八角、桂皮,一起翻炒爆香。
4、在爆香的鍋中,加入魚頭、魚排,翻炒5分鐘,然後加入3000ml的熱水、1勺鹽,大火燒開。
5、湯燒開後,繼續煮10分鐘,然後滑入碼好味的魚片。魚片入鍋後不要用筷子攪拌,否則魚肉容易變散。
6、再次沸騰後,維持活力2~3分鐘,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煮太久,否則魚肉會由嫩變硬。把燒滾的魚湯,全部倒入已經碼好豆芽的盆中。
7、在鍋中,放入30克油,燒到冒煙。把第一次爆香盛出的辣椒花椒灑在魚湯的表面上。把燒熱的油,迅速倒在盆中,聽到好聽的嗤嗤聲,美味無比的水煮魚湯就做好了。
吃魚的好處
一、孕婦吃魚好處多。醫學研究表明,如果婦女在孕期每周都吃魚的話,未來嬰兒患上溼疹的機率會下降43%。 所以孕婦一定要多吃魚哦。
二、吃魚降血脂效果好。經常吃魚可降低血脂。醫學實驗證明,在相同的血脂水平情況下,一段時間後吃魚的人較不經常吃魚的人能持續降低血脂水平,兩者血脂含量相差40%。
三、吃魚易於消化。魚肉很容易被體內消化和吸收,魚肉中蛋白質的結構鬆軟、肌肉纖維結構比較短、水分含量較高,吸收利用率可高達96%。
四、吃魚會使人變聰明。魚體內含有豐富的DHA,它們在人體內主要是存在腦部、視網膜和神經中,DHA不僅能維持人的視網膜的正常功能,而且有利於人的智力系統的發育。因此,多吃魚會使人變得聰明哦。
五、吃魚有助於人體發育。魚肉中富含蛋白質,每500克魚中所含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600克雞蛋或850克豬肉中蛋白質的含量。而豐富蛋白質是人生命的載體,具有均衡營養、調節體內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以有效的幫助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生長發育。這也是生病或身體有傷口的時候,我們吃魚的原因之一,因為魚肉也可以幫助傷口復原及癒合。
六、常吃魚可以降低膽固醇。魚肉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事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消化吸收後的脂肪酸在血液中可以與血膽固醇相結合,把膽固醇從血管中帶走,從而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有利於身體健康。
哪些人不適合吃魚
一、不孕症患者:研究表明,男子過量吃魚,往往會削弱生育能力。因為,魚體內汞含量高於水中汞含量。當汞進入人體後,可直接與血液中的紅細胞結合,妨礙生殖細胞的功能。所以,魚味雖美,不孕症患者還是不要吃魚的好。
二、痛風:魚、蝦、貝類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所以,痛風患者應禁食沙丁魚、鳳尾魚、蝦類、魚子、貝類、蟹黃等,以免引發痛風急性發作。
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和維生素K缺乏者,應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含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物質,容易使出血性疾病患者出血不止或加重出血症狀。
四、肝硬化晚期患者:有肝功能障礙,肝臟生成凝血因子減少,往往有出血傾向,少吃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鯉魚、比目魚可適當食用。
五、結核病病人服用異煙肼: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噁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六、本身是過敏體質的人:吃魚更要小心。
總結: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中的閱讀已經知道了水煮魚怎麼做才比較的好吃,喜歡吃魚的你們不防在家的時候嘗試一下哦,同時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吃魚的好處和哪些人是不適合吃魚的,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