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GW裝機計劃!8個歐洲國家建立波羅的海海上風電聯盟

2020-12-2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在由波蘭風能協會(PSEW)主辦的海上風電會議上,八個波羅的海國家的高級別代表與歐盟委員會籤署了一項聯合宣言,以加快在波羅的海建立新的海上風電能力。該地區有望在2050年裝機93GW,其中波蘭計劃領頭裝機28GW! 波羅的海海上風電宣言的籤署國包括波蘭、德國、丹麥、瑞典、芬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8國將共同致力於在波羅的海擴大海上風能。各方希望在波羅的海能源市場互連計劃(BEMIP)的背景下促進相互合作。 此次合作將涉及混合海上風電項目(hybrid offshore wind projects)、智能電網、能源系統集成和數位化等議題。根據《宣言》,這些國家還將考慮海洋空間和環境保護等其他用途,以制定協調的海事規劃方法。 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副執行長Malgosia Bartosik表示:該宣言標誌著波蘭和整個波羅的海地區能源轉型的又一個裡程碑。各國政府對歐洲廉價、高效和可靠的海上風電技術充滿信心。各國認同,風能可以推動歐洲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確保長期增長和就業。今天的聲明所體現出的協作精神,也應該體現在歐盟海上可再生能源戰略(EU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Strategy)中。 宣言表示,海上風電對實現國家和國際氣候與能源目標「至關重要」。在歐洲2050年氣候中和情景中,歐盟委員會希望將歐洲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從目前的23GW增加到450GW。

波羅的海最大385MW的Arkona風電場,2019年投入運營,位於德國波羅的海Ruegen島附近

北海和波羅的海位置示意圖

North Sea和Baltic Sea風電地圖(非高清版本) 關注風能專委會CWEA公眾號,回復eom20, 下載歐洲海上風電規劃地圖2020高清版本PDF

如今,歐洲大部分海上風電安裝在北海(North Sea)。根據WindEurope預估的情景,到2050年,北海仍將是歐洲海上風電裝機的核心地區,裝機容量可達212GW。歐盟委員會則預計屆時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2.2GW增加到93 GW。波羅的海地區海上風電的增長,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機會。 三菱維斯塔斯執行長菲利普·卡瓦菲揚(Philippe Kavafyan)以新當選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主席身份參與了本次活動。關於海上風能的前景,Philippe Kavafyan 表示: 「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合作將是到2050年釋放出93GW海上風能潛力的關鍵。很高興出席這次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波羅的海海上風電合作宣言籤字儀式,我相信波羅的海周邊各國政府將做出真正的承諾。」

波蘭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地圖

波羅的海周邊國家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海上風電發展計劃,但波蘭表現最為突出。波蘭的目標是成為波羅的海海上風電開發的領導者,計劃到2050年海上風電裝機28GW,佔波羅的海預計93GW海上風電總裝機的三分之一。

德國在波羅的海的海上風電計劃,EnBW Baltic 1為首個風電場,Arkona容量最大

波羅的海海上風資源地圖

目前,波羅的海能源市場互連計劃(BEMIP)高級別小組的任務是實施《波羅的海海上風能宣言》。該小組將起草波羅的海海上風能開發工作計劃,該計劃將考慮國家能源和氣候計劃中規定的國家政策以及歐盟的政策制定。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該工作計劃。CWEA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世紀風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歐洲風能協會:2030年歐洲漂浮式海上風電裝機可達7G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執行長 Giles Dickson 近日在一個漂浮式風機論壇上發布預測說,到2030年,歐洲漂浮式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7GW。
  • 國家電投:風電、光伏裝機穩居全球第一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國家電投」)發布數據稱,截至2020年末,電力總裝機1.76億千瓦,56.09%為清潔能源,較年初增長5.52個百分點,繼續領先同類型能源央企。 國家電投2020年創造了多項記錄。光伏投產規模再創新高,風電投產規模超過了前四年風電投產規模總和。
  • 獨家翻譯 | 1.2GW計劃獲批!菲律賓首次涉足海上風電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據國際財團稱,菲律賓政府已獲批准計劃開發1.2GW的海上風電項目。由瑞士,德國和當地企業組成的聯盟Triconti ECC稱,菲律賓能源部已授予其研究和開發兩個項目的專有權利,兩個項目位於該國北部的阿帕裡灣和菲律賓中部的吉馬拉斯海峽
  • 荷蘭啟動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制氫計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綠色氫氣是海上風電的下一個舞臺。——歐洲海上風電不久前,本號撰文介紹了綠色氫氣知識,和其他制氫工藝的比較、發展前景等情況。該項目計劃到2030年在北海建成3-4GW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完全用於製造綠色氫氣,並在荷蘭北部沿岸的埃姆斯哈文或者近海區域建造一座大型電解制氫站。項目預計在2027年實現首次送電,並計劃到2040年在區域達成10GW海上風電裝機、年產80萬噸綠色氫氣的目標,項目規模堪稱全球第一。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海龍2B項目(Hai long 2B)開發商: 玉山、北國電力、三菱裝機容量: 232 MWHai Long 2 項目位於彰化縣沿海約50公裡處。這一合同也將為西門子歌美颯建立合作基準,SG有望在現場附近建造必要的生產工廠,並在當地建設海上風電產業中心。
  • 疫情之下的氣候行動:丹麥擬建「能源島」,開啟海上風電新紀元
    為了實現丹麥新氣候法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丹麥加大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計劃建設兩個「能源島」,總計4吉瓦的海上風力發電裝機(是目前丹麥海上風電裝機的兩倍多)。這項計劃經過議會批准以後,將開啟丹麥海上風電發展的新紀元。
  • 菲律賓首批海上風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一家由歐洲和當地企業組成的聯合投資開發主體宣布正在推進菲律賓首批海上風電項目開發,規劃裝機1.2GW。他們正在菲律賓開發500MW規模的陸上風電,最早會在2022年併網首批項目。本次,他們對外宣布獲得了國家能源部門頒布的兩座海上風場「獨家調查和開發權」,這兩座風場分別為位於北部海域的Aparri Bay 和位於中部海域的Guimaras Strait。
  • 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併網 成為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的海上風...
    1月28日,由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自主開發建設的江蘇如東150兆瓦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以下簡稱如東項目)成功實現首批6颱風機併網發電。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亦倫表示,如東項目作為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的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成功實現併網發電是我國海上風電開發的重大突破,將為中國風電進軍深藍海域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 超出市場預期,海上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高峰
    海上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高峰在碳減排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間風電裝機有望超出市場預期,另外,根據前期政策,海上風電項目需要在2021 年12 月31 日之前併網,海上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高峰,布局海上風電的企業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 獨家翻譯 | 在2026-2035年臺灣計劃新增10GW海上風電裝機量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Orsted 120MW Formosa1二期海上工程的開工典禮上表示將在2026年至2035年期間啟動政策,以在亞洲島嶼外再增加10GW海上風電裝機量。
  • 我國加入海上風電制氫朋友圈 還有哪些國家正積極布局?
    除了中國以外,目前還有5個國家正積極布局海上風電制氫。荷 蘭全球首個海上風電制氫示範項目荷蘭PosHYdon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海上風電制氫項目。該項目計劃到2030年在北海建成3-4GW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完全用於製造綠色氫氣,並在荷蘭北部沿岸的埃姆斯哈文或者近海區域建造一座大型電解制氫站。項目預計在2027年實現首次送電,並計劃到2040年在區域達成10GW海上風電裝機、年產80萬噸綠色氫氣的目標,項目規模堪稱全球第一。
  • 英國力推「2030全民風電」計劃
    英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海上風電裝機量,可滿足國內10%的電力需求,家庭用電約佔英國電力總需求的1/3,另外兩大用電需求是工廠和商戶。  事實上,英國的「2030年全民風電」是一個以「製造下一代海上風機」為方向、以「所有家庭用上海上風電」為目標的計劃。鮑裡斯·詹森表示,英國政府為此將斥資1.6億英鎊,升級和改造英國本土重要的風機製造工廠和相關港口。
  • 日本計劃安裝高達45GW海上風電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朝日新聞》周二報導,日本計劃到2040年安裝30-45吉瓦的海上風力發電,以減少排放,實現到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  如果這些計劃付諸實施,將使日本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的領導者,並為可再生能源制定明確的目標,這可能會刺激對該領域的更多投資。
  • 挑戰12億千瓦風電太陽能裝機目標——風電如何與太陽能競爭新增...
    就在2個月20天前,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3060」碳目標是中國第一次在全球正式場合提出的碳中和計劃時間表,同時也是為我國能源革命設定的總體時間表。
  • 風電「後平價」時代:海上風電成「最後一座山峰」?
    「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的風電發展做到了從0到1的跨越。」在2020年初的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以下簡稱「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曾如此總結風電行業所取得的成績。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風電累計裝機2.23億千瓦,穩居全球第一。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16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750萬千瓦。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國內至少有30個海上風電項目同時在建,裝機量逾1297萬千瓦,四成以上新開工。目前我國已有8省投產海上風電。江蘇開發最早,規模居首。據江蘇省能源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計裝機4.64吉瓦、併網4.43吉瓦,當年新增1.2吉瓦,均居全國第一;核准在建8.5吉瓦,也居全國最前列。
  • 世界性浮式海上風電組織成立!
    法國風能行業協會副CEOMatthieu Monnier表示:「法國是浮式海上風電的熱點地區,我們希望將法國在浮式風電領域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我們堅信浮式海上風電可以和固定式海上風電一樣在全球推廣應用。」委員會成立後的首次啟動會議將在6月舉行。
  • 優化電纜技術,海上風電投資將下降400~500元/kW
    《2050年歐洲海上風電發展願景》顯示,2025年~2030年,歐洲每年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新增7GW,2030年後每年將新增20GW以上。到2050年,歐洲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450GW,其中英國將貢獻80GW的裝機規模。趙生校指出,我國海上風電併網規模即將在2021年底居全球第一位。截止2020年9月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併網規模為7.5GW,預計2020年底累計併網規模為8GW~9GW,2021年底累計併網規模將達到12GW以上。不論是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還是累計併網規模,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 丹麥1.3GW海上風電制氫項目上馬!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丹麥沃旭能源(rsted)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電公司,目前正在與哥本哈根機場、航運公司Mrsk、運輸物流集團DSV、渡輪公司DFDS和SAS航空公司等五家丹麥跨國公司合作開發一個新的大型綠色氫氣項目
  • 波羅的海輸變電運營商同意加強海上電網合作
    負責維護和開發輸變電系統的波羅的海地區輸變電運營商(TSOs),同意開始為建立波羅的海近海電網合作而開展籌備工作。愛沙尼亞輸變電運營商Elering在新聞稿中說,「波羅的海海上電網倡議」的目標是為波羅的海海上能源網絡制定通用的規劃原則,在《ENTSO-E十年網絡發展計劃》(ENTSO-E Ten-Year Network Development Plan)中考慮波羅的海海上電網並進行研究,支持波羅的海地區海上電網的共同願景。該計劃將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為未來發展環保能源系統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