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戰後期日軍與美軍幹上之後,這支瘋狂的軍隊就開始在一條不歸路上「裸奔」,隨之遭殃的並不只有在太平洋上橫衝直撞的日軍,還有日本本土。
1944年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日本首都東京。但此次轟炸的效果並不明顯,只有一家日本飛機製造廠受到輕傷,但它卻揭開了東京大轟炸的序幕。
其實,二戰時期美軍在歐洲戰場上使用的是日間精確轟炸戰術,專門炸毀德國的重要軍事目標。不過,這種轟炸戰術在日本這個國家並不十分適合,因為那裡的天氣不太好,飛行員很難在高空精確尋找目標。
於是,在太平洋戰仇失慘重的美國佬,開始對日本大城市展開夜間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採取此種戰術是有針對性的,一是因為日本當時的軍工體系,散布在居民區;二是日本城市多為木製建築,非常適合這種方式的轟炸。
此後的九個月,美軍對日本98座城市發動了3.3萬架次轟炸,投彈量達16萬噸,炸死、燒死23萬人,炸傷、燒傷35萬人。整個日本24%的房屋變成廢墟,1600架飛機被摧毀,1650艘船艦被擊沉擊傷。
為什麼歷史上有一個名詞叫「東京大轟炸」呢?因為東京被炸得最慘,僅是1945年的三次轟炸,就造成東京14萬人死亡,全城50%以上的房屋被焚毀,100多萬東京市民無家可歸。
「東京大轟炸」持續數月,其中又以1945年3月10日和5月25日的兩次轟炸最為著名。與「東京大轟炸」相比,兩顆原子彈對日本造成的損失其實小得多,只是那麼一瞬間的事。就拿1945年3月9日的空襲來說,2000多噸燃燒彈丟下去,東京市中心41平方公裡的區域直接被燒成廢墟,將近10萬東京人「無處可逃」。
在轟炸中,很多時候,東京人不是被燒死和炸死的,而是因缺氧被活活憋死。他們就算能找到安全地帶躲避,但周圍的一切建築都在燃燒,火焰抽空了空氣中的氧氣,逃到哪裡都很難避免死亡。
說實話,就算日本在太平洋節節勝利,僅是幾個月的東京大轟炸就能讓他們難以為繼。全國24%的房屋被燃燒彈焚毀啊,這讓日本還怎麼打仗?
當年在日本東京的這一系列空襲又被稱為「李梅火攻」,在軍事史上都有名,其作戰思路是由當時的美軍少將柯蒂斯·李梅提出的,故名。
直到21世紀,還有許多日本老人站出來控訴美軍,說美軍加害平民,但他們似乎忽略了日本當年傾國力發動侵略戰爭以及日軍對亞洲各國平民犯下的殘暴罪行。如果採用常規戰法,不知道日本軍國主義者還會在垂死掙扎之際,玩出什麼「妖蛾子」來。這一切,只能說日本咎由自取。
(聲明:本文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本頻道在選發時有刪節修改)
上遊號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上遊號立場,文責作者自負。如有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繫上遊新聞。
聯繫郵箱:syh@cq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