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放生!4萬多尾魚苗在這裡安了家
10月3日 沙縣民間河長協會 與沙縣菩提公益小組 在沙縣龍湖舉行 「科學放生,我們在行動」活動
-
5名非法電魚者向母親河懺悔,購買250萬尾魚苗放生長江
楚天都市報6月28日訊(記者向清順 通訊員崔軍鴻 李偉超)今天上午10時許,在長江鹹寧嘉魚縣的潘家灣鎮汽渡碼頭,長江航運公安局武漢分局聯手武漢市江漢區檢察院、鹹寧漁政、海事、水產局等部門,組織開展了一次非法捕撈案的公益訴訟暨魚苗放生活動。5名非法電魚者為了向母親河懺悔,主動購買250萬尾魚苗放生長江。
-
涉嫌汙染環境買20萬尾魚苗「補過」
隨著水噴流而出,無數尾魚苗沿著通道湧入湖中,東江湖邊下起了一場「魚雨」。此次放生的魚苗共20萬尾,出資購買的是資興市一家廢舊蓄電池拆解工廠的老闆。據悉,該工廠因採用粗放的分解方式,導致當地環境受到汙染。為此,經資興市檢察院批准,由該廠出資購買等值的魚苗,進行水體異地修復。目前,這起涉嫌汙染環境案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當天下午三點多,東江湖邊的增殖放流平臺上格外熱鬧。
-
長江十年禁漁首日 10萬餘尾魚放生嘉陵江
2021年1月1日是長江十年禁漁啟動的首日,高坪區積極響應,在嘉陵江放生10萬餘尾魚,組織百名市民現場參與放生活動,修復生態環境,為新年祈福,共同見證這歷史性時刻。1月1日早上八點,記者在高坪區青居鎮明光村四川中藍國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養魚基地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用漁網對魚兒進行打撈,相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等在現場指揮,活蹦亂跳的魚兒不一會兒就被裝框倒入罐車,運送到嘉陵江邊進行放生。這樣的放生活動,不僅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作用,更有很強的教育和宣傳意義。在元旦節當天,讓很多市民印象深刻,意義非凡。
-
武勝201萬尾魚苗今日投放嘉陵江
攝影/周順強 今天上午,在武勝縣中心鎮東門碼頭舉行了「武勝縣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增殖放流活動」,約201萬尾魚苗被投放到嘉陵江中,縣財政局、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商南:3萬尾魚苗投放蓮花湖 助力水域生態環境
商洛資訊網訊:12月13日,商南縣公益愛心人士自發組織開展「青山綠水蓮花湖 一江清水送京津」魚苗放養志願活動。在湘河鎮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以改善、維護蓮花湖庫區水域環境,助力打造綠色生態。一大早,志願者們就前往汽車站搬運並清點查看將要投放的魚苗。到達投放地後,志願者們細心的對魚苗裡的水進行調溫,以保證投放魚苗的存活率。放流現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瓢舀出魚苗投放到水中,一袋袋魚苗被放歸大自然。這其中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他們在放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為孩子講解投放魚苗的意義以及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
5萬尾魚苗重回母親河懷抱
當天的活動現場,社區的工作人員、退捕漁民以及長航公安南通分局水上消防支隊、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紛紛端起裝滿魚苗的放流盆,走上放流臺,將一尾尾魚苗緩緩放入長江,讓它們回到「母親河」的懷抱。整個活動共同放生了5萬餘尾鰱魚、鱅魚、白條、草魚等魚苗,為長江生物多樣性貢獻了一份力量。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廣州南沙漁業增殖放流 229萬尾魚苗躍入珠江口
當天,廣州市南沙區在萬頃沙十九湧以南伶仃洋水域舉行2020年全區漁業增殖放流活動,現場放生魚苗和種魚。共計229萬尾魚苗躍入珠江入海口。 據介紹,此次活動共放流一帆風順胭脂魚、草魚、鯉魚、黑鯛等9個品種。「此次活動是為推進區內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恢復,提高社會各界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南沙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
45.5萬尾魚苗遊向大海
當日,廈門放流黃鰭鯛10萬尾、黑鯛10萬尾,放流1齡中華鱟1萬尾、綠海龜4隻。金門放流遠海梭子蟹10萬隻、黃鰭鯛2.5萬尾、四指馬鮁12萬尾。 這場活動也拉開了2020年廈門市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廣場主題活動的序幕。
-
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啟動 372萬尾魚苗投向臺灣海峽流域
漁業部門和群眾一起在馬江碼頭放生魚苗、毛蟹等東南網9月14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 實習生 陳虹虹)今日上午,以「兩岸攜手增殖放流,齊心共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2013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福州海事局馬江處碼頭舉行,372萬尾魚苗在600多名群眾的協助和見證下分別在馬江碼頭和閩江口川石島立樁礁附近海域放流。
-
通燧舉行長江增殖放流活動,5萬尾魚苗重回母親河
當天的活動現場,社區的工作人員、退捕漁民以及長航公安南通分局水上消防支隊、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紛紛端起裝滿魚苗的放流盆,走上放流臺,將一尾尾魚苗緩緩放入長江,讓它們回到「母親河」的懷抱。整個活動共放生了五萬餘尾鰱魚、鱅魚、白條、草魚等魚苗,為長江生物多樣性貢獻了一份力量。
-
日本富山縣大量放生赤鯥魚苗 曾因錦織圭點名想吃而名聲大噪
人民網東京3月20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近日,日本富山縣水產研究所正式放生了5.5萬尾赤鯥魚苗,這是該研究所在2013年首次通過人工授精成功培育赤鯥魚苗後的第一次正式大規模放生。這些魚苗體長約5cm,4年後會長到25cm左右。
-
江西銅鼓釣魚協會增殖放流37000餘尾魚苗,價值57000餘元!
本次活動銅鼓釣魚協會將在大塅水庫放流價值5萬7千餘元的3萬7千餘尾魚苗。銅鼓縣釣魚愛好者已經連續3年進行了自發的增殖放流活動。這些生命力旺盛的魚苗回到河湖之中,為銅鼓水生態保護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在活動現場,活動組織方在放魚岸邊拉起了橫幅,運送魚苗的專車也抵達了現場,並準備了裝魚的水桶。前來參加放魚活動的志願者們積極參與,不停地取魚到河邊放生,現場一片歡樂和諧。桶中嬉戲的魚兒們仿佛知道自己將要去到更寬闊的水域中,小眼睛直愣愣地望著桶外的世界。
-
黑龍江撫遠放流120萬尾大馬哈魚苗入黑龍江
4月28日,黑龍江省撫遠市舉行了2020年大馬哈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20萬尾大馬哈魚苗經過數月的人工繁育飼養後被投放到中俄界江黑龍江中,撫遠市已連續31年來向黑龍江流域進行大馬哈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
雲南投放20萬尾魚苗入赤水河
雲南投放20萬尾魚苗入赤水河 記者 謝毅 攝雲南網訊(記者 謝毅)9月28日,省農業農村廳、昭通市政府在昭通市鎮雄縣大灣鎮羅甸村共同舉辦赤水河流域(雲南段)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20萬尾魚苗被投放到赤水河中。
-
他買了6000萬尾魚苗,在湄公河養魚,3年一條魚沒撈出來
你聽說過直接把魚苗投入開放的江裡,不建魚塘,「人放天養」,也不餵任何飼料,全靠自然吃水中的浮遊生物來獲取養料的養魚方式嗎?沒錯,動物慈善機構或許會放生,會這麼做,但是一個來自廣東佛山的何杰秋,就幹了這事,天然河道養魚,這事聽起來就很狂野。但是頭三年,他卻窮的快成光杆司令了。
-
8.5萬尾魚苗增殖放流確保色達縣漁業生態穩定
為加強色達縣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修復長江上遊流域漁業生態環境,11月2日,該縣開展了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活動,8.5萬尾魚苗被放流至色曲河中。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被放下水後,向四面八方遊開,為色曲河增添了新的活力。
-
增殖放流數萬尾「翹嘴魚」,鄭州釣友助力黃河生態保護
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有165位釣友積極響應,籌集了近8000元魚苗款。選取魚苗——「翹嘴魚」成放流對象魚苗款籌集到了,放流哪種魚合適呢?翹嘴魚、鱖魚還是鱸魚?為了避免無序放生,提倡科學放流,同時考慮到黃河的自然環境,大家一致認為還是放流本土魚種最為合適。最終,經過釣友們甄選,決定選取「翹嘴魚」作為放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