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有必要拼配嗎?

2021-02-22 巖茶課堂

《1》

最早的時候,巖茶還沒有加入「拼配」這個玩法。

那時,做茶的出發點還比較單純,以純料為主。

一種茶,一種味。

矮腳烏龍、水仙、鐵羅漢、半天妖、石乳、玉麒麟……

將每種茶的品種風味做出來,讓水仙有蘭花香,鐵羅漢有當歸藥香,矮腳烏龍有蜜桃香,就能拿到合格分。

但現在,情況就不同了。

當下這個時代,個性化標籤才是最值錢的概念。

喝茶口味多元化的今天,大家早已經不再滿足於,一款巖茶只做出基礎風味的1.0階段。

因為那樣略顯無趣,沒有挑戰性。

從近幾年巖茶風味變遷史不難看出,將單一品種玩出新花樣,才是時髦。

像巖茶界的網紅品種——肉桂,從蜜桃香到大桂皮,每年都在引領新潮流。

而拼配大紅袍,在擁有「拼配」這門尚方寶劍後,風味更是變化無窮。

通過拼配的手段,將不同種類的巖茶有序搭配在一塊,組合出無限香氣、滋味、韻致的可能。

說起「拼配大紅袍」,很多茶客對它抱有複雜的情感態度。

而許多新茶友,更是一頭霧水地好奇:好端端的大紅袍,為什麼偏要走上「拼配」這條路?!

分析起來,有這4點原因。

《2》

第一,母樹大紅袍絕版了。

拼配大紅袍與母樹大紅袍,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

尤其是2006年母樹大紅袍正式停採後,為了復原大紅袍的風採,武夷山的茶人通過「拼配」的方式,不斷嘗試與調整,市面上的拼配大紅袍,由此遍地開花。

位於九龍窠崖壁上的6株母樹大紅袍,是武夷風景區的遊客必經打卡點。

這裡打岔一下話題,聊聊母樹大紅袍的二三事。

母樹大紅袍當真是古籍記載的「大紅袍」嗎?非也。

受戰亂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大紅袍的族群逐漸凋零。當年有人不願看到大紅袍的湮沒,於是找到了幾株外形與大紅袍相似的茶樹,種在九龍窠崖壁上。

據傳,第一株被人稱為大紅袍的茶樹,就發源自九龍窠。九龍窠在巖茶江湖裡,有著大紅袍祖庭之稱。

後來,大約到了建國後,大家又再次想起武夷巖茶,想起大紅袍。於是又從別的地方,移植來茶樹,與舊有的茶樹一起,組成了「六株母樹大紅袍」這個巖茶界天團。

據老茶人回憶,當年將這6株茶樹上的茶青鮮葉一同採下,按巖茶加工工藝,製作出來的產品就稱為「母樹大紅袍」。

但據後世的「滴血驗親」式科學考證,溯源起來發現那6株母樹,壓根不是同一品種。其中包括北鬥、奇丹、雀舌等。

這一下就非常尷尬了。究竟誰才是古籍傳說裡的「大紅袍」?這顯然已成了未解難題。

不過從側面可以看出,當年的「母樹大紅袍」已經具備「拼配」雛形。(用料並非單一品種)

自2006年,母樹大紅袍正式退出巖茶江湖後,拼配大紅袍作為繼任者正式在茶圈冉冉升起。

《3》

第二,北鬥、奇丹等品種,未能全部繼承「大紅袍」衣缽

北鬥與奇丹,它們都曾有「純種大紅袍」之稱。

原因是這兩個品種與景區裡的母樹大紅袍,存在親屬血緣關係。是通過扦插等無性繁殖方式,培育出來的大紅袍直系後代。

除此之外,後續通過雜交等技術手段,大紅袍還有紫紅袍、小紅袍等後代。

不過,就市場影響力而言,北鬥與奇丹顯然是眾多大紅袍後代裡的佼佼者。

但是,它們的樹形與風味特點,與古籍資料記載的「大紅袍」,有不少出入。

現如今的巖茶圈,更多人願意將北鬥與奇丹,看作獨立的巖茶品種。

換言之,北鬥與奇丹,它們究竟是不是「純種大紅袍」?誰才是真正的大紅袍東宮太子,目前業內仍有爭議。

何況了解過景區那6株母樹大紅袍的真實來歷後,真正的大紅袍尚且是未解難題。

更遑論,所謂的「純種大紅袍」一說呢?

將這段複雜的關係,逐一分清。不難看出,大紅袍的繼承者們,未能全部繼承「大紅袍」這三字的沉甸甸光環。

所以,拼配大紅袍的存在,自有它的重要意義!

《4》

第三,大紅袍是巖茶裡名氣最大的一類茶,需要「繼承者」

在巖茶江湖裡,大紅袍擁有諸多美談。

傳說裡,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比如狀元歸來感恩,為茶樹身披紅袍。

而在近代,大紅袍曾留下「半壁江山」的外交美談。

1972年尼克森訪華,當時送給尼克森的國禮裡有四兩大紅袍。當時,中方翻譯在向美國人介紹這些禮物,尼克森露出不解的神情,既然是這麼好的茶葉,為什麼只送給他一點點?

當時周總理上前,解釋到大紅袍的來歷。全中國這麼大的地方,一年也就只產八兩。這四兩茶,可謂是「半壁江山」啊。

再然後,「大紅袍」這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不誇張地說,論及傳播力,「大紅袍」是巖茶界的王牌。

外面不知道有巖茶,而只知道有大紅袍存在的人,比比皆是。

大紅袍作為巖茶界的一塊豐碑,為武夷巖茶的揚名,作出過重要貢獻。

如今在廣義層面上,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的代名詞,所有的巖茶都可以稱為「大紅袍」。

考慮到大紅袍的影響力,「大紅袍」這三個字,需要有繼承者。

一來,是滿足廣大茶客,想喝到一泡帶有巖骨花香、活甘清香風味的大紅袍需求。

二來,是繼續延續大紅袍的高名氣。

由此,拼配大紅袍應運而生。

這既算是繼承了「大紅袍」的衣缽與光環,又進一步為巖茶發展做貢獻。

不然,「大紅袍」這三個字會被歸入故紙堆,少人關注,從此籍籍無名。

《5》

第四,拼配大紅袍,亦是巖茶界精品

拼配大紅袍,也稱商品大紅袍。

目前,它與武夷水仙、武夷肉桂一道,是巖茶界的主流品種。

很多新茶客,一提到「拼配」、「非純料」等概念,下意識就會非常反感。認為茶葉經過拼配後就是垃圾。拼配茶=劣質茶。

其實,這樣的想法,完全大錯特錯。

自始至終,拼配只是一門正常的制茶手段。

公允客觀來講,拼配≠粗製濫造。

茶青原料好,做青做透,焙火焙透,且拼配技術爐火純青,將不同品種完美組合在一起,實現1+1>2的效果。

既實現取長補短,搭配出一款香氣、滋味、韻感獨到的好茶。

又做到了風味的和諧,幹茶勻稱,火功一致,葉底勻整,拼配痕跡不明顯。

風味多變,不走尋常路的拼配大紅袍,是巖茶界的一份子。

產區好,工藝精,自然能出好茶。

喝巖茶,不應該對「拼配」二字,抱有偏見!

《6》

不久前,在朋友那喝到過一款大紅袍。

在「變態」的拼配技術下,那款茶喝起來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衝,揭蓋熱聞,讓人感覺像金牡丹的梔子花香,特別甜美。

但隨後每一道茶湯,風味都不斷變化,像川劇的變臉。

一會讓人喝起來像北鬥的木質味,一會又覺得像雀舌的脂粉甜香,沒過多久竟然還有老叢的叢香……

將一泡茶喝到最後,風味特徵不斷在變化,讓人喝起來特別驚喜。

每喝一道茶,就能擁有像「拆盲盒」般的樂趣。

並且,茶湯滋味飽滿,入口甘潤,湯感上也挑不出毛病。

喝到這樣有意思的巖茶,絕對能讓你打消拼配大紅袍是劣質茶的偏見。

一泡好喝又好玩的拼配大紅袍,它的存在,不需要過多解釋!

……

2021年,我們未完待續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李麻花
微信(cunguchen2020)
本文為巖茶課堂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長按二維碼,關注巖茶課堂↓ 

今年的好肉桂究竟有多難做?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搶購2020《小牛肉》吧

相關焦點

  • 閒聊巖茶的拼配,大紅袍裡會拼進肉桂嗎?
    有了它,才能烹飪出一桌精彩的滿漢全席。同理,巖茶的江湖裡,有了拼配的存在,更能讓武夷巖茶大放異彩。特別是對大紅袍而言,拼配的存在,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說,無拼配,無大紅袍!沒有了拼配技術,市面上的商品大紅袍,可要徹底銷聲匿跡了。《3》閒聊巖茶的拼配,第二點要說的是。大紅袍裡會拼進肉桂嗎?武夷巖茶裡,大紅袍的拼配,無所不包。
  • 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拼配大紅袍的區別
    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石壁上刻有"大紅袍"三字,是由1945年時任崇安縣令的吳石仙所題字,天心廟出資30方米(每方米6.5kg)由馬頭村黃華友刻成。大紅袍母樹母樹大紅袍"大紅袍"石刻邊上有6株大紅袍母樹在這6株茶樹上採摘的鮮葉製成的大紅袍,稱為母樹大紅袍。母樹大紅袍最多的時候也只製成8兩幹茶,在2006年大紅袍母樹已停採了。
  • 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拼配大紅袍的區別
    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石壁上刻有"大紅袍"三字,是由1945年時任崇安縣令的吳石仙所題字,天心廟出資30方米(每方米6.5kg)由馬頭村黃華友刻成。大紅袍母樹母樹大紅袍"大紅袍"石刻邊上有6株大紅袍母樹。在這6株茶樹上採摘的鮮葉製成的大紅袍,稱為母樹大紅袍。母樹大紅袍最多的時候也只製成8兩幹茶,在2006年大紅袍母樹已停採了。
  • 千萬別誤解了武夷山大紅袍的拼配!
    【導讀】什麼是拼配大紅袍.?純種大紅袍來自母樹大紅袍扦插無性繁殖,單獨採制加工而成。
  • 大紅袍你喝的是一口料,還是拼配茶?茶界明星「大紅袍」你知多少?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大紅袍,主要分為純種大紅袍和拼配大紅袍。純種大紅袍是來自母樹大紅袍無性繁殖,同時單獨採制加工而成,由於產量稀少而價格昂貴。為了解決武夷山純種大紅袍供不應求的尷尬境地,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譽為「大紅袍之父」的茶葉專家陳德華先生將大紅袍拼配技術研創成功,藉以大紅袍之名氣的拼配大紅袍順勢而生,現在的拼配大紅袍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至少佔90%以上。說到拼配,就有人一臉嫌棄,好像覺得沾到拼配的茶葉總是不好的,不純不正不地道。
  • 大紅袍,不就是紅茶的一種嗎?今天,就來聊聊巖茶裡面的大紅袍
    除了對「大紅袍」這個響噹噹的名號,略有耳聞外,其餘一概不知。甚至於,分不清楚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的一種。在看到麻花寫的大紅袍文章後,特意留言評論:「大紅袍,不就是紅茶的一種嗎?」那,母樹大紅袍停採之後,是不是意味著,市面上不再有大紅袍了呢?這怎麼可能!當下的巖茶市場裡,還有著不少商品大紅袍的流通。所謂的商品大紅袍,別稱為拼配大紅袍。這裡的拼配,更多是像是復原術。
  • 大紅袍,不就是紅茶的一種嗎?今天,就來聊聊巖茶裡面的大紅袍
    除了對「大紅袍」這個響噹噹的名號,略有耳聞外,其餘一概不知。甚至於,分不清楚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的一種。在看到麻花寫的大紅袍文章後,特意留言評論:「大紅袍,不就是紅茶的一種嗎?」那,母樹大紅袍停採之後,是不是意味著,市面上不再有大紅袍了呢?這怎麼可能!當下的巖茶市場裡,還有著不少商品大紅袍的流通。所謂的商品大紅袍,別稱為拼配大紅袍。這裡的拼配,更多是像是復原術。
  • 母樹大紅袍、商品大紅袍、純種大紅袍,這些大紅袍有什麼關聯?
    在過去,毛主席曾送過尼克森四兩大紅袍,一時之間大紅袍等同於半壁江山的美談傳遍天下,這使得大紅袍更加彌足珍貴。實際中的大紅袍種類有很多,如母樹大紅袍、商品大紅袍、純種大紅袍等,這些大紅袍的品質和級別各有不同。
  • 茶友問,現在喝的大紅袍,會是純料嗎?
    說是之前有客人過來喝茶,喝得也是那款閨蜜店裡近期主打的大紅袍。然後,剛一落座,那位外地口音的客人就直接的問:今天喝的大紅袍,會是純料嗎?最後,那位工作有小半年的茶藝師妹妹,略靦腆的問到。最後要說的,就是平常茶桌上最為常見的商品大紅袍。商品大紅袍,別稱拼配大紅袍。拼配,顧名思義,指的是這類型的大紅袍,是拼出來的。制茶師們按照對大紅袍風採的最深印象,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巖茶,拼在一起。
  • 意式濃縮拼配有必要如此複雜嗎?
    了解意式濃縮拼配的複雜性對於每一位烘焙師來講都至關重要。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更是他們的獨家秘方。可以說,拼配配方決定了一家咖啡廳的品牌形象。但由於配方並不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每一位烘焙師都會儘可能將拼配的秘方複雜化。但單從感官學角度來講,將咖啡的味道搞得更加複雜,真的有意義嗎?
  • 拼配的馬頭巖肉桂,還配叫馬肉嗎?請叫它「馬頭巖大紅袍」!
    人類可以民族交融,茶要是品種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拼配在一起,那只會身價下跌,乏人問津。比如,一款拼配的馬頭巖肉桂。《2》拼配的馬頭巖肉桂,我曾經喝過一款。那是某一次,去馬頭組某茶農家喝茶的時候。也就是說,馬頭巖肉桂,它的品種香裡,會有桂皮香,也會有類似梔子花的香氣,但是,它肯定不會有如此持久的、每衝裡都能濃鬱地呈現的、並不在它的品種香裡佔頭把交椅的,梔子花香。而這款馬頭巖肉桂,它的梔子花香,明顯蓋過了桂皮香,呈現出梔子花香第一,桂皮香第二的情形。
  • 關於大紅袍,懂兩條以上算你厲害
    大紅袍,享有「武夷巖茶茶王」的盛譽,是武夷巖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3、大紅袍是茶樹品種名嗎? 大紅袍既是茶樹品種的名稱,也是茶葉產品的名稱;兩者有聯繫,但茶樹品種不等於茶葉產品。
  • 薦茶|拼配大紅袍中的常用品種,兼具巖韻與觀音韻
    拼配大紅袍、拼配肉桂中,都時常會看到它的身影;因與鐵觀音名字接近,常常被誤認;巖茶的常見品種之一,卻不被重視。它,就是金觀音。金觀音,名字霸氣,是以鐵觀音為母本,以鐵觀音為父本培育出的無性系新品種。因為金觀音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所以在試製烏龍茶的品種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近些年來,在各大烏龍茶區都有種植。當金觀音品種被引進到武夷山茶區後,則真正煥發了金觀音獨有的魅力。喝過金觀音後就會發現,相比於其他茶類,金觀音確實更適合製作巖茶。而作為武夷巖茶的金觀音,在口感上與鐵觀音卻有著明顯區別。
  • 對於大紅袍茶的誤區,你知道真相嗎?
    誤區之二:大紅袍茶只在九龍窠有一棵。 根據武夷山趙大炎先生《漫話武夷茶文化》一書所引「蔣叔南遊記」所載,除了九龍窠外,還有天遊巖,珠簾洞兩處有此茶。而據姚月明先生回憶,當代茶聖吳覺農四十年代在武夷山進行過茶種調查,在北鬥巖也發現過大紅袍茶。可見,歷史上絕不止九龍窠一處有大紅袍茶。
  • 拼配的馬頭巖肉桂,還配叫馬肉嗎?請叫它「馬頭巖大紅袍」!
    人類可以民族交融,茶要是品種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拼配在一起,那只會身價下跌,乏人問津。比如,一款拼配的馬頭巖肉桂。《2》拼配的馬頭巖肉桂,我曾經喝過一款。那是某一次,去馬頭組某茶農家喝茶的時候。也就是說,馬頭巖肉桂,它的品種香裡,會有桂皮香,也會有類似梔子花的香氣,但是,它肯定不會有如此持久的、每衝裡都能濃鬱地呈現的、並不在它的品種香裡佔頭把交椅的,梔子花香。而這款馬頭巖肉桂,它的梔子花香,明顯蓋過了桂皮香,呈現出梔子花香第一,桂皮香第二的情形。
  • 關於大紅袍,懂兩條以上算你厲害
    大紅袍,享有「武夷巖茶茶王」的盛譽,是武夷巖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3、大紅袍是茶樹品種名嗎? 大紅袍既是茶樹品種的名稱,也是茶葉產品的名稱;兩者有聯繫,但茶樹品種不等於茶葉產品。
  • 拼配茶葉原料成謎 茶葉等級虛標成風
    拼配茶原料配比成謎  記者調查中還發現,目前市場不少名優茶其實由各原料茶拼配而成,其中最為明顯的當屬大紅袍、茉莉花茶。  大紅袍分類細緻,行家能看出門道,但普通消費者一時很難準確掌握,在購買時就會有霧裡看花的感覺。從茶的生長地環境來區分,大紅袍分為正巖茶、半巖茶和洲巖茶。
  • 大紅袍四大品種有哪些,大紅袍的種類和著名品種特點介紹
    武夷山風景區方圓70公裡,有36峰、72洞、99巖,巖巖有茶,故名巖茶。巖茶有一千多個品種,有的品種以茶樹形狀命名(如釣金龜、一枝香),有的品種以茶樹葉形(如金柳條、倒葉柳)與茶樹發芽早遲(迎春柳)命名。這繁多的品種,分為5個系列:水仙、肉桂、大紅袍、名叢、奇種。
  • 喝大紅袍時,你是否遇過這些問題?
    大紅袍屬於不折不扣的茶界明星,傳說的賦予、政治的加持、文化的渲染,使得它自誕生以後便飽受關注。目光聚集之處,亂象必然追隨,大紅袍因此也隨之變得越來越神秘。為此,我們從大家關心的無數問題中,梳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加以解答,還原大紅袍的真相,讓喝茶變得簡單。「問題1大紅袍是紅茶嗎?
  • 大紅袍茶外交|這「半壁江山」,我從小喝到大
    說起武夷巖茶,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還是大紅袍。十三妹年輕時,就有人問:武夷山的娃都是喝大紅袍長大的嗎?? ?我自信的回答:當然啦,武夷山四處都能聞到「大紅袍」的味道。大紅袍母樹雖只有六棵,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母樹大紅袍無性繁殖獲得成功。1995年省科委組織專家鑑定認為,「無性繁殖的大紅袍保持了母本的優良特徵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態環境下,可以大面積推廣。」目前,武夷山大紅袍茶葉生產已具一定規模,再加上拼配技術的成熟,現在的商品大紅袍也深受茶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