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配的馬頭巖肉桂,還配叫馬肉嗎?請叫它「馬頭巖大紅袍」!

2020-12-1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江湖上,總會有兩個派別。

一個是正派,一個是反派。

正派人士總是代表著偉光正的一面,並且在書的前半部分,會吃癟,各種被反挀折騰。

而反派呢,永遠是笑得最開心的那一個,把正教人士當猴耍的那一票。

很多時候,武俠小說的故事,總會圍繞著正派和反派的鬥爭來展開。

而結局,無一例外是邪不壓正,正勝了邪。

當然也有特例。

比如笑傲江湖裡,金庸先生就安排了正派與反派,合而為一,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最後,邪中的正,戰勝了正中的邪,大團圓結局。

當然,正與邪,合二為一,這是人性。

人性是複雜的。

但地理區劃,卻是簡單的。

你屬於哪個區域,便只能歸口到哪個區域。

比如,聲勢浩大的五嶽劍派合併,最後便沒有成功——誰有那個神力把五座大山搬到一塊兒呢?

又比如,武夷山的正巖與半巖,與外山,便完全不能像武俠裡的正與邪那樣,可以交融,可以互通,甚至,可以互換角色。

就像滅絕師太可以殺自己人,而明教卻可以去打蒙古人。

人類可以民族交融,茶要是品種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拼配在一起,那只會身價下跌,乏人問津。

比如,一款拼配的馬頭巖肉桂。

《2》

拼配的馬頭巖肉桂,我曾經喝過一款。

那是某一次,去馬頭組某茶農家喝茶的時候。

去的時候,這位年輕的茶農午睡剛起,很不願意有人打擾到清夢的感覺。

臉拉得很長。

李麻花偷偷用寫字本編信息給我看:這人臉拉這麼長,跟馬臉一個樣,難怪家裡有馬頭巖肉桂。

說著還用筆畫了一隻馬臉配在邊上。

哈哈,我忍不住就笑了出來。

這茶農向來高高在上慣上,一副養尊處優的範兒,見我們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居然在一邊嘻嘻哈哈,不把他放在眼裡,不奉承著他,鼻子裡重重地哼了一聲,臉拉得更長了。

我敏銳地感覺到空氣裡溫度低了幾度,於是趕緊斂了神色,正襟危坐,準備喝茶。

沸水衝入蓋碗裡,合上蓋,稍微悶了一會兒,出湯。

武夷山的人,都喜歡喝濃一點的滋味。

當然我們外省的茶友們,泡巖茶還是快出水的好,畢竟武夷山人是從小喝巖茶長大的,舌面對巖茶的耐受力,非普通人可比。

端起這一杯馬頭巖肉桂,先聞了一下,嗯,花香很濃鬱,很衝鼻。

李麻花也端起來聞了一下,然後,她咦了一聲,看向我。

我在桌子下掐住了她的腿。

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湯感略微有點苦。

再喝了三衝。湯水裡花香蕩漾,十分好聞。但水中的苦味卻如同附骨,揮之不去。

揭起蓋碗上的蓋子,聞了聞香氣,那股衝鼻的花香,類似梔子花一般的濃鬱香氣,像原子彈爆炸一般,狂奔而來。

天啊,肉桂怎麼會生出這樣濃鬱的勁道的花香來?

又喝了

再聯想到湯水裡的苦味。

心念電轉之間,明白了。

這是一款拼配的馬頭巖肉桂。

拼進去的,是小品種茶「黃觀音」。

《3》

為什麼村姑陳如此肯定地斷定這是一款拼配的肉桂呢?

因為肉桂自身的DNA裡,不可能帶有如此強勁的梔子花香。

昨天的文章裡提到過(正巖肉桂喝起來應該是什麼味道?),正巖肉桂,分為巖上肉桂坑澗肉桂兩種。

大多數品質好的肉桂,都種在坑、澗、窠裡,比如牛欄坑肉桂、留香澗肉桂、竹窠肉桂。

這些山場幽深陰冷,雲霧多日照少,生成的肉桂,花香更接近細幽的蘭花香,是不會生成高揚亮麗的梔子花香的。

而種在巖上的肉桂,由於地勢開闊,向陽,光照充足,雲霧散得快,故而花香高揚,香氣奔放。

有可能會有梔子、玉蘭、桂花等鮮明豔麗的香氣。

但是,由於正巖山場,總體氣候呈現出潮溼與霧多的特徵,大多數時候陽光只是驚鴻一暼,整體來看正巖的肉桂光照強度仍然超不過外山茶。

故而,就算是正巖肉桂裡的巖上肉桂,它的湯水裡,也不可能會有濃烈濃鬱到衝鼻的那種梔子花香。

要知道,濃鬱的,持久的,衝鼻的梔子花香,是黃觀音家族(金牡丹、黃對觀音、黃奇、金觀音、黃玫瑰....... )的獨門秘笈。

肉桂,該當是濃鬱的桂皮香為主,梔子花香只是它的附帶。

也就是說,馬頭巖肉桂,它的品種香裡,會有桂皮香,也會有類似梔子花的香氣,但是,它肯定不會有如此持久的、每衝裡都能濃鬱地呈現的、並不在它的品種香裡佔頭把交椅的,梔子花香。

而這款馬頭巖肉桂,它的梔子花香,明顯蓋過了桂皮香,呈現出梔子花香第一,桂皮香第二的情形。

這就不符合正巖肉桂的特徵了。

一款正巖肉桂,要擁有蓋過桂皮香的梔子花香,只能有一個解釋,拼配。

拼進了香氣高揚的,明亮的,擁有強勁梔子花香的巖茶。

這款茶,只能是黃觀音。

《4》

那麼,這款被用於拼配提香的黃觀音,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它是一款烏龍茶新品種,由省農科院培育出來的,代號105。

它的父本是鐵觀音,母親本是黃金桂。

它遺傳了黃金桂透天香的特徵,湯水裡蓋香上,梔子花香非常足,而且,香氣持久力強,能從第一衝香到第十衝。

提到黃觀音,不得不八卦一下它的家族。

它的家族,是很龐大的,像是娛樂圈著名的卡戴珊家族一樣。

這個家族不僅龐大,而且近親結婚的很多,雜來雜去。硬生生寫成了一本武夷巖茶版的《百年孤獨》。

先是鐵觀音和黃金桂,生下了黃觀音。

但黃觀音只是這對高產的父母生下的其中的一個孩子。並且是品質較優良的一個。它是香氣沖天而聞名於世,並且產量高,易生養,漸漸成為了巖茶界提香拼配的首選茶種。

黃觀音還有很多親兄弟,比如金觀音(茗科1號)、金牡丹(代號220)。

金觀音是以鐵觀音為母本,黃金桂為父本,雜交生下來的後代。它的性狀,更偏向於鐵觀音一些,香氣不如哥哥黃觀音那麼兇猛衝人,相較之下更內斂一些。

金牡丹也是以鐵觀音為母本,黃金桂為父本,雜交生下來的後代。它跟黃觀音的區別在於,樹種類型不同。

黃觀音是小喬木,而金牡丹、金觀音是灌木。

小喬木講年份,能長高長大。而灌木長不高,但香氣可以生得很尖銳。

喬木裡頂有名的是水仙。灌木裡最有名的是肉桂。

黃家還有個小妹妹,叫黃玫瑰。名字很好聽,花香也幽長馥鬱,跟黃觀音與金觀音相比,是另一種特殊的花香。

但它的出身就不怎麼好了,是黃觀音和黃金桂雜交的產物,而黃金桂,是黃觀音的媽.....

看完上面這一串,是不是有點暈了?

村姑陳剛開始扒清楚黃家這一門子的親戚關係的時候,也是暈的。

連名字都取得這麼相似相近,關係又這麼複雜混亂,跟那本可以把人看睡著的、得了大獎的《百年孤獨》,有什麼區別呢?

《5》

黃家這一家子,除了黃觀音,名氣大,綜合實力強,時常被單獨拿出來銷售之外,大多數時候,黃家的其它茶,都是大紅袍拼配提香的首選品種。

大家在很多拼配的武夷巖茶裡,都能喝到它們的香氣。

講名字可能感覺陌生,但茶一泡出來,你聞到那陣香氣,便會一拍大腿,這香氣我喝過,老熟了!

故而,在這款馬頭巖肉桂裡,村姑陳和李麻花,喝到了那股濃鬱的持久的梔子花香的時候,再在湯水裡嘗到那股化不開的苦味的時候,便明白了。

這裡面,必定有黃觀音。

只有黃觀音才會生成如此濃鬱濃烈的花香。也只有黃觀音,才會生出如此苦味明顯的茶湯。

當這個認知清晰地浮現時,我們,都開始打退堂鼓了。

這位茶農信誓旦旦的馬頭巖肉桂,無非也是個西貝貨罷了。拼配進了黃觀音,這款馬頭巖肉桂,便再也不純正了。

至於為何不賣純料馬頭巖肉桂,原因也很多。

也許是工藝不夠到位,茶的香氣沒做出來,需要黃觀音這種高香品種來提香。

也許是產量不多但又想多賣些產品出去,於是加一些料進來,增加產量。

也許是市場就需要這種香氣高揚的「馬頭巖肉桂」,為了迎合市場,就做出了這些香氣沖天的馬頭巖肉桂來。

反倒是真正的、香氣高雅的馬頭巖肉桂,反而沒人知曉了。

《6》

這款馬頭巖肉桂,我們當然沒有拿貨。

並且,它也算不得是真正的馬頭巖肉桂了。

拼進了黃觀音的「馬頭巖肉桂」,還算是馬頭巖肉桂嗎?

當然不是。

在武夷山,能光明正大行拼配之事的,只有大紅袍。

那麼,這款拼配馬頭巖肉桂,便要改名了。

請叫它,馬頭巖大紅袍。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實測:那些招搖撞騙的「馬肉」,叫馬頭巖肉桂的未必都產自馬頭巖
    「說這是馬頭巖肉桂,我一點也不信。」 「你送我的馬頭巖肉桂,簡直是人間極品啊。」 「要不是說喝馬頭巖肉桂,我才不去呢。」 …… 「等等,我還帶了一罐給你。」 長嘆一口氣。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那番論調的大致內容,說的是:「過去喝巖茶,喝品種,名字太多,記不住,都叫大紅袍。現在喝巖茶,喝山場,分牛欄坑、馬頭巖……」麻花覺得,這樣的內容,實在太胡扯。於是不少的品種茶,被裝進了大紅袍的泡袋內出售。久而久之,大紅袍就成了廣義的品種茶指代。但是,發展到現在,武夷巖茶的三大當家品種,除了大紅袍之外,還包括著肉桂和水仙。論其知名度,在巖茶的圈子裡,這三種茶的名氣,不相上下。
  • 武夷巖茶中,除了牛欄坑,馬頭巖肉桂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所以,馬頭巖地盤大,肉桂產量高,只是它佔領江湖的先決條件。這只是它的基礎。擁有強大的終端見面率。 然而,真正能讓馬頭巖躋身知名肉桂前列的,卻是馬頭巖裡某幾位機靈的茶農,做下的一件跟新人挑戰江湖成名前輩一樣的事件——參加鬥茶賽。
  • 武夷山哪裡才是真正的馬頭巖?尋「馬肉」不可不知!
    但其實馬頭巖是武夷山最大的山場之一,細分區域也不少,馬頭巖肉桂,自然也不止一種口味。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馬肉」品質良莠不齊,價格也有較明顯波動的原因之一,當然也不排除有非馬頭巖範圍所產的巖茶或者外山茶貼標冒充。 如果想買「馬肉」,對馬頭巖還需要更多的了解,否則可能貨不對板。
  • 老茶人不說你不會知道,原來馬頭巖肉桂還分這麼多種!
    義芳君說茶 | 第740期原創茶說如果說,武夷肉桂茶是當下北派烏龍茶品系裡的當紅炸子雞的話,曾經的龍頭老大「大紅袍」應該也不會有太大意見。當然了,這桌「全肉宴」裡就屬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慧苑坑肉桂最為出色,名聲也最響,常出極品,當然身價也不菲。在這武夷肉桂極品茶的「三駕馬車」裡,牛欄坑肉桂、慧苑坑肉桂都出自坑谷,唯獨這馬頭巖肉桂生長於巖頂及巖坡等處,茶品品性因地理環境、土壤等地域性差異而殊為不同。
  • 這麼有個性的馬頭巖肉桂,你遇見過嗎?
    《1》 喝過多年巖茶的朋友,都知道馬頭巖肉桂很出名。 在肉桂裡,它是僅次於牛欄坑肉桂的存在。 在外面,或許盜版的「假馬肉」,數量有很多。 但其實,按村姑陳她昨天文章裡說的金句,「沒有盜版的茶,不是好茶」。 名氣這麼響、好評度這麼高的馬頭巖肉桂,在喝茶的過程中,更是沒有錯過的道理。 或許,對於不少老茶友來說,此前喝到過不少的「馬肉」。
  • 為什麼馬頭巖肉桂,在武夷巖茶江湖上的地位僅次於牛欄坑?
    當然,市場上,除了牛欄坑之外,尚有一些產肉桂的山場,也極有知名度。比如,知名度僅次於牛欄坑的,馬頭巖。有些人說,馬頭巖不如天心巖,但它比天心巖有名,只是因為,馬頭巖名字取得好,它亦是以動物命名,並且,馬與牛,可以相提並論,還契合了民間「牛馬」一家親的這種傳統理念。
  • 從開山坪到桃樹窠,從花香到藥香,村姑陳淘汰了三款馬頭巖肉桂
    比如,身為一個外地人,想喝喝真正的馬頭巖肉桂,去了馬頭組的某戶人家,遇到了家裡的小兒子。通常會發生如下的對話:你這是純正的馬肉嗎?是啊,我家的山場就是馬頭巖的。你這馬肉有什麼特點,給我介紹一下唄!故而,喜歡口感濃烈、喜歡香氣高揚的茶友,必定首選是馬頭巖開山坪肉桂,甚至,還會超過他們對牛欄坑肉桂的喜愛。像李麻花這種性格激烈的人,在馬頭巖的諸山場裡,最喜歡的,就是開山坪。SO,一聽說是開山坪肉桂,她激動壞了。
  • 2020新茶馬頭巖、彌陀巖肉桂品鑑!
    馬頭巖處於武夷山風景區中心地帶,屬正巖山場,擁有著獨特的地貌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巖谷陡崖,崖崗開闊,日照充足的特性,選就了「馬肉」香氣高昂霸氣的特點。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過去的武夷巖茶,因為不出名,所以都叫大紅袍。 現在的巖茶市場,大部分都是水仙和肉桂。 因為肉桂=肉很貴。 SO,再按原來的大紅袍統稱,已經out了。 現在的巖茶,直接改稱肉桂,最簡單直接。」
  • 你知道你的馬頭巖肉桂茶,為什麼衝泡出來會沒有香氣嗎?
    而馬頭巖肉桂茶因形似馬頭而得名,旁有磊石巖,象五匹奔馳的駿馬,又叫「五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開的巨花。附近還有馬鞍巖、鐵郎寨、悟源澗等景致和磊石庵、凝雲觀等建築。北可至天心,南可達天遊,東則可穿馬子坑至遊覽幹線或可至武夷宮、蘭湯。
  • 茶知識丨認識馬頭巖肉桂
    巖茶圈一直流傳著「武夷巖茶,香不過肉桂」的說法。肉桂茶香味獨特,外揚明顯,且辨識度高,即使不是「老茶鬼」,也能深切感受到它的韻味。馬頭巖,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山場開闊,日照充足。優渥的地理環境,提供了茶樹生長所需的營養,使其內含物豐富。
  • 馬頭巖,牛欄坑,慧苑坑,不同山場的巖茶,香氣、滋味有何區別?
    《2》出生在馬頭巖的巖茶,一定兇猛,刺激 ,霸氣?NO,NO,NO。如果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只能說明你對馬頭巖的了解還太狹隘。馬頭巖,在一眾正巖山場裡,是個特別大的山場。從大紅袍景區的停車場出來, 從小路口入,翻過一座山,才能看到馬頭巖的地標——五馬奔槽。拾級而上,梯高路陡,一路上的石板階梯,沒有兩千,也至少有一千七八了。甚至中間有一段,還有用山石鑿刻出來的,特別有原生態的範。
  •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最美還屬牛馬肉!
    近年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發展到武夷山的九龍窠、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巖、桂林巖、天遊巖、仙掌巖、響聲巖、百花巖、竹窠、碧石等地,並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廣,現在已成為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之一(武夷巖茶分:大紅袍、名叢、水仙、肉桂、奇種)。
  • 流香澗、慧苑坑、虎嘯巖、九龍窠、馬頭巖、碧石等神秘山場的肉桂
    二、九龍窠肉桂九龍窠為茶葉名叢「大紅袍」原生地,通往天心巖的一條深長峽谷,峽谷兩側峭壁連綿,逶迤起伏,形如九條龍。人們遂把峽谷喻之為遊龍的窠穴,故名。九龍之間呈現一座頂部略呈圓形的小峰巒,稱為龍珠,故又稱九龍戲珠。沿著幽谷鋪設了一條石徑。
  • 為什麼你的馬頭巖肉桂,一點兒也不香?這三點原因自查一下
    好好的肉桂,沒有香氣,索然無味。 如實和朋友反饋這款肉桂的真實情況:「香氣並不突出,就連桂皮香,都很弱。要說它是馬頭巖肉桂,對不起它的名號。」 正如麻花所說。 產自馬頭巖的肉桂,不論是開山坪,還是桃樹窠,又或者是貓兒石,各個都是香氣擔當,香氣還不一樣。
  • 茶葉叫「牛肉」「馬肉」?茶葉炒作害了誰
    2019-04-10 07:27 | 錢江晚報資料圖也就這兩年吧,在福建省內高速上,可以看到一些廣告牌,遠遠望去只看到「牛肉」「馬肉」字樣,等近了看,原來是茶葉廣告。當時感到有些納悶:為什麼茶葉叫「牛肉」「馬肉」?邊上有人解讀:是不是茶葉裡加入牛肉、馬肉?這話後來成了一個段子。原來,所謂「牛肉」是指產於武夷山牛欄坑的肉桂,「馬肉」則是指產於馬頭巖的肉桂,都是一種巖茶。很快,打著「牛肉」旗號的武夷巖茶成了炙手可熱的茶葉新寵,價格也水漲船高,越來越離譜。
  • 肉桂茶?肉貴茶?牛肉和馬肉又是什麼?
    說起巖茶就不得不提肉桂了,肉桂是巖茶之中著名的花色品種之一,因其新銳持久的高香備受人們歡迎。遠在清朝時期肉桂茶就已負盛名,不過它產量稀少,在當時並不是主流茶品。到了八十年代,面向全市推廣之後,它才一躍成為武夷名叢的後起之秀。為什麼叫肉桂?肉桂原名本叫玉桂,屬於武夷名叢之一。因為它的香氣滋味濃鬱,好似桂皮香,所以被人改稱肉桂茶。
  • 武夷巖茶在過去都叫大紅袍?肉桂、水仙、名叢只是它新的稱呼?
    一人在說:我剛從武夷山回來,原來真正的大紅袍從始至終就只有景區裡的那幾棵樹,現在還不讓採了,外面賣的都是忽悠人的,全是假茶。另一人緊接著附和:巖茶水太深,反正我就喝某某茶,幾百塊一斤,能喝好幾個月。有閒錢花不完,才去喝那些價格貴上天的牛肉、馬肉。聽到這番話,一時無語。當時我正在百無聊賴的等著上菜,雖然類似的評價,已經聽到不止一回兩回,但親自耳聞,還真讓人有些百感交集。
  • 武夷巖茶的「牛肉」,「馬肉」到底什麼來頭?
    馬肉——馬頭巖肉桂馬頭巖,這是武夷巖茶肉桂最負盛名的一個山場。這裡空曠,陽光充足,土壤都是礫石。所以這裡的肉桂香味霸氣,巖韻十足,行業內的武夷山人都叫馬肉。牛肉:指的是武夷山景區牛欄坑種植生產的肉桂品種馬肉:指的的武夷山景區馬頭巖種植生產的肉桂品種馬肉,牛肉各是什麼茶?在了解「馬肉」和「牛肉」這兩種茶葉之前,我們得先知道武夷肉桂。肉桂茶被發現已有100多年,如今已是武夷巖茶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