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說起武夷山的頂尖網紅肉桂,永遠繞不開牛欄坑和馬頭巖。
牛欄坑,是一條狹長的山溝溝。
溝裡,有一條小溪貫穿而過。
由於這個坑裡,有自己獨特的小氣候,風化巖也多,能給茶樹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肉桂的生長發育,提供優質的養分和良好的氣候條件。
故而,牛欄坑肉桂,一枝獨秀,成為了武夷山頂級肉桂的代表。
乃至於,現在在外面喝茶,沒有喝過牛欄坑肉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巖茶粉。
沒喝過這款頂級的巖茶,大家會認為你對巖茶不是真愛。
是假粉。
當然,市場上,除了牛欄坑之外,尚有一些產肉桂的山場,也極有知名度。
比如,知名度僅次於牛欄坑的,馬頭巖。
有些人說,馬頭巖不如天心巖,但它比天心巖有名,只是因為,馬頭巖名字取得好,它亦是以動物命名,並且,馬與牛,可以相提並論,還契合了民間「牛馬」一家親的這種傳統理念。
牛欄坑之後,配上馬頭巖,能呼應,還對仗工整。
若是配上天心巖,那一個接地氣,一個高大上,畫風就不和諧了。
那麼,馬頭巖肉桂的走紅,是實至名歸,還是因為同為動物有關的名字而沾了光?
想來都有吧。
畢竟,取一個易於傳播的好名字,對一款產品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2》
馬頭巖肉桂,在武夷巖茶的肉桂十二生肖排名當中,遙遙領先於豬肉、猴肉等其它肉桂,大有武夷巖茶肉桂二哥之勢,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它地大,物博。
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給自足,我們不怕外敵的入侵。
而在武夷巖茶的正巖山場(昨天的文章已經詳述過了,山場,乃武夷土語,係指「山區」、「山裡的一片區域」)裡,若是有片山場,它非常大,它又適合種植肉桂,那麼,它必然會在眾多產肉桂的知名山場裡,異軍突起,成為最靚的那個「仔」。
一款茶,要有量,才可以橫掃市場。
若沒有產量,便只能曲高和寡,只有可瞻仰性,卻不具有可推廣性,和親民性。
沒有產量,終究,能喝到它的人是極少極少的,相較於全國市場來說,微小的產量只是滄海一粟,匯入大海之後,便不見了蹤跡。
當大家對一款茶只聞其名,而不見其聲,時間一長,它便只能成為傳說,卻不能成為茶桌上大家極想染指的一款名品。
而馬頭巖肉桂,在武夷山的所有肉桂裡,它的產量是相當大的。
馬頭巖是一個極大的山場,它擁有大大小小几十個小山場,總佔地面積在武夷山正巖核心區的山場裡,排名前五。
但與正巖其他大山場相比,馬頭巖,又有面積,又有適合肉桂種植和生長的必要條件。
故而,它不產肉桂,它的肉桂不遍地開花,開遍大江南北的茶桌,可能武夷山的山神們都不會答應吧。
也正是因為產量大,大過牛欄坑肉桂,大過天心巖肉桂,大過竹窠肉桂,大過水簾洞肉桂,所以,馬頭巖肉桂,才會名聲大噪,力壓上述優秀的肉桂山場,成為大家喝得起,也喝得到的「親民款」。
列位看官試想一想,一款產品,你在地鐵裡能看到它的廣告,在公交車站能看到它的廣告,在動車站能看到它的廣告,在機場能看到它的廣告,打開電視機能看到它的廣告,打開手機點餐也能看到它的廣告,終端見面率如此之高,是不是,你對它的認知度,就會越來越高呢?
當有機會喝一喝的時候,你肯定,首先這款,讓你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身影的茶吧。
於是,馬頭巖肉桂憑藉極大的產量,成功佔領了終端。
最終,成為終端見面率最高的一款,武夷肉桂。
它的知名度,也就漸漸躍升,蓋過天心巖、竹窠,僅次於牛欄坑肉桂了。
《3》
有了產量,便有了終端見面率,也就有了知名度。
這是馬頭巖成名的第一步。
而它成名的第二步,憑藉的是它的品質。
說了這麼多,馬頭巖的肉桂,品質究竟如何呢?
下一期,我們會單獨開一個篇幅,來講一講馬頭巖肉桂與天心巖肉桂的PK。
今天,我們先從理論上來分析,馬頭巖肉桂,在品質上,具有哪些先天優勢。
前文已經提到,馬頭巖,地盤大,肉桂產量高。
因為大,所以,馬頭巖這個大山場裡,包含著幾十個小山場。
而又因為武夷山是一個山區,馬頭巖的這些大大小小的山場,便分布在各種種樣的地形裡。故而,以大片區馬頭巖而言,它的地理形態,可謂是很豐富的。
豐富到何等程度呢?
馬頭巖裡面,有澗、有窠、有巖、有峰,各種各樣的地形。這些獨特的地形地貌裡,都具有獨特的山區氣象特徵。
比如,東邊日出西邊雨。
再比如,澗裡較深,日曬短,而陰暗潮溼,適合茶樹柔潤湯水的滋生。
又比如,巖上地勢略高,向陽性好,光照充足,適合肉桂尖銳桂皮香的生成。
再比如,山峰比較尖細,呈梯形結構,但凡種上了盆栽式茶園,那麼,這些階梯狀生長的茶樹們,由於吸收到的陽光與雨露以及土壤中的礦物質不同,即使同為肉桂,即使同一批種植,它們生出的香氣與滋味,仍然是不相同的。
這便擁有了一種神秘的魅力:同一批次的茶裡,擁有不同的內質。當它們被加工成一款茶,這款茶,便擁有了多種層次的風味,有山腳的,有山腰的,紛繁複雜,耐人咂摸得緊。
《4》
馬頭巖是個大山場,這個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在這個大山場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場裡,大多數的,都擁有著像開山坪,像磊石巖一樣的獨特地理條件,那就是——適宜。
就像寶姐姐的冷香丸,四大季節的雨水露水雪水,能全數在一兩年之內湊齊,最難得的便是可巧二字。
可巧,便是正正好碰上,正正好遇到。
而一個地區,要想生出品質優良的茶樹,也要求氣候好,天氣好,日照好,什麼條件,都需要正正好。
正正好,就是適宜。
從這一點上,馬頭巖,就是上帝的寵兒。
上天賜予了馬頭巖的儲多山場,擁有極好的地理位置,緯度,海拔,都是正好適合肉桂生長的。
並且,在光照上,時間並不太長,卻也不短。
比牛欄坑裡的肉桂,馬頭巖的很多山場,光照時間更長。
且由於馬頭巖多數山場地勢開闊,日照面積廣,生出來的肉桂,香氣高揚,桂皮香明顯而尖銳,辛辣感強,獨有一份遺世獨立的美好。
很多人喝到牛欄坑肉桂,會覺得香氣過於細幽,喝不懂。
有些人喝到竹窠肉桂,也會覺得內質過於綿柔,不張揚,不尖銳。
但是喝到馬頭巖肉桂,基本上大多數人,尤其是新接觸巖茶的人,都會覺得滋味濃鬱,香氣霸氣,性格鮮明,是一款好茶。
看來,因為風格特徵明顯,馬頭巖肉桂,收穫到了大票的新老粉絲。
《5》
價格相對便宜,也是馬頭巖肉桂的一大特徵。
我們知道牛肉量少,牛肉貴。
好了,那麼,很多喝不起牛肉的人,又想一嘗正巖肉桂風採的人,便宜的馬肉,便正好合了他們的眼緣。
就像娶不到寶釵,那娶了鶯兒也是好的。
鶯兒雖然是個丫頭,但她畢竟是寶釵教育出來的,她的價值觀,人生觀,她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都有寶釵的影子,都是寶釵的風格。
娶了鶯兒,照樣可以得到一個做人周全的媳婦。
並且,娶鶯兒還便宜,不必有高門大戶的家庭背景,不必有厚厚的聘禮單子。
茶的道理與人相似。
牛肉名氣大,馬肉名字也不小。但牛肉太貴,而馬肉便宜。
於是,不願意買牛肉,或者買不起牛肉的人,紛紛選擇了馬頭巖肉桂,成為自己一飽正巖肉桂口福的目標。
相對於牛欄坑坑主們來說,馬頭巖的山場主人們,由於產量更大,更加願意,在價格上,踢牛欄坑肉桂一個掃蹚腿。
把高高在上的牛欄坑肉桂所不能覆蓋到的中下層市場,一網捕盡。
就像收穫與十月榮登殿堂,於是,底層的人群,被知音和故事會給網羅個乾乾淨淨。
從戰略上來說,馬頭巖肉桂,贏了。
從市場佔有率來說,馬頭巖肉桂,兵不血刃,就奪得了市場。
《6》
馬頭巖肉桂,就像是我們文學界的知音和故事會。
能看懂十月和收穫的人,很少很少。
但能看懂知音和故事會的人,很多很多。
金字塔底層的人,數量才是最大的。
得終端者得天下。
馬頭巖肉桂,比牛欄坑肉桂,贏得了更大的巖茶市場。
不信?
那你們去看看,馬頭組的人,是不是比牛欄坑的人,開著更好的車,開著更大的店?
牛欄坑肉桂,有面子。馬頭巖肉桂,有裡子。
說到底,做茶就是為了贏利。
誰賺得多,才是硬道理。
【下期預告】
馬頭巖那麼大,究竟有幾個好的小山場?與天心巖、竹窠、水簾洞相比,馬頭巖肉桂好在哪裡?馬頭巖肉桂,定價該高開還是低走?
敬請期待,馬頭巖肉桂續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