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馬頭巖肉桂,一點兒也不香?這三點原因自查一下

2020-12-17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遇到件特別尷尬的事兒。

一朋友相約喝茶,神神叨叨地賣弄關子,故弄玄虛。

「麻花,我最近得了幾泡好茶,特別棒,約起來一起喝啊。」

可惜,近期瑣事纏身,抽不出時間,只要拒絕。

人,可以拒絕,但茶可不行。

省內快遞,次日達。

挑了重點喝。

「你必須要嘗嘗給你推薦的這款馬頭巖肉桂,超級棒。」

哇,重點推薦的茶品,當然不能錯過。

洗盞更杯,拿出專業審評器具,準備和這款肉桂,來一次靈魂的邂逅,慰藉近期稍顯可憐的味蕾。

衝泡麼,自然要一絲不苟,用專業級的標準來喝它,任何一個小細節的都不能錯漏。

然而,朋友被啪啪打臉!這茶,完全就沒有形容中的那麼好喝。

最大的弊端,沒有突出的香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

沒有香氣,是對肉桂「茶格」的最大侮辱!

一款肉桂沒有香氣,無異於白天鵝沒了純淨、高貴的羽毛,登時從陽春白雪,變得下裡巴人。

活脫脫地掉了好幾個檔次。

從雲端,跌落泥地。

要知道,「香不過肉桂」是它最大的驕傲,如今將這驕傲踩在腳底。這茶,能高興的起來麼?

反正換麻花本花,就覺得十分不爽。

好好的肉桂,沒有香氣,索然無味。

如實和朋友反饋這款肉桂的真實情況:「香氣並不突出,就連桂皮香,都很弱。要說它是馬頭巖肉桂,對不起它的名號。」

正如麻花所說。

產自馬頭巖的肉桂,不論是開山坪,還是桃樹窠,又或者是貓兒石,各個都是香氣擔當,香氣還不一樣。

開山坪肉桂的香氣,是雄渾霸氣的,帶著幾分凌冽的氣質。桃樹窠的肉桂,則多了幾分細膩,香氣更加低調。而貓兒石的肉桂,仍舊剛猛著稱,偶爾還會展露出自己溫婉的一面。

以上種種,都表明一件事:是肉桂,就該有香氣。

那為什麼朋友寄的馬頭巖肉桂,沒有香氣呢?

竊以為,可以考慮三個因素,若是您在喝茶時,也有類似的體驗,不妨對號入座,查找出背後的真相。

《3》

馬頭巖肉桂為什麼沒有香氣?

原因一:肉桂適飲期已過

一款肉桂,沒了突出的香氣,可先考慮肉桂的適飲期是否已經過了。

適飲期一過,相當於鮮花凋零,色香味都以改變。各方面的品質,都在走下坡路。

尤其是香氣,首當其衝受到威脅。

原本高揚、悠長的桂皮香,清甜的果香、馥鬱的花香等,開始逐步撤離,最後只剩下肉桂那枯槁的條索。

為什麼錯過適飲期,肉桂風光不再?

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沒了「火」的保駕護航。

茶為君,火為臣。

炭焙等條件,一切是為了茶葉而存在。

炭焙過後,巖茶的葉片裡,會吸收部分的火氣。這些火氣,是最好的「保鮮劑」,它能夠確保巖茶在一定時間內,不變質,滋味不受損。

有了適量的火氣,肉桂才能將它的香氣吊著,濃度不下降。

一旦這些「續命」的火氣徹底消失,肉桂的香氣與滋味,可謂油盡燈枯。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香氣急劇下降。

甚至於,在火氣撤離之後,空氣中的異味、水汽等躁動分子,伺機行動,佔領肉桂。

最後我們喝到的肉桂,沒有香氣,自然覺得它面目可憎。

《4》

原因二:衝泡不當

衝泡,也會影響肉桂的香氣呈現。

麻花此次用的是白瓷蓋碗衝泡,當然不會影響肉桂茶香的表現欲。

但結合平時茶友所反饋,以及麻花親身經歷,發現這衝泡對肉桂香氣的影響,不止一星半點。

紫砂壺這一類,自然不必贅述,它的雙氣孔結構,儼然就是一張張貪婪的大嘴,吮吸著肉桂的香氣,雖沒有到吃幹抹淨的地步,但也有五成的香氣香氣受損。

還有的茶友,偏愛使用汝窯開片的蓋碗衝泡。

這種蓋碗,也會影響肉桂的氣味。

開片後的蓋碗,即便它的表面層青釉,但因為這層釉並不連貫,茶香仍舊會被這斷裂的部分所吸收。

自然而言,香氣也受影響。

最好的,還是用樸實無華,釉面完整的白瓷蓋碗衝泡。

那是否只要用白瓷蓋碗衝泡,就能高枕無憂,確保肉桂的香氣不受一點損耗?

未必!

錯誤的衝泡方式,也會讓芳香物質有所損耗。

譬如,長時間悶泡。

所謂的長時間悶泡,是指悶泡了不低於三分鐘。

這三分鐘,對於肉桂而言,完全就是煎熬。它的香氣物質,跌跌宕宕,起伏變化大。

在前幾秒鐘,香氣本該得到最好的釋放,香氣張揚。可因為杯蓋還在蓋著,阻礙了肉桂的香氣的表現,只能溶於水中。

按理說,大部分香氣溶於水中,不是落水香更好了嗎?

如果是快出水,的確挺不錯。但因為悶泡了三五分鐘,黃花菜都涼了,這些芳香物質,也涼了。

悶泡,水溫在不斷下降。同時也剝奪了高沸點香氣物質的展示平臺。這些原本的香氣,也逐步隕落,難以被感知。自然就出現了茶香大量消失慘劇。

要茶好喝,除了用白瓷蓋碗衝泡,還要用正確的衝泡方法,沸水衝泡,快出水。

《5》

原因三:倉儲不當

所謂倉儲不當,最直觀的理解就是:茶葉沒保存好。

沒存好的茶,到底有多致命呢。

品質受損,是意料之中。

甚至於這款茶,還喪失了飲用價值。

試想一下,原本要有的桂皮香,卻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氣味替代,那得多掃興?

反正一泡肉桂喝到有雜味,會讓人覺得品種不純,喝茶體驗差。

就像你買葡萄酒時,喝到了拼配的,1992年的和1994年的混合在一起,這是92年的價格,還是94年的價格?

多少會覺得煩悶,瞬間累覺不愛。

倉儲不當的巖茶,最大的後果莫過於返青。

返青,不用多說,就是青味到訪,如同兇殘的猛獸,破壞了家園。

被青味佔領的肉桂,原本的香氣當然會消失不見。

《6》

結合這款肉桂的綜合表現來看,沒有香氣的直接原因,是因為過了適飲期。

這款過了適飲期的茶,除了香氣淡一些之外,湯水上仍舊能找到些許的有點,不算太差。

最後,苦口婆心教育了他:茶,還是早點喝。

若是正在閱讀本文的您,也有相同的困擾,覺得自己的肉桂沒了香氣,不妨對號入座,自查一番,是茶葉過了適飲期,還是自己沒泡好,又或者是您的茶,倉儲不到位?

總能找到一個原因,解釋您的肉桂為什麼沒有香氣!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你的馬頭巖肉桂茶,為什麼衝泡出來會沒有香氣嗎?
    而馬頭巖肉桂茶因形似馬頭而得名,旁有磊石巖,象五匹奔馳的駿馬,又叫「五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開的巨花。附近還有馬鞍巖、鐵郎寨、悟源澗等景致和磊石庵、凝雲觀等建築。北可至天心,南可達天遊,東則可穿馬子坑至遊覽幹線或可至武夷宮、蘭湯。
  • 拼配的馬頭巖肉桂,還配叫馬肉嗎?請叫它「馬頭巖大紅袍」!
    端起這一杯馬頭巖肉桂,先聞了一下,嗯,花香很濃鬱,很衝鼻。李麻花也端起來聞了一下,然後,她咦了一聲,看向我。我在桌子下掐住了她的腿。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湯感略微有點苦。再喝了三衝。《3》為什麼村姑陳如此肯定地斷定這是一款拼配的肉桂呢?因為肉桂自身的DNA裡,不可能帶有如此強勁的梔子花香。昨天的文章裡提到過(正巖肉桂喝起來應該是什麼味道?)
  • 為什麼馬頭巖肉桂,在武夷巖茶江湖上的地位僅次於牛欄坑?
    沒喝過這款頂級的巖茶,大家會認為你對巖茶不是真愛。是假粉。當然,市場上,除了牛欄坑之外,尚有一些產肉桂的山場,也極有知名度。比如,知名度僅次於牛欄坑的,馬頭巖。《2》馬頭巖肉桂,在武夷巖茶的肉桂十二生肖排名當中,遙遙領先於豬肉、猴肉等其它肉桂,大有武夷巖茶肉桂二哥之勢,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它地大,物博。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給自足,我們不怕外敵的入侵。
  • 實測:那些招搖撞騙的「馬肉」,叫馬頭巖肉桂的未必都產自馬頭巖
    這所謂的馬頭巖肉桂,是個套牌貨。 閨蜜原話: 「我的天哪。那泡馬頭巖肉桂,真的是太可怕了。」 「你都不知道,太難喝了。都返青了。」 「說這是馬頭巖肉桂,我一點也不信。」 「你送我的馬頭巖肉桂,簡直是人間極品啊。」
  • 這麼有個性的馬頭巖肉桂,你遇見過嗎?
    當前的肉桂圈子,「馬肉」的地位,可謂是一茶之下,萬茶之上。 要按麻花來看,「馬肉」為什麼能夠在市場上走紅? 說白了,還是自身山場的福蔭。 山場出生,根正苗紅,出生高貴的「真馬肉」,不紅沒道理哇?
  • 武夷巖茶中,除了牛欄坑,馬頭巖肉桂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你昨天的文章寫的啊,難道你這麼快就忘記了?難道村姑陳得了健忘症?等等,我記錄下來,這可是條能震驚茶圈的大新聞... 呃,列位看看,江湖上的那些緋聞、傳說,就是這麼以訛傳訛,給傳出來的。 確實,馬頭巖肉桂產量大,因為人家馬頭巖地盤大。並且,初初開山的時候,就是在馬頭巖開的。
  • 從開山坪到桃樹窠,從花香到藥香,村姑陳淘汰了三款馬頭巖肉桂
    比如,身為一個外地人,想喝喝真正的馬頭巖肉桂,去了馬頭組的某戶人家,遇到了家裡的小兒子。通常會發生如下的對話:你這是純正的馬肉嗎?是啊,我家的山場就是馬頭巖的。你這馬肉有什麼特點,給我介紹一下唄!這就是馬肉的味道,你記住就是了!你這馬肉多少錢一斤?八千塊!便宜點吧?有點貴,我也是第一次買,喝了要是感覺好,還會再來的,就當交個朋友。不能便宜,馬肉就這個價!。。。。。
  • 2020新茶馬頭巖、彌陀巖肉桂品鑑!
    馬頭巖處於武夷山風景區中心地帶,屬正巖山場,擁有著獨特的地貌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巖谷陡崖,崖崗開闊,日照充足的特性,選就了「馬肉」香氣高昂霸氣的特點。
  • 老茶人不說你不會知道,原來馬頭巖肉桂還分這麼多種!
    當然了,這桌「全肉宴」裡就屬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慧苑坑肉桂最為出色,名聲也最響,常出極品,當然身價也不菲。在這武夷肉桂極品茶的「三駕馬車」裡,牛欄坑肉桂、慧苑坑肉桂都出自坑谷,唯獨這馬頭巖肉桂生長於巖頂及巖坡等處,茶品品性因地理環境、土壤等地域性差異而殊為不同。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至於牛欄坑肉桂,更是貴在「牛欄坑」這三個字!馬頭巖和牛欄坑等知名山場的茶葉原料,屬於資源有限品。山場好,才是它們最大的優勢!《2》這一天,聽到了一番奇怪的論調。現在喝巖茶,喝山場,分牛欄坑、馬頭巖……」麻花覺得,這樣的內容,實在太胡扯。這根本就是,一丁點兒也沒掰扯清楚,巖茶的山場與品種究竟是什麼關係!關於巖茶的山場,很有講究。歷來,武夷山的個性宣言很高調。
  • 武夷山哪裡才是真正的馬頭巖?尋「馬肉」不可不知!
    但其實馬頭巖是武夷山最大的山場之一,細分區域也不少,馬頭巖肉桂,自然也不止一種口味。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馬肉」品質良莠不齊,價格也有較明顯波動的原因之一,當然也不排除有非馬頭巖範圍所產的巖茶或者外山茶貼標冒充。 如果想買「馬肉」,對馬頭巖還需要更多的了解,否則可能貨不對板。
  • 武夷肉桂茶為什麼叫肉桂?
    肉桂茶,又名」玉桂」,是武夷巖茶中著名花色品種之一,屬於烏龍茶類。武夷肉桂茶之所以叫「肉桂」,原因是:其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鮮葉,用武夷巖茶的製作方法而製成的烏龍茶,為武夷巖茶中的高香品種,且其茶湯中有明顯的桂皮氣息,因而命名為「肉桂」。
  • 茶知識丨認識馬頭巖肉桂
    本文作者:老盧,古諺小青柑品牌創始人,三代柑農,新會知名柑普茶製作手藝人,古井農科所合作研究員,小青柑綠色有機種植和傳統手工生曬工藝提倡者。巖茶圈一直流傳著「武夷巖茶,香不過肉桂」的說法。肉桂茶香味獨特,外揚明顯,且辨識度高,即使不是「老茶鬼」,也能深切感受到它的韻味。馬頭巖,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山場開闊,日照充足。優渥的地理環境,提供了茶樹生長所需的營養,使其內含物豐富。
  • 今年的好肉桂究竟有多難做?
    為什麼做不出來呢?「應該總結一下經驗,拿小本子把製作的每個細節都記錄下來,到做茶的時候按照這筆記一步一步來。」村姑陳給他建議。他無奈地搖搖頭,「你知道做出自己想要的茶有多難嗎?就連巖茶大神都說,每做出一泡好茶都是偶然。」「那好茶都是怎麼來的?」聽著這奇怪的言論,村姑陳不禁失笑。「都是剛學做茶的人做出來的。
  • 流香澗、慧苑坑、虎嘯巖、九龍窠、馬頭巖、碧石等神秘山場的肉桂
    一、竹窠肉桂竹窠位于慧苑坑與三仰峰之間,流香澗西側,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之間,植被茂盛,生態環境優越,是一個天然的山間谷地。比起三坑兩澗那些狹長的山澗,竹窠的地勢更加低洼,被笑稱為三坑兩澗的「盲腸」。低洼的地勢,凝聚了許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又避風排水,青苔滋生。
  • 肉桂很香,但泡不了幾次,這是怎麼回事?
    當你以為,對方會投來崇拜的目光,並順著你的話音繼續展開,什麼是巖韻,什麼茶會有桂皮香,茶葉不是辣椒為什麼會有辣味,有苦味的巖茶好不好……但骨感的現實往往是,別想太多。很多時候,你得到的只是幾個敷衍的微笑,兩聲勉強的讚美而已。接著就是各自掏出手機,再無下文。出門喝茶時,尤其是與點頭之交一塊喝茶,這種情況再常見不過。
  • 扒一扒巖茶圈中的「偽」茶人,老叢肉桂,老樹肉桂,也許還有它!
    就在最近,遇到一茶掌柜,非要把老叢水仙的概念,強加到肉桂上,美其名曰老叢肉桂。麻花曾說過:「巖茶有老叢水仙,但沒有老叢肉桂!非要給個稱謂,暫且叫老樹肉桂吧。」(為什麼沒有老叢肉桂,下文細說原因!)喲呵,這掌柜還很聰明,現學現用,直接聽麻花的,把老叢肉桂改成了老樹肉桂!
  • 馬頭巖,牛欄坑,慧苑坑,不同山場的巖茶,香氣、滋味有何區別?
    《2》出生在馬頭巖的巖茶,一定兇猛,刺激 ,霸氣?NO,NO,NO。如果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只能說明你對馬頭巖的了解還太狹隘。馬頭巖,在一眾正巖山場裡,是個特別大的山場。而巖上崗上的茶,地勢略高,向陽性好,光照充足,適合肉桂的尖銳桂皮香和湯水辛辣犀利的特質形成。馬頭巖開山坪肉桂,會擁有桂皮香辛銳犀利,像破空的穿雲箭般的氣質。而馬頭巖桃樹窠這類的小山場,產出來的「馬肉」卻是典型的坑澗茶特徵,湯水柔和,醇厚細膩,香氣不高揚。
  • 武夷肉桂之「全肉宴」,你知道多少?
    你是否看過這樣的場景:兩人一起喝茶,然後討論吃什麼肉,如果是普通的肉還不稀奇,關鍵是他們說吃虎肉、象肉、龍肉。聽到這你是不是滿腦子的問號?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會有行話,其實他們說的都是武夷肉桂茶。翻開武夷山山場圖,就會發現武夷山肉桂茶的產地名大多與動物有關,例如牛欄坑、馬頭巖、虎嘯巖。而茶友們在對別人介紹牛欄坑肉桂的時候,覺得名字太長了,有些還很拗口,就直接縮減成了牛肉。
  • 喝武夷巖茶肉桂前,先搞懂這七個問題! - 小陳茶事
    這就是肉桂的魅力。在茶桌上,要是沒喝過肉桂,你都不好意思吭聲。喝過牛肉、馬肉這類頂級肉桂的茶友,那說話的聲音不自覺提高八個分貝。瞧見沒,姐/哥是喝過牛肉的人,仿佛頭上自帶120瓦的光環,特別耀眼。我們常說的牛肉、馬肉,並不是動物的肉,而是某個山場肉桂的簡稱。牛肉,是牛欄坑肉桂的簡稱。馬肉,是馬頭巖肉桂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