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有個性的馬頭巖肉桂,你遇見過嗎?

2020-12-17 騰訊網

《1》

喝過多年巖茶的朋友,都知道馬頭巖肉桂很出名。

在肉桂裡,它是僅次於牛欄坑肉桂的存在。

甚至於在正巖茶裡,因為產量多,露臉頻繁。

現在「馬肉」的名氣,大有緊追「牛肉」之意。

當前的肉桂圈子,「馬肉」的地位,可謂是一茶之下,萬茶之上。

要按麻花來看,「馬肉」為什麼能夠在市場上走紅?

說白了,還是自身山場的福蔭。

山場出生,根正苗紅,出生高貴的「真馬肉」,不紅沒道理哇?

在外面,或許盜版的「假馬肉」,數量有很多。

但其實,按村姑陳她昨天文章裡說的金句,「沒有盜版的茶,不是好茶」。

名氣這麼響、好評度這麼高的馬頭巖肉桂,在喝茶的過程中,更是沒有錯過的道理。

或許,對於不少老茶友來說,此前喝到過不少的「馬肉」。

留下的整體印象是,湯感犀利,桂皮香剛猛霸道的。

但是呢,麻花敢肯定,下面要說到這款「馬肉」,大部分都沒喝過。

湯感清新明快,香氣多元的蜜桃香的它,絕對是能人喝起來耳目一新,入喉難忘的存在!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

《2》

正如同它的名字,蜜桃香,是這款馬頭巖肉桂的茶香亮點。

近年來,蜜桃香肉桂,在圈子裡比較出名。

並且,在市面上,相對比較「多見」。

甚至在不少茶友心裡,會覺得「蜜桃香」已經是爛大街的概念。

其實不,完全不是。

蜜桃香在肉桂裡是很難得的香型,對於制茶工藝有著很高要求。

麻花得為「蜜桃香」,做個撥亂反正。

外面的肉桂,但凡有標著「蜜桃香」的,十之七八,都不是真的蜜桃香。

而不過是,有點兒類似是蜜餞、乾果的香氣。

僅憑這點,就直接冒用了概念,裝大尾巴狼。

而真正的蜜桃香,聞起來是很特別的。

好比麻花今天喝到的這款「馬肉」。

揭蓋聞香,趁熱去聞時,蜜桃香聞起來清甜又清新。

像是蜜桃成熟時,周圍恰好有人剖開了一顆水靈靈的大桃子,香得讓人心神搖曳。

一時間,全部的心思,都被它勾住了,完全沒辦法再安靜的坐住。

這樣香得清甜、直接、誘人的香氣,才屬於正版蜜桃香!

制茶時,要作出純正蜜桃香風味的肉桂,很不簡單。

畢竟,大多數情況下,武夷巖茶發酵重一些,容易出來果香。

但要想發酵出比較稀罕的果香,對技術的要求,會高出很多。

別的不說,單是走水就要確保順暢,變得茶生出了悶味,徹底破壞了這類的清新香型。

但是,依照現在的武夷巖茶市場行情,馬頭巖肉桂這塊招牌如此的好用。

哪怕是將「馬肉」,做成是鹹魚味的,依舊有人願意買單。

面對這麼浮躁的市場,能沉住心氣,專研製茶的茶農,可是不得了!

《3》

正統馬頭巖山場出身,並且擁有正版「蜜桃香」,本身已經是這款肉桂,最大的資本。

但是呢,這還不夠。

這款「馬肉」的茶香,除了擁有標準的蜜桃香示範外,香氣還異常的繽紛多變。

喝茶時,麻花依次聞到了,這樣的茶香類型:

蜜桃香、桂皮香、木香、蘭花香、以及尾調上的粽葉香。

茶香豐富,是肉桂的本性,香不過肉桂。

但是,茶香如此的豐富。

就只能說這款「馬肉」的先天香氣物質積累充足,茶香分子多元。

按照正常的蓋碗泡茶,麻花在喝這款「馬肉」時,聞香的歷程,大致如下:

第一衝,熱聞時醇熟的窖香,往往只有發酵工藝成熟、到位的巖茶,才能出來這種香氣。

稍微冷後去聞,就很像上文形容的,分外清甜的蜜桃香氣。

第二衝,在杯蓋上,桂皮香出現了身影。

香得比較細幽,想來原因是那片山場的小氣候環境,比較的背陰吧。

第三衝,驚喜出來了。

出湯後及時的去熱聞,捕捉到的茶香,竟然是木香和蘭花香!

而細啜茶湯,桂皮香在口腔裡的感受,異常的明顯。

這股木香,很特別,不像慧苑老叢裡邊,那種老木頭的香氣,而是類似北鬥的香氣。

如同走過一片森林,然後陽光通過樹隙,傾灑下來,周圍都滿溢著林木的氣息。

而在木香之外,還能聞到清晰的,像是水仙那樣的蘭花香。

不得不讓麻花,浮想聯翩。

那片背陰的小山場,應該是種了不少的水仙和肉桂吧。

要不然,怎麼會生出這樣奇妙的香氣?

第四衝,整體茶香輕舞飛揚。

熱聞時,細幽的蘭花香明顯,稍涼後,濃鬱的桂皮香緩緩釋放。

由此後,一直是桂皮香和蜜桃香的交織。

光是聞著這樣的香,喝肉桂的狀態,一下子就能夠打開。

多元的清芬,歡快明亮的清新湯感,能讓這款「馬肉」的風味,提升不少的level!

第五衝,蘭花香竟在杯蓋香上成為主角!

肉桂的蓋香上,清幽清雅蘭花香,穩穩的成為主場。

這對老茶友們來說,這絕對是很神奇的喝茶體會。

峰迴路轉,百轉千折的茶香風味,完全能夠讓人,應接不暇。

杯蓋上,桂皮香聞起來沒有蘭花香明顯。

而在湯水裡 ,卻有分外悠揚的桂皮香。

可見,這款「馬肉」的香氣實力,是很強大的。

要不然,怎會有這麼多的香氣分子,足以支撐落水香呢?

《4》

香氣百變的馬頭巖肉桂,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逐一分析下來,有山場、工藝、天氣方面的原因。

山場環境,直接影響白茶的風味特色。

原本上,馬頭巖這個山場,種出來的肉桂,常以香出名。

相對其他的正巖產區,馬頭巖整個呈現出盆地式的狀態。

中間有著一大片的,地勢平坦,光照時間充裕的地方。

所以,從馬頭巖走出來的肉桂,才能擁有香氣爆炸的特點。

而另一方面,馬頭巖這個山場很大,裡邊還有不少的小山場。

其中,這款「馬肉」的老家,就在一處相對背陰的小山場裡。

空氣溼度大,光照適中,得天獨厚的產區環境下。

為其量身定製,打造出了分外多變的茶香類型。

至於說到工藝上,有了好的山場,未必能保障做出好茶。

中間的工藝環節,特別的關鍵。

這款蜜桃香馬頭巖肉桂,在喝的時候,它的工藝特點,就很有清新的風格。

從第一衝,泡到第十衝,香氣和湯感都是清新的,清爽的,清揚的。

特別是,在焙火比較足的狀態下,能夠做出這般清新的風味,實為難能可貴!

再來說到天氣的影響。

這裡要說到的天氣,和這款茶的茶樹生長期的天氣有關。

也和其在加工製作時,那幾日的天氣情況有聯繫。

生長時,三晴兩雨的好天氣,有利促進茶樹新梢的生長積累。

而在這款茶,走水和做青的那幾日關鍵時候,天氣好,北風多,空氣比較乾燥。

從而更有利保障走水順暢,讓做出來的茶,具備柔和清爽的底蘊!

《5》

最後,重點來了。

接下來,要介紹這款茶的獨到湯感。

簡單的幾個詞,先來形容,那就是:

茶湯滋味清新、明快、又爽朗。

這樣的形容詞,出現在一款馬頭巖肉桂上邊,是很不可思議的。

一開始喝茶時,茶湯的湯感很柔滑和細膩。

按武夷山人的說法是,水路比較順。

等到了第二、三衝過後,落入到湯水裡的桂皮香和蜜桃香,特別的奔放。

以至於,這兩股互相交織的茶香,讓麻花想起康丁斯基的抽象主義油畫。

那樣大開大合,互相撞色,完美相處的色彩,是這款肉桂茶湯的最佳演繹。

喝過了幾杯茶,歪坐在椅子上,忍不住的就想哼幾曲鄉村風情的小調,特別舒服。

馬頭巖的肉桂,能夠做出這樣柔滑和犀利兼具的茶湯質感,分外難得!

可見,好茶都是殊途同歸的。

優質的巖茶,基礎標準在於香清甘活。

而好的白茶、紅茶,甚至於普洱,也是這樣的。

鮮葉採下來後,要及時的薄攤薄攤,將茶葉內部的不利物質,儘量多的散失到體外。

最後在喝茶時,才能在茶湯裡,嘗到這樣美妙異常的滋味。

水柔潤滑,茶湯柔得像是上好的絲綢,質感非凡!

從一開始,喝到最後,茶湯是清爽的。

哪怕是同一杯茶,在茶香的多元變化上,不論是熱聞還是冷聞,不論是前調還是尾調,它依舊是清爽的。

一杯茶湯飲盡,喉嚨裡有舒服的沁涼感,和回甘生津的體驗。

並且,香氣的尾調上,還有著代表草木清新的粽葉香!

清爽感的表現,一如既往。

《6》

馬頭巖肉桂,市面上多見。

但是,根正苗紅的「馬肉」,難能可貴。

在山場正統的前提下,能夠加上好工藝,是一款頂級好茶的標配。

這款蜜桃香馬頭巖肉桂,它很有個性。

如果要用文字來定義。

那麼它的蜜桃香,屬於標準教科書級的示範;

它的多元茶香,屬於香不過肉桂的絕佳代言;

它的明快清爽的湯感,更是在一眾剛猛型的「肉桂」裡,萬裡挑一!

關注小陳茶事旗下巖茶公眾號「巖茶課堂」

……

2019年,我們未完待續

小陳茶事直播間目前已經開通

每天晚上19點準時開播

想參與直播間,直接點擊「觀看直播」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李麻花

本文為巖茶課堂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拼配的馬頭巖肉桂,還配叫馬肉嗎?請叫它「馬頭巖大紅袍」!
    比如,一款拼配的馬頭巖肉桂。《2》拼配的馬頭巖肉桂,我曾經喝過一款。那是某一次,去馬頭組某茶農家喝茶的時候。去的時候,這位年輕的茶農午睡剛起,很不願意有人打擾到清夢的感覺。李麻花偷偷用寫字本編信息給我看:這人臉拉這麼長,跟馬臉一個樣,難怪家裡有馬頭巖肉桂。說著還用筆畫了一隻馬臉配在邊上。哈哈,我忍不住就笑了出來。
  • 武夷巖茶中,除了牛欄坑,馬頭巖肉桂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我們今天的主角,馬頭巖肉桂,曾經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 在牛欄坑肉桂以天價茶葉蛋事件榮登「巖茶一哥」寶座之後,它是如何,躍身成為「巖茶二哥」的呢? 有人說,因為馬頭巖肉桂產量大啊。 咦,你怎麼知道馬頭巖肉桂產量大?
  • 實測:那些招搖撞騙的「馬肉」,叫馬頭巖肉桂的未必都產自馬頭巖
    這所謂的馬頭巖肉桂,是個套牌貨。 閨蜜原話: 「我的天哪。那泡馬頭巖肉桂,真的是太可怕了。」 「你都不知道,太難喝了。都返青了。」 「說這是馬頭巖肉桂,我一點也不信。」 「你送我的馬頭巖肉桂,簡直是人間極品啊。」
  • 為什麼馬頭巖肉桂,在武夷巖茶江湖上的地位僅次於牛欄坑?
    溝裡,有一條小溪貫穿而過。由於這個坑裡,有自己獨特的小氣候,風化巖也多,能給茶樹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肉桂的生長發育,提供優質的養分和良好的氣候條件。故而,牛欄坑肉桂,一枝獨秀,成為了武夷山頂級肉桂的代表。
  • 老茶人不說你不會知道,原來馬頭巖肉桂還分這麼多種!
    義芳君說茶 | 第740期原創茶說如果說,武夷肉桂茶是當下北派烏龍茶品系裡的當紅炸子雞的話,曾經的龍頭老大「大紅袍」應該也不會有太大意見。當然了,這桌「全肉宴」裡就屬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慧苑坑肉桂最為出色,名聲也最響,常出極品,當然身價也不菲。在這武夷肉桂極品茶的「三駕馬車」裡,牛欄坑肉桂、慧苑坑肉桂都出自坑谷,唯獨這馬頭巖肉桂生長於巖頂及巖坡等處,茶品品性因地理環境、土壤等地域性差異而殊為不同。
  • 你知道你的馬頭巖肉桂茶,為什麼衝泡出來會沒有香氣嗎?
    而馬頭巖肉桂茶因形似馬頭而得名,旁有磊石巖,象五匹奔馳的駿馬,又叫「五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開的巨花。附近還有馬鞍巖、鐵郎寨、悟源澗等景致和磊石庵、凝雲觀等建築。北可至天心,南可達天遊,東則可穿馬子坑至遊覽幹線或可至武夷宮、蘭湯。
  • 2020新茶馬頭巖、彌陀巖肉桂品鑑!
    今天為茶友們推薦一款馬頭巖肉桂,這款馬肉經傳統炭火慢燉,幹香馥鬱,條索健壯緊結。 馬頭巖肉桂,品種香顯,香氣融入到濃稠的茶湯中,與其濃烈的茶味完美融合。除了霸道的香氣,茶湯則甘甜順滑,鮮爽醇厚,過喉舒柔,齒頰留芳,餘韻猶存。
  • 為什麼你的馬頭巖肉桂,一點兒也不香?這三點原因自查一下
    「你必須要嘗嘗給你推薦的這款馬頭巖肉桂,超級棒。」 哇,重點推薦的茶品,當然不能錯過。 洗盞更杯,拿出專業審評器具,準備和這款肉桂,來一次靈魂的邂逅,慰藉近期稍顯可憐的味蕾。 衝泡麼,自然要一絲不苟,用專業級的標準來喝它,任何一個小細節的都不能錯漏。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至於牛欄坑肉桂,更是貴在「牛欄坑」這三個字!馬頭巖和牛欄坑等知名山場的茶葉原料,屬於資源有限品。山場好,才是它們最大的優勢!《2》這一天,聽到了一番奇怪的論調。現在喝巖茶,喝山場,分牛欄坑、馬頭巖……」麻花覺得,這樣的內容,實在太胡扯。這根本就是,一丁點兒也沒掰扯清楚,巖茶的山場與品種究竟是什麼關係!關於巖茶的山場,很有講究。歷來,武夷山的個性宣言很高調。
  • 從開山坪到桃樹窠,從花香到藥香,村姑陳淘汰了三款馬頭巖肉桂
    比如,身為一個外地人,想喝喝真正的馬頭巖肉桂,去了馬頭組的某戶人家,遇到了家裡的小兒子。通常會發生如下的對話:你這是純正的馬肉嗎?是啊,我家的山場就是馬頭巖的。你這馬肉有什麼特點,給我介紹一下唄!然後,這次試茶就這麼尷尬地結束了。去問了瑩老師,為什麼這位小兄弟這麼拽?瑩老師說,他們小時候家裡都比較窮,一下子富起來了,難免性格有些急,習慣了就好。現在茶商們都要哄著他們拿貨,看點臉色也很正常。你習慣就好。
  • 武夷山哪裡才是真正的馬頭巖?尋「馬肉」不可不知!
    但其實馬頭巖是武夷山最大的山場之一,細分區域也不少,馬頭巖肉桂,自然也不止一種口味。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馬肉」品質良莠不齊,價格也有較明顯波動的原因之一,當然也不排除有非馬頭巖範圍所產的巖茶或者外山茶貼標冒充。 如果想買「馬肉」,對馬頭巖還需要更多的了解,否則可能貨不對板。
  • 茶知識丨認識馬頭巖肉桂
    巖茶圈一直流傳著「武夷巖茶,香不過肉桂」的說法。肉桂茶香味獨特,外揚明顯,且辨識度高,即使不是「老茶鬼」,也能深切感受到它的韻味。馬頭巖,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山場開闊,日照充足。優渥的地理環境,提供了茶樹生長所需的營養,使其內含物豐富。
  • 馬頭巖,牛欄坑,慧苑坑,不同山場的巖茶,香氣、滋味有何區別?
    轉而沉思,這不是普洱茶山頭說裡的那一套嗎?武夷巖茶裡的正巖頂尖山場,何時跨界成了普洱的山頭?不過平心而論,這樣的評點有合理處。但更多的,則是生搬硬套帶來的不適配!《2》出生在馬頭巖的巖茶,一定兇猛,刺激 ,霸氣?NO,NO,NO。如果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只能說明你對馬頭巖的了解還太狹隘。馬頭巖,在一眾正巖山場裡,是個特別大的山場。
  • 武夷巖茶探秘:正巖肉桂,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香正巖肉桂,香的有個性,香的有風骨,香的不可救藥。作為普通的肉桂,它的香氣,比較中規中矩,桂皮香老老實實地掛在蓋子上,輕輕地浮在湯水裡,而後在口腔裡肆虐幾衝,最後歸於平淡。有了正巖山場的加持,肉桂鍍了一層金,宛若接受過精英教育的人才,身上的稚嫩之氣退去,身上顯露出一股精幹的氣場。是的,是山場因素的存在,讓肉桂品質呈現差異化。正巖肉桂的香氣,個性、持久、堅挺,富有層次變化。桂皮香,依舊是肉桂的主旋律。
  • 流香澗、慧苑坑、虎嘯巖、九龍窠、馬頭巖、碧石等神秘山場的肉桂
    武夷肉桂是武夷巖茶中的新秀,也是當家品種之一。肉桂以其獨特的香或者水的煞口度,濃烈度,滋味的豐富度或者不同山場特徵群冠武夷巖茶。下面分別列舉幾款名巖山場的肉桂。關於虎嘯巖得名有兩種說法:一說,相傳曾有仙人騎虎嘯其上;一說,巖上有一石洞,山風吹過,其聲如虎嘯。故名虎嘯巖。
  • 喝武夷巖茶肉桂前,先搞懂這七個問題! - 小陳茶事
    這就是肉桂的魅力。在茶桌上,要是沒喝過肉桂,你都不好意思吭聲。喝過牛肉、馬肉這類頂級肉桂的茶友,那說話的聲音不自覺提高八個分貝。瞧見沒,姐/哥是喝過牛肉的人,仿佛頭上自帶120瓦的光環,特別耀眼。還有悟源澗肉桂、流香澗肉桂、慧苑坑肉桂,也都是溫柔的代表。之前喝過一泡悟源澗肉桂,溫柔地不像話。若不是那明顯的桂皮香,我都要懷疑自己喝到的是不是水仙了。作為肉桂,怎麼會連一點脾性都沒有呢。而長在山崗上、山峰上、光照充足的肉桂,味道就是霸氣的,典型代表為馬頭巖開山坪肉桂。
  • 武夷巖茶肉桂,你喝過幾種?
    整個福建如果說流行哪款茶的話,那莫過於武夷肉桂了!只要是品茶的圈子,都有一部分對肉桂是極其熱愛的,甚至可以說達到痴迷的程度。今天我們就講講武夷巖茶品種之肉桂!之後,在1981年崇安縣茶葉研究所陳德華、安徽農學院陳椽、安溪茶廠黃海雁崇安茶廠姚月明、星村茶站黃鎮國等人進行審評發現肉桂的品質極其優良,1978年武夷肉桂省裡決定進行有計劃的發展種植。到了1989年正巖肉桂才大面積開始種植,所以當你聽到說肉桂有30年時,或者說祖傳肉桂時,這時候你要辨別茶商說的話是真是假了。
  • 扒一扒巖茶圈中的「偽」茶人,老叢肉桂,老樹肉桂,也許還有它!
    在巖茶圈,有不少茶掌柜,邯鄲學步,一心只想模仿,卻不從實際出發。就在最近,遇到一茶掌柜,非要把老叢水仙的概念,強加到肉桂上,美其名曰老叢肉桂。麻花曾說過:「巖茶有老叢水仙,但沒有老叢肉桂!非要給個稱謂,暫且叫老樹肉桂吧。」(為什麼沒有老叢肉桂,下文細說原因!)
  • 今年的好肉桂究竟有多難做?
    他無奈地搖搖頭,「你知道做出自己想要的茶有多難嗎?就連巖茶大神都說,每做出一泡好茶都是偶然。」「那好茶都是怎麼來的?」聽著這奇怪的言論,村姑陳不禁失笑。「都是剛學做茶的人做出來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反而能做出好茶——他們顧慮不多,有時候還不按章法來,往往能收到無心插柳的奇效。」這理論,一套又一套,真心是位天馬行空的茶人。
  • 牛欄坑、馬頭巖、天心巖,武夷山的這些峰、洞、巖你都認全了嗎?
    之前經常遇到有朋友提問,為什麼武夷巖茶的山場名怎麼多,記都記不過來。**巖的分一類,**坑澗的還能分出一堆,實在記不全。說一句實話,巖茶的大山場、小山場,確實有非常多。連麻花到現在為止,也不能全部認全。但認識和了解巖茶的山場,是有規律和方法可尋的,用不著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