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喝過多年巖茶的朋友,都知道馬頭巖肉桂很出名。
在肉桂裡,它是僅次於牛欄坑肉桂的存在。
甚至於在正巖茶裡,因為產量多,露臉頻繁。
現在「馬肉」的名氣,大有緊追「牛肉」之意。
當前的肉桂圈子,「馬肉」的地位,可謂是一茶之下,萬茶之上。
要按麻花來看,「馬肉」為什麼能夠在市場上走紅?
說白了,還是自身山場的福蔭。
山場出生,根正苗紅,出生高貴的「真馬肉」,不紅沒道理哇?
在外面,或許盜版的「假馬肉」,數量有很多。
但其實,按村姑陳她昨天文章裡說的金句,「沒有盜版的茶,不是好茶」。
名氣這麼響、好評度這麼高的馬頭巖肉桂,在喝茶的過程中,更是沒有錯過的道理。
或許,對於不少老茶友來說,此前喝到過不少的「馬肉」。
留下的整體印象是,湯感犀利,桂皮香剛猛霸道的。
但是呢,麻花敢肯定,下面要說到這款「馬肉」,大部分都沒喝過。
湯感清新明快,香氣多元的蜜桃香的它,絕對是能人喝起來耳目一新,入喉難忘的存在!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
《2》
正如同它的名字,蜜桃香,是這款馬頭巖肉桂的茶香亮點。
近年來,蜜桃香肉桂,在圈子裡比較出名。
並且,在市面上,相對比較「多見」。
甚至在不少茶友心裡,會覺得「蜜桃香」已經是爛大街的概念。
其實不,完全不是。
蜜桃香在肉桂裡是很難得的香型,對於制茶工藝有著很高要求。
麻花得為「蜜桃香」,做個撥亂反正。
外面的肉桂,但凡有標著「蜜桃香」的,十之七八,都不是真的蜜桃香。
而不過是,有點兒類似是蜜餞、乾果的香氣。
僅憑這點,就直接冒用了概念,裝大尾巴狼。
而真正的蜜桃香,聞起來是很特別的。
好比麻花今天喝到的這款「馬肉」。
揭蓋聞香,趁熱去聞時,蜜桃香聞起來清甜又清新。
像是蜜桃成熟時,周圍恰好有人剖開了一顆水靈靈的大桃子,香得讓人心神搖曳。
一時間,全部的心思,都被它勾住了,完全沒辦法再安靜的坐住。
這樣香得清甜、直接、誘人的香氣,才屬於正版蜜桃香!
制茶時,要作出純正蜜桃香風味的肉桂,很不簡單。
畢竟,大多數情況下,武夷巖茶發酵重一些,容易出來果香。
但要想發酵出比較稀罕的果香,對技術的要求,會高出很多。
別的不說,單是走水就要確保順暢,變得茶生出了悶味,徹底破壞了這類的清新香型。
但是,依照現在的武夷巖茶市場行情,馬頭巖肉桂這塊招牌如此的好用。
哪怕是將「馬肉」,做成是鹹魚味的,依舊有人願意買單。
面對這麼浮躁的市場,能沉住心氣,專研製茶的茶農,可是不得了!
《3》
正統馬頭巖山場出身,並且擁有正版「蜜桃香」,本身已經是這款肉桂,最大的資本。
但是呢,這還不夠。
這款「馬肉」的茶香,除了擁有標準的蜜桃香示範外,香氣還異常的繽紛多變。
喝茶時,麻花依次聞到了,這樣的茶香類型:
蜜桃香、桂皮香、木香、蘭花香、以及尾調上的粽葉香。
茶香豐富,是肉桂的本性,香不過肉桂。
但是,茶香如此的豐富。
就只能說這款「馬肉」的先天香氣物質積累充足,茶香分子多元。
按照正常的蓋碗泡茶,麻花在喝這款「馬肉」時,聞香的歷程,大致如下:
第一衝,熱聞時醇熟的窖香,往往只有發酵工藝成熟、到位的巖茶,才能出來這種香氣。
稍微冷後去聞,就很像上文形容的,分外清甜的蜜桃香氣。
第二衝,在杯蓋上,桂皮香出現了身影。
香得比較細幽,想來原因是那片山場的小氣候環境,比較的背陰吧。
第三衝,驚喜出來了。
出湯後及時的去熱聞,捕捉到的茶香,竟然是木香和蘭花香!
而細啜茶湯,桂皮香在口腔裡的感受,異常的明顯。
這股木香,很特別,不像慧苑老叢裡邊,那種老木頭的香氣,而是類似北鬥的香氣。
如同走過一片森林,然後陽光通過樹隙,傾灑下來,周圍都滿溢著林木的氣息。
而在木香之外,還能聞到清晰的,像是水仙那樣的蘭花香。
不得不讓麻花,浮想聯翩。
那片背陰的小山場,應該是種了不少的水仙和肉桂吧。
要不然,怎麼會生出這樣奇妙的香氣?
第四衝,整體茶香輕舞飛揚。
熱聞時,細幽的蘭花香明顯,稍涼後,濃鬱的桂皮香緩緩釋放。
由此後,一直是桂皮香和蜜桃香的交織。
光是聞著這樣的香,喝肉桂的狀態,一下子就能夠打開。
多元的清芬,歡快明亮的清新湯感,能讓這款「馬肉」的風味,提升不少的level!
第五衝,蘭花香竟在杯蓋香上成為主角!
肉桂的蓋香上,清幽清雅蘭花香,穩穩的成為主場。
這對老茶友們來說,這絕對是很神奇的喝茶體會。
峰迴路轉,百轉千折的茶香風味,完全能夠讓人,應接不暇。
杯蓋上,桂皮香聞起來沒有蘭花香明顯。
而在湯水裡 ,卻有分外悠揚的桂皮香。
可見,這款「馬肉」的香氣實力,是很強大的。
要不然,怎會有這麼多的香氣分子,足以支撐落水香呢?
《4》
香氣百變的馬頭巖肉桂,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逐一分析下來,有山場、工藝、天氣方面的原因。
山場環境,直接影響白茶的風味特色。
原本上,馬頭巖這個山場,種出來的肉桂,常以香出名。
相對其他的正巖產區,馬頭巖整個呈現出盆地式的狀態。
中間有著一大片的,地勢平坦,光照時間充裕的地方。
所以,從馬頭巖走出來的肉桂,才能擁有香氣爆炸的特點。
而另一方面,馬頭巖這個山場很大,裡邊還有不少的小山場。
其中,這款「馬肉」的老家,就在一處相對背陰的小山場裡。
空氣溼度大,光照適中,得天獨厚的產區環境下。
為其量身定製,打造出了分外多變的茶香類型。
至於說到工藝上,有了好的山場,未必能保障做出好茶。
中間的工藝環節,特別的關鍵。
這款蜜桃香馬頭巖肉桂,在喝的時候,它的工藝特點,就很有清新的風格。
從第一衝,泡到第十衝,香氣和湯感都是清新的,清爽的,清揚的。
特別是,在焙火比較足的狀態下,能夠做出這般清新的風味,實為難能可貴!
再來說到天氣的影響。
這裡要說到的天氣,和這款茶的茶樹生長期的天氣有關。
也和其在加工製作時,那幾日的天氣情況有聯繫。
生長時,三晴兩雨的好天氣,有利促進茶樹新梢的生長積累。
而在這款茶,走水和做青的那幾日關鍵時候,天氣好,北風多,空氣比較乾燥。
從而更有利保障走水順暢,讓做出來的茶,具備柔和清爽的底蘊!
《5》
最後,重點來了。
接下來,要介紹這款茶的獨到湯感。
簡單的幾個詞,先來形容,那就是:
茶湯滋味清新、明快、又爽朗。
這樣的形容詞,出現在一款馬頭巖肉桂上邊,是很不可思議的。
一開始喝茶時,茶湯的湯感很柔滑和細膩。
按武夷山人的說法是,水路比較順。
等到了第二、三衝過後,落入到湯水裡的桂皮香和蜜桃香,特別的奔放。
以至於,這兩股互相交織的茶香,讓麻花想起康丁斯基的抽象主義油畫。
那樣大開大合,互相撞色,完美相處的色彩,是這款肉桂茶湯的最佳演繹。
喝過了幾杯茶,歪坐在椅子上,忍不住的就想哼幾曲鄉村風情的小調,特別舒服。
馬頭巖的肉桂,能夠做出這樣柔滑和犀利兼具的茶湯質感,分外難得!
可見,好茶都是殊途同歸的。
優質的巖茶,基礎標準在於香清甘活。
而好的白茶、紅茶,甚至於普洱,也是這樣的。
鮮葉採下來後,要及時的薄攤薄攤,將茶葉內部的不利物質,儘量多的散失到體外。
最後在喝茶時,才能在茶湯裡,嘗到這樣美妙異常的滋味。
水柔潤滑,茶湯柔得像是上好的絲綢,質感非凡!
從一開始,喝到最後,茶湯是清爽的。
哪怕是同一杯茶,在茶香的多元變化上,不論是熱聞還是冷聞,不論是前調還是尾調,它依舊是清爽的。
一杯茶湯飲盡,喉嚨裡有舒服的沁涼感,和回甘生津的體驗。
並且,香氣的尾調上,還有著代表草木清新的粽葉香!
清爽感的表現,一如既往。
《6》
馬頭巖肉桂,市面上多見。
但是,根正苗紅的「馬肉」,難能可貴。
在山場正統的前提下,能夠加上好工藝,是一款頂級好茶的標配。
這款蜜桃香馬頭巖肉桂,它很有個性。
如果要用文字來定義。
那麼它的蜜桃香,屬於標準教科書級的示範;
它的多元茶香,屬於香不過肉桂的絕佳代言;
它的明快清爽的湯感,更是在一眾剛猛型的「肉桂」裡,萬裡挑一!
關注小陳茶事旗下巖茶公眾號「巖茶課堂」
……
2019年,我們未完待續
小陳茶事直播間目前已經開通
每天晚上19點準時開播
想參與直播間,直接點擊「觀看直播」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李麻花
本文為巖茶課堂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