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是全發酵茶,而大紅袍屬於半發酵的青茶(烏龍茶)。並不因為名字中含「紅」字就變成了紅茶,這就如同安吉白茶是綠茶而並非白茶一樣。
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言,
它香氣馥鬱,高長而持久,
「巖韻」明顯,「巖骨花香」是它顯著的品質。
喝巖茶,大紅袍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大眾最感興趣的是母樹大紅袍,位於天心巖九龍窠,僅6棵,距今已有360多年。
但母樹大紅袍茶近乎是傳說,姑且不說2006年已經停產,即使停產之前,產量也少的可憐,絕少市場流通的可能性。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大紅袍,主要分為純種大紅袍和拼配大紅袍。
純種大紅袍是來自母樹大紅袍無性繁殖,同時單獨採制加工而成,由於
產量稀少而價格昂貴。為了解決武夷山純種大紅袍供不應求的尷尬境地,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譽為「大紅袍之父」的茶葉專家陳德華先生將
大紅袍拼配技術研創成功,藉以大紅袍之名氣的拼配大紅袍順勢而生,現在的
拼配大紅袍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至少佔90%以上。
說到拼配,就有人一臉嫌棄,好像覺得沾到拼配的茶葉總是不好的,不純不正不地道。要是讓他曉得其實如今大部分茶葉都是經過拼配的,不知道會不會從此戒了茶,改去借酒澆愁。
拼配其實並不是很多人想像中,到處湊點邊角料和散落的碎渣然後糅合到一起,再生產成茶品。在制茶工藝中,
拼配是一門藝術,它是需要把不同特性的茶葉組合到一起,然後形成更為穩定同時具有更好品質的制茶工藝。
純料茶拼配茶
原料純正血統(單一品種)混血兒(兩種品種及以上拼在一起)
口感清純(只有單一品種的口感特徵、純正)內涵(香氣、滋味可以喝出不同品種的特徵、口感豐富)
原則我就是我,我的個性我主宰(直觀表現品種特性)我們在一起,才能變得更好呢!(原則上要求取長補短、好上求好)
缺點目標個性太明顯,容易暴露身份(好壞、品種等,都直觀感受)混在一起,誰也不是誰。
市場供求供不應求供求關係相對平衡所以,拼配並不影響它的品質和價值,而且經過了拼配的調整,可能在口感、滋味、香氣等方面還更為符合某些人的標準,當然這只是猜測,畢竟喝到母樹大紅袍太難了。
山場好--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首推茶葉的生長環境,而武夷山核心產區產的茶品質最高。
茶品種好--拼配大紅袍原料選材把關較高,武夷巖茶品種眾多,這一拼一配,需要科學拼配的比例,才能讓它們各自的優勢更能發揮。例如武夷水仙的醇和悠長、武夷肉桂的桂皮香等,以拼配的工藝加入其他的品種,調整比例充分糅合,最終製成的大紅袍不僅不損品質,更能達到
「活、甘、清、香」的標準。
專業拼配師--拼配師通過感官經驗和拼配技術把具有一定共性而形質不一的產品,擇其所短,或美其形,或勻其色,或提其香,或濃其味;通過篩、切、扇或復火等措施,使其符合要求,以達到貨樣相符的目的。拼配大紅袍不是茶農和普通小廠家可以做到的,還須專業拼配師,非遺傳承人,才能稱之為上品。
山場好--車事兒嚴選大紅袍1號,源自武夷山核心產區佛國巖。
茶品種好--車事兒嚴選大紅袍1號,採用水仙、肉桂、梅佔、金牡丹等,由專業制茶師按比例拼配而成。
專業拼配師--車事兒嚴選大紅袍1號,出自大紅袍非遺傳承人之手。
非遺傳承人--王中立:巖茶村茶農,屬於大紅袍非遺傳承人第二代,王師傅在當地小有知名度,他嶽父是武夷山老巖茶總廠的制茶大師,曾經參與過製作母樹大紅袍,現在手藝全部傳承到王師傅手上。
如此三者合一,拼配出來的大紅袍1號,茶香濃鬱,湯色深紅,口感醇厚,回甘綿長,帶有淡淡的果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