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863年,在長州藩等尊攘派的推動下,孝明天皇發出了攘夷赦紙,幕府將軍被迫向朝廷保證在6月25日發動攘夷。
6月25日,長州藩以久坂玄瑞為首的攘夷派(光明寺黨),斷然開炮襲擊了正在下關海峽的美國商船「彭布羅克號」。
7月8日他們炮擊了法國通訊船「建昌號」,3天後又炮擊了荷蘭軍艦「梅迪薩號」。
7月16日,美國的一艘軍艦「懷俄明號」對長州藩的炮臺、軍艦進行了報復性攻擊,擊沉了三艘長州軍艦,同時封鎖了下關海峽。
法國東洋艦隊也派出了兩艘旗艦「塞米拉米斯號」和「唐克雷德號」 進行報復,於21日對下關附近的前田炮臺發起攻擊。
法國人隨後派出250名左右的陸戰隊員登陸作戰,佔領了附近的幾處炮臺,並一路燒毀了好幾個村莊。
長州藩的勇士們雖然進行了頑強抵抗,但由於實力對比懸殊,在堅船利炮面前遭受了巨大損失。
7月18日高杉晉作奉命防守下關,他組織了日本第一支的新式軍隊:長州奇兵隊。
長州藩方面在受到炮擊後,重新修復了炮臺,趁機佔領了對岸小倉藩的部分領地,增建炮臺,繼續封鎖海峽。
1864年長州奇兵隊已經發展到了4000多人,平時所有著裝、訓練、武器都效仿西方各國。這是一支以武士和農民為主的新式軍隊。
9月,長州藩遭到了英美法荷四國聯合艦隊的報復性攻擊。
聯合艦隊共有17艘軍艦,配備了288門大炮和5000多名士兵、3艘聯絡船。
艦隊開始攻擊下關,猛轟三天後,長州所有炮臺都被摧毀。長州軍隊雖頑強戰鬥,但終因實力懸殊敗北。
最終,長州藩主派高杉晉作(使用化名、經過化妝避免被認出)為使者,與西方列強籤定了放棄攘夷的「下關條約」。
正所謂:激進攘夷派,不打不明白。你打了才能知道差距在哪裡,才能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所謂攘夷,我認為更多的包含了日本人的民族情緒在裡面。畢竟他們閉關鎖國太久了,想讓他們從原來的思維裡走出來,還需要一些時間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