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長州徵伐以長州藩的失敗落幕,在這場戰爭中,長州藩和國內外反動勢力勾結反對江戶幕府,奇怪的是,江戶幕府沒有對長州藩趕盡殺絕,不僅沒有,這場戰爭的失敗甚至絲毫沒有影響長州藩的戰爭潛力和倒幕政策,這是怎麼回事呢?
縱觀世界歷史,無論是中國、奧斯曼還是沙俄,封建政府對於有可能動搖自己統治的勢力從來是寧可錯殺三千不放過一個,即使藉助外國勢力也要毀滅殆盡,第一次長州徵伐卻是一個例外。
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第一次長州徵伐的主力並非江戶幕府自己的軍隊,而是西國21藩。至於為什麼不是江戶幕府自己的軍隊,是因為江戶幕府根本沒有軍費支撐這場戰爭。
江戶幕府建府200多年,關東親藩旗本8萬騎食祿承平日久,根本已經徹底喪失作戰積極性,而幕府徵集軍費也是多重推諉,困難重重。所以到了第一次長州徵伐的時候,幕府已經沒有征討的經費了,只能依靠權威讓大名聯軍出徵。
長州在關西,幕府就近調兵徵伐,西國21藩自然而然成了主力。第一次長州徵伐的總督參謀是薩摩藩的西鄉隆盛,他們根本不想和長州藩死磕,畢竟損失損失的是各藩的兵,而好處都讓幕府得了。所以西鄉隆盛力主通過談判不戰而勝。
此時的幕府雖然自保有餘,但已經大不如前了,面對各懷鬼胎的西國大名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也想息事寧人,長州藩求和給了幕府一個臺階。於是,幕府最後決定通過長州支藩巖國藩主吉川經幹提出長州藩投降的條件,包括:長州藩降服,藩主毛利敬親謹慎,禁門之變有責任的國司信濃、益田右衛門介和福原越後三家老自殺,處死四參謀以及將尊攘派三條實美等五公卿轉移至福岡等。
這些條件,長州藩一一答應,所以幕府方面也就見好就收了。在這種情況下,幕府即便想要將長州藩趕盡殺絕也是無能為力,只能儘量維持和平以自保。
第一次長州徵伐,江戶幕府勝利,卻沒對長州藩趕盡殺絕!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