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人生:在日本,每一家開到深夜的居酒屋,都有故事

2020-12-12 慧僑移民集團

說起日本居酒屋

大部分人想到的應該是日劇《深夜食堂》

深夜才營業的酒屋

簡單的菜色,神秘的老闆

每天都可能遇到新的朋友,新的故事

都說居酒屋是日本社會的小縮影,一門之隔的距離,我們能感受到一番既熟悉但又陌生的異國文化,挖掘一些隱藏的奧秘。

夜晚,新宿。燈火通明,熙熙攘攘。結束了一天工作的人們,提著公文包匆忙走過一個個紅綠燈路口,卻還不想回家。總覺得有些事情還沒有做完,有個地方還要去。

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前身是只為貴族階層服務的釀酒屋。起初,居酒屋多為男性客人喝酒的地方,但到了現代,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客人光顧,因而逐漸成為了同事、學生之間聚會的地方。

在新宿西口中央線的電車高架橋旁,有條長不過百米的小巷——回憶橫丁(思い出橫丁)。

回憶橫丁是東京少數保留著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昭和風情的街道,這些建築也幾乎都是在戰後建成。巷子窄且深,上空架著通往各處的電線,兩邊都是門挨著門的小小居酒屋,店門口裝飾著小巷統一的季節風物,如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葉等,充滿和風。

入夜後,巷子裡煙火繚繞,穿著白襯衫、拿著黑色公文包的日本上班族們,到這裡來喝一杯,作為一天辛苦勞累後的消遣。

在新宿,我們走過各家商社炫目的廣告牌和大屏幕、 潮人往來的百貨商場以及世界聞名的歌舞伎町一番街,到了這條狹窄的居酒屋小街上。

早已成為了日本文化一部分的居酒屋,店內氣氛總是熱絡異常。溫暖昏黃的燈光、陶質碗碟、原木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讓城市人緊繃的神經頓時鬆弛下來。

今天就由著慧僑小編Sun一起探訪當地人評價較高的店鋪,體味簡單的食材和用心的料理。

鶴龜食堂

鶴龜食堂是這條居酒屋一條街上為數不多的以「丼」 (蓋飯)為特色的店鋪。我們在鶴龜食堂品嘗了特色咖喱豆火腿蓋飯。

日式蓋飯以牛肉蓋飯或親子蓋飯居多,口味也多以鹹甜為主,但是這款蓋飯則突出咖喱與大豆的鹹香。除了和蓋飯一起端上來的味噌湯,還可以嘗試店內推薦的酸橘起泡酒。

據主廚介紹,咖喱豆蓋飯中用到的都是日本料理中最簡單常見的食材 :以咖喱和大豆為主要食材,輔以肉餡和豆腐來增加口感。

咖喱豆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至於要煮多久,則沒有明確的時間,味道合適與否、是否煮到適宜的軟爛程度,全憑廚師的經驗。

既然來到居酒屋一條街,那便免不了從街頭喝到巷尾。

要說和口味較清淡的刺身相搭配的酒,那必是日本酒了。日本酒有辛口、甜口和淡口等種類可供選擇。冷、常溫、體溫、熱,不同的酒有不同的最適飲用溫度。客人可根據店內菜單的口味標註,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日本酒。

笹本

如果你走在回憶橫丁的中央處,遇到一家沒有店鋪招牌,門口擺著一口銅製大煮鍋與烤爐的充滿煙火氣的小店,而店內又只有一排吧檯座位的話,那就是煮串店笹本了。

笹本店內的空間非常狹小,雖然有二層閣樓,但是樓上為廚房,不安排客座。由於人氣比較高,通常需要等位。 店內菜單貼在牆上,串擺在面前的吧檯,牛雜、豬雜、蔬菜,可以根據菜單選擇自己喜歡的串。

主廚會按照串數端上種類不同的煮串,一串吃完後再上下一串,熱的東西就要趁熱吃完。 店門口的大煮鍋裡盛著味噌高湯,先將串煮熟後再烤。

這樣既能保持串的水分,將味噌高湯的味道滲透進去,又能夠品嘗到相對焦香的「烤」的口感。 在全部吃完之後,主廚會端上一碟大鍋內的味噌高湯,並點綴香蔥,作為這一餐的結束。

傳統的日式居酒屋必有吧檯。吧檯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在短暫的用餐時間內,憑藉這一道不高的臺子,迅速拉近主廚和客人的距離,客人可以吃到上一秒剛煮好的串,主廚也能夠更好地回應客人的需求。

在深夜的大眾食堂,食物不僅僅是食物,還是一種傳遞感情的方式。

日式餐飲習慣是先點酒,再點烤串、炸物等下酒菜,在等待下酒菜送上之前,吃這盤小菜下酒。

居酒屋通常會提供一些蠶豆花生、涼拌蘿蔔或牛蒡等簡單小菜,而菊屋的下酒菜則是切成半圓形的魚糕,點一些醬油,配上現磨的山葵,非常特別。

烤串有鹽烤和醬烤兩種方式,鹽烤爽口,用簡單的鹽來調味,食用前還可蘸一些黃芥末,更能品嘗出食材本味。醬烤則甘甜醇厚,烤串蘸醬後也會變得更加多汁。

在日本,老人是居酒屋的頭牌角兒,居酒屋是用來展示他們人生風雨歷練的舞臺。他們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笑容可掬、平易近人的老人,會和你拉家常談心,聊聊社會變遷和動蕩的國際格局;一種是惹不起碰不得,要求還特別多。但是,如果你能和他聊到一塊,他仿佛變了一個人,侃侃而談,對你十足熱情,仿佛整個居酒屋都要為他們而燃燒;最後一種,是既不和你談笑聊天,也不對你苛刻要求,只是靜靜地享受自己的用餐時光。

我最喜歡第二種,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雖然有的時候他們用蹩腳的英語表達不出來自己的意思,但那種熱情的溫暖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微醺中的東京與京都,對喜歡居酒屋的人來說,有著致命誘惑。藏在巷弄裡的歡酣,連於杯酒美食之間的品味與文化,都讓一切結合成舒暢的享受之感。一個人也好,有人同行也罷,生活裡喧鬧奔波、枯燥麻木。來,我們在日本喝一杯,便永遠不會對世界失去希望!

相關焦點

  • 每一家開到深夜的居酒屋,都有故事
    巷子窄且深,上空架著通往各處的電線,兩邊都是門挨著門的小小居酒屋,店門口裝飾著小巷統一的季節風物,如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葉等,充滿和風。在日劇《深夜食堂》每一集的片頭,鏡頭掠過新宿的繁華街頭之後,就是以回憶橫丁為取材地的深夜食堂。
  • 深夜食堂|一家叫「和」的居酒屋
    牆上的手書菜單上只有豚汁定食和三種酒,但只要客人要求,老闆會現做各種日式家庭料理。每道菜背後都有一位特別食客和一段溫情的故事—每次看日劇《深夜食堂》,我都會想,親身體驗這樣的氛圍與美味,一定不錯。以為這樣的居酒屋很特別呢,東京的一晚,我隨意走入一家,才知道,其實在日本,這樣的小餐廳,很是常見。那一晚住在品川,我從酒店出來,來到這家只有三張桌子的小小居酒屋。
  • 中國人的宵夜不是《深夜食堂》居酒屋,是《人生一串》大排檔
    今天,由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電影《深夜食堂》上映了,梁家輝是個好演員,但是《深夜食堂》卻不是中國人的IP,中國人的宵夜不是《深夜食堂》的居酒屋,而且《人生一串》的大排檔。不知道為什麼《深夜食堂》這個IP被翻盤怎麼火,其實日本原版的劇集很好,拍成電影評分下降了,還有韓國,中國的翻拍,都不成功。之前,黃磊的電視劇版《深夜食堂》就被吐槽了,特別是第一季的「泡麵」,還有無處不在的廣告,真是看不下去。
  • 日本的居酒屋文化,都是什麼樣的?
    日本的居酒屋文化,都是什麼樣的?在日本,有一條約定俗成的規則,那就是「沒有人去居酒屋是為了填飽肚子,除了來文化體驗的遊客。」接觸過日本居酒屋文化的人,就會發現,在日本人眼裡,酒就是酒,而吃飯則是吃飯。想要吃飯的時候,卻來到居酒屋,當地人會認為那些在居酒屋大快朵頤的人,多半是被口腹之慾控制的「俗人」。
  • 舌尖上的日本 居酒屋的誘惑
    炸雞塊、烤竹莢魚、酒蒸蛤蜊、醃漬白菜、煎餃子、玉子燒、茶泡飯、親子丼、關東煮……人氣日劇《深夜食堂》每集都圍繞其中一道美味展開一個溫情故事,常看得我流完口水,又掉眼淚。這些美食不但常現於日本家庭餐桌,更是居酒屋裡最常見的菜品。居酒屋裡的食物無論用料、做工、擺盤都不如料理亭、壽司店那麼精緻、考究,但卻樸實、可口,充滿親切的誠意。
  • 舌尖上的美味——日本居酒屋
    炸雞塊、烤竹莢魚、酒蒸蛤蜊、醃漬白菜、煎餃子、玉子燒、茶泡飯、親子丼、關東煮……人氣日劇《深夜食堂》每集都圍繞其中一道美味展開一個溫情故事,常看得我流完口水,又掉眼淚。這些美食不但常現於日本家庭餐桌,更是居酒屋裡最常見的菜品。
  • 深夜食堂,滬上最有範的居酒屋
    其實作為最地道的日式元素居酒屋反而時常被人忘記焦香的燒鳥、剛熱好的酒居酒屋是下班後最好的去處 今天六六就為大家介紹上海最治癒的居酒屋 剛進門需要脫鞋之後會被帶進一間小包房居酒屋是日本人最愛去的社交和聚會場所是日本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朋友小聚的好選擇一群朋友圍坐著一張桌子
  • 我們的深夜食堂不在居酒屋,而在路邊的燒烤攤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有人說,不曾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現在僅僅在深夜裡痛哭,或者在深夜裡吃泡麵,都不足以談人生了。一定要在深夜的居酒屋裡吃著泡麵痛哭,或者看人吃著泡麵痛哭。都說晚睡的人有故事,這間潛藏在暗夜的四方酒館,大概是收容了所有不肯睡去的靈魂,和他們浮浮沉沉的人生。這是日劇《深夜食堂》中的群像,但國產版《深夜食堂》卻給人一種迷之尷尬。日劇《深夜食堂》系列劇集播出至今已歷時七年。這七年間,各色食客來來往往,它的陪伴不慌不忙,永遠是巷子深處的小酒館,夜色闌珊裡的一盞燈。
  • 日本居酒屋,家庭式的醇厚料理,專屬夜歸人的深夜食堂
    而居酒屋對於一小眾人來說亦如是……每間居酒屋都有像老朋友一樣的常客,至於料理,多數不會有太多的裝點,也不會頻繁推出新菜式,甚至有可能連餐牌都是從開業延用至今的。但它有的是像家庭風味的料理,精緻又講求時令。或者對於漂泊異鄉的人來說,熟悉的味道才彌足珍貴的。
  • 關於異世界居酒屋中的異域風情
    日本曾有一檔收視率很高的情景劇《深夜食堂》,大概內容講述的是,每到午夜12時,日本某城市的一偶,便有一家飯館開始營業了,菜譜很簡單,但是廚師做得很精緻,基本都是老味道,也因此招來不少客人。這些客人喝著小酒,吃著自己鍾情的食物,無所顧忌地暢聊自己的遭遇,有悲有喜。
  • 什麼是居酒屋?詳解日本居酒屋文化
    相較之下,居酒屋的菜色種類花樣多,而且一般庶民都消費得起。所以19世紀的江戶庶民去居酒屋並不是單純為了喝酒,而是想要找個可以喝到酒的地方享用美食。明治之後,西洋文化進入日本。本來古時候的日本人不敢公然吃肉,不過訪日的西方人完全不避諱吃肉,所以日本人就漸漸接受肉食文化。於是居酒屋也開始賣煮牛肉、烤雞肉串、烤豬肉串。
  • 深夜,到居酒屋去喝一杯
    在新宿西口中央線的電車高架橋旁,有條長不過百米的小巷——回憶橫丁(思い出橫丁)。巷子窄且深,上空架著通往各處的電線,兩邊都是門挨著門的小小居酒屋,店門口裝飾著小巷統一的季節風物,如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葉等,充滿和風。在日劇《深夜食堂》每一集的片頭,鏡頭掠過新宿的繁華街頭之後,就是以回憶橫丁為取材地的深夜食堂。
  • 曉婷大玩咖 | 赤暖簾居酒屋 • 深夜食堂赤のれん全部食材北海道空運
    故事發生在一個居酒屋中這裡的菜單只有豬肉味增湯套餐一種但是老闆可以根據客人的要求利用現有食材做出各種料理而且他還會和客人一起帶出一個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我的深夜食堂 · 赤暖簾居酒屋這裡的奧特曼和紅色門帘是赤暖簾居酒屋的標誌
  • 去了日本,才知道居酒屋根本不是吃飯的地方
    「沒有人去居酒屋是為了填飽肚子,除了來文化體驗的遊客。」開了二十年居酒屋的野田大和在送走最後一個顧客後說道,在日本人眼裡,酒就是酒,在居酒屋大快朵頤多半是被口腹之慾控制的俗人。在外人眼裡,居酒屋是日本的深夜食堂,是飢餓的深夜能盡情擼串的大排檔。但對於日本人來說並不是這樣。失意的下班族在角落獨自暢飲,成功的大佬用上頭的藉口分享人生經驗。
  • 在廣州的日本人,都去哪些居酒屋?
    ,記住,吃 10 間平價料理,不如把錢省下吃一頓高階居酒屋。在廣州,如果連日本人也認可,大概是對這間居酒屋最好的評價了。孫三郎日本料理藏匿在酒店之中,卻別有一番僻靜。擁有22年經驗的日本主廚坐鎮,以匠人精神對待每一份料理。刨去現成製品,這裡你能品嘗到主廚現場製作的日式家庭菜,食物的用心及美味都能在口齒間品嘗出來。
  • 異世界居酒屋4:讓世界美味一點兒
    如果喜歡看日劇、日本動漫就會發現,居酒屋是日本人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際場所,居酒屋就類似中國大街上的大排檔,大家不分男女老少,職業貴賤,坐在一起點一杯啤酒,叫份熟食小菜就能閒聊在一起。不管是美食番《深夜食堂》還是《孤獨美食家》,都會被其中的那些平常溫暖的日常交往所感動。
  • 《異世界居酒屋1》:用美食溫暖寒冬
    這是一家聯通異世界的神奇居酒屋,暖心到爆的美食人情物語。它是超人氣動漫《世界居酒屋》原著小說,在日本大熱暢銷300萬冊。這家開在異世界的居酒屋,用美食俘虜這裡的每一個人。作者蟬川夏哉,代表作《異世界居酒屋》獲日本第二屆「網絡輕小說獎」。老闆阿信和服務員小忍努力經營著一家居酒屋,但不知為何,殿的正門聯通這一個異世界的城鎮——古都。
  • 異世界居酒屋1:歡迎來到居酒屋的世界
    日本小說家蟬川夏哉創作的美食輕小說《異世界居酒屋》分四部,向讀者展示了一系列發生在居酒屋的美妙故事。書中的「居酒屋阿信」位於異世界的古都,但店後門可以打開通往日本。這個神奇的居酒屋。從阿信與小忍合夥開始,這家居酒屋慢慢在古都聲名遠揚,古都的各個階層,男女老少都被居酒屋的美食和裡面的人所俘虜,居酒屋也成了這個異世界最溫暖的存在。1、稻荷大神守護的居酒屋居酒屋是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日本江戶時代開始出現,逐漸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和正經的日料店不同,居酒屋一般都提供酒類和簡易的小食。
  • 喧鬧狹小的居酒屋,藏著人情世故和日本人無處安放的靈魂
    一條狹窄的背街小巷裡,一家破舊的居酒屋外的燈籠亮起了燈。拉開老舊的木式門,映入眼帘的是四四方方的吧檯木桌,牆上懸掛的手寫菜單,除了酒類就只有豚汁套餐一種食物。這家晚上十二點開店,早上七點打烊的居酒屋只有老闆一人,卻吸引了不少食客:熬夜的大學生、黑道大哥、剛下班的白領同事、沒什麼作品的藝術家……每逢深夜,人們圍桌而坐,喝著小酒,訴說和傾聽著彼此的人生際遇。
  • 體驗日本深夜食堂!居酒屋用餐潛規則&常見菜品中日雙語翻譯指南
    ——來自《深夜食堂》前幾年曾經掀起一陣熱潮的「深夜食堂」,從漫畫、到電視劇,再延續到電影大熒幕都獲得了多數觀眾們的好評。劇中的「深夜食堂」其實就是日本「居酒屋」這類型的食店,在日本遍布大街小巷。這次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日本居酒屋的用餐文化,以及居酒屋裡常見菜品的中日語翻譯對照,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點小幫助。居酒屋文化0120歲才是合法飲酒年齡日本的合法飲酒年齡是20歲,長得比較嫩的朋友們,即便你不喝酒精類飲料,可能店家也會要求出示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