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國產在研新藥GST-HG131,Ia期評價,明年5月完成

2020-12-20 小番健康

B肝病毒複雜的生命周期中,全球研究人員通過針對病毒生命周期任何一個步驟篩選靶標,進而能夠獲得新藥研發。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是目前全球醫藥學界發現的靶點之一,全球基於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的在研新藥,比如ALG-010133、GST-HG131以及GST-HG121。

B肝國產在研新藥GST-HG131,Ia期評價,明年5月完成

GST-HG121和GST-HG131,均由我國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B肝新藥,該靶點(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通過幹擾表面抗原的產生與分泌而實現抗病毒作用。目前,在研B肝新藥GST-HG131已啟動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登記更新日期:2020年8月5日,臨床試驗編號:NCT04499443,該藥已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適應症:擬用於慢性B型肝炎(HBV)治療(見上圖)。

I期臨床試驗,將評估在健康人中,GST-HG131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藥代動力學特徵。這項臨床試驗登記於臨床試驗資料庫中,是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劑量、單劑量、多劑量Ia期的臨床試驗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簡單說明,研究主要包括單劑量和多劑量,單劑量包括10毫克、30毫克、60毫克、100毫克、150毫克、200毫克、250毫克和300毫克的8個劑量組。

根據單次給藥結果,選擇1-3次劑量進行多劑量研究。評價健康受試者單次給藥和多次給藥,對GST-HG131的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特徵、藥物代謝轉化及食物對GST-HG131藥代動力學的影響。I期臨床預計納入124名健康受試者,掩蔽:四倍(參與者、護理提供者、研究者、結果評估者),預計開始日期:2020年8月20日,預計初步完成日期:2021年3月31日,預計整體完成日期:2021年5月31日。

I期試驗設計如下:手臂幹預/治療實驗組:單劑量實驗組:10毫克、30毫克、60毫克、100毫克、150毫克、200毫克、250毫克、300毫克需完成單劑量臨床研究,每組10名受試者,其中8名接受GST-HG131,2名接受安慰劑。各組在禁食第1天給藥一次,於第2天、第4天、第6天評估耐受性。依次加入不同劑量組的受試者,下一組試驗在前一組耐受性評估可耐受的前提下進行。最終劑量的實際完成情況,取決於試驗結果。

安慰劑對照組:單劑量對照組,10毫克、30毫克、60毫克、100毫克、150毫克、200毫克、250毫克、300毫克需完成單劑量臨床研究,每組10名受試者,其中8名接受試驗藥物,2名接受安慰劑。實驗組:多劑量實驗組,根據單劑量研究結果,計劃分1-3個劑量組進行多劑量研究。每個劑量組共12名受試者,其中10人服用試驗藥物,2人服用安慰劑。根據單次給藥的結果決定多次給藥的方法和劑量,初步確定為每天一次。第一次給藥後,第3天、第6天、第8天和第12天進行耐受性評估,下一組試驗在前一組第12天耐受性評估為耐受的前提下進行。

實驗組:食物影響研究A組,A組在第一周期禁食第1天,第二周期在餐後第8-15天。B組在第一個周期的餐後第1天給藥,第二個周期在第8-15天的天空腹部條件下給藥。兩個周期交叉給藥,清洗周期為7-14天。A組於第一次給藥後第2、4、6天進行耐受性評價。A組第一次給藥完成,耐受性評價結果為可耐受後,可進行本組第二周期和B組第一周期。

實驗組:食物影響研究B組,A組在第一周期禁食第1天,第二周期在餐後第8-15天。B組在第一個周期的餐後第1天給藥,第二個周期在第8~15天的天空腹部條件下給藥。兩個周期交叉給藥,清洗周期為7-14天。A組於第一次給藥後第2、4、6天進行耐受性評價。A組第一次給藥完成,耐受性評價結果為可耐受後,可進行本組第二周期和B組第一周期。

I期臨床試驗主要結果指標包括峰值血漿濃度(Cmax)[時間範圍:單次給藥時在-0.5、0.25、0.5、0.75、1、1.25、1.5、2、3、4、6、8、12、24、48、72、96和120小時測量。多劑量組在第1天的-0.5、0.25、0.5、0.75、1、1.25、1.5、2、3、4、6、8、12、24小時測量,更多詳情見方案。]B肝在研新藥GST-HG131的國內試點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小番健康結語:GST-HG131為我國藥企自主研發,基於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這項靶點在研新藥(以該靶點全球研發較少),已啟動第1期臨床研究,預計1期將在2021年5月31日完成。該藥在我國試點醫院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以上完整I期試驗設計方法和研究人員觀察的結果指標,來自臨床試驗資料庫中登記,入選標準、排除標準以及次要結果指標不作詳細介紹。可見到福建廣生堂旗下2種在研新藥GST-HG121、GST-HG131靶點相同均為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幹擾B肝表面抗原產生與分泌來起到抗病毒作用。

相關焦點

  • B肝國產在研新藥STSG-0002,Ia期部分,完成首例給藥
    近日,採用RNA療法製劑的B肝國產在研新藥STSG-0002注射液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本期是I期臨床試驗,根據舒泰神昨日公告顯示,I期試驗題目:評價STSG-0002注射液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有效性的。
  • 廣生堂:公司B肝治療創新藥GST-HG141和GST-HG131正處於Ia期臨床...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0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廣生堂(300436)提問, 您好!作為公司的長期持有者,一直看好貴公司在肝病防治領域的的深耕,目前貴公司堅定轉型創新藥企,請問貴公司的B肝系列創新藥研發進展如何?另外,自三季度開始公司營收和利潤是否好轉?集採的影響是不是已經慢慢過去了,開始新一輪增長了?公司回答表示,目前,公司五款在研創新藥均已獲批臨床。
  • B肝在研新藥GS-9688和Ia期供健康者較高安全性
    吉利德科學旗下B肝在研新藥賽爾甘託莫德(英譯:Selgantolimod),即GS-9688,近期在全球四大頂級醫學期刊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中發布了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以及藥效學研究數據。
  • B肝在研新藥AB-729和AASLD2020公布Ia/Ib期結果
    數字會議上,楊梅生物製藥公司介紹了在研B肝新藥——AB-729進展情況。總結內容為Togglerbutus宣布,AB-729在慢性B肝受試者中的Ia/Ib期臨床試驗結果(研究數據已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1月15日 發表在AASLD2020和楊梅製藥,見下圖)。
  • 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評估新分子實體,2期多重聯合
    由羅氏製藥(Hoffmann-La Roche)登記完成的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與TLR7(RO7020531),目前已進入II期人體臨床試驗。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中,羅氏製藥的慢性B肝患者多重聯合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英譯),已於2020年7月24日更新,預計本試驗II期將於2021年12月8日初步完成,整體完成日期:2022年4月30日。
  •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它們是ISIS 505358/GSK3228836(IONI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RO7062931(羅氏公司)。此前,兩種新型反義寡核苷酸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它們在慢性B肝患者(CHB)中均有降低體內B肝表面抗原水平作用。
  • 諾華4.5億歐元獲默克在研新藥全球權益 默沙東研發總裁明年退休
    (國家藥監局)+產經觀察131億美元收購 BMS能否延續心血管領域輝煌BMS宣布將以131億美元(225美元/股)現金收購MyoKardia,創下了臨床階段製藥公司收購規模的紀錄。消息宣布後,MyoKardia的股價隨即飆升58.5%。
  • B肝在研新藥ABI-H3733,健康人評估安全耐受藥動學,今年2月登記
    對B肝病毒衣殼裝配關鍵步驟進行阻斷,當前全球B肝創新藥物朝這個方向,自主研發的藥物是最多的,基於衣殼裝配阻斷就有19個公開信息。雖然,代表的在研新藥眾多,實際上,衣殼裝配抑制劑主要就有兩個方向,即磺醯胺類與異芳基 — 二氫嘧啶。
  • B肝醫學博士點評下節,核苷無法消除HCC,業內寄希望在研新藥
    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及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國內名稱是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是目前基於核苷類藥物(NAs)研發的口服B肝抗病毒優選藥物,但10月11日,Terry Chehong Yi醫學博士及其他同事認為,優選抗病毒藥物(指以上3種)還不完美,還不夠好。
  • 廣生堂: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成功入組給藥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廣生堂5月28日午間公告,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於5月28日成功入組給藥。據介紹,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GST-HG141系全新靶點的抗B肝病毒1類新藥,可以抑制HBV(B肝病毒)衣殼的脫殼與組裝,動物體內藥效試驗展現了優異的病毒抑制作用,是公司B肝臨床治癒「登峰計劃」重要組成藥物之一。目前,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是唯一能夠觸及HBV cccDNA的小分子藥物類型,對於B肝臨床治癒至關重要,是全球研究的熱點。
  • B肝全球周期靶點揭示,理解隱形含義,各步驟都可能產生新藥
    全球基於B肝病毒和肝細胞天然免疫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已知、已有在研新藥正處於臨床試驗當中。之前,我們我們談過,先天性免疫反應初期階段是誘導適應性免疫基礎,因此,醫藥學家解釋了基於這項靶點,即通過恢復或增強和適應性免疫相關的先天性免疫,有可能清除B肝病毒感染。
  • B肝潛在新藥利巴韋林和III期聯合替諾福韋觀察增強作用
    由渥太華醫院研究所(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主導的一項III期臨床科學研究,主要觀察以往用於治療C肝病毒(HCV)的利巴韋林(Ribavirin)增強核苷酸類似物抗B肝病毒活性作用(臨床試驗編號:NCT03759782),本研究於2020年9月15
  • B肝新藥日本TAF上市
    B肝新藥日本TAF上市 時間: 2017-02-17 15:07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娜娜 TAF(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富馬酸,25mg每日1次用於抑制B肝病毒複製。)
  • 東陽光自主研發抗C肝新藥獲批上市
    東陽光自主研發抗C肝新藥獲批上市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7:25 來源:中新網湖北 東陽光 資料圖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3日電  (範鵬飛 朱燦義)12月2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公告: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准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商品名:東衛恩)上市。
  • 香港大學教授袁孟峰研究B肝新藥:解決患者終身服藥難題
    香港大學B肝專家袁孟峰  香港大學網站 圖據《星島日報》12月25日報導,香港大學B肝專家袁孟峰及其研究團隊針對B肝的難治性,正研發一種針劑類新藥,以解決病人需要終身服藥才能控制病情惡化的問題。研發的新藥可以通過降低B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至無法量度的水平,令病毒無法再「催眠」病人自身免疫系統的細胞,患者無須終身服藥,新藥或將在3-5年內面世。
  • 這5款在研新藥已布局中國!
    尤其在三款PI3Kδ抑制劑成功獲批後,PI3Kδ備受新藥開發者關注,全球針對這一靶點的新藥研發正處於活躍期,中國也不例外。2018年底,信達生物與Incyte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和獨家授權許可協議,推進包括parsaclisib在內三款在研新藥的單藥或聯合治療在大中華區的臨床開發與商業化。 今年8月,parsaclisib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12月代表:特瑞普利單抗、帕妥珠單抗、羅沙司他表1:12月部分獲批上市/進口的創新藥(來源:米內網資料庫、CDE官網,下同)首個國產PD-1抗體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是我國首個國產PD-1抗體藥物,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後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 25個1類新藥、6大生物藥來襲,趕超正大天晴……
    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東陽光藥有31個新藥(不含原料藥及已上市品種)在研。首個生物製品已獲批,糖尿病產品線全布局,2023年底有望再上市6個新藥;取代正大天晴主導抗病毒化藥市場,2023年底前有望上市2個C肝1類新藥;6個抗腫瘤1類新藥中,5個為替尼類藥物,正大天晴、恆瑞、豪森、石藥、齊魯等國內藥企處於替尼類新藥/仿製藥研發第一梯隊。
  • 東陽光 1 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上市
    來源:Insight資料庫作者: 加一 12 月 22 日,NMPA 發布通知,東陽光的 1 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商品名:東衛恩)已正式獲批。依米他韋是東陽光自主研發的 1 類抗C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同時也是東陽光首個報上市的 1 類新藥,屬於 NS5A 抑制劑。該項目從化合物結構設計、合成,到完成臨床前評價,開展I、II、III 期臨床試驗,均由東陽光自主開發完成。磷酸依米他韋本次獲批適應症為:與索磷布韋聯用治療C肝基因 1 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