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都江堰,人們想到的是舉世無雙的水利工程、鍾靈毓秀的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青城山、奇山異水的離堆公園等等,卻鮮有人注意都江堰的鄉間盛景。誠然,這些代表著城市地標的風景名勝是這座城市被人們所能記住和嚮往的標誌,也代表著這座城市的形象和靈魂,但無數個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鄉間煙火不也值得人們欣然前往嗎?
前些日子,跟隨未來嶽父一同挨家挨戶送婚禮請帖,有的客人住在城裡,也有的客人住在鄉間,我們先行駕車去請鄉間的客人,因為土生土長的地方有著他們世代交好的親人朋友。
鄉間的水泥路很窄,窄得只能通行一個方向的車輛,錯車最是無奈,須得倒退到路面稍寬的地方,甚至有時為了錯車要倒退幾百米。行駛到汽車不能通過的田埂上時,我們便下車帶上禮盒(按照這邊的習俗,結婚請客須得有請帖、糖盒、火柴和煙,才能算得上正式請客),或許是因為這些日子時常下雨的緣故,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凜冽的寒風擊打在單薄的身上不免冷顫連連。田埂上的路泥濘不堪,一路走,鞋子的周圍便已粘上了泥巴,任憑你怎麼甩,都會有一些殘餘緊緊地抱著,仿佛在戀戀不捨地說:「如果要走,請帶上我!」。
這些很窄的道路將鄉間分為數個四四方方的田野,每份田裡所種的蔬菜都不相同,有的種的是清脆的「小人參」,有的種的是美如玉的冬日白菜……看著它們綠油油的,密密麻麻地填滿整個田野,心中不免有些高興,看來今年對於菜農們來說又是一個蔬菜豐收的一年。田野四周的樹木不禁讓我感到疑惑,有的火紅如夏,有的深綠常青,有的卻是枯枝敗葉,枯敗的落葉散落在泥濘的路上,散落上禿蕪的房頂上,僅剩下乾枯的枝幹在空中寂寥凝望,這四季不同的景象竟在這小小的田野上同時綻放,著實讓人感到驚奇不已。
按照大自然的一般規律來說,「雲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的小雪時節已過,隨著寒流的日漸活躍和降水量的日漸增多,這個時節的樹應該是荒蕪、蕭條和悽涼的,因為他們即將邁入生命的盡頭,轉入下一個輪迴,去靜候下一個春天。此情此景,我的腦子裡忽然閃過了一個詞語——迴光返照,這比喻人將死時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暫的興奮的詞語此刻用在它們的身上似乎也顯得貼切。雖然已註定走向死亡,也要將自己的最美姿態留在人間,供世人銘記,它沒有逝去,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活了下去。
想到這裡,我不禁對這些脆弱的生命肅然起敬。在生命的盡頭也要奮力起舞,將自己的美流傳於後世,以證明自己沒有枉顧此生,人難道不也應該如此嗎?用力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去做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不也是一種不辜負自己的一種方式嗎?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