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以前用來餵豬的豬乸菜,現在大家竟然搶著吃!

2021-02-16 平南印象

這世界變得有點快,

以前天天都渴望吃到的雞鴨魚肉

現在沒有幾個想吃了

而以前一些不起眼,

現在卻流行了起來!

在平南有個有趣的現象

過去人們用來餵豬的菜葉

現在搖身一變成了餐桌上的好東西

在平南就有這樣一種極具代表性的小吃

——豆腐菜釀(平南地區大多這樣稱呼)

豆腐菜釀是一道極具平南特色的風味小吃

其貌不揚,卻內涵豐富,肥嫩肥嫩的

一口咬下,獨到自然又豐富的口味

令人回味無窮

菜釀用臘肉、香菇、糯米等原料做餡,

豆腐菜釀經20多分鐘蒸製而成,

滋味濃鬱引人食慾大增……

小時候媽媽經常為我們做豆腐菜釀吃,

用生糯米拌以冬菇、臘肉、蝦米、鮮肉粒等,

再用豆腐菜將其包裹起來

隔水蒸熟,吃起來糯香菜滑

現在,豆腐菜釀還是非常受到城裡人的歡迎

以前可能到過節才做

不過現在平南的一些飯店也經常會做來售賣

平南人叫豆腐菜的這種菜

又叫牛皮菜厚皮菜

容易種植、生長較快

以前平南農村人都是種來餵豬的

所以很多地方還稱之為「豬乸菜

在平南的很多村鎮都有它的身影

一般用作青飼料,柔嫩多汁,

適口性好,除餵豬外,

菜葉片富含還原糖、粗蛋白、纖維素、

以及維C、鉀、鈣、鐵等微量元素

具有清熱解毒,行瘀止血的作用。 

小時候,大人去了菜園,回來就挑了這樣一擔菜

然後用刀剁碎,也有的直接扔到豬圈

可以說有了這種菜

家裡的豬就有了廉價的「飼料」

因為這種菜生長速度快,生命力旺盛

把外面的葉子摘掉以後,還會繼續生長,夠吃數月

是不是有很久沒有吃過菜釀了?

菜釀的做法其實很簡單

準備食材:豆腐菜、糯米、豬肉、魚肉、香菇、芋頭、蔥

步驟:

1、一般開始做菜包之前首先要把糯米和香菇用水泡開,時間不論的,然後把半肥瘦的豬肉剁碎,放適量花生油、糖、酒和鹽醃著;魚肉剁碎放適量花生油攪拌好;芋頭、香菇切小粒;洗乾淨糯米後把所有材料攪拌均勻。

2、洗乾淨的豆腐菜把菜梗切下來放在一邊待用,然後把菜葉放到燒開的水裡過下水,軟下來就可以了,不要燙太久哦!

3、把切下來的菜梗擺放好在鍋裡就可以了。

4、用燙好的菜葉放在掌心攤開,看菜葉大小把攪拌好的料放在中間,用手團成團,把還有少少菜梗那一頭壓在料的上面,然後把兩邊菜葉疊上去,最後把尾巴包上來,把多餘的塞進去,其實就像包東西一樣啦!塞不進去也沒關係的,只要料不漏出來就可以了哦。包好後是不是很有喜感,綠綠的哦!擺放整齊在鍋裡,然後在邊邊放水進去,不要放太多,慢慢加,大概焗半小時左右,怕不熟就拿一個看一下就好了。

蒸熟後,雖然葉子的顏色變成這樣,但是味道很不錯哦!

有一種情結是你吃遍全國各處美食之後,
最難忘的,
依舊是小時候媽媽做的飯香!

|圖文來源:網絡

|整理編輯:平南印象發布   

|合作聯繫:QQ:614494943  微信:xx62281

相關焦點

  • 梧州人以前用來餵豬的豬乸菜,居然這麼好吃!
    這世界變得有點快,以前天天都渴望吃到的雞鴨魚肉現在沒有幾個想吃了而以前一些不起眼,
  • 餵豬的「豬乸菜」越土越好吃
    青梗豬乸菜用來白灼最美味 「豬乸菜」應該是當中最平實的一個,粗壯肥厚的菜梗,上部撐開青翠欲滴的大片菜葉,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接地氣——在臺灣,它被稱為豬菜,在福建念作母豬菜,廣東則叫豬乸菜,皆因它曾經真是用作餵豬的。不過它還有另一個學名「君達菜」,也叫「官達菜」,「豬乸」和「官達」,一個鄉裡鄉氣,一個陽春白雪,倒也頗具玩味。   不要小瞧豬乸菜,它在我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 釀豬乸菜,吃兩個,飽飽飽!
    釀豆腐,釀茄子,釀辣椒,釀苦瓜,釀豬乸菜……一說起家鄉的美食,我眼前常常第一時間晃蕩出的,都是與「釀」有關的各種美味。「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釀豬乸菜即「有肉餡的豬乸菜」之意。梅村,是連南客家人居住的一個小村莊。在飲食習慣上,承繼著很傳統的客家美食風味,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總喜歡「釀」個不停。
  • 豬乸菜
    朋友送來兩包用包裝紙包好上面標著日期的東西,告訴我說是自家種的菜。打開一看,不禁脫口而出「豬乸菜」!
  • 這曾被用來餵豬吃的芋荷梗,現在可是花錢都搶著買來吃,你吃過沒
    在南方的農村有一種特色醃菜,它來自這種植物的莖稈,不過最早以前它用來餵豬的,那時候還沒有飼料,所以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它來餵豬把它的根莖葉切碎以後直接放到鍋裡去煮,熟後放涼就可以餵豬吃了,而現在大部分的豬都是吃飼料長大,所在現在我的老家幾乎很少人這菜了,會種植的人大部分都是用來醃製著吃的
  • 以前,東安人拿這種菜餵豬,現在它是東安的經典美食!你喜歡吃嗎
    添菜是東安特有蔬菜之一,肉質莖葉,生長較快,性質寒利!以前很多農村人都將它用作餵豬,故又名「豬婆菜」。這種菜,長勢快,不易生蟲,葉片大,有點像菸葉。小時也知道這種菜和番薯葉一樣,都是拿來餵豬的多,但人有時沒有其它菜時也吃。現在,正是生產豬婆菜的季節,連州的菜市場有賣,買回來和辣椒或豆豉一起炒,也是美味,呵呵,真的很可口,有道是:菜園有菜綠婆娑,廣東有名叫豬婆。如今何止豬婆飼,人亦喜歡上餐桌。
  • 過去農民用來餵豬的芋頭梗,如今城裡人搶著吃,好吃又有營養
    以前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們,除了在農田裡種植農作物之外,在家裡還養了很多的牲畜。其中養豬,養雞鴨鵝就是最常見的了。不過,那個時候農村條件比較艱辛,農民一般都是採摘農田裡的野菜餵豬,餵牲畜吃。就像下面這一種野菜,以前就是農民用來餵豬的了。
  • 農村的「燈籠花兒」用來餵豬,現在有人把它當野菜,真的能吃嗎?
    這種野菜可以餵豬,也可以當做野菜食用,確實好吃。苦菜,顧名思義就是帶有苦味的野菜,連根帶葉刨出後曬乾,切成小段,經過加工製成苦丁茶,具有消炎瀉火的功效。也可以洗淨後生吃醮醬,或者上大鍋焯水後,做成小豆腐,可以說老少皆宜。隨著近幾年養生熱潮的興起,吃野菜成了時尚。苦菜作為野菜界的龐兒,受到人們的追捧。
  • 從用來餵豬到餐桌上的高檔菜,這種蔬菜經歷了太多的波折
    大家都知道紅薯好吃,但很少有人知道紅薯葉也是一種難得的美味佳餚。小編是個鄉下人,過去,村裡有很多養豬戶,每個門都會放一個盛泔水的桶,晚上,會有人挨家挨戶收集泔水,撿起來餵豬。然而由於當時的生活條件惡劣,人們只能勉強吃到足夠的食物和衣服,怎麼會有這麼多潲水餵豬?因此這些養豬戶基本上在他們的田裡種植了幾種作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後河(牛皮蔬菜)和紅薯。
  • 西班牙最昂貴的美食:曾是豬飼料,現在1公斤要4萬元土豪還要靠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物質生活也變得豐富了起來,在衣食住行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食物上,以前人們都有啥吃啥,能吃飽就行,但是現在飲食種類豐富了起來,人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 這種野草,曾被拿來餵豬,現在人稱「神仙草」,價值很珍貴
    這種野草,曾被拿來餵豬,現在人稱「神仙草」,價值很珍貴大家好,感謝大家這麼久以來對小編的支持,希望分享給大家的文章您會喜歡,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讚,轉發+關注,小編不會辜負大家的希望,謝謝大家支持!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常見的野草,曾經被農民拿到餵豬,現在人稱「神仙草」,價值很珍貴,不知朋友們見過嗎?
  • 曾經用來餵豬的「飼料」,現在是綠色食品,每斤價格近100元
    即使價格上漲,公眾仍然視綠色產品為「寵愛有加」,但是,有些綠色食品不是「寵愛」的對象,曾經是「飼料」用來餵豬的,現在成了綠色食品的成員,每斤價格近100元。一次餵豬葛根是這種植物的中藥名,一定是很多人吃了葛根相關產品,比如現在流行的葛根粉。
  • 農村1野草,曾用來餵豬,嫩葉是菜,曬乾是藥,清熱解毒效果明顯
    鄉下的草木皆兵,在過去的貧窮年代,許多貧苦農民吃不飽飯,常常聽老人家說餓著。人們稱之為「靠山吃水,靠水吃水」,而在農村裡生長最多的是野草,因此許多野草都被農民朋友們用來餵野菜。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蒲公英野菜,苦菜,薺菜,白菜,野莧菜,蕨菜,馬齒莧,魚腥草,清明菜等,都是農村常見的野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今日還向大家介紹一種在農村也很常見的野草,是一種很神奇的草本植物,它全身都是寶,這種草本植物叫犁頭草。犁頭草又名紫花地丁、長萼地丁、長柄地丁、箭頭草、如意草、紫金鎖、犁頭尖、犁嘴草、地丁草等。
  • 這種葉子以前拿來餵豬、餵牛、餵羊,現在人們喜歡吃,營養價值高
    這種葉子以前拿來餵豬、餵牛、餵羊,現在人們喜歡吃,營養價值高今天我和大家說一說這種葉子的營養價值,它就是紅薯葉子,紅薯葉子也能吃,這是我前幾年就知道的。但是以前在農村裡,家裡也種有很多紅薯,紅薯都拿來自己吃了,而紅薯葉一般都哪去餵豬、餵牛、餵羊了。以前沒人吃,現在卻成為人們難得吃到的一種蔬菜。以前那麼紅薯葉都給家畜吃了,其實它的營養價值比很多蔬菜都要高。這個時候紅薯葉還買得到,過段時間就沒有了。紅薯葉還賣得比較貴,前幾天去買了一些,都要5塊多一斤,比很多紅薯本身都貴好幾倍。
  • 海南、廣東人為什麼喜歡吃「用來餵豬」的地瓜葉?
    記得小時地瓜葉是用來餵豬的,那時我認識的人是不會拿地瓜葉來吃的。長大後出來廣州發現地瓜葉是可以拿來吃的,而且還很好吃,吃過一次之後居然愛上了地瓜葉,還嘗試著自己在家裡學著做,開始以為地瓜葉會很澀,用開水燙過之後再蒜蓉炒,炒出來也是挺好吃的,這就是我的初試地瓜葉。
  • 雷州鴨乸粽:沒有鴨子的鴨乸粽,你吃過嗎?
    端午節還沒到,已經吃了好幾波兒粽子了,甜的、鹹的、有餡的、沒餡的、菜的、肉的…哪款才是你的菜。距離端午節不到一個月,各種口味、包裝的粽子已被擺放在商場超市顯眼位置。記者了解發現,今年,本地商家少推新品粽子,基本以傳統肉粽為主,深耕本地社區、家庭市場。
  • 西班牙土豪最愛的食材,從前用來餵豬,現在一公斤賣4萬元!
    而這個東西卻在古時候是人們用來餵豬吃的飼料,如今就變成了這世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吃得起的饕餮盛宴。而鰻魚寶寶之所以如此珍貴,大概就和他們頑強的生存方式有關。成年的鰻魚會通過河流流入歐洲大西洋,它們最終的目的地是5000公裡之外的北大西洋中的馬尾藻海(Sargasso Sea)。這些習慣於生活在較淺河水裡的魚,最後潛入500多米深的海水中產卵並葬身在海底。
  • 以前摘葉子來餵豬,如今樹皮成稀罕物,掰斷有「銀絲」,年年被剝
    現在豬肉的價格一直處在高位,遲遲降不下來,讓很多消費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每次去超市看到豬肉的價格,筆者的心裡總是會吐槽,實在是太貴了,突然懷念起小時候家裡養豬的日子,能夠吃上不要錢且綠色健康的豬肉。以前農民養豬並不餵飼料,而是餵糧食和一些野草、樹葉,其中杜仲樹的葉子,經常被摘來餵豬。如今的杜仲樹皮竟然成了稀罕物,掰斷有「銀絲」,年年被剝皮。
  • 興義農村曾經用來餵豬的野菜,如今都翻身當了寶貝!你吃過幾種?
    現在超市都有賣,燙火鍋吃,那味道不擺了!這個以前都野生的,田坎上很多。現在很多人種,用辣椒,醬油拌,估計大家都吃過。以前都是用來養豬的,現在作為小菜搬上了餐桌別名紅鳳菜,葉片上面綠色,下面紫色,兩面無毛,營養豐富。
  • 農村這種餵豬的草,據說是蔬菜皇后,吃了一段時間後,便秘沒有了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大家都知道一種地下的果實,叫做紅薯,也叫地瓜。農村人每年都要種植一些紅薯,一般都是4-5月份扦插種植,到了10月份就可以收穫紅薯了。到了秋天,都可收上萬斤的紅薯, 而這些紅薯大部分用來餵豬了,小部分用來人吃,而有的製作成紅薯幹,煮飯的時候放在鍋內煮吃。那是我家糧食不夠吃,需要儲備一些紅薯絲做飯吃。而紅薯葉也是給豬吃,給牛吃。而現在,買過菜的朋友,應該在菜市場經常可以看到賣紅薯葉子的,也就是紅薯苗的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