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長達5天,是近10年最長的五月假期,也是國內疫情形勢向好後首個小長假。「無預約、不出遊」成為今年五一假期的出遊趨勢,與往年人山人海的「扎堆遊」不同,預約旅遊、限量開放、掃碼入園成為新氣象,從壹沓科技大數據監測平臺數據看,「預約遊」已成今年五一小長假提及量最高的關鍵詞。
4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了《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要求旅遊景區建立完善預約制度,推行分時段遊覽預約、實行限量開放等措施。各地景區根據通知精神出臺遊園新規,據壹沓科技數據統計五一假期全國A級旅遊景區開放的有8498 家,約佔總數的70%。但由於客流管控,開放景區遊客流量不可超過最大承載量 30%,多數景區通過提前在線預約、錯峰遊覽等措施,保障遊客安全遊玩。
壹沓科技大數據監測平臺數據顯示,全國部分省市關於景區管控的主要措施:
貴州省黃果樹、梵淨山、織金洞等景區表現良好,連日達客流上限。四川省619家 A 級景區前4日累計接待遊客580.2萬人次,實現門票營收7553.45萬,湖南省納入監測的129家旅遊景區前4日累計接待遊客219.2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
數據來源:中金網
據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數據,5月1日至5月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環比下降41.0%),出遊人次增速跌幅環比清明(環比下降61.4%)收窄 20.4%,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 億元(環比下降59.6%),旅遊收入增速跌幅環比清明(環比下降80.7%)收窄 21.1%,人均旅遊消費 413.57 元(環比清明提升約 222 元),旅遊業整體正逐步復甦,但在多地促銷政策下,收入較上年同期仍存差距。
數據來源:中金網
壹沓科技根據百度搜索指數分析發現,在今年五一前,網民搜索「高速收費」的頻次遠高於「酒店預訂」,「高速收費」的搜索量達到了十年來最高,而「酒店預訂」卻跌至谷底,這在過去幾年則正相反。這說明今年「五一」大家更關注避免住宿的自駕遊。
2020年五一期間,【高速收費】VS【酒店預訂】搜索指數
2019年五一期間,【高速收費】VS【酒店預訂】搜索指數
組團遊限制省內,周邊遊需求較高。本地遊需求佔比達到60%,本省遊需求佔比達到90%,均較上年同期上浮約 20%。從3 月中下旬開始,四川、海南、江蘇、廈門等 22 省市陸續恢復組團遊,但僅限省內或市內組團,同時,部分消費者也傾向在省市內自駕遊。各大 OTA 平臺數據統計顯示,五一期間客源地與旅遊目的地或有明顯重合,如上海、廣州等。
因自駕具有自由、安全的特點,成為今年五一遊客最易選擇的出遊方式,約佔整個市場的60%以上,是有小長假制度以來佔比最高的一次。自駕遊讓假期前三天的高速出現「小高峰」,擁堵路段多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例如蓉遵高速途徑的貴州赤水望雲峰景區、寧洛高速途徑的黃河三峽等都是自駕遊的好去處。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全國高速2020年5月3日實時路況
港澳及其他國家出境遊按下暫停鍵。嚴隔離措施下,香港旅遊業大受衝擊。由於疫情持續蔓延,香港政府決定將入境強制檢疫措施延長至6月7日,五一假期前4日內地合計赴港遊客455人,去年同期約100萬人次,同比大幅下跌99.97%。受此影響五一假期香港多家酒店房晚價格同比去年下跌超過40%。
數據來源:中金網
五一假期間,微信電子消費券也在全國「開花」。湖南、浙江、廣東、武漢等50餘省、市、區通過微信平臺發放超百億電子消費券,假期前3天帶動消費9億元。40歲以上的人群貢獻過半消費力(51%),「前浪」實力不輸「後浪」。
1) 廣東省發券地區共帶動消費5.1億元,拉動消費11倍
2) 深圳消費券共帶動當地消費2.6億元
3) 武漢消費券三天帶動5800萬元,拉動消費超12倍
數據來源:微信支付公開發布數據
五一假期間,全國人民都在「報復性夜宵」。5月1日-3日晚上9點至次日凌晨2點,全國微信支付餐飲線下支付金額環比增長447%,武漢人民夜宵支付金額環比增長270%,其中烏魯木齊增幅最大,對比3月環比增長16倍。
另外,據電商平臺消費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4日,汽車用品、戶外用品及防曬霜銷量均呈現明顯上升,跟以前相比,今年大家更傾向於自駕到周邊遊玩,選擇在郊外野餐。
1) 汽車用品銷量環比增長256%
2) 帳篷銷量環比增長121.18%
3) 野餐墊銷量環比增長116.67%
4) 防曬霜銷量環比增長245.60%
數據來源:蘇寧電商數據
從今年五一假期旅遊數據看,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旅遊業正在逐步恢復。但由於旅遊業具有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的特徵,當前旅遊業需要堅持以疫情防控為先的原則,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各地疫情防控和開門攬客的折中式平衡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展望後期,需要繼續提升消費信心穩步回升態勢,優化旅遊產品供給,加力推動旅遊市場的復甦。
壹沓科技成立於2016年11月,聚焦於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在企業數位化中的應用,在大數據挖掘(Data Mining)、自然語言處理(NLP)及知識圖譜(KG)、計算機視覺(OCR)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等領域具備完整的自主研發能力,已獲得軟體智慧財產權數十個。
公司的核心業務包括網際網路大數據品牌管理(品牌方程,Formula DBI)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產品(聚正數字員工, Matrix RPA),已經為多個行業的超過300家企業及政府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總部位於上海,在北京、深圳設有分公司,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雙軟及專精特新企業等專業認證。核心團隊來自於多家知名上市公司,在企業服務及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超過10年,擁有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慧領域的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