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人物甲天下,東南最名邑,幹欄式建築譽為「建築史上的奇蹟」

2020-12-24 柏言捷語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的放大品

最近良渚文化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讓良渚遺址火熱了一把。不過在浙江,還有一處遺址與這裡不相上下,那就是位於寧波餘姚的河姆渡遺址。在我們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河姆渡氏族總是和半坡氏族合起來學習的,老師考試的時候也都是這兩個的比較。憑著殘存的記憶,大致知道半坡人種粟,河姆渡人種水稻;半坡聚落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幹欄式;河姆渡聚落燒制黑陶,半坡聚落燒制彩陶。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動車到寧波站,這邊的小勵已經安排車輛來接,直接先前往位於餘姚市的河姆渡遺址。餘姚名人眾多,東漢時期高風亮節的嚴子陵,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都是這裡人,餘姚因此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東南最名邑」的美譽。

午後的河姆渡很靜很靜,四明山下,波光粼粼的姚江悄悄地流淌著。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為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改寫了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這是歷史定位。

根據考古發掘出來疊加的4個文化層,距今大約有7000年到5000年,河姆渡的先民們在此居住了近兩千年。走進博物館,這裡復原了四個文化層。動物骨頭化石、陶器,儘管大都支離破碎,但大體可以反映出那時的歷史風貌。

最重要的發現就是「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不過原物在浙江省博物館,是十大鎮館之寶,之前歷史書上看到的河姆渡遺址大門就是以此為原型設計。這件作品中間為一組由大小不等的同心圓構成的太陽紋,外圈上端刻有象徵著太陽光芒的熾烈的火焰狀紋,兩側作圓眼、鉤喙、伸脖昂首相望之態的雙鳥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新石器時期原始農業開始萌芽,由於太陽與農業關係密切,以及鳥類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角色,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豐歉未卜,仰賴天時之時,先民對太陽和候鳥產生崇拜之情不難理解。河姆渡先民將鳥奉為神祗,視「百鳥佃於澤」為一種祥瑞。據說這種鳥崇拜之風一直影響到後代的越族,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就流行一種「鳥篆書」,這種篆書在筆畫上飾有鳥頭的圖案。

博物館裡展出的陶罐、生產工具、樂器都非常精美,顯現了原始文明的曙光。展廳裡展現當年先民生產、生活的場景,讓我們一睹河姆渡先民的風採。

牛的化石

各類骨頭化石

當年開始掌握燒陶技術

河姆渡時期主要是黑陶,在這裡展現的一件龜形陶盉造型很有特色,感覺有點尿壺的味道。盉是古代盛酒器,也有人認為是盛水器。為什麼這個陶盉做成龜形倒是需要破解歷史的謎團。中國是一個稻米大國,水稻的種植在我國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而河姆渡發現的碳化的稻米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儘管已經碳化。

走出來前往河姆渡遺址發掘現場,這裡也是包括發現木結構水井的地方。

河姆渡文化最大的亮點就是幹欄式建築,這是河姆渡先民因地制宜創造的適應水鄉澤國環境的一種建築,被譽為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它既可以防潮,又可以躲避蟲獸侵襲。河姆渡發掘現場的木樁林立,蔚為壯觀,不知道這些木樁是不是原物還是復原的。

遠古時期水井

也是水井

如今的河姆渡復原了好幾棟先民的房子,讓你直觀感受先民們的生活環境。

當時的房子已經採用了榫卯結構,利用木塊之間的拼接組合來造出穩固的房子,這是先人的智慧。

相關焦點

  • 【水利史】河姆渡幹欄式建築:水鄉建築的傑作
    幹欄式建築遺址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建築形式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遊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明顯的不同,據考證為「幹欄式」建築遺蹟,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幹欄式建築的實物。幹欄式建築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我國史書中將這種建築稱為幹欄、高欄、閣欄和葛欄等,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
  • 這是全球建築史上的奇蹟,10大奇特建築令人震撼!
    世界上因為建築奇特而聞名天下的數不勝數,比薩斜塔作為比薩城的一種特有標誌性建築,它的獨特在於它是一個傾斜式的建築,位於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中心,這座斜塔從發現傾斜到動工到完工一直處於傾斜狀態,真是一種奇觀建築。
  • 浙江一縣市被稱「東南最名邑」,由寧波代管,已成功入圍百強縣
    >很多人都把這裡稱作是「東南最名邑」,因為從秦朝開始,在這裡就出現了很多的名人,像王陽明、朱舜水這些人就都是從餘姚走出來的,還有我國當代著名的學者餘秋雨,也是這裡的人,「姚江人物甲天下」是對這裡最高的評價。
  • 實習心得丨西雙版納與幹欄式建築
    本次小學期,班級組織到西雙版納實習,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最南端,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炎熱,雨量充沛,群山環繞,雨林密布,特殊的環境演化出特殊的居住生活方式
  • 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贛南客家圍屋,被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
    進入景區,古老的建築散發它獨有的文化底蘊。 都說關西圍有三寶:一是銅鏡,據說是當年慈禧欽此的,如今已下落不明;二是景德鎮瓷器桌椅一套,現今去留也是個迷;三是圍屋的地圖,傳說圍屋主人在這片基地上埋有寶藏。在圍屋內處處都有天井,這個浩大的排水系統至今也令人嘆服。就算下再大的雨,也能完全排乾淨,屋內設施一應俱全。有炮樓、有戲臺、有庫房、有小花樓。
  •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薩斜塔其實是比薩大教堂(Cathedral of Pisa)的一座獨立鐘樓,位於比薩的中央廣場——奇蹟廣場。
  • 泉州舉辦「臺灣少數民族幹欄式建築」體驗活動
    2018年07月12日 10:09:0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12日電 (呂行)為了讓更多青少年了解臺灣少數民族文化,感受閩臺關係的歷史淵源,9日,泉州市社科聯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聯合開展「臺灣少數民族幹欄式建築」
  • 寧波發現6000多年的古遺址,出土最早的幹欄式建築,令人驚豔無比
    中國古建築如同一顆顆無價的珍寶點綴在大地上,成為歷史最深厚的見證者,其中在寧波發掘的歷史文化遺址最具代表性。我們都知道寧波這座城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澱深厚。隨著去年考古學家的深入挖掘,寧波已經被列入到全國考古項目重大發現之中,其中考古學家們在寧波發現的何家遺址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考古項目。
  • 上海深坑酒店:建在88米深坑中,被美國譽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
    上海深坑酒店: 建在88米深坑中,被美國譽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如果要問起你對五星級的酒店有什麼特殊的印象呢?相信很多人,腦海當中所閃現的詞語就是豪華、也或者是樓房建造的一層比一層高這樣的狀況。該酒店依附深坑崖壁的走勢建造,酒店的存在可以說是首個建造在廢棄的石頭坑內的生態酒店,曾經被美國譽為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酒店內部有會議、餐飲層、以及客房,該酒店項目投資近上百個億,同時又是瀑布、水中情景、甚至有景觀總統房等這樣一體的一座現代化的超級特色建築。而且,客房部分地域地平面其中最低的有B15層。
  • 歪打正著,比薩奇蹟廣場,成就了建築史上聲名遠播的藝術奇蹟
    但隨著陸地的擴展,比薩距海越來越遠了,但這並不能使人遺忘比薩曾經威震八方的輝煌歷史和建築藝術的成就。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位於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上,這座大理石砌成的塔樓,是羅馬式建築的範本,也是比薩城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
  • 傣族竹樓——幹欄式建築
    傣族竹樓是一種幹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稱為「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竹樓體現了傣族人民的居住地的氣候和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傣族處在亞熱帶,村落都在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傣族寨子集居兩三百戶人家,小的傣族寨子只有一二十人家。
  • 幹欄式建築優勢諸多,佔據南方半壁江山,歷經200萬年依然經典
    據我們了解,幹欄式建築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風格,最早的幹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幹欄式建築,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幹欄、幹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而最為出名的幹欄式建築還是廣南壯族自治區的同胞們所建造的屋宇建造,我們在初中時就已經學習過這種特殊的建築,壯族同胞們使用這種建築由來已久,究其原因:一是壯族同胞居住地多位於崎嶇山區,水資源豐富,村寨大都落建於半山腰,幹欄式建築可以節省大量耕地。
  • 義大利奇蹟廣場——建築史上的藝術傑作!
    奇蹟廣場是來比薩參觀的重中之重,廣場上的四大建築——比薩大教堂、洗禮堂、比薩斜塔和墓園都堪稱建築史上的藝術傑作。該廣場是中世紀藝術精華的中心之一,對之後的建築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列。
  • 義大利比薩斜塔羅馬式建築—堪稱建築奇蹟!
    比薩斜塔雖然只是比薩三座羅馬式建築傑作中的一員,卻每年吸引了一大批觀光客慕名而來。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義大利比薩。從小因為伽利略扔鐵球的故事而知道比薩斜塔。
  • 懸空寺是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蹟
    也許大家並不知道, 大同 是我國龍壁最多的城市,擁有九座,是我國規模最大、建造最早的,比 北京 北海 九龍 壁還早300年,比故宮 九龍 壁長三分之一、早400年,堪稱「天下第一龍壁」。我們來得不是時候,時任 大同 市長耿彥波被稱為「造城市長」,提出「以45億修復這座面積3.28平方公裡的古城」,「50年不落後、100年不後悔」,計劃將原古城範圍內的所有現代建築全部拆除,數十萬人口搬遷。大規模的建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城就是一個大工地,所到之處,機器轟鳴,塵土飛揚。著名的華嚴寺、清真大寺、鼓樓等景點都在整修中,無緣一見,只能留下遺憾。
  • 漢街萬達廣場 商業建築史上的奇蹟
    漢街萬達廣場 商業建築史上的奇蹟  「二個世界第一、五個萬達首創、六大中國之最震撼中國」  萬般奢華,唯此可達!而漢街萬達廣場更是更以「二個世界第一、五個萬達首創、六大中國之最」成就商業建築史上的奇蹟!
  • 中國古代十大名橋,每一座都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盧溝橋 位於北京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約266.5米,寬7.5米,有24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 小村:幹欄式建築點靚鄉村畫卷
    筆者了解到,為打造本土特色的幹欄式建築,帶動當地鄉村旅遊業及附加產業發展,小村鄉在原有橋梁結構上進行改建,增設32米廊道,打造民族特色廊橋,連接小村集鎮和生態茶園觀光帶,形成生態產業片區。近年來,小村鄉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把大力實施特色民居建設、復興幹欄式建築之鄉等工程作為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村民居住環境質量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人文環境。 【來源:鹹豐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比薩斜塔,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薩斜塔,其實是比薩大教堂(Cathedral of Pisa)的一座獨立鐘樓,位於比薩的中央廣場——奇蹟廣場。比薩斜塔,離大教堂20多米,外觀呈圓柱形,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 印度最著名的建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
    提起印度最著名的建築,當屬「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的標誌,印度歷史上最傑出的建築之一。與我國的長城一樣,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有「完美建築」、「印度明珠」的美譽。即便你沒有去過印度,但在電視或網絡上也會經常看到泰姬陵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