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超過400萬,為何地位不如印度人高?

2021-01-09 騰訊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二首·其一》

新加坡是世界出名的花園城市,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國際金融中心,其國家歷史可以追溯到3世紀,經歷了潮起潮落的新加坡,如今在東南亞越來越有影響力。但是在這個國家有一個奇怪現象,明明當地華人超過400萬,而新加坡總人口不到600萬,為什麼華人的社會地位還不如印度人呢?

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中,其實多少都會存在因為不同的種族,造成社會地位而不同,而隨著人類的思想進步,消除因種族而造成的社會地位差異勢在必行。要說某國主要族裔佔比高,導致其他少數族裔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聽起來似乎還「合理」,但新加坡就是反著來,印度裔在新加坡佔據比例其實並不高,可偏偏他們的社會地位就要比華人高。這是因為新加坡的歷史原因,和獨立後的方向原因所造成的。

歷史殖民

新加坡在歷史上先後被英國,日本佔領,在最初,新加坡受到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於是這個印度人就作為英國人的執行者,在新加坡的土地上行使權利。在殖民階段,身份地位排序肯定是英國人在首位,其次是印度人。本身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在英國的殖民下,新加坡的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更是吸引不少人前來投資。另一邊,清廷迫於壓力打開國門,百姓為了生計就南下尋找出路,而華人吃苦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他們來到新加坡,英國人和印度人甚至馬來人都不願意做得工作,華人通通都能接受並且做下去,於是越來越多的華人在新加坡紮根。可是多也沒有什麼用,此時的新加坡直接受英國管轄,英國人領導的人群始終在新加坡佔主導地位。

二戰時期,日軍來強行佔領了新加坡,並將英國士兵,還包括其他大英國協國的士兵抓起來送到泰國去修路。當地華人因為常在南洋地區組織捐款活動,為中國送去物資,還組織義勇軍反抗日軍,所以他們更是遭到日軍的瘋狂報復,3年時間,約有2萬至5萬人不等的華人慘遭殺害。之後又回到英國的統治下,然後再脫離英國,加入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亞又帶來了「種族主義」,新加坡又發生了嚴重的種族暴亂,而這群策劃人主張的「馬來人至上」,無疑於是要將馬來人的身份凌駕於所有其他民族人之上。而此刻的新加坡,還是華人居多,然後引起非馬來人政黨的不滿,隨後馬來西亞擔心新加坡的華人,會破壞馬來人的佔據的各種體系,隨後就把新加坡一腳踢走了。

為得到西方的幫助

可見華人在新加坡的地位確實不容易,雖然在發展中,華人成為新加坡的主要人口,但英國人被趕走了,又來了日本人,趕走了日本人,馬來人又來了,最後都走了。新加坡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可是面對國家地位不高,經濟糟糕,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時任領導人覺得只有西方能幫到新加坡,於是決定加入大英國協。而要得到西方的幫助,肯定就要去漢化,拋棄華人的風俗和思想,學習西方的思想,用英語,提高當代白人的社會地位,藉此來拉攏西方世界。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時期比較特殊,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如果不刻意弱化華人地位,就顯得和中國的關係會更加密切,而新加坡已經決定了跟著西方的步伐發展,所以弱化華人地位是必要措施手段。華人在這種制度裡,一度成為新加坡的「末等居民」。

結語

華人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本事在新加坡站穩了腳,因為時代背景下,華人雖然人多,但是在軍事,政治上的地位卻是非常低。而隨著中國和亞洲各國的發展,新加坡也越來越意識到,刻意貼合西方並不能作為它的長久發展方針,新加坡華人的權利才有所提高。

現在的新加坡美麗,環保,發達,但之前的新加坡一度「搖曳在風雨中」,它每一步都走的十分不容易。雖然我國在和它的相處中會有摩擦,但作為親密友好鄰邦,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合作良好競爭實現共贏。我們在於新加坡之間也有十分親密的文化交流,我們時常以為的國內演藝人員,也許就是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我們永遠也不會忘了抗戰時期,新加坡華人為我們做的貢獻,這樣讓我們時刻記住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參考文獻:

《出塞二首·其一》

《新加坡國家概括》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華人超400萬,是人數最多的民族,為何地位比印度還低?
    3世紀公園時代,新加坡這片土地上出現了土著居民,漢末三國的孫吳將軍康泰也曾到過這片土地,據當地人說,這片土地上的島嶼被命名為「蒲羅中」。七世紀以後,三佛齊崛起,徵服了包括新加城在內的廣大馬來地區,四百多年後,南印度注輩國由西而來,大舉入侵,三佛齊大受削弱,一位王子在新加坡島上建立政權,名叫新加坡拉,意為獅子城堡,新加坡之名源於此。
  • 華人在新加坡的社會地位如何
    新加坡的土著民族主要是馬來人,然而在英國殖民時期大量華人和印度人湧入新加坡,同時也出現了來自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移民與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通婚的現象,由此形成了如今新加坡的華裔、馬來裔、印度裔、歐亞混血裔四大族群。在這一過程中華人逐漸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時至今日華人已佔據了新加坡總人口的74.2%,此外馬來族佔新加坡總人口的13.3%、印度裔佔9.1%、歐亞混血人口佔3.4%。
  • 新加坡有450萬華人,為何地位卻最低呢?
    在世界範圍內,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都不斷提升主體民族的地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國家,才能營造良好的環境。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有450萬華人,為何地位卻最低呢?原因你絕對想不到。我們知道新加坡是世界唯一的城市國家,國土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裡,面積很小,而且人口有500多萬人。
  • 美國印度裔為何比華裔地位更高呢?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華人,其實都是非常優秀,尤其是我國海外華裔,基本上非富即貴。而印度人一直以來,那是要遜色很多,而且現在的發展差距那是尤其的巨大的。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在美國,美國印度裔為何比華裔地位更高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 新加坡有450萬華人,為何地位卻最低呢?你絕對想不到
    在世界範圍內,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都不斷提升主體民族的地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國家,才能營造良好的環境。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有450萬華人,為何地位卻最低呢?原因你絕對想不到。我們知道新加坡是世界唯一的城市國家,國土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裡,面積很小,而且人口有500多萬人。
  • 新加坡十大富豪,9個都是華人,為何新加坡當年卻選英語當母語?
    最近新加坡十大富豪公布,首富依然是海底撈的老闆張勇,第二富豪也是剛剛移民新加坡的李西革。李西革是中國最大呼吸機廠家邁瑞醫療的老闆,資產也超過了150億美元。今年以來李西革的身價是一路暴漲。其實不僅僅前兩名的富豪,在新加坡的十大富豪中,只有排名第四的薩維爾林是巴西人,他是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另外的9個富豪都是華人。排名第三的富豪吳清亮是李嘉誠的老鄉,也是著名的塗料大王。排名第五的富豪黃志祥是地產大王,祖籍福建,他的父親被人譽為烏節地王。新加坡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香港、臺灣、新加坡跟韓國曾經被譽為亞洲四小龍。
  • 華人佔比超過74%的新加坡為何對中國沒有親近感反而親近美國?
    新加坡是一個由華人為主體的國家,華人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4.4%,在抗日戰爭時期,新加坡華人懷著對祖國的拳拳之心出錢出力,有效地支援了前線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看看下圖這些感人至深的華僑華人,他們無愧為炎黃子孫。
  • 新加坡獨立時,華人商會建議定漢語為國語,為何李光耀堅持選英語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比超過七成的國家,但是他們的「母語」卻是英語。因為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把英語納入了新加坡人的母語範疇。新加坡獨立之前,曾經長期被英國人、日本人殖民統治。殖民時期,英語至上,只會講華語的人得不到公平的教育、工作機會,天長日久形成了習慣。
  • 新加坡是華人主體社會,但為什麼華文的通用程度卻不如英文?
    新加坡是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唯一一個華人佔主體的國家,華人佔了全國人口的約75%。儘管華人作為新加坡人口的主體,但在多數情況下,新加坡華人的常用語言(主要在商務及社交上)基本以英語為主,華語更多僅作為華人的家庭語言,甚至還有許多新加坡華人不能掌握流利的華語。
  • 華人人口佔新加坡總人口74%,為何新加坡卻選擇親近美國?
    新加坡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發達國家,不僅經濟發達,還是一個多文化族群的國家。新加坡總人口達到570萬,其中華人佔總人口的74%左右,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多元化族群也讓新加坡形成了包羅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說新加坡也給早年下南洋的華人提供了一片安居樂業的淨土。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但因為他的存在,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1965年8月9日早晨,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代表新加坡人民政府做了一次發言,這次的言論發表完代表著新加坡終於迎來了獨立。從前的新加坡在英國人的統治下度過了一個世紀,雖然在1963年時就已經脫離了英國的統治,可新加坡並沒有獨立而是成為了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 美國鄙視鏈,黑人華人地位誰高?
    雖然美國人不信玄學,但一個黑人的死亡,引發33個城市的動蕩。這「蝴蝶效應」,確實有點天怒人怨了。在高喊自由民主的種族大熔爐裡,黑白兩派一直存在難以調和的世紀矛盾。都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麼華人呢?華人在美國同樣是不怎麼受待見的尷尬地位。如果被壓在膝下的不是黑人,是中國人。事情會怎樣發展?美國的鄙視鏈中,華人又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一、為什麼對黑人有天生的敵意?
  •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且華人居多,為何第一通用語不是中文
    新加坡作為華人佔比75%以上的國家,許多人以為它的官方語言是中文,作為移民國家和多民族國家,其實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其中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一般的國家官方語言只有一種,比如英語系國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我國的官方語言是中文,而新加坡作為國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呢?
  • 新加坡是由華人組建的國家,獨立後為何不回歸祖國?
    元朝建立的社會等級制度,蒙古人最高,色目人次之,漢人低等,南人最低等。所以許多人為逃避蒙古人的迫害,被迫流亡。明朝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的統治,建立屬於漢人的王朝,可惜朱元璋實行封閉鎖國的政策,內修長城,對外禁海。
  • 新加坡媒體:提高中文在新加坡的社會地位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發表社論稱,新加坡人的漢語能力大不如前,是不爭的事實,中文的社會地位、形象、使用水準和普及度,還有巨大的改善空間。  文章摘編如下:  回顧當時配合政策所推行的「講華語運動」,目的是凝聚華人族群的向心力,藉此建立新加坡人的國民認同感。(新加坡)建國初期的生存焦慮,導致政策執行上大刀闊斧的急迫感,進而產生把中文同方言對立的零和思維。
  • 東南亞華人在各國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怎麼樣?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大的聚集區,有超過2000萬華人分布於東南亞的11個國家之中。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中,華人都控制著當地的經濟命脈。例如在馬來西亞,該國前十大富豪中華人佔了9個。馬來西亞首富就是有著「酒店大王」稱號的華人郭鶴年,其祖籍為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
  • 印度鬧市見聞,行人得讓牛先走,猴子地位比人高,是真的麼?
    印度是南亞的一個國家,又髒又亂的環境是去過的人印象頗為深刻的一面,這個神奇的國度幾乎都能成為旅行者一輩子難忘的記憶。去過後悔,不去更後悔。去過的人,回來講了一些印度街頭的奇聞。到底是真的麼?他們說印度的環境髒亂差,到底差到什麼地步?大道上滿地都是動物的糞便。是真的。動物在印度的地位非常高,至少比人的地位高,牛,羊,毛驢,豬,狗,猴子,貓,松鼠,鳥等都是不怕人類的。在鬧市的大街上,人和動物相遇,人和車輛必須等動物過了馬路,才可以通過。動物習慣了,人也習慣了。
  • 新加坡「小印度區」印象:專屬印度人的集市,比唐人街差不少
    新加坡,在我們心中一直是一個很有存在感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較高的,它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讓不少人拍手叫好。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也是移民人數較多的國家,如同一座特別的花園,秀麗的風景吸引著許多遊客前去觀賞遊玩。其中有一處景觀獨具特色,就是小印度。
  • 新加坡有個「小印度」,充滿「印度風情」,體驗別樣的異域風情
    在這個小小的國家之中融合了多種文化,不同種族,膚色,民族的人共同在這裡生活著,讓新加坡這個城市變得精彩多姿。雖然說新加坡是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在當地有7成以上都是華人,但同時也居住著很多其它國家的居民,其中包括印度人就超過有30萬,人口佔比更是接近10%,比如在新加坡就有一個印度人聚集的地方,那裡充滿了濃厚的印度民俗風情,也被大家稱為"小印度"。
  • 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如何?
    因為生於殖民地的白人地位較低那麼接下來是誰呢?印度。它的高種姓。這些白種人,如果還算白種人的話,是西方人的代理人階層,也就是相當於管家。這一級裡不包括南印度那些膚色漆黑的人,雖然在種族劃分上他們也是白種人。廣義的白色人種到此沒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