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話說,能脫下白大褂的廚師,才是最厲害的廚師。
做了20多年廚師的鄒承家,穩坐沙坪垻三峽廣場麗苑大酒店(四星級)中餐廳廚師長,曾以一道粵菜川做的「片海螺」,麻辣脆爽,風靡一時。
但他還是不滿足:「一個30多歲的人,就頂到了廚師行業的天花板,雖然高薪無憂,卻清閒得開啟了提前退休的人生模式。所以2年前當周師兄品牌在籌備之時,我就毫不猶豫加入了這個生龍活虎的創始團隊。」
「最開始,我和大家一起,不斷摸索和了解行情,調查究竟以一款怎樣的產品,才能引爆火鍋行業固有的市場秩序。經過反覆比較和試驗,我們選定了大刀腰片,一開始,我們就制定流程和標準,要做就做重慶火鍋乃至中國火鍋最好的腰片。」
「多少年來,重慶火鍋的腰片,有其味而無其形,我們賦予了這一款產品獨有的技術含量,以及內涵和外延,至今同行無法超越:不管哪一家火鍋說自己的腰片如何大如何好,都是在給周師兄做宣傳。」
「如果說周師兄在較場口啟航,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那麼南坪店的啟動,則完全是一場喜憂參半、輸贏不明的『豪賭』。非常時期,懂技術又想挑戰自己的我,就這樣一步步走上南坪店長的位置。」
「挑起這麼大的重擔,開始我心裡也沒底。好在志在打造全新商業模式的周師兄,各種制度非常完備:店長就是老闆,背後是公司強大的團隊力量給予支持。」
「首先,作為店長,我得搭建南坪店的經營管理團隊。如果我接手的是一個夫妻店,這支由10幾人組成的管理團隊,很容易弄成一團糟;就是說,如果商業體系不健全,給再多的人,店長都用不了。」
「其次,從技術跨越到管理,我得一步到位處理好跟客人的關係。很多人自然而然認為店長處理好客人投訴就行。或許你所不知道的是,我們的要求則是零投訴,所以店長和客人之間更多是交流和溝通,而不是處理下屬搞不定的客人投訴。」
「懂火鍋的人,不管是行家,還是同行,到店消費最喜歡找店長。這不是顧客的面子問題,而是帶著問題要和店長切磋,以求專業解答。一桌火鍋的技術問題難不倒我,難倒我的往往是同時有幾桌顧客都找店長,分身乏術。」
「公司的制度固然重要,必須遵守,但作為一店之長,針對不同員工、不同顧客的區別對待和人性管理,更加重要。我們有一個新來的大學生,之前的工作不如意,到我們店做接待後,每個月都有500元大學文憑補助,他很開心,完全變樣,是整個店表現最積極的員工。他的變化,讓我覺得作為店長,開導和引導非常重要。我們要讓大家知道,做餐飲,不是湊合,更不是跳板;只有你足夠優秀,才能做好餐飲。」
「最近我們在店門口搞試吃活動,如果你是店長,該怎麼對待?在不少人看來,這是件小事,店長可以不管。但我們店不一樣,我覺得跟過路市民分享美食,一是展示公司的品牌形象,二是讓還沒品嘗過我們火鍋的市民感受一下我們的味道和服務;三是通過簡短的交流,不斷尋找潛在客戶,這也是對店長能力一個重要的考驗。」
「從廚房到前廳,我的優勢是對後廚了如指掌,和廚師長交流非常暢通。一個店,如果前廳後廚不和,影響將是致命的。」
「做餐飲,廚房是核心。你看我們公司開設『投訴有獎』以來,對整個店特別是廚房備貨和出品的調整,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和考驗。開始,我們是被『投訴有獎』罰怕了的;如今,經過千錘百鍊的我們,已經遠遠地把競爭對手甩在後面……」
「10分鐘內所有菜品全部上桌;態度不好要被罰款;菜品不好一律退錢,還要獎勵100塊;鍋底不好吃,調到好吃為止……這些『投訴有獎』,都和每一個員工的福利待遇有關係。作為店長,要想保障員工的福利,就得想方設法做到零投訴;零投訴也是我們追求顧客滿意的一大體現。」
鄒承家,一個敢於突破自己的重慶餐飲人。按照公司的發展規劃,他下一步的任務是把南坪整個店的經營管理模式,複製粘貼,應用到新店。
「作為店長和管理團隊,公司把一個店交給我們,我們就是這個店的老闆和股東。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放棄四星級酒店廚師長職位的原因:當一個人的成長碰到了天花板,當一個人漸漸沒有了鬥志,要麼安於現狀,要麼突破自己。」
「我今年40,是人生閱歷和經驗最可寶貴的階段。走出去,一切都有可能。南坪店的月業績,別家做到100萬就知足,我們做到了190萬!更重要的是,南坪店的模式日益完善,可以複製,這就是周師兄團隊與眾不同的地方。」
「中餐師傅,往往看不上火鍋師傅,總覺得火鍋太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而我要說的是,這是一個大融合的時代,八大菜系的劃分越來越模糊,中餐和火鍋之間的界限也不再分得那麼清楚。」
「從技術上來說,火鍋確實不如中餐。但要從發展上說,火鍋模式明顯優於中餐模式。人生能有幾回搏?如今的我,每天上班10幾個小時,我的人生正在迎來巨變,再苦再累都值得。」
*羽翔 千千 採寫
食都文化:立足重慶、面向全國的美食專輯和網絡傳播平臺;以食為引,涵蓋吃喝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