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佩特拉古城裡的各路「阿里巴巴大神」

2021-02-17 凌敲碎打


旅行前,即使做足了功課,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記憶像零碎的紙片,一張張睡在腦海裡。到了現地,才會被喚醒,被震撼,也經常腦子一片空白,然後驚嘆:哇~!天哪!~張大嘴巴,傻傻地僵住……然後什麼都忘記,一路驚嘆下去……
約旦以色列的行程單看了好幾遍,相關的書也看了一些,仍然模模糊糊不太清晰,約旦這個國家好遙遠,只聽說有著名的「死海」,「佩特拉(Petra)古城」這些名字。在2007年的世界新七大奇蹟評選中,佩特拉古城出現在中國長城之後第二名的位置上,看照片並沒有太大感受,但我相信,那裡一定非同尋常。

佩特拉古城建於公元前九年——公元40年,是2500年前納巴泰民族在砂巖上雕刻而成。十九世紀初,瑞士旅行家貝克哈特前往敘利亞和約旦學習阿拉伯語,學成之後從大馬士革前往開羅的路上,聽貝都因人說,約旦沙漠深處有一座古城廢墟,好奇心驅使,扮成阿拉伯人跟著貝都因人進入隱秘的山谷,看到了神奇的景象:一座紅色巖石宮殿在陽光下神奇般的展現在眼前,那便是佩特拉的門戶——「卡茲尼」,傳說是法老的金庫。

當清晨來臨,我們進入佩特拉古城,長長的古道像是一場電影巨片拉開了漫長的序幕,古道也被稱為「蛇道」曲折蜿蜒,約有1.5公裡長,最寬有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兩米,當聽到身後馬車和車夫的吆喝聲,人們紛紛貼在巖壁上,給急駛的馬車讓路,各種膚色的人們向著同一個方向急匆匆地向前走著,只聽到刷刷地腳步聲,似乎每個人都無暇顧及峽谷兩邊的景色,急切地想儘快進入「故事情節」,目的只有一個,快點進入傳說中的卡茲尼神殿。


走過寬寬窄窄的「蛇道」,前方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前面有人指指點點,便看到兩邊的巖石中,一道強烈的陽光照射在一個高大的建築物上,真好像劇場中的帷幕被徐徐拉開,揭開了佩特拉古城的面紗。
走出狹窄的古道,進入開闊地,真的驚呆了,下巴掉下來肯定是太誇張,但是嘴巴張老大卻是真的。這座隱藏在死海和阿爾巴灣峽谷中的古城,世界文化遺產,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人們,讓我們頓時覺得自己的渺小和它的高大。在這深谷中,宮殿依山谷而建,非常驕傲地矗立在世人面前,六根羅馬柱,亭亭玉立清秀娟麗,打磨得渾厚圓潤,高聳的羅馬柱俏麗挺拔,陽光斜射過來,圓頂和羅馬柱上的雕刻層次分明,且非常精緻,簡直是美呆了。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巖石」,《舊約全書》中的「塞拉」,也是巖石的意思,摩西出埃及的「點石出水」的地方也可能就是佩特拉。
佩特拉古城,有傳說它是金庫,也有人說它是一座豪華陵墓。

不可思議的是,在這絕境深谷中,竟然是一座羅馬式宮殿!雕琢得如此精緻,幾千年前的工匠,是如何做到的?浮想聯翩,在我的腦海裡頓時有十萬個為什麼出現.宮殿分上下兩層,下層羅馬柱有10米多高,殿門上方三個石龕,雕刻著天使、聖母和帶翅膀的戰士,宮殿一旁一串自下而上的方形凹槽,據說那是工匠用來施工攀登的「階梯」。納巴泰人戰敗羅馬軍隊後,似乎一夜之間灰飛煙滅無影無蹤,除了巖石上風化的洞穴、圖案和少量文字,什麼都沒有留下,而那些奇妙的文字至今無人能夠破譯,這裡的文明歷史甚至無人知曉,便無法傳播,所有的一切如果不是有這些遺蹟留存,便可以說什麼都沒有發生,所有的疑問更增添了佩特拉古城的神秘感。

佩特拉古城如一個巨大的舞臺,金燦燦的太陽像聚光燈一樣,照射在巖石和土地上,所有的一切都被罩上了一層金黃色。興奮的遊人們,熙熙攘攘,自拍的,和宮殿合影的,和駱駝拍照的,好不熱鬧。相信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有各種相同和不同的感受,對我來說,除了一直以來單純的對「羅馬」二字所包含的藝術崇拜,更升級了對「羅馬時代」藝術的熱愛。想起學生時代,經常描摹羅馬柱上的紋樣,多少次在設計中牽強地加入這些元素,想到這些,站在那裡的我,傻乎乎地笑了,也許冥冥中那便是引導我來這裡的緣由吧,好吧,讓我繼續崇拜你!

特殊的地貌,使巖石在陽光下爍爍發光,呈現出金黃、玫瑰色和珊瑚色,甚至還有綠色藍色,這讓我想起了和美國的羚羊谷一樣五彩斑斕。這裡的巖石的紋理也非常漂亮,有的層層疊疊,紋樣如砂礫;有的摸起來溫潤如玉,有寶石般的光澤,好神奇。走過卡茲尼,峽谷便豁然開朗。山谷兩邊道路寬敞,巖壁上雕鑿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建築,大概是墓穴或墓室。如天然屏障的山谷中,紅色、粉色的巖石上,有巨大的納巴泰民族的神廟、墓地、城門、教堂、劇場、浴池等建築,人類生活的必須品應有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智慧的創造結合,徵服了現代人。一路走來,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散落在幾公裡長的峽谷中,每看到一處都會駐足停留凝視,然後腦子裡非常無知地湧現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或「想像」,以及對「羅馬帝國」沒有理由的崇拜和欣賞,還有,「我終於在這裡」的得意和滿足,嗯嗯,我真的很幸運,我的心拜倒在你的腳下!

可以容納6000觀眾(也有說4000人)!世界上唯一在巖石上雕鑿的露天劇場,怎能不驚嘆!在這樣的「絕境」中生活,仍然要「唱大戲」、「觀大劇」,必定是豐衣足食吧?且生活奢侈,或者說皇家生活曾經的奢靡?

建於約公元七十年,曾經是皇家陵園,後被改建成拜佔庭教堂。

在這裡拍了好幾張照片,總覺像極了阿里巴巴發現的臧寶洞,如果老人不在,我上前喊:芝麻芝麻開開門!是否會發生點什麼呢?
那幾個背著布袋子的阿拉伯人,是不是已經把寶物裝入囊中?


沿著山谷往深處走,一路上與騎著毛驢、馬和駱駝的人們擦身而過,看那些阿拉伯人的打扮,恍惚進入了絲綢之路途中,好像數不清的阿里巴巴在山谷中遊蕩,真有些時間錯位,不知身在何方。
也把自己也打扮成「阿拉伯」人,帶著我的「驢友」——納尼(他陪著我走過很多國家,代替我打卡留念),風塵僕僕行走在山谷中,邊走邊瞄著身邊的帥哥,這也是我在旅行中的樂趣之一。

用自己的圍巾把自己也打扮成「阿拉伯」人,後來才知道,圍巾不是這樣亂「捆「哈哈!

這位描眉畫眼的「阿里巴巴」,給我印象深刻。

黑眼線、頭髮梳著幾根小辮,整齊的鬍子扎著一顆珠子,講起話來眉飛色舞像在演戲。

搶走我的娃——納尼,對著我嘰哩哇啦說了一籮筐的話,還把我的娃吊在一堆首飾上,對著納尼指鼻子又拍腦袋,嘰裡咕嚕講半天,好擔心搶走我的娃不還給我。

一路上像刷微信一樣一邊走一邊「刷」帥哥,在電影中看到過的「典型」的阿拉伯人形象,濃眉、畫著黑眼線,畫著煙燻妝、瘦高的鼻梁,骨骼分明,留著大鬍子,包著花圍巾,一臉狡詐,玩世不恭,又壞又帥的樣子,真的好新奇,也好喜歡他們長的樣子。於是,在山谷路邊小攤,買了一條圍巾,讓阿里巴巴幫忙圍起來,頓時覺得自己也「帥」了。

這才是正確的系圍巾的方式。


佩特拉一日,來回往返,爬上爬下走了一天,興奮掃除所有的疲勞。回來的路上,體驗了一小段馬車,簡直是人生最恐怖的「極速馬車」。車夫「阿里巴巴」一邊說「OK?」同時策馬揚鞭,馬車瞬間像驚了一樣射出去,一路狂奔!本想馬兒會慢慢走,最後欣賞一下沿途風景再拍幾張照,結果根本拿不住手機,立刻塞進包裡,雙手緊緊抓住把手,屁股像棒槌一樣一直在「敲打」座椅,幾乎坐不住,身體撞來撞去,感覺隨時會滾落馬車,那阿里巴巴依然嫌棄馬兒跑得慢,狠狠滴不停抽打著馬,完全不顧馬兒的感受,路人都用驚異的眼光躲閃著我們的馬車.下車後,阿里巴巴轉身要小費,「不是都給過了?」,他便毫不囉嗦即刻又狂奔而去,原來是急著趕路多接幾次客人多掙些錢,便也理解了。據說,在絲綢之路上,阿拉伯人又聰明又狡詐,天生是做生意料。不記得誰說過:旅行,就像美好的愛情,你愛上他,不是因為他給你了需要的東西,而是因為他給了你從未有過的感受。旅行,發現世界的神奇,也發現自己的心,自由,奔放,雖然僅僅是在路上的那些日子,或者在某一個時刻的,但是那些時候,都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謝謝您的閱讀,請點亮「在看」並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神秘古城佩特拉
    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佩特拉,是《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中寶藏的所在地,也曾與我國嘉峪關長城締結為姊妹世界文化遺產地。多少世紀以來,這顆藏匿在群山腹地的人類文化寶庫的明珠,一直沒有被人發現。在沒有導航、網際網路和手機的19世紀初,去遠方對當時的人來說並非放鬆逍遙的事情,而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的挑戰,人們寧願待在家裡,安靜地在火爐邊烤火、看書。正是這名叫貝克哈特的瑞士探險家,重新發現了被人們遺忘的這一世界奇蹟。從此,這座閃爍著奇光異彩的「石頭城」終於與世人重逢。
  • [視頻]探秘佩特拉古城 掀起"玫瑰峽谷"神秘面紗
    它位於安曼以南260公裡外,有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玫瑰峽谷」。同時關於佩特拉古城的修建時間、建造方式等仍有謎團,這也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對喜歡看電影朋友來說,更為津津樂道的,則是大導演史匹柏那部曾經充分展現佩特拉古城魅力的影片《奪寶奇兵》。    相信大多數中國觀眾是通過電影《奪寶奇兵》認識佩特拉古城的。
  • 克裡特島米諾斯迷宮和佩特拉古城
    金鑾殿的牆上有隻神秘的獅身鷹首怪獸—把邪惡與純潔統把兇猛與善良統一,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又覺得毛骨悚然。精美壁畫裡的優雅仕女圖是神婆、弄蛇女巫還是女神?御座之室中濃厚的宗教味讓人聯想到它是「地下世界的恐怖法庭」,而不是一座宮殿。喜色蒼茫中,米諾斯古文明的迷宮神秘莫測,相信某一天,人類會找到打開迷宮的鑰匙。
  • 神秘的古城:約旦佩特拉
    ▲午後陽光裡的騎驢男孩▲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納巴泰王國五百年繁榮時期的歷史,古城多數建築保留了羅馬宮殿式的風格。▲佩特拉位於乾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幾乎是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佩特拉古城的駱駝▲金碧輝煌的佩特拉古城風貌▲一名少年與一名想要騎驢的男孩▲等候遊客的馬車▲石壁前的一名男子與招攬生意的騎駱駝者▲遊客坐在馬車內參觀佩特拉古城。
  • 神秘的約旦佩特拉古城,為何成為阿拉伯禁地?
    約旦的佩特拉古城,它是位於約旦南部沙漠中最為神秘的古城之一,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蹟之一。2007年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在公元二三世紀羅馬帝國的統治時期,佩特拉是羅馬東部行省的省城要地,可謂是輝煌一時,但是之後便走向了長期衰落的歷程。
  • 旅遊景點: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Petra)引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約旦安曼南250公裡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狹窄的峽谷內。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國的都城。1812年以來陸續發現許多古蹟,大都雕刻在一條深谷的巖壁上。為約旦旅遊業的重點城市之一。
  • 消失的古文明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距首都安曼約260公裡、海拔1000米的高山峽谷中。 古城故事 仿佛大部分歷史悠久的地方都有著古老的故事,佩特拉古城也不例外。
  •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智慧的結晶佩特拉古城
    卡茲尼神殿(Al Khazneh "The Treasury")會在某個轉角之後突然出現在眼前,那種震撼正是佩特拉的魅力之一。若非身臨其境,你真的很難想像,在茫茫大漠之中會突然冒出一片黝黑、冷峻的群山,而神秘的佩特拉——傳說中阿里巴巴藏寶的地方,就「躲」在這片群山之中。
  • 約旦最神秘古蹟佩特拉古城
    這時,有一個 佩特拉 古城的工作人員路過,這個工作人員看起來跟這個嚮導很熟,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後,向我保證這個嚮導是個值得信任的好人,並且一直都在古城裡為遊客帶路,讓我放心。而這個嚮導在經過我的一番道歉之後,也最終同意重新為我帶路。鑑於有了Petra工作人員的背書,於是我將信將疑地跟著這個嚮導向山上走去。
  • 約旦的千年古城——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阿拉伯語:)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裡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曾是納巴泰王國的首都,北通大馬士革,南經亞喀巴灣可到印度洋和紅海,西面是加沙,東面的沙漠背後是波斯灣。因為所有的建築都是在玫瑰色的山巖上開鑿成而被稱為玫瑰城。
  • 走近約旦世界文化遺產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納巴泰王國首都,Petra佩特拉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1985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中東 | 沙漠古城約旦佩特拉,美到極致卻虐到殘酷的馬拉松
    這是源於19世紀的英國詩人J·W·柏根的一首詩裡的一句:「佩特拉,一座給予我無可比擬的驚喜、藏匿在東方,有歷史一半古老的玫瑰紅城」——實際上,這裡的巖石不只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等。各種不同顏色的巖石扭曲形成了巖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裡的狹窄峽谷通道,名為「蛇道」。
  • 因商路變遷而荒廢的古城: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蹟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佩特拉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納巴泰王國首都,在希臘語裡是「巖石」之意,這個名字取代了《舊約聖經》中的「塞拉」(Sela)一詞。據一些神話傳說,這裡是摩西(古代希伯菜人的領袖—譯註)點出水的地方。這個事件發在生古代希伯菜人從埃及出逃後處於一片荒野的40年裡。公元前 1 世紀,在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極其繁榮,疆土曾擴大到大馬士革。
  • 約旦行記3:佩特拉古城
    這場景,仿佛「芝麻開門」的密語開啟了沙漠巖石中阿里巴巴的寶庫之門,又突然覺得西克峽谷就如時空隧道,把人們從現代文明世界引向神秘古代王國。幾千年前的古人,要有怎樣的智慧和毅力,才能有這樣雄偉的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建築啊!那一刻的興奮,難以言表。美國大導演史匹柏在此拍攝了電影《奪寶奇兵》,這裡就是電影故事裡秘藏耶穌聖杯的藏寶閣。
  • 佩特拉古城——世界新七大奇蹟,石頭裡造出來的玫瑰古城!
    位於約旦安曼西南250公裡處,有座神秘的歷史古城,建立在乾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它就是約旦佩特拉古城。圖片來源於網絡約旦佩特拉古城,這裡所有建築都是在山巖上開鑿而成,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玫瑰般的絕美色調,因此又稱為玫瑰城。佩特拉城依山而建,隱藏在一條狹窄的峽谷內。
  • 佩特拉古城,位於中東的一座神秘古城
    有一個地方神秘至極,有一個地方戰爭不斷,有一個地方被遺棄過,有一個地方要644元人民幣才能進去,這是哪裡?來我告訴你這就是中東,這個土地上發生過很多讓人不知道的事情,也是這份神秘感吸引了一些旅遊者。後來又因為約旦(一開始我以為是撒旦)出現一座佩特拉古城,這座古城全是石壁雕刻成的,因為被攻陷過,然後就過了很久直到19世紀才被挖出來重見天日了。這座古城驚人的入選了世界上的七大奇蹟,我的天啊,有點驚奇,雖然不是中國的古城,但是它也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蹟,都應該開心的對吧。不過我也說過了去看這座古城需要644元人民幣,其實這裡是按JD算的需要64JD,換算成人民幣是六百多。這麼一個貴的價格,它值得嗎?
  • 佩特拉玫瑰紅古城在哪裡?納巴泰文明
    有一個地方叫「玫瑰紅古城----佩特拉」,建造他的部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這座古城卻留了下來,供後人看著這神奇的地方,閱讀著古老的文明。佩特拉古城位於約旦南部,隱沒在死海和阿巴克灣之間的山峽裡,海拔高度 1000 餘米。這座歷史古城幾乎全是在巖石上開鑿出來的,建造它的納巴泰人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民族。
  • 世界奇蹟之一—佩特拉古城:曾湮滅而又重現的建築奇蹟
    它是約旦安曼以南的佩特拉古城!這座古城在陽光下會變成玫瑰色,所以有了「玫瑰古城」的稱號,聽起來就要變成玫瑰色了,但最讓人震驚的不是它的顏色,而是古城的建築。佩特拉是一個叫納巴泰的古老王國的首都。幾乎是用石頭刻出來的。很難想像當時的人們是如此熟練地在堅硬的巖石上雕刻洞穴。這座古城被懸崖環繞。入口是一個狹窄的山谷。
  • 最後的失樂園——約旦佩特拉古城
    最後的失樂園——約旦佩特拉古城在這群山擁抱的穆薩谷地之間,坐落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舉世聞名的佩特拉古城。佩特拉是希臘語「石頭」的意思,是因為該城建於巖石之間,所以便稱它為「石頭城」;又因周圍的巖石基色為粉紅色,世人又稱它為「玫瑰城」。
  • 旅遊:佩特拉古城,欣賞玫瑰之城的瑰麗色澤,看阿拉伯風情
    佩特拉古城位於約旦首都安曼以南260千米的茫茫沙漠和群山之中,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蹟,與泰姬陵、長城等建築-起被列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佩特拉古城修建於公元前3世紀,但在600年後就衰落了,到了公元7世紀這裡再次被阿拉伯軍隊發現時,早已成了一座空城。在希伯來語中,佩特拉意為「巖石」,而這座古城正是神秘的納巴泰人在巖壁之上開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