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張伯禮:兩種中藥出國「抗疫」!

2020-12-24 澎湃新聞

揭秘 | 張伯禮:兩種中藥出國「抗疫」!

2020-03-14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面對全球的「大流行」,中國醫療專家已攜帶大量醫療物資馳援義大利伊拉克等國家。

昨天(3月13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中國帶去藥品中有中藥連花清瘟和金花清感,目前開展的研究發現,這兩種中藥對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療效是確切的。

金花清感赴伊拉克

連花清瘟赴義大利

張伯禮介紹,中國援助伊拉克帶去了一批金花清感,而援助義大利則帶去了一批蓮花清瘟。這兩種藥在中國經過評價,是比較好的藥,能夠出國,能夠和世界人民共享,希望也能在國外起到作用。

千年中藥古方效果喜人

張伯禮介紹,金花清感藥方是當年為了應對H1N1流感,北京市集全市之力研發而成,主要來自兩張古方,一個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杏石甘湯,已經有近2000年歷史,另一個是來自清代《溫病條辨》的銀翹散,也有300多年的歷史。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在金花清感研發成功後,組織開展了它與達菲的對照研究。結果發現達菲退熱的時間是19個小時,金花清感退熱的時間是16個小時。

「金花清感被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發現患者退熱的時間,炎症的改善,輕症轉重比例都有所下降。」 張伯禮說。

另一種是連花清瘟,與金花清感的主方相差不大,又多了幾種藥材。張伯禮介紹,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就是鍾南山團隊的實驗室,證實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減少細胞內裡毒素的顆粒。明顯抑制腫瘤壞死因子,抑制炎症風暴,由此控制病情的發展。

張伯禮的心願:

中醫發揮更大作用

72歲的張伯禮表示,總結這次的經驗,希望在以後遇到類似疫情時,中醫能夠成建制的建設治療基地,制定更好的方案再推廣。(但願沒有下一次),希望是這樣的!

不同患者用藥不同

那麼,不同的患者如何用藥呢?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對於輕症且發熱乏力的患者,使用金花清感治療;對於輕症且發熱便秘的患者而言,使用連花清瘟治療更適宜。「但是,兩者不能疊加使用,同時,也不鼓勵人人都吃藥。」

原標題:《揭秘 | 張伯禮:兩種中藥出國「抗疫」!》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伯禮:將中華瑰寶化作大疫良方
    出鍋的湯藥,被快速封口、打包,送往武漢市各大方艙、醫療機構、社區等地……  這古老和現代交織的「中國式抗疫」一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率先倡議採取這種「中藥漫灌」方式控制疫情的張伯禮,因此走入公眾視野。  戴一副方形眼鏡,兩道濃眉,目光堅定,出現在鏡頭前的張伯禮總是穩健沉靜。
  • 審議現場人大代表張伯禮哭了: 中醫藥強行「出國」行不通
    【導讀】廣西人事考試網同步廣西人事考試網發布:審議現場人大代表張伯禮哭了: 中醫藥強行「出國」行不通,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公職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 關注兩會:審議現場人大代表張伯禮哭了: 中醫藥強行「出國」行不通
    關於關注兩會:審議現場人大代表張伯禮哭了: 中醫藥強行「出國」行不通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關注兩會:審議現場人大代表張伯禮哭了: 中醫藥強行「出國」行不通,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聚焦2020兩會,審議現場人大代表張伯禮哭了
  • 張伯禮哭了!為何回憶抗疫過程這樣激動
    被問到為何回憶起抗疫過程這樣激動張伯禮說,「覺得很悲壯因為當時武漢情況是很嚴重的並且我們對冠狀病毒的了解遠遠不像現在了解那麼多所以中央讓我去在全部方艙醫院的治療中,中藥使用率超過90%。那段時間,指導臨床、進入隔離病區察看患者、親自擬方、巡查醫院等等,張伯禮不分晝夜高負荷工作。2月15日凌晨,張伯禮膽囊炎發作,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強令他住院治療。19日凌晨,張伯禮接受微創膽囊摘除手術。
  • 一批中藥出國抗疫:小柴胡、連花清瘟、藿香正氣……
    3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中國援助伊拉克帶去了一批金花清感,而援助義大利則帶去了一批蓮花清瘟。這兩種藥在中國經過評價,是比較好的藥,能夠出國,能夠和世界人民共享,希望也能在國外起到作用。
  • 兩會現場,把「膽留在武漢」的張伯禮院士哭了……請把這位英雄的...
    1月27日開始,張伯禮院士深入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社區,給病人會診,調查疫情,制定中醫治療方案、研究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處方。2月12日,張伯禮院士率領209名中醫「國家隊」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該「中醫國家隊」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五省市三甲醫院專家組成。
  • 每天吃點中藥預防病毒?張伯禮院士:沒病別吃藥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教授、王玉光教授多次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指導診療思路、深入一線查房、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療工作。2月6日,在患者出院儀式上,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他就老百姓關注的中醫藥防治肺炎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專訪張伯禮:防疫不能掉以輕心!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仍是較高危時段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11月28日接受央視新聞專訪,對相關問題一一解答。防護不可少 消殺要做細談及近期上海、天津、內蒙古出現的散發病例,張伯禮表示,目前疫情的發展形勢到了一個新階段,在落實「外防輸入」時,不僅要防人,還要防物。在防物方面,一定要將工作做細。
  • 藥學專家論其抗疫之道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人民積極參與,進行了一場雄渾壯觀史詩般的現代大國抗疫戰爭。經過將近3個月的艱苦努力,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發展態勢。連花清瘟臨床數據顯示對於治療新冠肺炎有確切療效連花清瘟是我國中醫藥的專家在「非典」流行期間研究出的藥方,由兩種經典方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組成,其主要原料為板藍根、連翹、金銀花、綿馬貫眾、麻黃、苦杏仁、魚腥草、廣藿香、紅景天、大黃、甘草、石膏、薄荷腦。
  • 張伯禮證明中藥不比西藥差!(附視頻)
    3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做客央視CCTV2《中國經濟大講堂》。在演講中,張伯禮院士指出,我們中醫學雖然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是它的理念卻不落後。
  • 參與卡點防疫,熬中藥送薑茶……成都彭州志願者奔波在抗「疫」一線
    >連續的奔波下來,徐遠隆身體開始吃不消,拖了十幾天的小病也變嚴重了,徐遠隆到醫院醫治後仍堅持在抗「疫」一線。徐遠隆為老人換口罩徐遠隆獻血為武漢獻血、為市民送中藥、薑茶志願者為高速路口工作人員送薑茶藥房免費領中藥喝徐遠隆是彭州市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會長
  • 張伯禮偷拍照衝上熱搜!全場都哭了
    昨晚,央視播出的《故事裡的中國》講述了一張張伯禮照片背後的故事衝上熱搜,引發熱議這是一張學生偷拍老師的照片疫情發生後張伯禮衝到武漢抗「疫」一線湖北學生偷偷拍下張伯禮摘膽手術後藏病號服開視頻會的照片據拍攝者介紹:張伯禮做完摘膽手術後第3天一定要參加疫情研討會議但手術後特別虛弱、疲憊怕遠方同事看到後擔心就拿出一件衣服穿在病號服外面
  • 【素材積累】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抗「疫」模範人物
    【素材積累】2020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抗「疫」模範人物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考備考資料,2020省考申論素材,廣東公務員考試備考資料,廣東公務員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大疫出良藥 連花清瘟在抗疫實踐中凸顯中醫藥優勢
    援助抗疫一線連花清瘟多成分多靶點發揮作用 突顯中醫藥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大疫出理論,大疫也出良藥,歷朝歷代都有對疫病的總結,都有治療疫病的好方藥出現。組方吸取歷代醫家治療疫證的用藥精華,以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證用大黃經驗。麻杏石甘湯,宣肺洩熱、止咳平喘;銀翹散,清瘟解毒、辛涼宣肺,兩個藥方針對疫病發熱咳嗽、喘促氣短用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兩個藥方都具有良好的退熱、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
  • 廣東「肺炎1號方」赴美加抗疫,多味中藥材海外「斷市」
    多家中藥企業馳援海外抗疫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目前海外疫情蔓延迅速。截至3月25日22時左右,海外累計確診感染病例已經超過35萬例,超過1.7萬人因此喪生。在3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介紹,連花清瘟主要的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洩熱,對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有確切的療效。目前已向義大利援助10萬盒。石家莊以嶺藥業告訴記者,公司分批次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價值1027萬元、177.6萬元(12萬盒)、148萬元(10萬盒)的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用於支援中國、伊拉克、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方志安國】《安國市庚子抗疫志》編纂小組召開研討會
    )編纂小組在安國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會議室召開《抗疫志》編纂研討會。從這個角度說,《安國庚子抗疫志》(以下簡稱《抗疫志》)在資料搜集與志稿編纂交替階段,召開這次編纂研討會極為必要。本人作為《抗疫志》學術總監,高度支持,熱烈祝賀!相信這次研討,對於提升志書資料質量、編纂質量大有裨益。編纂一部上乘的《抗疫志》,涉及和需要研討的問題頗多,希望大家敞開思路,暢所欲言,各抒新見,提出可行的路子、辦法和主意,以便編纂出一部質量上乘的《抗疫志》。
  • 津派玉石人物雕刻技藝傳承人杜雷——以藝抗疫 致敬英雄
    杜雷雕塑新作:《張伯禮院士》   「鍾南山院士,張伯禮院士,醫護人員逆行者……
  • 【方志安國】安國啟動《安國市庚子抗疫志》編纂
    同時,作為千年藥都的安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發揮中藥產業優勢,加緊新冠肺炎預防、治療藥物生產,保質保量供應抗疫中藥,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安國支持。編纂《安國市庚子抗疫志》對於保存抗擊疫情資料、垂鑑後世,為未來積累抗擊疫病經驗,為社會發展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安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下發的《關於提供資料的通知》已經通過市政府OA平臺發布。
  • 關注中醫藥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把防治新冠肺炎疫病的對象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絕大多數民眾,特別是不懼艱險、日夜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要「未病先防」,儘量防止被感染。第二類是大量的輕型、普通型患者,包括那些無症狀感染者,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尤其是盡最大可能防止轉重、轉危,這是和疫病抗爭的基本目標、重點任務、主體戰場。第三類是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難度極大,要儘快爭取轉危為安。
  • 西班牙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
    (抗擊新冠肺炎)西班牙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題:西班牙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作者 吳侃「我丈夫昨天確診入院了連日來,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活躍著一支由20餘位華僑華人組成的抗「疫」志願服務隊,為疫情下生活遇到困難的僑胞們提供幫助。「國內援助西班牙僑胞的物資陸續到達了,誰來分發和配送?確診的僑胞和家人遇到困難,誰去幫他們?於是我有個想法,建立一支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周建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