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農技知識,促進農民發財致富 奔小康!
文/三庚說德【原創】
「桃三杏四梨五年 ,包頭種桃就怕寒」。桃樹在高寒地區栽培屬禁區,它由於冬季的溫度問題,露地栽培是難以越冬的。所以,在寒冷地區是不能露地栽桃樹的。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休閒觀光採摘農家樂的進一步興起, 為了填補採摘桃樹栽培的空白,一些農企和個體農戶,採用設施栽培桃樹有一定的發展,但是,遇到的問題也很多,失敗的例子也不少。那麼設施栽培桃樹怎樣才能實現豐產豐收呢?今天就小編自己的多年來的實踐經驗介紹於廣大,供愛好者參考。
1、 品種選擇。大棚栽培是為了是果品提前上市,所以應選擇早熟品種,另外要考慮外觀、耐儲等。大棚內環境較封閉,要選擇花粉量大,自花結果率高、豐產性好的品種。儘量選擇需低冷量、促早效果好的品種。桃必須達到生理需冷量才可以升溫,正常開花結果。否則,會出現不開花、開花不整齊,先萌葉再開花的現象。一般桃樹需冷量是在600~1400小時(0°~7.2°C)。儘量選擇樹勢中庸,樹形緊湊或矮化,耐高溫高溼,耐弱光,抗病蟲害,花芽抗寒的品種。
2、定植。栽前按1.6米行距挖定植溝,寬1米,深0.5米。行距為東西,株距為南北。將土和足量腐熟有機肥、適量磷鉀肥混勻回填,灌水沉實。
栽前將苗木根系浸水24小時左右,並剪掉傷根及過長的鬚根,蘸生根粉後栽植。在定植行內按株距0.8米挖小穴,將苗木根系向四周舒展,均勻分布,扶直,使其縱橫成行,填土踩實,使嫁接口與地面相平,然後灌足水,水滲下後覆土,形成一條壟臺,最後覆地膜。1周後再澆水1次。栽後樹苗距地面0.2米處定幹。
3、促長。新梢長至15-20釐米左右時,追施速效肥料,地下追肥和葉面噴肥交替進行。土壤追肥株施尿素40-50克,新梢迅速生長期間隔半月施1次,連施二到三次。追肥時結合滴灌澆水。葉面噴肥為0.3%尿素和0.4%-0.5%磷酸二氫鉀,每一周左右天噴施1次。
當新梢長到30釐米左右時摘心,促發二次枝,培養結果枝。新梢長至0.3米左右時在樹旁立一竹竿,並選一健壯新梢為領導枝,綁縛在竹竿上,防止倒伏,促其生長。
4、促花。 七月中旬以後,停止土壤追肥,每10天葉面噴0.3%磷酸二氫鉀1次。如土壤墒情好,一般不澆水。雨季注意排水。
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上旬,噴ppo或多效唑200倍液2次,間隔15天。
八月份,將樹幹拉成向西傾斜,與地面成60-70度角,呈一邊倒形。拉幹時防止將樹幹拉成弓形。 5、 大棚內的溫溼度管理 。當外界氣溫降至0℃或霜降後要抓緊扣棚上塑料棚膜,白天蓋草苫降溫,晚上揭草苫通風,使大棚內溫度保持在0-7.2℃,以保證休眠期。 到12月初開始升溫打破休眠,白天揭草苫,傍晚及時放草苫,保證大棚內溫度。升溫後至萌芽期要逐步升溫,不可升溫太急,防止升溫過快導致先長葉後開花。
6、升溫後大棚肥水管理。升溫前灌1次透水,其他時間視墒情適時滴灌。落花後株施尿素100克,硬核期株施複合肥150克,果實膨大期株施複合肥200克。落花後至採收前,葉面噴肥三四次。前期噴布硼、鈣加0.3%尿素,後期噴布0.3%磷酸二氫鉀。
7、桃樹花果管理。現蕾期,疏除枝條基部和頂端坐果率低的晚花、弱花。初花期每畝棚放置2箱蜜蜂授粉,落花後1周開始第1次疏果,疏去並生果、畸形果、小果。當果實長到手指頭大時定果,長果枝留三四個,中果枝留二三個,短果枝留1個,其餘的疏除。外圍、上部宜多留,內膛、下部少留。
在桃樹溫室大棚內採用吊果枝、合理修剪、鋪反光膜等技術促進果實著色和成熟。到「五一」節就可以採收了。
同志們、朋友們,桃樹是極易形成花芽的樹種,只要我們掌握好管理方法,控制好溫度豐產豐收是很容易的。我說的方法你們記住了嗎?有不同意見或者好的方法我們共同探討相互學習。請留言。
文/圖片源於網絡/版權屬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