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虧損1.2億 文具行業領軍者坎坷的探索之路

2021-01-20 同花順財經

2018年A股上市公司虧損企業的數量是2017年的1.99倍,高達452家。

而平時被我們忽視的文具行業中,一家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是24.4%、36.4%和34.3%,2018年的營業收入高達85.34億元,利潤年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4.5%,2018年歸母扣非淨利潤7.49億元。雖然公司的業績非常靚麗,但公司的一項業務卻面臨著自開展以來連續的虧損,4年來累計虧損高達1.2億元。

這家公司就是晨光文具(603899),開展的業務為探索新零售模式的"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新零售模式探索還值得繼續嗎?讓我們通過各方對比一探究竟。

直營大店年年虧損,新零售模式探索是否值得繼續?

公司在2013年成立了直營旗艦大店"晨光生活館",店鋪選址主要包括書店聯營、購物中心以及城市商業中心。在2016年對」晨光生活館」進行升級而推出」九木雜物社」,探索Shopping Mall為主,工業化零售模式,欲打造高品質、高復購率、高客單價、高性價比商品模式的店鋪新模式。

公司生活館和雜物社自2014年來營業收入CAGR高達81.3%,店鋪數從2014年47家到2018年255家,CAGR高達52.6%。其中九木雜物社自2018年3季度開始開放加盟,從江浙滬向全國拓展,進駐32個城市。

雖然公司的店鋪數量和總營業收入得以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卻面臨此務不斷虧損的困境,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虧損的比例越來越小,說明管理層對於此新零售模式的運營能力不斷加強。

那這項業務是否值得繼續堅持?我們可以看看這個行業最優秀企業的經營情況,日本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畫日前發布了2018財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益4097億日元(約255億人民幣),其中中國市場取得751億日元(約47億人民幣)。中國的名創優品2018年營業收入170億元,全球門店3500家。晨光文具2018年營業收入約85億,如果能把雜物社的業務成功推向市場,無疑是再造一個晨光,從這個角度來看,業務的持續探索值得繼續,同時對於晨光向雜物社的擴展,並不屬於跨行業,只是向同行業更廣闊的的空間進軍,因此許多經驗和優勢是可以共用的,詳細內容下面會進行論述。在大概率成功的方向上堅持,這應該是明智的選擇。

近4萬億文創市場的大蛋糕,九木雜物社能切得多大的份額?

文創產品就是文化+創意產品,其核心為「商品」,商品的本質是交易,以商品為核,以文化屬性為附加值。中國文創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政策、經濟、社會、科技等條件的支持,共同推動文創產業發展。2017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4722億元,佔GDP比重4.2%,繼續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

讓我們把眼光聚焦在2018年最火的故宮博物館文化創意館,故宮博物院官宣文創產品2018年銷售量早已突破10億元大關。2018年12月11日,"故宮淘寶"發售8款彩妝產品,最熱單品亞光「仙鶴口紅」半天不到銷量已經破萬,數據顯示雙十二當天,截至13:50分淘寶的銷售情況是72338支,而且顯示第二批春節後陸續發貨。當前市場對於文創產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關鍵是設計出與文化更好融合的產品,更有創意的產品。

再把眼光轉向公司的九木雜物社,通過圍繞讀書/旅行/手帳/禮物4個場景深度挖掘,與大IP進行合作,以手帳筆記本、紙膠帶和彩色畫筆等為載體,推出迎合年輕白領及女性的多元化產品,拓寬目標客群。與IP的合作中包括與梵谷博物館推出的「梵谷」系列文具,融入了梵谷名畫《向日葵》、《星月夜》、《麥田群鴉》等元素,精緻美觀,含有藝術氣息。再比如晨光文具和和經典動漫IP航海王推出的黑金系列……

(數據來源:大上海時代廣場,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在對未來的布局上,公司與晨光集團、上海平石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共同出資新設寧波鍾晨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公司出資8900萬元(佔44.5%)與晨光集團出資11000萬元(佔55%)、平石創投出資100萬元(佔0.5%)。旨在加快精品文創業務發展。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為主,期望通過該基金收購以文化文創為主的優質資產,加速公司從傳統文具製造商向精品文創創意企業的轉型。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未來文創市場的規模是巨大的,公司當前已經有所嘗試並對未來也進行了布局,但購買好的IP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如何進行開發,如何融入到產品之中。公司未來市場份額能佔據幾何,還得拿出幾款實實在在的爆款產品給予市場回應。

對比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九木雜物社的勝算幾何?

名創優品2018年營收170億元,全球員工突破30000人,成立5年時間內將品牌3500多家門店開向了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營業收入從2014年20億元做到2018年170億元,門店從2014年373家做到2018年3500家,高速的增長對應的是商業模式的成功。

名創優品在經營上有4個特點:

由於九木雜物社的產品定位是高性價比的精品文創和生活消費品,和名創優品的極致性價比的理念類似,因此選擇從供應鏈物流、產品設計和投資加盟模式三方面進行比較,掂量掂量九木的份量。

供應鏈物流:名創優品對於供應商的選擇,第一,以量制價,採購規模一定要大,提高採購議價能力;第二,買斷定製,改傳統零售「代銷制」的惡習,產品買斷,賣得掉賣不掉與供應商無關,砍斷供貨商染指終端定價的可能;第三,不壓帳期,在訂貨的時候給訂金,貨到倉庫的時候,按流程迅速結算;第四,工廠直採,去除所有中間環節,節省了一大筆渠道費用。在物流環節,名創優品採用「中央倉庫+少量配貨」模式,供應商產品直供中央倉庫,倉庫每天僅向門店少量供貨,避免產生庫存積壓,同時開發供應鏈管理體系,對商品的動銷數據進行管理、分析,實現商品智能調配,提高資金和銷售效率。

晨光文具由於大力發展文具辦公直銷,截止2018年末,晨光科力普全國已投入運營5個中心倉,覆蓋華北、華南、華東、華西、華中五大區域。同時公司擁有敏捷的供應鏈,能夠從信息搜集、研發設計、採購、生產、分銷各個環節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並率先在全行業系統性地導入了科學的供應商評價區分管理體系,率先建立起專業化的供應商管理及SQE團隊。

通過供應鏈物流角度的比較,晨光文具供應鏈和物流處於行業領先的水平。未來隨著中心倉的布局不斷深入,中心倉的覆蓋範圍越來越廣,能夠直接打通從倉庫到零售商的渠道。無論對於雜物社還是當前文具零售店而言,都是巨大優勢。

產品設計:名創優品的產品的發現機制主要有四個途徑:第一,從日本、美國全球範圍內捕捉這種新產品的信息;第二,通過網絡去捕捉最新的潮流;第三,從供應商獲得最新信息;第四,讓用戶能參與到產品開發環節中。名創優品在產品設計上主要抓三個要素:系列感(產品出來,都有一個風格,一看就知道是一系列的產品)、簡約風(產品極度少、極度簡約,但是價值極度高)、時尚感(簡約極致就是最高級、最大牌的時尚)。

晨光文具在文具方面的優異設計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公司「悅寫緩衝」中性筆榮獲2019年德國iF設計獎,代表公司產品設計水平得到國際專業的認可。

通過產品的設計的比較,晨光當前的設計能力在文具上體現的較為突出,對於其他日常消費品的設計還有待檢驗。同時對於產品的發現機制上,名創優品有點類似zara的模式,文化創意類的產品,通過觀察和學習也是獲得靈感的一種好的方式。

投資加盟模式:名創優品的擴張上引入創投圈流行的LP概念。加盟商承擔品牌使用費、門店租金、裝修以及首筆鋪貨款,名創優品則負責門店營運、員工聘用、商品配送等。加盟商並沒有經營權,只有收益權。加盟商的收益為門店日營業額的38%,並且為現金日結。

目前九木雜物社的具體加盟模式的細節還無法得知,但是想實現類似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店鋪必須具備極強的盈利能力,而對於當下九木雜物社而言,通過產品端的爆款帶動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同時提供單店盈利能力,進而進入快速擴張的正向循環為正確路徑。

通過上面三個方面的詳細比較,我們發現由於晨光文具在文具行業的多年耕耘,使得其在供應鏈物流和產品設計端具有較大優勢。但同時存在的問題是,沒有爆款產品來提升品牌知名度,店鋪無法盈利而沒法帶動加盟的快速擴張。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文章的內容,九木雜物社作為晨光文具店新零售模式的探索,選擇的方向具有廣大的發展空間,相比其他跨行業的競爭對手,九木雜物社依靠晨光文具而具備許多成功的充分條件,如同跑道上起跑前已經領先對手一個身位,但優勢能否轉化成決定因素,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晨光文具生活館三年半累虧1.08億 營收淨利增速放緩
    核心業務遭遇行業天花板,發力新業態又接連虧損,老牌文具製造商晨光文具的轉型之路道阻且長。其實,單從業績上來看,晨光文具持續向好,2016年-2018年該公司營收從46.62億元增長至85.35億元,淨利潤從4.813億元增長至8.078億元。近三年,它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
  • 線下業態持續虧損 晨光文具轉型遇阻
    線下業態持續虧損 晨光文具轉型遇阻   為了對抗文具行業紅利的不斷下滑,晨光文具正在探索賣化妝品的可能性。   6月20日,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 「晨光文具」)發布公告稱,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修訂《公司章程》並辦理工商登記的議案。
  • 晨光文具:創新30年 國產文具的崛起之路
    三十餘年,晨光一直深耕文具行業,陪伴一代又一代消費者學習工作。而今,晨光文具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文具製造商之一,成為深受國人喜愛的「國貨之光」,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30年書寫中國文具史 晨光奮鬥之路  1990年,在汕頭谷饒鎮橫山村的兩間小平房,晨光文具邁出了創業第一步。
  • 疫情影響遭打擊,轉型之路多坎坷,晨光文具:我太難了
    晨光文具,可以說是每個80後與90後讀書時代的記憶——從小學開始就出現在小賣部招牌上的晨光文具logo,高考備考時到一支黑色經典水性筆,加上一盒替換筆芯的性價比首選。 然而這家曾經的巨頭,如今卻風光不再,8月22日,晨光文具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
  • 晨光文具:一年賣85億,傳統業務一枝獨秀,高端生活館持續虧損
    1990年,它從代理商做起,2018年,它把幾塊錢的小生意做到了85億。這家公司就是我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國內文具行業的絕對龍頭晨光文具。從學校邊的文具店到辦公桌上的油性筆,晨光文具陪伴著80後90後長大,承載了很多青春的記憶,如今,即將30歲的晨光文具,也有自己的壓力。
  • 文具不好賣、生活館持續虧損 晨光文具跨界化妝品能成功嗎?
    2018年年報顯示,晨光文具全年營收85.35億元,同比上漲34.26%;歸母淨利潤8.08億元,同比上漲27.25%。2019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23.56億元,同比上漲28%;歸母淨利潤為2.59億元,同比上漲26.42%。
  • 晨光文具等來了黃昏……
    截止到2016年,國內從事文具製造的企業高達8,000 家左右,根據中國制筆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列入統計口徑的規模以上文具生產企業1,500 多家,但是,銷售額超過10 億以上的企業寥寥無幾,90%的文具生產企業年銷售額低於1000 萬元,大部分企業產品單一,競爭集中在低端產品,文具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還很低。
  • 零售店虧損,晨光文具拓展化妝品業務謀轉型
    晨光文具控股子公司上海晨光科力普辦公用品有限公司在2018年10月的一次經營範圍變更中,就曾增加了化妝品、清潔用品、衛生用品等若干內容。2019年2月,晨光文具聯合國內美妝品牌瑪麗黛佳推出「晨光盛世新顏×瑪麗黛佳限量禮盒」。3月,晨光文具聯手美加淨,在櫻花季推出了櫻花物語限定禮盒,並亮相上海顧村公園櫻花節。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晨光文具選擇增加化妝品業務,是為了增加新的盈利來源。
  • 老品牌的創新之路,曾經街邊的晨光文具店變身商場的頭牌網紅店
    兩種業態的現實考量晨光文具新開的這兩種新業態零售店,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按晨光文具年報顯示,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晨光生活館(包括九木雜物社)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這部分業務的淨利潤為-4114.99萬元;到2018年上半年,虧損縮窄至796.35萬元。公司在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稱,「晨光科力普、晨光科技、晨光生活館新業務持續高速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113%。
  • 旗下生活館持續虧損 晨光做化妝品 文具大佬何去何從?
    今年1月,晨光文具與化妝品品牌瑪麗黛佳聯手,推出限量禮盒,禮盒中包括眼影盤和便籤本;3月,晨光文具又和美加淨進行合作,在櫻花季推出了櫻花物語限定禮盒,內含美加淨櫻花潤手霜、晨光櫻花本和櫻花筆套裝。  根據晨光文具發布的2018年財報,在傳統業務上,晨光文具的增速放緩。數據顯示,其書寫工具2018年實現收入19.46億元,同比只增長了8.8%。
  • 靠賣筆1年賺85.34億,卻遭日本品牌搶市場!現竟持續虧損6年?
    接下來的很多年,晨光出現在市面上,並深受學生黨的喜愛。近8年,晨光文具的純利率一直在25%~28%之間,雖然看著不高,但還是穩坐市場老大。文具行業的齊心集團的純利率為17.9%,廣博股份的純利率為20%。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晨光文具的純利率和其他公司比起來還是很高的。
  • 2020年版中國文具市場深度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制筆協會發布的《中國文具行業競爭態勢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文具行業(不包括辦公設備和家具)市場規模約1,500 億元(約合215 億美元),而國際文具市場規模約2,500 億美元,與中國人口佔全球比重約20%相比,中國文具市場規模僅約佔全球文具市場規模總額的8.60%;從人均文具消費額來看,中國人均文具消費額約僅為105 元/年,而全球平均人均消費水平約為240 元/年,人均文具消費額還不到全球平均人均消費水平的一半
  • 小文具,大作為——晨光文具2019年報點評
    來源:雪球之前寫過恆瑞、海天及珀萊雅的年報點評,今天我再來寫一寫我的另一支持倉股——晨光文具晨光文具今晚發布了2019年年報,先看一下幾個關鍵指標2019年晨光文具營收達111.41億,同比增長30.53%,歸母淨利達到了10.6億,同比增長31.39%
  • 香港迪士尼連續2年虧損 去年度虧損1.71億港元
    (原標題:香港迪士尼連續2年虧損 去年度蝕1.71億)
  • 晨光2元錢的文具,一年賣出64億!從代工廠到中國文具第一品牌
    2017年,晨光文具營收64億元,同比增長36%。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那個賣2元一支的筆的晨光,一年賣出了64億。   以晨光目前的市值,創始人陳湖雄三姐弟的身家合計100億左右,跟著打拼創業的70多名兄弟姐妹們也因此成為了千萬富翁。
  • 存貨越積越多,周轉率大幅落後,晨光文具6年探索難見曙光
    營收淨利雙增的背後作為國內文具行業的知名企業,也作為老牌文具製造商的晨光文具,從1990年的代理商開始做起,如今已形成了兒童、學生、辦公、時尚四大產品陣營,涵蓋10大類、54小類的文具產品系列,從幾塊錢的小本生意發展成為幾十億營收的大公司了。
  • 十大文具品牌冠軍貝發集團:金牌品牌的成長之路
    縱觀貝發集團的口碑成長之路  貝發集團如今在海內外文具市場頗負盛名,產品遠銷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0%產品之間銷往海外市場,雖然在走出國門的路上充滿坎坷,受到很多不公平待遇,但是「智慧貝發」主動出擊,憑藉品牌實力和創新意識,屢次攻克難關,終於在中國出口海外的市場站穩腳跟。
  • 晨光文具,市值高達650億的「抄襲巨頭」
    2000多一瓶的茅臺,市值2萬多億;10塊錢一瓶的海天醬油,市值6000多億;甚至2塊一隻的原子筆,市值也能600多億。那個賣中性筆的晨光文具(603899.SH)市值已經超過650億,年內漲幅也已超過50%。
  • 入局者眾,破局者少,詳解文具行業三十年
    陳湖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89年,陳湖雄開始進入文具行業,8年時間裡,從挑著雜貨擔子去全國各地推銷產品最後做到了地區總代理,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文具代理商。好景不長,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亞洲經濟一路下行,製造業浪潮衰退,諸多中小文具企業宣告破產,陳湖雄的供貨商們也都一一倒閉。
  • 晨光文具(603899):4年漲4倍 小小文具店究竟有什麼魔力?
    晨光文具(603899):4年漲4倍 小小文具店究竟有什麼魔力?  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從2015年1月27日上市至今,股價更是累計上漲超過410%,相當於4年半時間上漲超過4倍,妥妥的大牛股,然而這4年間大盤卻臥倒不動。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大盤下跌,晨光文具的股價卻很堅挺,為什麼能這麼牛?下面,撥開迷霧,我們來一探究竟。  一、晨光文具知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