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蔬菜基地:微信下單快遞上門 買菜不用再擠菜市場

2020-12-23 東南網泉州頻道

按需定產、配送到戶,蔬菜基地與餐桌對接零距離——

微信下單快遞上門 買菜不用再擠菜市場

網際網路把基地和餐桌之間的距離縮短。圖為農民在蔬菜基地工作。(朱周能 供圖)

清晨田間還帶著露珠的蔬菜,經過工人採摘挑選後,直接配送到您的廚房,上班之餘不需擠在人聲鼎沸的菜市場買菜,如今已成為可能。日前,記者走訪了解到,泉州市一些蔬菜基地已經通過網際網路+配送的模式,解決了蔬菜從基地到市民手中最後一公裡問題,同時減少了中間環節,為蔬菜基地拓寬了盈利的路徑。

□本報記者 黃文珍 實習生 陳舒恬

蔬菜基地直供配送

以往從蔬菜基地到市民的菜籃子,一般要經過採購商、批發市場再到終端零售市場。中間兩至三道環節,增加了流通成本。

「菜賤傷農,菜農常常處在利潤層級的底端。打個比方來說,菜農直銷蔬菜一斤能掙上四元,而經過中間環節層層流通和利潤分成之後,菜農一斤蔬菜只能掙一元。」泉州西疇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周能坦言。

2011年,朱周能決定改變這一局面,嘗試全產業鏈經營,即採用會員制,將蔬菜從基地直接搬上市民餐桌。

「會員從最初不到10人,如今已發展到家庭會員800多個、單位會員40多個。」朱周能透露,基地參考了國內外流行的「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以需定產,即根據本地市場現狀,從會員需求量出發,制定生產計劃,產品質量監控,最後直供配送到家的運作模式。「根據市民對蔬菜品類的需求,從最初的4、5個品類,發展到如今的15個種類,而蔬菜種類仍在持續開發當中。」

據介紹,如今西疇農場擁有蔬菜基地面積820畝、配送中心800平方米、冷藏庫120立方米、專用配送車5輛、專職配送人員15人。「平均每斤蔬菜價格為5元,一個季度起訂,市民可以通過微信下單。」公司營銷相關負責人劉志軍介紹,由基地制定好菜單,一周配送一次。這樣,相同品類、相同質量的蔬菜價格低於超市和農貿市場,既降低客戶的消費成本,又明顯增加生產環節的盈利空間。

如今,發展會員制,按需定產、直供配送,已經成為泉州一些蔬菜基地新的銷售模式,泉州園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是採用該模式的蔬菜基地。董事長莊小銘告訴記者,公司一般會在客戶需求量基礎上,按比例多生產一些蔬菜。按訂單制定生產安排,規避了蔬菜滯銷,降低了基地蔬菜流通風險;同時,又有多餘的蔬菜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焦點

  • 網上買菜很方便 動動手指,肉菜送上門
    窩在家裡動動手指,然後等配送員把蔬菜、肉類送上門來,成為當下不少市民的選擇。那麼,網上買菜有哪些途徑?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記者展開了調查。記者調查了解到,消費者想網上買菜,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一是登錄美團外賣手機APP,點擊「蔬菜水果」一欄,就會彈出幾家可以網購蔬菜肉類的店家;二是通過手機微信搜索與買菜相關的小程序,可以找到幾家提供網上買菜服務的商家;三是登錄餓了麼手機APP,點擊「買菜」一欄,也會彈出可以提供網上買菜的店家。那麼,三種途徑如何選擇?
  • 昆明市興起網際網路買菜
    摘要:近日,昆明市掀起網際網路買菜風潮,一分錢買蔬菜水果,不到一小時就能送到家,不少線下商戶紛紛加入社區團購。   「手機下單、送菜上門,最快30分鐘菜就能送到家。」
  • 網上買菜送 上門
    網上買菜送上門「買菜網」前景看好省會進入生鮮網購時代  □本報記者 吳 溫  只需在家中點擊滑鼠,網站就會把配送好的蔬菜送上門——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不光網購服裝等受人追捧,網上買菜也成為不少市民的消費選擇。這種消費形式有著怎樣的優勢?運營狀況如何?如何才能走得更遠?
  • 天津南開區24小時營業智慧菜市場 春節不打烊鮮菜送上門
    原標題:春節不打烊 鮮菜送上門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裡,家住南開區鼓樓街的王大爺沒有像往年那樣囤菜,因為家門口新添了一家不打烊的菜市場。王大爺說:「這個菜市場很貼心,不僅價格便宜,還能送菜上門!」
  • 合肥老人買菜那些事兒 網上購菜送菜上門很新潮
    買菜,是生活中一件小事,也是許多老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隨著網絡發展,除了去菜市場、超市買菜,老人們買菜也有了更多選擇,比如網上購菜送菜上門,線上預訂站點自提……這些方式看起來新潮,要注意哪些地方?本期晚霞關注「老人買菜那些事兒」。
  • 多多買菜能送貨上門嗎 多多買菜可以配送上門嗎
    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推出的買菜平臺,大家可以在多多買菜上選購每日的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米麵糧油、日用小百貨等。大體上和我們在其他電商平臺網購差不多,那麼多多買菜下單之後貨品可以送貨上門嗎?多多買菜有上門配送的服務嗎?下面來具體了解下吧。  多多買菜可以送貨上門嗎
  • 北京東單菜市場異地變身"超五星" 買菜可用微信支付寶
    離開老北京人生活18年的東單菜市場今天又回來了。今天上午10點,1997年從東單路口西北角被整體拆除的東單菜市場異地重張,被人們稱為「超五星級菜市場」的這家新店,地址選在了居民聚集的和平裡西街地壇公園北門旁。
  • 買菜不用跑遠了!
    來源:金融界網站對老一輩的人來說,菜市場是「每日必打卡的地方」。隨著城市規劃的發展,很多農貿市場、菜市場逐漸退出了大家的視野,街邊路口的小菜攤也是「不定期出沒」,傳統超市成為社區居民們買菜的新去處。高汰換率、高補貨率,門店24小時營業,下樓就能買到新鮮蔬菜,遇到天氣不好、不願出門,APP下單半小時就能配送到家。 蔬果的新鮮,對社區居民來說非常重要。張阿姨說「以前在菜市場買菜精挑細選後回家還得擇掉很多爛葉」。
  • 線上+線下 泉州南安市民買菜方式多樣
    隨著疫情形勢穩中向好,出門購買生鮮蔬菜肉類的市民逐漸多起來。「現在是兩三天外出買一次菜,一次購買200-300元的菜品就能滿足家裡的需求。」住在市區日昇新城小區的林先生表示,如今超市、市場逐漸恢復經營,可以隨時去購買生鮮蔬菜肉類,且種類和存量都非常充足,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囤貨,吃多少買多少即可。
  • 買菜類App下單後等菜下鍋 超時2小時 網際網路買菜慢了?
    昨天有讀者吐槽,自己被網際網路買菜App給坑了:下午4點34分在每日優鮮App上買了晚上要吃的菜,按App上的承諾應該在1小時內送到,最後快2小時才送到,6點半才開始做飯。手機點一點,生鮮蔬菜送到家,時下,不少人愛上了網際網路買菜。家住杭州豐潭路附近的沈女士就是網上買菜的重度用戶。
  • 網際網路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巨頭瞄上了正處在風口上的「網際網路買菜」。這一新興模式,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它也引發了網友對菜市場小商販們的擔憂。「網上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相比於線上選菜,菜市場有哪些優勢?平臺補貼為什麼不是長久之計?菜市場的存在對一個城市意味著什麼?
  • 巨頭進軍生鮮配送,以後買菜也靠APP?
    90後都市白領小劉拿出手機,在APP下單了當天的晚餐食材。「我覺得線上買菜是趨勢,特別是對於沒工夫逛菜市場的年輕人,我們這一代又普遍比較懶。」這一幕或許已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紅星新聞記者詢問了在線上買菜的朋友們,這些80後90後不怎麼會挑菜也不擅長砍價,菜場附近停車難更是她們買菜的重要阻礙。於是,她們便只好轉向她們熟悉的易於操作的線上渠道,包含外賣、快遞、跑腿平臺以及大型綜合類O2O平臺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京東到家、淘鮮達、美團、餓了麼等。如果是耐儲存的蔬菜,也會前往京東生鮮、天貓超市生鮮上購買。
  • 菜丁買菜——替一萬家菜市場攤販送貨上門
    美團,餓了麼紛紛加入菜市場大戰,一邊是菜大全,一邊是餓鮮達。 2019 年 11 月 20 日,據「晚點Late Post」消息,美團旗下生鮮業務美團買菜在深圳擴張,首批開出 9 家線下服務站。這也是繼北京、上海、武漢之後,美團買菜第一次攻掠華南腹地。
  • 寄快遞在線下單寄件|上門取件|快遞單號查詢接口-快遞鳥API
    上門取件,是電商平臺為寄件用戶提供的通過一鍵下單到快遞員,並在2小時上門取件的寄件服務。適用於散客在線寄件、電商退貨上門取件等業務場景;通過API指令由系統自動將消息發送給物流公司和快遞員,由快遞員上門取貨攬件與在線收款;解決寄件客戶不用線下找快遞員、不用苦苦等待,通過上門取件服務讓客戶可以輕鬆選擇約定時間、地點完成寄件需求。
  • 美團菜大全將菜市場搬到線上,北京城八區居民可享30分鐘新鮮菜到家
    來源:藍鯨財經「我才知道現在線上買菜都能直接買套餐了,這可省了我不少精力,要放在大冷天去菜市場,買菜時候再想著怎麼搭配,可得受不少罪!」凜冬已至,距松榆裡菜市場不到兩公裡的丁阿姨今年再不用為出門買菜犯愁了,因為她可以在家坐等孩子用外賣下單的新鮮菜送上門。據了解,目前美團菜大全已經把北京市近30個傳統菜市場搬到了外賣平臺上,「目前城八區都已有店了」,美團菜大全有關負責人說,身處配送覆蓋範圍內的市民,打開美團或者美團外賣搜索「菜大全」,即可下單享受菜市場新鮮菜30分鐘送到家的外賣服務。
  • 東方網開通"網上菜場" 買菜可以不用擠菜場
    東方網記者趙小磊11月28日報導:平日買菜,質量、價格,安全性、便利性,這些都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現在,點點滑鼠就可以辦到——東方網的「網上菜場」上線了,「質優、安全、方便」正是這個平臺服務的宗旨。
  • 在深圳,你實現買菜自由了嗎?
    八點鐘左右,我就起床去樓下買早餐,順便在附近的菜市場買中午和晚上要吃的菜。自己去菜市場買菜,不僅更便宜,還更新鮮。01有一年我回老家,爸媽問我,你一個月掙幾千塊,在深圳夠用嗎?結果去了之後才發現,農批的東西並不便宜,甚至一些蔬菜水果,比沃爾瑪更貴。買了七八種蔬菜,兩袋水果,三百塊錢就沒了。三十多一斤的草莓我捨不得買,還是媽媽掏一百多塊買了5斤。後來買核桃、買紅提,買大閘蟹又去過幾次福田農批,發現真的很坑。
  • 湖北夷陵居家戰「疫」:網上下單買菜免費送貨上門
    「一顆包菜、2斤蘿蔔、3斤土豆……」2月1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際維菜市工作人員正忙著把新進的各類新鮮蔬菜,按照網上下的訂單把居民需要的蔬菜稱重、標價、打包,然後進行統一配送。截至到當天下午4點,菜市就接到100多個網上訂單,中午剛進的蔬菜就基本賣完,晚上還要繼續安排人去物流園進貨。據了解,線上下單程序非常簡單,只需在微信朋友圈裡面添加朋友,搜尋際維菜市這個小程序,點開之後添加這個程序,添加程序到桌面之後就可以點菜下單。
  • 菜市場買菜,遭遇「貼身跟蹤,強迫買菜」!
    今天,我拖了一個購菜的推車到菜市場買菜。剛到菜市場門口,就被一個穿著綠色衣服的銷售員圍過來。他要求我下載叮咚買菜APP買菜,說滿45減20。我表示一再表示不用,他卻一直跟著我,好煩!大有我不下載就不走的架勢。
  • 網際網路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羊毛」能薅多久?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巨頭瞄上了正處在風口上的「網際網路買菜」。這一新興模式,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它也引發了網友對菜市場小商販們的擔憂。「網上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相比於線上選菜,菜市場有哪些優勢?平臺補貼為什麼不是長久之計?菜市場的存在對一個城市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