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會場擺上葉卡捷琳娜雕像用意何在?她曾對土耳其做了什麼?

2020-12-11 史海尋蹤

敘利亞戰場上,當土耳其不得不直面俄羅斯的鋒芒時,非常明智的選擇了和談。畢竟在國際事務中,大多秉承著一種態度:佔據上風時咄咄逼人,沒有把握時以和為貴。

然而當土國代表團抵達克裡姆林宮時,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現了,偌大廳堂中只留下四張椅子,供兩國總統和翻譯使用,其他人只能站著,而且他們後面赫然便是葉卡捷琳娜女皇的雕像。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如此安排顯得別有深意。

葉卡捷琳娜是沙俄歷史上最著名的女皇,沒有之一,曾有句舉世皆驚的名言:

假如我能活到兩百歲,整個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

多麼的自信和霸氣,將女皇彪悍的氣質刻畫的淋漓盡致。她在位期間,將危機四伏的俄國打造成一支可怕的力量,對外積極擴張謀奪利益,使沙俄疆域大為增加,其中就有來自土耳其的巨大「貢獻」。

葉卡捷琳娜原名索菲婭,出身並不顯赫,只是位平凡的普魯士姑娘(德意志地區),其父是擁有一小塊領地的沒落貴族。她能從灰姑娘一躍而為女沙皇,緣於邂逅了遠在星辰之外的好運氣。

當時的俄國女沙皇伊莉莎白一世,是彼得大帝唯一直系後代,但她沒有子嗣,按傳統需要在眾多遠親裡選接班人。王室聯姻是歐洲各國合縱連橫的慣用方式,找到一位有血緣關係的繼承人並不困難,霍爾斯坦(位於德國北部)王子彼得被選中。

這使眾多德意志公主芳心暗許,誰能嫁給彼得就意味著將來成為俄國皇后,經激烈海選,索菲婭被定為彼得未婚妻。她能被選中,離不開普魯士國王的支持,作為歐洲重要力量,普魯士的意見必須被俄國慎重對待。在身不由己的利益漩渦中,索菲婭不可避免地被拋入一段不幸婚姻中。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索菲婭抵達莫斯科,未來夫君的一番話卻令她如墮冰窟。彼得非常坦率地告訴她:「你我二人的婚姻只是政治需要,我已心有所屬」。

備受打擊的索菲亞很快冷靜下來,只有成為真正的俄羅斯人,自己才能在這個國家立足。於是她晝夜苦讀,盡其所能了解俄羅斯的一切。甚至當身患重病時,堅持把為她祈禱的新教牧師換成了東正教神父,以此表明皈依之志,此舉贏得整個俄羅斯宮廷的讚許。

1744年索菲婭受洗東正教,換了個斯拉夫名字葉卡捷琳娜。

婚後兩人各行其是、勢同水火,彼得登位後關係更是急轉直下,到了公然敵對的地步。葉卡捷琳娜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將來,她面臨三種選擇:維持現狀和彼得榮辱與共;繼續被彼得冷落等著被打入冷宮;再就是主動出擊,我的命運我做主。

葉卡捷琳娜騎馬像

第三條路成了她的最終選擇,並暗中拉攏近衛軍力量。1762年趁新帝立足未穩,葉卡捷琳娜成功推翻彼得三世,當上了女沙皇。

葉卡捷琳娜登位之初,面對的是一個國庫空虛、商貿凋敝、軍備廢弛的國家。她意識到只有將俄羅斯打造成令人生畏的強權機器,才能贏得足夠的尊重。經過一系列新政,俄國變得強大起來。

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高加索地區

個性的強悍加上雄厚的實力,催發了葉卡捷琳娜的野心。她的前輩彼得大帝只打通了波羅的海出海口,卻始終未能得到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葉卡捷琳娜決定幫他完成這一願望。

要想到達黑海,必須經過高加索地區,奧斯曼帝國成了最大阻礙。然而當時的奧斯曼仍然強大,單憑俄羅斯一家難以拿下,於是女皇極為策略的採取蠶食手段,並且拉攏英普等國建立反土聯盟。

土耳其海峽連接黑海和地中海

對於俄國的屢屢挑釁,土耳其再也坐不住了,並於1768年糾集法奧等國對俄宣戰。俄波羅的海艦隊繞過歐洲,駛入地中海並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這引發了希臘、敘利亞以及北非等土耳其殖民地的反土鬥爭,令其陣腳大亂。陸戰中俄軍亦連戰連勝,直至打到黑海岸邊。

水陸兩線的失敗,迫使土耳其承認克裡米亞汗國獨立,隨後被俄納入版圖。

失敗後的土基不甘受辱,於1785年再次對俄發起挑戰,以期奪回克裡米亞和高加索的喬治亞。這一次更慘,不僅延續了之前的失敗,更是被迫籤約,承認俄國對克裡米亞和黑海北岸地區的永久主權。

值得土耳其慶幸的是,雖然連續敗在女皇手下兩次,畢竟還保住了大部分地盤。歐洲另一個國家波蘭,則被葉卡捷琳娜聯合普奧兩國,接連瓜分三次,直接歸零。

在女皇任期內,俄疆域擴大67萬平方公裡,其中有46萬平方公裡來自波蘭,剩下部分由土耳其拱手相讓。這種「虎口奪食」式的掠奪,顯然要比吞併荒涼廣袤的西伯利亞難度大的多,葉卡捷琳娜也因此留名俄國擴張功勞簿。

此次「會場女皇塑像」事件,顯然是俄對土耳其的警告:莫蹈覆轍,勸君自重。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帝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
    索菲亞曾跟隨父母遊歷歐洲,拜訪各國宮廷和貴族,並接受歐洲文化薰陶。在法典編纂初期,葉卡捷琳娜二世向法典編纂委員會發布《聖諭》。宣稱社會上"一切公民平等",政治上實行"分權原則",經濟上實行"自由主義"。然而1769年解散法典編纂委員會,什麼法典也沒制訂。表面理由是俄土戰爭爆發,但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日後一封信解釋:"俄羅斯帝國自有國情",貴族豪門阻力重重,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 教堂藝術講座:彩窗玻璃用意何在?
    這些教堂內作品用意何在? 2013年6月27日,從業於建築領域的金姊妹在上海鴻德堂分享教堂建築藝術,從基督信仰與建築專業的角度,分析基督教有史以來教堂建築的形式在信仰上的提現。 基督教並非一開始就有教堂,當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國教之後,基督教得以走出「地下教堂」,開始在地上興建豪華的教堂。
  • 葉卡捷琳娜一世:從女俘到俄國首位女沙皇,她的人生可謂傳奇
    瑪爾塔顯然不是傻白甜的角色,她從小就寄人籬下,早就練就了察言觀色的本領,也知道要怎麼討人歡心。首先,瑪爾塔的性格開朗,富有同情心,而且精力充沛。據說,她不但能安撫彼得大帝的怒火,還能無微不至地照顧好發病(癲癇)的彼得大帝,更難得的是,她還跟彼得大帝上戰場,南徵北戰,到處奔波。簡單說,瑪爾塔既做了皇帝溫柔鄉的情人,又在艱苦生活中陪伴在側。實屬難得。
  • 紅樓夢:薛寶釵服食的冷香丸是什麼意思?作者這樣設計用意何在?
    歡迎來到他來自江湖12,小編承諾為您創造更多的文化故事,您可以右上角點個關注哦紅樓夢:薛寶釵服食的冷香丸是什麼意思?作者這樣設計用意何在?在《紅樓夢》中,薛寶釵是跟女一號林黛玉可以並駕齊驅的一個人,就是在金陵十二釵的正冊上,林黛玉與薛寶釵兩個人都是放在一起的。咱們今天先暫且不說薛寶釵與林黛玉誰更好,也不說這兩位誰更讓大家喜歡,就簡單的老討論其中的一個細節,就是關於薛寶釵「冷美人」這樣一個稱呼。
  • 優雅野心家的輝煌統治——葉卡捷琳娜大帝:從沒落貴族到一代女皇
    這樣毫無下限的侮辱直接點燃了葉卡捷琳娜的怒火,於是家庭矛盾的誘因再加上內心的政治欲望,葉卡捷琳娜最終順應了自己的野心,抓住機會一舉奪嫡二、 奠定聲望的第一次」俄土戰爭「葉卡捷琳娜二世還未登上寶座之前,就已經掌握了世界時局動態,清楚地知道俄國目前所面臨的內外壓力,尤其是俄、土兩國之間的世仇更是深入分析過。
  • 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帝俄時代來到河北了!
    提到俄羅斯,你會想到什麼?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壯美的伏爾加河與深邃的貝加爾湖?
  • 燃燒的高加索:1796年的那次遠徵成為了葉卡捷琳娜生平最大的遺憾
    而帶領沙俄步入這一時期的正是那個號稱「假如活到200歲,整個歐洲都將匍匐」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她的擴張意識裡,高加索地區尤為重要。我們不妨借著這一地區的地圖來看看它對沙俄到底特殊在哪裡。除了地理因素以外,俄國還在擔心另一個威脅——奧斯曼土耳其。在俄國的傳統戰略意識裡,加強與奧斯曼土耳其的武力抗爭是重中之重,從上圖我們也能看出,高加索地區離土耳其是有多近了!18世紀70年代,在葉卡捷琳娜二世與奧斯曼土耳其進行第一次戰爭的時候,俄國軍隊就將喬治亞作為在高加索西部地區的作戰基地。
  • 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沙皇俄國繼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後統治時間最久的沙皇,在沙俄歷史上只有兩位皇帝被授予大帝稱號,一位是彼得一世,另一位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來到了異國他鄉的葉卡捷琳娜沒有朋友,語言不通,又不懂俄國宮廷的禮儀和風俗習慣,一開始她受盡了冷眼和歧視。但是這個堅強的女孩暗自發誓:「一定要在這裡出人頭地,我要做俄國的女皇。」為此她逆來順受,拼命地學習宮廷禮儀和俄語,她經常半夜起來,光著腳穿著內衣,背誦俄語詞彙。她還十分懂得察言觀色,討人歡喜,慢慢地宮廷裡的人開始接受她。
  • 你知道香菸嘴裡的爆珠有什麼作用嗎?研究者的用意究竟何在?
    你知道香菸嘴裡的爆珠有什麼作用嗎?研究者的用意究竟何在?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香菸,現在市面上售賣的具有男士香菸,也有女士款的香菸經常吸菸的朋友都會知道香菸裡面設計有爆竹,這樣一個東西,但有人知道他真正的用意何在嗎?
  • 歐洲版武則天,改名的德國公主,葉卡捷琳娜何以承擔"大帝"稱號
    一、領土擴張前的準備 能夠從索菲亞·奧古斯特蛻變成葉卡捷琳娜大帝,獲得俄羅斯人民的承認和尊重,這其中困難重重。好在葉卡捷琳娜的成就足以匹配她的地位,在她眾多的成就中,她在任期間俄羅斯的領土擴張就是其中最顯著的成就之一。
  • 俄媒:普京國情諮文將「批判利箭」射向土耳其
    【《透視俄羅斯》記者 葉卡捷琳娜·西涅利希娃】俄羅斯總統普京3日對議會發表例行年度國情諮文。接受《透視俄羅斯》記者採訪的俄專家認為其內容足夠自由但沒有激進主張。由於近期發生了俄在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巴黎遭遇恐怖襲擊,俄客機在西奈半島被炸毀以及土耳其擊落俄「蘇-24」戰機等一系列突發事件,人們對俄羅斯總統普京3日對聯邦議會發表的例行年度諮文中有關國際安全問題的內容更加關注,並且基本上獲得了期待聽到的內容。普京在談到土耳其的所作所為時表示不會忘記「這一恐怖主義幫兇行徑」,並指出安卡拉還將「不止一次地對自己的造次後悔」。
  • 葉卡捷琳娜二世稱霸世界的計劃:妄圖建立擁有6個首都的帝國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1762年—1796年),是俄羅斯帝國的巔峰時期。她自詡為「開明專制」,實際上卻是陰謀狡詐。在她在位期間,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已經覆蓋了整個歐洲,還影響了亞洲、非洲和美洲。她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呢?
  • 那些年,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與她的情人們的那些事兒
    葉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 II Великая)是俄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女沙皇,也是唯一被冠以「大帝」稱號的女沙皇。她在位時間長達34年,其統治時期被史學界公認為俄羅斯帝國的黃金時代。就像中國的武則天一樣,作為一名女性,要想在封建社會獲得成功,她的婚姻和情感關係往往會成為她的事業的鋪路石。
  • 葉卡捷琳娜二世:一個建立俄國霸業的女人
    葉卡捷琳娜二世畫像 那麼今天我就來講講俄羅斯歷史上最強勢的女人,她就是與彼得一世被世人並稱為大帝的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普魯士公爵之女,同時也是俄羅斯留裡克王朝特維爾大公後裔。1744年被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一世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三世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為葉卡捷琳娜,於1762年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後即位。
  • 1784年2月,葉卡捷琳娜將他提拔為軍事學院院長,授銜元帥
    1769至1774年,格裡高利·波將金參加了葉卡捷琳娜發動的第一場對土戰爭,戰後俄國的邊境擴張至黑海。波將金清楚僅僅實現國土的擴張還遠遠不夠,新得到的土地還需要有人保衛和開墾。對波將金來說,一生中最為持久的事業便成就在南部這片疆土上。他將自己對這片土地的夢想和規劃透露給了葉卡捷琳娜,並最終讓夢想得以成真。
  • 舔屏級高分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來襲
    這不是美劇是俄劇!眾所周知,俄羅斯除了戰鬥力驚人,美女雲集也是出了名的。所以,顏控的劇迷朋友們,當美劇看疲勞時,不妨試下俄劇吧。你會發現一片新天地!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部,製作非常精美的俄羅斯電視劇:《葉卡捷琳娜大帝》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葉卡捷琳娜二世】。簡單來說,這位姐姐就是俄羅斯的「武則天」。
  • 「推薦」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版史達林還是綠帽之王?
    主角光環也無比眷顧這樣一位努力而堅強的女性,當伊莉莎白女皇去世、彼得三世繼位之後,由於小彼得根本對俄國沒有任何好感,毫無當明君的徵兆,甚至還打算廢掉葉卡捷琳娜,讓自己的情人當俄國皇后……反倒是葉卡捷琳娜努力融入到俄國社會,贏得了廣泛民心,所以當她決意發起政變時,幾乎產生了一呼百應的效果,彼得三世甚至沒有什麼抵抗的能力,就乖乖束手就擒。
  • 比起俄羅斯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大帝,他還差好遠!
    普京在競選之初曾說過:「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相比較200多年前的葉卡捷琳娜大帝的豪言壯語,簡直弱爆了。葉卡捷琳娜大帝:給我200年,全歐洲都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被尊稱為大帝的女皇。1745年15歲的葉卡捷琳娜嫁給了彼得三世,結婚10多年沒有圓房。1762年33歲的葉卡捷琳娜率禁軍發動政變,正式登基稱帝。
  • 葉卡捷琳娜做出了公開聲明,宣布保羅為自己的繼承人
    每次得到準許探訪保羅的時候,高大的格裡高利·奧洛夫總是陪伴在葉卡捷琳娜的身旁,他曾宣稱彼得感受到的關注都來自於他。對於葉卡捷琳娜而言,在位期間最棘手的心理及政治難題便是同保羅的關係及其對皇位繼承的影響。自打一開始,葉卡捷琳娜就意識到圖謀推翻的人勢必會將矛頭指向羅曼諾夫家族的繼承人,具體說就是她的兒子,問題的焦點則在於保羅的父親究竟是彼得三世,還是葉卡捷琳娜的情人謝爾蓋·薩爾蒂科夫。
  • 儘管同土耳其籤訂了和平條約,她仍舊感覺到穩定的局勢不會長久
    葉卡捷琳娜並未對英國的請求置之不理,英國方面有恩於她。五年前在從波羅的海奔赴地中海的途中俄國艦隊得到過英國國王和英國的幫助,正是這一次航行給俄國帶來了對土耳其的切什梅海上大捷。同時,英國對俄軍表示出的尊敬也令葉卡捷琳娜感到受寵若驚。而且,由於剛剛經歷了普加喬夫起義製造的大規模叛亂,她本人對喬治三世的處境也深表同情。儘管如此,她還是拒絕了對方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