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恐歸族」:沒有房子拿什麼相信未來

2020-12-25 騰訊網

沒有房子拿什麼相信未來城漂族,繁華都市艱難尋夢他們出身農村,在大學擴招的背景下進入了高等學府深造;但又遭遇就業壓力,穩定的工作像一個難以企及的夢。他們是城市裡尋夢的「城漂族」。看遍城市的繁華後,他們不願再回到原來的生活,但在城市立足卻也絕非易事。地下室、城中村、合租房……他們在城市的邊緣苦苦掙扎。因為巨大的就業壓力和高企的房價,他們很難真正融入城市,他們是另一種類型的農民工,在「跳農門」過程中。

城漂族,繁華都市艱難尋夢

他們出身農村,在大學擴招的背景下進入了高等學府深造;但又遭遇就業壓力,穩定的工作像一個難以企及的夢。他們是城市裡尋夢的「城漂族」。看遍城市的繁華後,他們不願再回到原來的生活,但在城市立足卻也絕非易事。地下室、城中村、合租房……他們在城市的邊緣苦苦掙扎。因為巨大的就業壓力和高企的房價,他們很難真正融入城市,他們是另一種類型的農民工,在「跳農門」過程中,一些人會因為各種原因難以成功,或者說是一時失敗。但他們不想再回到農村,他們的所學在農村幾乎全無施展的餘地,只能繼續漂在城市裡「蝸居」,成為「蟻族」,或者別的什麼「族」。三十而未立的,不在少數。

一組對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數據顯示,55.3%的人認為,穩定的工作是「長大成人」的最重要標準,「有自己產權的房子」(52.3%)、「婚姻美滿幸福」(43.8%)、「有穩定的收入」(41.0%)等指標緊隨其後。同時,調查還表明,近三成受訪者仍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從調查可以看出,穩定的工作是「立」的根本。好在,這些已經三十或者即將步入三十歲的農村大學生,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工作經驗。社會的各種歷練都經受過了,他們走在創業的路上,不敢喘息,不敢絲毫怠慢,因為,對於三十歲的人來說,時不我待。

記者採訪的幾位農村出來的大學畢業生每天穿梭在樓房裡,卻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有時也會慨嘆人生多艱。但感傷之後,他們也挺起胸膛,繼續投入工作。

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導:聚焦城漂族。

每年年關將近,總會湧現出一個特殊的族群:「恐歸族」。在石家莊工作的正定小夥子小於,即便家鄉近在咫尺,卻依然有種近鄉情怯的惶惑。因為,面對親戚和老街坊們「找到對象了嗎」、「買房了嗎」之類的詢問,他的回答數年如一日的含糊:「還沒有」、「不著急」……已經而立之年,小於遭遇的是「三十難立」,一個近乎殘酷的事實是,家鄉越來越遠,城市卻沒有越來越近。

如此尷尬的30歲,小於打定主意,即便沒有房子、車子、妻子,依然相信未來。

打工兩年還清學校貸款

「叫我小於吧,公司的同事都這麼叫我。」小於得知記者要寫他的經歷,想了想說,「還是別叫我大名吧!畢業這麼多年沒混出名堂來,很慚愧。」

小於的家鄉在正定最北部的鄉村,祖輩世代務農。到了他這一輩,一直懷著讀書改變命運的夢想。第一次高考失利後,他選擇了復讀,但第二年的成績仍沒有太大起色,他認了,在省內一家專科學校學習弱電工程方面的專業。由於家境貧寒,他三年的學費全都是貸款。學習之餘,他打工貼補家用。三年一萬五的學費,再加上親朋好友的借款,小於欠下了近兩萬元的外債。「這些錢我會一分不少地還了。」2006年大學畢業後,小於各處打工,收入始終微薄。當時,有人告訴他說,不少人在學校貸款後都不還了,學校能做的只不過是扣著畢業證不發,頂多是起訴,大不了等學校起訴的時候再還也不遲。小於卻說,就是自己再苦再累再窮,不能欠別人的錢,否則良心上過不去。兩年的時間裡,他每月不過一千多塊錢的收入,住在工地工棚裡,每頓飯花銷不過三元,一年都不買一件衣服,他把兩萬元的欠款全還清了。

頻繁換工作,始終找不到落腳點

還清貸款後,小於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更大的壓力隨之而來。畢業兩年來,他的工作始終穩定不下來。他學的專業是弱電工程,經常幹的活兒是大樓內部的智能化設備的布線、安裝。他應聘的一些公司,很多業務在外地。公司領導一看他單身漢一枚,便將其調往外地。幾年來,他先後在上海、江蘇等地輾轉奔波。「我們做的一個小區,就挨著曾經名噪一時的上海最貴樓盤湯臣一品。」那一年裡,他工作之餘也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流連,憧憬著自己今後的家會是怎樣的。

此後,他又被派往江蘇,又是兩年的顛沛流離。在這兩年裡,公司提供食宿,但兩千多元的工資讓他只能豔羨大都市的繁華,卻難以融入其中。「感覺不到絲毫的歸屬感,所以我打定主意,選擇離開。」

此後,小於又進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被派往秦皇島。「一個月三千多塊錢,要攢多久才能攢夠買房的首付?」一個在北京工作的大學同學勸他說,這麼掙錢太慢了,不如出國打工。這位大學同學告訴他,他所在的公司正在招人去沙特做一個工業項目,公司需要弱電方面的技術人才,「月薪一萬元。」

他心動了。「出去搏一把,掙了錢,還見了世面。」他打定主意,出國去。

2011年9月,他生平第一次如此長時間的航空旅行。他在日誌裡興奮地向朋友講述出國見聞。好景不長,所在地炎熱的氣候、語言不通造成的情感隔閡、單調的飯菜、繁重的工作……無不考驗著他的耐心。「這都無所謂,我能耐得住。」臉被曬得紫紅,甚至脫皮,他咬牙堅持。「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忍者留其名」,小於將這句話貼在床頭上,時刻提醒自己忍住寂寞。

沒想到的是,僅僅兩個月後,公司因為業務變更,忽然通知他回國,說工程發包單位出現問題,弱電方面的工程要暫停。滿以為堅持一年能賺到買房的首付,卻等來這樣的結局。回國後,公司方面說因為業務重啟遙遙無期,所以部分人員必須裁撤,小於就在其中。

丟了工作的小於提著行囊從北京回到石家莊,重新租房、找工作。好在小於已經積累了好幾年的工作經驗,找起工作來並不費勁。他很快進入一家房地產公司,繼續老本行。

愛情遙不可及

三十而立,究竟怎樣才算「立」?「我覺得,現在大多數人都鑽進了物質的死胡同,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說,有房子、有老婆、有事業才能算『立』了,但是這樣真的就算『立』了嗎?」小於時常發出這樣的疑問,他覺得,心智的健全同樣重要。作為一個理科生,他自覺文史哲方面懂得太少,他覺得,應該從這些方面汲取營養。有時候,他會讓朋友推薦一些文史哲方面的書。但朋友們對他的要求,似乎從來沒有正視過,都是半開玩笑地來一句:「你看那些能提高你的弱電技術嗎?有那時間你不如鑽研鑽研技術,實在是閒得沒事幹,就找對象吧。這些都比文史哲實惠。」

這些年來,他大著膽子向心儀的女孩表白時,獲得的只是一連串的疑問:「你有房嗎?你有車嗎?」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你什麼都沒有,我怎麼敢嫁給你?」聽到這些,小於很鬱悶。

地下室、城中村裡與各種各樣的人合租,由於工作地點來回變化,他從來沒有在一個地方住得長久。這是他真實的居住狀態。愛情像個虛幻的傳說,遙不可及。三十年來,他不曾牽過心儀女生的手。

給心靈一個溫暖的家

小於從地攤上買來於丹的《論語心得》,還有易中天的《講三國》。他說他最喜歡的作家是路遙,一本《平凡的世界》被他翻爛了。「從小說裡,我看到了孫少平為了理想,就是在工棚裡都不忘讀書學習,這種精神時時激勵著我。」他說,從這些書裡,他看到了人性應該具備的很多品質,和為了夢想應該始終如一的堅守。「既然你說要為了夢想堅守,那你的夢想又是什麼呢?」面對朋友的詰問,小於不免陷入了惶惑。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有曹雲金和劉雲天合說的相聲《奮鬥》,裡邊說,父親不認可理想是為了「金錢和美女」,但當說理想是「事業和愛情」時,觀眾無不發出會心的微笑。小於看到這一段時,也笑了,「對男人來說,理想不就是事業和愛情嗎,說直白點,不就是金錢和美女嗎?」

但他終於覺得,對一個男人來說,除了給身體一個安穩的家,給心靈一個溫暖的家,同樣重要。「有的人生下來房子、車子什麼都有了,但缺乏心智的健全,難以稱得上『立』。」

現狀慘澹,但相信未來

「沒有房子和車子,這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小於說,儘管現狀慘澹,但他始終相信未來;沒有愛情,他始終寧缺毋濫,絕不隨便找一個湊合。

農曆大年初一,他跟著父親出來拜年。不少親朋拿他打趣或者揶揄:「小於,有媳婦沒有?」「小於,你買的房子多大?」

他終於不再不好意思,也開著玩笑說:「這些真沒有,但總會有的,而且比你們的一點都不差。嘿嘿。」

相關焦點

  • 「恐歸族」還是「節奴」?
    虎年春節,許多詞在年關又一次密集現身,如「租女友過年」「春運購票」……與此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新詞,如以「蟻族」為代表的「恐歸族」,節後曬帳單出現的「節奴」……諸多「草根」流行詞背後,折射出了「草根」階層的真實生活境況。
  • 解釋一下什麼是三十而立
    孔子所說三十而立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人生三十應該怎麼過,三十而立又是什麼意思。三十而立表示在這個年齡段做事要合與禮,言行要得與理;說話謙卑中傳遞祥和;行止彬彬有禮!三十而立就是這個意思。現代人曲解先人的意志,三十而立變成自立於世、有所成就的標誌。太多的事情急於功成,名利加身。短期利益常常迷惑人心,讓人很難站在更高層面思考問題。
  • 寫給自己的三十而立
    沒有了二十歲的灑脫肆意,沒有過四十歲的雲淡風輕,三十,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三十而已》 最近,在《三十而已》之外又發現了一部講述年輕人的都市劇《三十而立》。剛看第一集就被劇情觸動,跟劇中的男主人公周樂天一樣,人到三十沒車沒房,唯一有的就是一份還算可以的工作。同時也與大多數人一樣,要有成家立業的壓力。
  • 詩詞:什麼才是真正的「三十而立」
    那麼,三十而立,要立什麼?怎麼去「立」?詩詞來告訴你。【立志】武侯諸葛亮曾說:「志當存高遠。」《後漢書》也曾說,有志者事竟成。「立」起來的第一步,是立志。 望嶽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不就是買套房子,付個首付就好」「沒有錢,拿什麼買房子」
    結婚,都繞不開一個房子的問題,這一點,女方也是想有個安穩的家。畢竟有個家庭,就有了基本的保障。當結婚需要買房子的時候,沒有錢怎麼辦?因為買不起房子而遲遲沒有結婚的人比比皆是,有了房子結婚後離婚的也很多,關鍵在於你是否安心過日子。秋鳳跟陳宇戀愛兩年多,最近也準備結婚,結果因為房子問題而分手。陳宇是外地人,老家的房子是爸媽的,在這個地方,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
  • 三十而立,仍沒有女朋友的男人,身上有這些特點
    一點都不誇張的說,很多男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連女孩子的手都還沒牽過。當然,也有一些男人之前談過對象,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分開了。大齡單身男青年,近些年一直呈直線上升的趨勢。三十而立的男人,到現在還沒女朋友,其實身上都有這些特點。不用迴避,這是事實。第一,臉皮太薄,不好意思表白有些男人,明明喜歡某個女孩好幾年,可就是不好意思向人家表白。可能是他臉皮太薄,也可能是他這人比較好面子,擔心被拒。
  • 李寧,三十而立,三十而已
    2020年8月25日,敦煌雅丹魔鬼城地質公園,中國李寧x天貓超級品牌日「三十而立·絲路探行」主題派對驚豔上演。那到底敦煌這個地名是什麼意思呢?一些漢朝的學者說:「敦就是很大的意思,煌就是很繁盛,就是很大很繁盛的一座城市。」 雖然敦煌在中國,但是季羨林先生說得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際。」 2020年,李寧,三十周年。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古人三十而立稱作壯年,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遇事能獨當一面,不為風雨所動。四十而不惑不但不為風雨所動,還能明辨事理,通曉日月四時的運行規律,不為外界的紛繁事物所疑惑。
  • 「三十而已」還是「三十而立」?奔三!是時候在珠海買房了
    有個房子、有輛代步車、有豐厚的存款,這似乎是大眾眼裡30歲該有的人生。買房自由,是三十而立最大的底氣,真的是這樣嗎?不知不覺,90後,猝不及防的,迎來了自己30歲生日。50w+,沒有給人一絲喘息的機會。而50w+的購房門檻,足以刷掉一大批的購房者,讓本可以上車的剛需,和買房越來越遠。在這個房價整體呈現上漲趨勢的時代,買房成了不少年輕人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可以從下圖可以看出,珠海買房門檻在各區域之間差別較大。
  • 孔子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男人三十而立,立好這三樣東西,人生風生水起!人生各個時間段都有該幹的事情和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他的意思就是說:年少時要多奮鬥,中年時要戒驕奢淫逸,晚年但求平穩度過。
  • 三十而立,三十而驪,三十而勵;三十而已
    更何況她上的廳堂下的廚房,治得了小三,拿得到訂單。老公特別喜歡車,想換三系,買車論壇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最後還是撇撇嘴,算了,有車開就行了,沒必要再花30萬買個新的。我想起我們小時候喜歡的那個洋娃娃,也是覺得太貴了,不想問父母要錢買,自己攢了很久的零花錢最後衡量了一下買了學習用品。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哥哥建房我拿10萬,房子卻沒我的份,回家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陽臺的花都開好了,因為這場疫情,一個人在家裡閉門不出,沒有可以一起過節的人。有人說,0214的意思不僅僅是情人節,它還告訴我們2月份要隔離14天。調侃歸調侃,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還是要堅持下去,不出門,不聚會,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相信春天很快就會到來,到時候再去見你想見的人。
  • 2020年三十而立 90後夫妻演繹他們的小幸福
    2020年,是第一批90後的三十而立之年。這一年,是疫情防控之年,這一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不少人說,2020年,很不容易。但在生活之中,總還有著一些美好和期待。本期《家訪》,記者走進兩個剛剛舉行婚禮的90後家庭,講述他們三十而立這一年的酸甜苦辣。
  • 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三十而立」 未來創新發展空間廣闊
    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7日從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獲悉,該學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200多位中國圖像圖形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慶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三十而立」,展望該學會未來創新發展廣闊空間和美好前景。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
  • 在二十不惑與三十而立之間的迷茫
    可二十五歲的黃金年齡才剛過兩年,身體卻越來越脆弱,心理也越來越平淡,不知從何時起,拼搏的身影逐漸模糊,驕橫的性格開始收斂,再也沒有與人相爭的信心和孤獨求敗的實力,心裡想著不服輸,身體盡一點點妥協了。而後是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從起初懷揣夢想踏上旅途,到現在身不由己惟命是從,所有事情的發生都與自己的理想截然不同,試圖改變的時候才發現自身渺小,根本無力回天,可笑自己既沒有重頭來過的勇氣又不忍捨棄這些努力的時光,只好渾渾噩噩經歷痛苦,期盼轉機,心中之苦無人問津也無法言說,無人問津好過無法言說,因為給不出確定的答案,無法兌現承諾,最怕親人愛人的關心,讓本就疲倦的身心又多了傷痕。
  • 2.4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應試教育教會了我們學會順從,而順從的結果就是人生沒有主見,人生沒有志向,現在很多人大學畢業以後,還不知道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是什麼,自己喜歡做什麼工作,這都是不立志的表現。國家大力提倡課程改革,就是要由順從教育變為素質教育,讓我們的孩子由順從轉變為學會自我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自己人生的追求,要立志。
  • 買這樣的房子,未來的升值空間會更大!
    二、房子,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房子關於房子,也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兩套完全一樣的房子」,意思就是說每一套房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今天北哥主要跟大家說一說房子的共性,希望能給大家選房提供一些參考。1、新房還是二手房?
  • 《三十而立》主題展覽穿梭時空 開啟30年魔都記憶旅程
    人民網上海11月1日電 近日,由世茂商業主辦,數字藝術平臺OUTPUT策劃,獻禮世茂集團30周年,打造了一場七城聯動的《三十而立》主題展。不論是風華正茂的30歲,還是對未來充滿期待的20歲,或是邁入不惑之年的40歲,都可以在此感受到來自生活的溫暖和感動,帶給未來人生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