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下什麼是三十而立

2020-12-11 恩師學堂

看看日曆,2020年似乎轉眼即逝。

即將奔三的年紀,還苦苦掙扎在生存的邊緣。

孔子所說三十而立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人生三十應該怎麼過,三十而立又是什麼意思。

三十而立表示在這個年齡段做事要合與禮,言行要得與理;

說話謙卑中傳遞祥和;行止彬彬有禮!

三十而立就是這個意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說這句話的聖人也已經離我們2000多年了。

現代人曲解先人的意志,三十而立變成自立於世、有所成就的標誌。

太多的事情急於功成,名利加身。

短期利益常常迷惑人心,讓人很難站在更高層面思考問題。

三十而立理解錯誤,常常讓人活的不明白,活得不幸福,活得不灑脫。

真正的三十而立,我認為應該是:

這個年齡對社會和自己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和深刻理解,

在此基礎上有一種自覺或者有相對覺解的意識;

是自我人格獨立意識,內在和外在的統一;

這個年紀的人可以不富有,這個年紀的人可以不立業;

但是這個年紀的人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需要;

這個年齡的人不能再迷惘和空虛

這個年紀的人應該展現的是一種奮鬥的姿態,

警惕自己不再青春,褪去嫩氣,珍惜當下和未來。

這就是我的三十而立。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
  • 詩詞:什麼才是真正的「三十而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立」開始的。孔子說,三十而立。只有靠著自己的雙手雙腳,穩穩地站立在了這個世界上,才算是長大成人的開始。
  • 孔子說「三十而立」,其中的「立」字,是指成家立業嗎?
    孔子說"三十而立",其中的"立"字,是指成家立業嗎?最早的「90後」已經30歲了,子曰「三十而立」,你「立」了嗎? 「三十歲」應該是個什麼狀態的年紀?孔子在《論語》的為政篇中,就有過非常精彩的論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的人生規劃中,三十歲是而立之年。那麼,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初論《論語》「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三十而立」與「四十不惑」、「從心所欲」,是《論語·為政》「子曰」的第四句中,最為人熟知的三個成語。
  • 寫給自己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已》 最近,在《三十而已》之外又發現了一部講述年輕人的都市劇《三十而立》。剛看第一集就被劇情觸動,跟劇中的男主人公周樂天一樣,人到三十沒車沒房,唯一有的就是一份還算可以的工作。同時也與大多數人一樣,要有成家立業的壓力。這份壓力來自於自己、社會還有父母。"
  • 誰能解釋一下:解釋體是什麼梗?今天就來解釋一下!
    任何不清楚解釋清楚了,事明白了,不再有誤解,人也就清楚了。疫情之下,你是不是比以前多了更多的不清楚?今天就來解釋一下最應該解釋的。最近,解釋體很火,很多人在收到沸點天下勇哥解釋的文章後說自己跟勇哥相比,少了一些主動解釋的執著。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古人三十而立稱作壯年,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遇事能獨當一面,不為風雨所動。四十而不惑不但不為風雨所動,還能明辨事理,通曉日月四時的運行規律,不為外界的紛繁事物所疑惑。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孔子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男人三十而立,立好這三樣東西,人生風生水起!人生各個時間段都有該幹的事情和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他的意思就是說:年少時要多奮鬥,中年時要戒驕奢淫逸,晚年但求平穩度過。
  • 俗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該如何解讀呢?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我們該如何去理解呢?廢話不多說,下面小編直接給大家分解一下!首先,三十而立,為什麼是三十而立,而不是二十?四十呢?二十到三十這十年說白了是我們這些對社會報有想法的年輕人的試刀期,這十年裡我們去實踐,去試驗,去矯正我們的發展方向,從而為三十而立而去做各種準備,所以經過這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成熟了許多,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發展方向,也就是給自己在社會上基本上定了個位置,所以三十而立是我們在社會上的一種定位!
  • 換個角度讀《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4
    子曰:「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於社會;四十歲能掌控各種知識;五十歲懂得了順應自然規律;六十歲能對各種言論融會貫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越出禮的準則。
  • 李寧,三十而立,三十而已
    2020年8月25日,敦煌雅丹魔鬼城地質公園,中國李寧x天貓超級品牌日「三十而立·絲路探行」主題派對驚豔上演。 在實現了「百億」大關之後,成立於1990年的中國李寧在今年迎來三十歲生日,正所謂三十而立,站在新起點的李寧有了新目標。  從中國到紐約、到巴黎、重回紐約...如今回到敦煌。
  • 你離三十而立還有幾年?
    【出處】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釋義】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近義詞】而立之年【成語示列】他們都是在二十幾歲作出貢獻,三十開外就榮獲諾貝爾獎金,真可謂三十而立。
  • 南懷瑾:孔子講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一段到底是什麼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個句讀。
  • 《論語》求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原文】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6)。」(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6)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 楊媛草的職場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這個成語現在經常被拿來作為對30歲或者將要30歲的人的要求,無論每個人對怎樣算是「立」的問題答案有多不同,楊媛草基本上應該符合大多數人的標準了。  在一直想做媒體的她【注1】身上至少可以看到這麼幾點—目標明確,規劃清晰,試圖把任何事都控制在自己的可控範圍之內—好像每個人總能在身邊發現這麼一個同事或者朋友。
  • 《三十而立》江西收官 《婚巢》確認接檔(圖)
    都市奮鬥大戲《三十而立》今晚(11月9日)迎來大結局,青年演員任重、韓雨芹等將為本劇劃上圓滿句號。11月10日,江西衛視「勵志奮鬥季」最後一部《婚巢》將接檔《三十而立》,在每晚黃金檔時段播出。《三十而立》將大結局 任重:趙寶剛是恩師《三十而立》的大量劇情元素,都反映出當下80後所遭遇的人生難題。雖然在劇中主人公對自身的問題與不足進行了深刻反思,但是80後群體仍需面對現實中種種困難,對此江西衛視運營部品牌推廣負責人坦率的表示:「《三十而立》希望能給80後觀眾的人生一些啟示。」
  • 三十而立、二十不惑勢頭如此猛,收視列表一看排名第一小娘惹
    今年暑期檔,《三十而立》《二十不惑》的熱度都很高,感覺首頁全都在討論這部劇,大家也都在感慨今年《三十而立》和《二十不惑》勢頭太猛了,已經有成為爆劇的潛力。但如今說《三十而立》《二十不惑》是爆劇,還是有點為時過早了,雖然網上討論熱度很高,但看到電視劇的收視排行,就可以讓大家清醒一下了,這兩部熱度高的電視劇,在收視率方面都沒有比過《小娘惹》。
  • 紅豆男裝探店:三十而立,他們為何選擇紅豆男裝?
    三十而已,三十而立,三十而礪……2020年,對於「三十而立」的探討無疑是一大熱點話題。三十歲,在當今社會,中國男兒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在穿衣方面,他們又有哪些要求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選擇……
  • 《論語-為政篇》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距。★4.至於孔夫子學的是什麼,有人說學的是理,學的是祭祀,學的是什麼都沒關係,也可能是禮樂射御書術這些東西,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