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什麼才是真正的「三十而立」

2021-01-12 楚予微茫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立」開始的。孔子說,三十而立。只有靠著自己的雙手雙腳,穩穩地站立在了這個世界上,才算是長大成人的開始。

那麼,三十而立,要立什麼?怎麼去「立」?詩詞來告訴你。

【立志】

武侯諸葛亮曾說:「志當存高遠。」《後漢書》也曾說,有志者事竟成。「立」起來的第一步,是立志。

望嶽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到了三十歲,累積了很多知識,也經歷了社會的洗禮,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明確自己未來想要去往的方向。有了方向,腳下才能堅定地往前走;若沒有方向,那就寸步難行。

或許今後會改變方向,或許有一天會發現有更適合自己的路要走,但現在,千萬別因為猶豫便得過且過。短期的目標也好,長期的目標也好,樹立下你的航標,就只管風雨兼程。

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蘇東坡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立了志,就是下了決心,做好了準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唾手可得的,既然志向已明,就別害怕路上困難重重。只有過了一道又一道的關卡,你才能繼續成長;只有用日復一日的堅持去澆灌你的心願,他才能開花結果。

【立身】

作為一個成熟的人,要「立」起來的第二步,就是立身,正直、勇敢、堅毅。

君子行

兩漢: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論語》裡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明了了自己的志向和方向,這一路上我們要記得守住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不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人生在世,活的是一種態度。再多的金錢,再大的權力,若是投機取巧得來的,腳步終歸虛浮。

身正,才能挺拔地「立」起來。

畫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要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原則。一個死守住自己氣節的人,就算最後沒有成功,也是一個大寫的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如此,生活可以不用很完美,但我們要擲地有聲,說到做到。

【立言】

有了志向,又有了原則之後,與完全「立」起來就只剩一步之遙了。俗話說,言必行,行必果。三十而立,「立」起來的最後一步就是立言。

天可度-惡詐人也

唐代:白居易

天可度,地可量,

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見丹誠赤如血,

誰知偽言巧似簧。

勸君掩鼻君莫掩,

使君夫婦為參商。

勸君掇蜂君莫掇,

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魚兮天上鳥,

高可射兮深可釣。

唯有人心相對時,

咫尺之間不能料。

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

笑中有刀潛殺人。

陰陽神變皆可測,

不測人間笑是瞋。

言語是一個人的鏡子,正直的人重視自己說出來的話,也遵守著自己的諾言。而只有守諾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真正地成為別人眼中靠得住、品德好的人。

俠客行(節選)

唐代:李白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除了守諾,立言也需要我們言行得當。說話之前多三思,不說過頭的氣話,不說他人的閒話,也不說沒有根據的瞎話。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提醒自己,用言語守住自己的本心。

人生在世,有的人肩負重擔,撐起了一片天,也有的人一輩子都無法立起來。三十而立,立志、立身、立言。而在人生的路上,從來沒有快慢輸贏。不管你現在是三十歲、四十歲,抑或是五十歲,什麼時候「立」起來,都不晚。

相關焦點

  • 解釋一下什麼是三十而立
    孔子所說三十而立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人生三十應該怎麼過,三十而立又是什麼意思。三十而立表示在這個年齡段做事要合與禮,言行要得與理;說話謙卑中傳遞祥和;行止彬彬有禮!三十而立就是這個意思。三十而立理解錯誤,常常讓人活的不明白,活得不幸福,活得不灑脫。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立家成家立業.立家主要是立下正確積極向上的家風,組成和睦友愛溫暖的家庭.立好小家,人生之路才有保障.家風正,後代正,後代正,源頭正,源頭正,國家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寫給自己的三十而立
    比起情感的不安,物質的困頓才時時刻刻勒著你的脖子。沒有了二十歲的灑脫肆意,沒有過四十歲的雲淡風輕,三十,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三十而已》 最近,在《三十而已》之外又發現了一部講述年輕人的都市劇《三十而立》。剛看第一集就被劇情觸動,跟劇中的男主人公周樂天一樣,人到三十沒車沒房,唯一有的就是一份還算可以的工作。
  • 李寧,三十而立,三十而已
    2020年8月25日,敦煌雅丹魔鬼城地質公園,中國李寧x天貓超級品牌日「三十而立·絲路探行」主題派對驚豔上演。 從升級提出到真正發生改變,用了八年時間。2018年,中國李寧通過一場時裝秀,真正走入了90後人群的大門,並以全新品牌形象贏得市場認可,標誌著從巔峰到谷底再到逐步復甦之路已經開啟。 在實現了「百億」大關之後,成立於1990年的中國李寧在今年迎來三十歲生日,正所謂三十而立,站在新起點的李寧有了新目標。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古人三十而立稱作壯年,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遇事能獨當一面,不為風雨所動。四十而不惑不但不為風雨所動,還能明辨事理,通曉日月四時的運行規律,不為外界的紛繁事物所疑惑。
  • 孔子說「三十而立」,其中的「立」字,是指成家立業嗎?
    孔子說"三十而立",其中的"立"字,是指成家立業嗎?最早的「90後」已經30歲了,子曰「三十而立」,你「立」了嗎? 「三十歲」應該是個什麼狀態的年紀?孔子在《論語》的為政篇中,就有過非常精彩的論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的人生規劃中,三十歲是而立之年。那麼,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你離三十而立還有幾年?
    【出處】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釋義】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近義詞】而立之年【成語示列】他們都是在二十幾歲作出貢獻,三十開外就榮獲諾貝爾獎金,真可謂三十而立。
  • 《三十而立》江西收官 《婚巢》確認接檔(圖)
    都市奮鬥大戲《三十而立》今晚(11月9日)迎來大結局,青年演員任重、韓雨芹等將為本劇劃上圓滿句號。11月10日,江西衛視「勵志奮鬥季」最後一部《婚巢》將接檔《三十而立》,在每晚黃金檔時段播出。《三十而立》將大結局 任重:趙寶剛是恩師《三十而立》的大量劇情元素,都反映出當下80後所遭遇的人生難題。雖然在劇中主人公對自身的問題與不足進行了深刻反思,但是80後群體仍需面對現實中種種困難,對此江西衛視運營部品牌推廣負責人坦率的表示:「《三十而立》希望能給80後觀眾的人生一些啟示。」
  • 孔子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男人三十而立,立好這三樣東西,人生風生水起!人生各個時間段都有該幹的事情和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他的意思就是說:年少時要多奮鬥,中年時要戒驕奢淫逸,晚年但求平穩度過。
  • 2.4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應試教育教會了我們學會順從,而順從的結果就是人生沒有主見,人生沒有志向,現在很多人大學畢業以後,還不知道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是什麼,自己喜歡做什麼工作,這都是不立志的表現。國家大力提倡課程改革,就是要由順從教育變為素質教育,讓我們的孩子由順從轉變為學會自我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自己人生的追求,要立志。
  • 紅豆男裝探店:三十而立,他們為何選擇紅豆男裝?
    三十而已,三十而立,三十而礪……2020年,對於「三十而立」的探討無疑是一大熱點話題。三十歲,在當今社會,中國男兒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在穿衣方面,他們又有哪些要求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選擇……
  • 創意詩詞的新應用新價值才是真正弘揚傳統文化:婚禮婚慶雙喜詩
    有人說中國詩歌學會、歐美同學會會員黃胤然對當代詩詞文化最大的貢獻,其實不是他創意了諸多膾炙人口、屢屢被當作古人作品、屢屢被不同機構和個人有意無意侵權商用的格律詩詞,而是他為中國古典詩詞創意出諸多新應用、新價值。
  • 俗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該如何解讀呢?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我們該如何去理解呢?廢話不多說,下面小編直接給大家分解一下!首先,三十而立,為什麼是三十而立,而不是二十?四十呢?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在二十之前都是在學校度過,為以後進入社會夯實基礎,但是還有那麼一小部分自娘胎裡就帶著不安分因素的人,要麼是天才,要麼是吃才,但就是這麼一小部分人對社會的影響佔據了主導因素,但是那一大部分人呢?我們還是很守規矩的,按部就班,該學習學習,該上班上班,該娶妻生子的絕不會單著!
  • 你真的知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含義嗎?
    孔子在《論語》中曾提到「三十而立」,似乎三十歲已經成為一個人是否處於上升階段的分水嶺,如果你三十歲小有成就,那麼你可能就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現實中,想必不少人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  可「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是什麼含義呢?「四十而不惑」的「惑」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孔子的人生正經的談下。
  • 在二十不惑與三十而立之間的迷茫
    而後是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從起初懷揣夢想踏上旅途,到現在身不由己惟命是從,所有事情的發生都與自己的理想截然不同,試圖改變的時候才發現自身渺小,根本無力回天,可笑自己既沒有重頭來過的勇氣又不忍捨棄這些努力的時光,只好渾渾噩噩經歷痛苦,期盼轉機,心中之苦無人問津也無法言說,無人問津好過無法言說,因為給不出確定的答案,無法兌現承諾,最怕親人愛人的關心,讓本就疲倦的身心又多了傷痕。
  •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社群?
    那麼到底什麼是社群?我們先來看幾個場景,相信你就懂了一個家庭,是不是社群?一個公司,是不是社群?一個城市,是不是社群?一個部落,是不是社群?這三個是比較成功的案例,普通人也可以組建社群,比如說你喜歡詩歌,你就可以吸引所有愛好詩詞的人聚集在一起,組建一個詩詞社群,就是這麼簡單。當然了,在商業化社會,大部分社群都不是單純為了情懷,那麼社群的機會在哪裡呢?
  • 中國詩詞大會:引爆詩詞寒武紀,非在朝夕,但如何才有引爆資本?
    今天是我寫《中國詩詞大會》的延伸系列,「詩詞點亮生活」的第8天!前幾天寫了有朋友下詩詞英雄帖事情,發現應對的有,但是跟預期還是有很大差距,也可能與文章被平臺的推薦有關係吧!很多人都沒有看到,怎麼去迎戰呢?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還有什麼其他真正屬於小朋友自己的剩餘時間嗎?還能留白麼?還能透氣麼?如果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的話,那麼小朋友的起跑線又會是在哪裡呢?當小胎兒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我曾經隔著肚皮對著這個小生命哼過兒歌。當小嬰兒還在床上爬來爬去、咿呀學語的時候,我曾經對著這個小生命念過詩詞。當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曾經在哄她睡覺時講過西遊記美猴王的故事。
  • 初論《論語》「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三十而立」與「四十不惑」、「從心所欲」,是《論語·為政》「子曰」的第四句中,最為人熟知的三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