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和佤邦差別在哪裡?為什麼佤邦能夠獨立,果敢最後被吞併?

2020-12-11 廉貞文史

果敢與佤邦,是緬甸北方的兩個少數民族,他們在緬甸共同生存了將近20年。我們知道,緬甸的少數民族是否能夠自治與他是否擁有獨立武裝有著直接關係而無關乎強弱,在這一方面上,佤邦與果敢形成了兩個鮮明的對比。

2009年8月,果敢同盟軍在緬甸中央政府的強硬整編下終於瓦解;與此同時,佤邦聯合軍則公開表示拒絕中央政府的強硬整編計劃,最後成功生存下來並在實質上保持了獨立。2011年3月25日,果敢正式被緬甸中央政府所接手,果敢同盟軍統治了近20年的果敢地區也被改名為果敢自治特別政府。

那麼,明明各方面相差不多的兩個民族,為什麼結局卻截然不同?果敢與佤邦到底差別在哪裡?為什麼佤邦能夠獨立,果敢最後卻被吞併?實際上,媒體和學術界關於果敢最終瓦解的原因做過各種調查和推敲,原因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直接導致果敢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果敢同盟軍總司令彭家聲和其副總司令白所成發生的內訌。在這之前,歷史上的果敢同盟軍,其實早就發生過兩次內訌,但都沒有直接導致果敢瓦解。只是正值緬甸中央政府執行強硬整編計劃,又恰好被抓住了漏洞,給了他們可趁之機,果敢才被瓦解。不得不說,果敢高層,真的是不懂得審時度勢。

其次,是果敢民族領導人大權獨攬,任人唯親的家族治理模式。果敢與佤邦一樣,除了地理位置上與中國接壤以外,文化、語言、甚至是血統,也都與中國有著無法述說的淵源,果敢族的很多後代其實都是中國後來移民果敢地區的後裔。因此,果敢同盟軍對這些人缺乏政治身份認同感與民族感,將大權獨攬在自己手中,信任的人也只是自己本族的後裔。果敢人各自為政,互不相屬,高度缺乏民族認同感,這讓同盟軍的戰鬥意志非常薄弱,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自始至終是在為誰而戰。

有調查顯示,果敢同盟軍與佤邦聯合軍對比,兩國與中央關係都是敵對,對外關係都是友好;經濟連實力都不高,控制區糧食不能自給;只在國家民族認識上有所不同,果敢同盟軍的國家認同缺失,民族認同缺失;佤邦聯合軍的國家認同缺失,但是民族認同感強,政治信念十分堅定,所以導致佤邦聯合軍軍事實力非常強悍。與果敢一樣,佤邦同樣在血緣、歷史等方面與中國頗有淵源,這起源於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一些血脈相連的中國人被劃分到緬甸去,但是,一些佤族後裔仍然把自己當成中國人,而佤邦本來的民族都有各自的身份。所以,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十分強烈,各民族一律平等,團結和睦,導致佤邦聯合軍軍事實力非常強悍,而果敢與之相比,則如同一盤散沙,同盟軍軍事實力相對較弱,這也是同盟軍土崩瓦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 也是果敢瓦解的客觀原因之一。當時果敢同盟軍與緬甸中央軍隊在軍事實力上,懸殊實在過大。果敢同盟軍正規軍事編制實際上只有3000人,如何與規模龐大、訓練有素的緬甸中央軍正面對抗呢?

最後,受到果敢地理上的不利因素影響,是導致它瓦解的另一客觀因素。早在1995年。果敢同盟軍總司令彭家聲重新控制了果敢之後,緬甸中央政府趁機控制了果敢境內所有的重要軍事制高點,又在2010年,勐古保衛軍內訌過程中,成功收穫勐古。自1995年到2009年,緬甸中央政府駐紮果敢近15年,對當地地形十分熟悉。因此,此次果敢正式瓦解,有一些原因是由於地理位置上的不利因素導致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與撣邦同為「特區」,其歷史淵源、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條件都頗相似,為何果敢吞併11年後佤邦仍保持獨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即使果敢自治特區政府成立11年來作為果敢吞併的標誌節點,果敢同盟軍也至少存在了20多年——事實上,果敢同盟軍與緬甸中央軍之間的衝突,甚至可以用"火燒緬甸"來形容。
  • 同樣是刺頭,緬甸10年前敢滅果敢,為何卻不敢動佤邦?
    緬甸作為和我們接壤的一個國家,一直以來都內亂不休、戰亂不止。因為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且內部政權混亂,一直都是由一種特別牽強、鬆散的關係維持著。緬甸中央政府看似是風光的老大,其實經常為內部十幾個武裝組織頭疼,其中最大的兩個刺頭便是果敢和佤邦!
  • 10年前,緬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軍,為何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除政府軍外,最大的軍事組織除了果敢同盟軍還有佤邦聯合軍。 10年前,緬甸政府通過運用一系列手段分化瓦解了果敢同盟軍,然而面對強大的佤邦聯合軍,緬甸政府卻不敢動,至今雙方依然共存,且佤邦已實現高度自治,對外合作頻仍,與緬甸政府也已經達成一種動態平衡。
  • 這個緬甸小中國用人民幣中國網絡學漢語拼音,不是果敢也不是佤邦
    說起緬甸的「小中國」,或許大家想到是總是果敢和佤邦,其中在緬甸還有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小中國」,那就是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緬甸第四特區與緬甸的佤邦及緬甸撣邦孟洋等地接壤,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州打洛口岸相鄰。
  • 佤邦為什麼那麼像小型的中國?
    此地就是與我國相鄰的緬甸很特殊的三個特區,他們分別是撣邦第一特區果敢、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和撣邦第四特區。這三個特區共同點就是中國人後裔最多,即使境內的少數民族也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同根同源。提到果敢地區,我們就會想到那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彭家聲,但現在彭家聲已不知去向,而相比彭家聲領導的果敢,撣邦第二特區佤邦,中國情結最重,而且佤邦從自治到現在,生存時間最久。
  • 果敢:何去何從?
    果敢全稱"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現稱為老街縣,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潞西市,南以南定河與佤邦相對,面積約2700平方公裡。果敢人口約25萬,90%以上為華人(因為某些原因,一般稱為果敢族或者果敢人)。
  • 自治不過30年,緬北的佤邦,憑什麼讓緬甸不敢小瞧?
    帶你認識佤邦佤邦是現在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現在境內通用漢語和漢字,其實在歷史來講,就是屬於中國,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明屬傣族土司控制;清朝中期獨立出去,然後1948年為國民黨軍領導20年;1969又被緬共領導20年;1989年脫離緬甸共產黨領導,與緬甸政府籤訂停火協議。
  • 自治不過30年,佤邦這個「刺頭」,憑什麼讓緬甸不敢小瞧?
    帶你認識佤邦佤邦是現在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現在境內通用漢語和漢字,其實在歷史來講,就是屬於中國,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明屬傣族土司控制;清朝中期獨立出去,然後1948年為國民黨軍領導20年;1969又被緬共領導20年;1989年脫離緬甸共產黨領導,與緬甸政府籤訂停火協議。
  • 「果敢王」彭家聲的人生起落
    由於佤邦借錢給楊部及武力支持,楊在短期內無力償還債務的情形下受制於佤邦,戰後楊部在佤邦壓力下重新整編部隊,李德華被破格提拔,接替李林明師長一職,成為新組建的128師師長。再來看李林明,他與鮑有著更加非同一般的關係。早在20世紀60年代,李就在鮑任大隊長的「佤族獨立大隊」中任副隊長,1968年與鮑一同加入緬共部隊。
  • 金三角大佬,佤邦總司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
  • 佤邦軍費從哪來?坐擁數萬兵力,是緬甸最強的地方武裝
    在撣邦內部,有兩個特區,分別叫做第一特區(果敢)和第二特區(佤邦)。這裡要說明的是,在緬甸中央政府看來,這兩個特區是屬於撣邦的。但是,在果敢和佤邦看來,自己應該是緬甸的兩個邦,與撣邦平起平坐,都是一級行政區,而不是二級行政區。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果敢和佤邦都保留著軍隊。
  • 緬甸佤邦為什麼分為兩個地區?
    地理劃分 佤邦的北部地區與果敢相連,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的耿馬縣,滄源縣,瀾滄縣,西盟縣等各縣相鄰,在緬甸佤邦北部區域內一共有佤,拉祜,撣,
  • 國外的一個特區,比果敢跟中國關係還好,人民說漢語用漢字
    隨著時代的改變,科技進步,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逐漸增高,世界各地更是掀起了漢化熱潮,有好多外國人學習漢語,學講漢話,這是中國的地位象徵,更甚至有國家直接像是第二個中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果敢這個國家,處處都有著中國的味道,然而,除了果敢,實際上還有個國家,它被稱為「小中國」,這個國家便是緬甸的佤邦地區
  • 緬甸果敢老街旅遊攻略,果敢老街歡迎您!
    為什麼要去緬甸?想找一個地方。要有山,不一定高但要有靈。要有水,要足夠神秘磅礴。要有佛,引領探尋人生真諦。要有人,虔誠善良純真。
  • 祖籍國自然災害來臨時 緬北果敢從來不袖手
    緬北果敢族,在緬甸稱為果敢族,其實就是中國的漢族。緬北地區很多像果敢這樣的華人聚居地,果敢地區是漢族為主的一個地區。佤邦和勐拉也有漢族,不過佤邦是以佤族為主,勐拉則哈尼族傣族居多。緬北還有一個地區也是以漢族為主,人口也不少,這就是與果敢相鄰的大勐宜,不過大勐宜在2016年就入了緬族,現在稱為「勐穩帛瑪族」。可以說,在緬北,果敢地區是很受中國網友關注的地區,果敢地區與中國的關係也一直都不錯,畢竟血濃於水。果敢地區在2009年八八事件後,政權更迭,彭家聲撤離果敢,當時果敢臨時管理委員會替代了彭家聲領導20的果敢。
  • 緬甸佤邦聯合軍的歷史
    與果敢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一樣,「佤邦聯合軍」也是緬共分裂後留存下來的一支「民地武」。某種意義上說,存在至今的這股力氣是現已消亡二十多年的緬甸共產黨的最終餘緒。1968年緬甸共產黨因為作戰需要在緬甸北部與東北部建立了根據地,創建了四大軍區,中部軍區即如今佤邦區域。1973年4月和1978年7 月,緬共人民軍東北軍區司令部與緬甸共產黨中央總部相繼遷到佤邦首府邦康。
  • 緬甸果敢:外國華人自治區
    果敢接壤雲南邊境臨滄市,隸屬緬甸聯邦共和國,面積約2700平方公裡。果敢雖屬於緬甸轄區,卻是緬甸四個特區之首,緬甸民族自治區之一。 緬甸四特區分別為「第一特區果敢,第二特區佤邦,第三特區克欽,第四特區猛拉」,多年來果敢與緬政府因民族自治問題一直有無法磨合的矛盾,導致果敢境內自治戰爭至今都為平息。
  • 緬甸果敢老街為什麼叫緬甸中的中國
    在緬甸竟然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每天說的是漢語,使用的是簡體漢字,就連教科書和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都是中國的。這個地方就是果敢。到了果敢就會發現當地街道上的店名都是中國漢字。緬甸果敢民族和平紀念碑果敢(Kokang),全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
  • 緬甸果敢老街景點旅遊
    官網【www.masinu.cn】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接壤,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的南鄧特區相對,2005年相關數據顯示,果敢當地總人口約25萬人,其中90%人口為果敢族。
  • 獨家專訪緬甸佤邦總司令鮑有祥:冀和平但從不懼戰爭
    作為緬甸最大的民族武裝力量,佤邦在緬甸局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少公開露面的佤邦總司令鮑有祥接受本臺獨家專訪,特別談到緬甸大選,他就表示希望未來緬甸的領導人,有足夠寬闊的心胸,公平公正對待緬北各民族。 緬甸大選前,緬甸最大民族武裝佤邦牽頭第二次邦康會議,匯集克欽獨立軍、果敢同盟軍等11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