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佤邦聯合軍的歷史

2020-12-12 三叔公在夢遊

與果敢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一樣,「佤邦聯合軍」也是緬共分裂後留存下來的一支「民地武」。某種意義上說,存在至今的這股力氣是現已消亡二十多年的緬甸共產黨的最終餘緒。

「佤族」(自稱「巴饒克」、「阿佤」等) 源於古代的「百濮",是歸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民族,跨居中、緬、泰三個國家。佤族是緬甸最原始的民族之一,很早就居住在以公明山 (又稱為 「阿佤山",今緬甸佤邦勐冒縣內)為中心的區域。今日的佤邦坐落世人所稱的「金三角」區域,由南、北兩個區域組成。佤邦北部區域坐落緬甸東北部,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萬,佤族佔人口總數的 70%以上;其東北面與我國雲南省接壤,這段鴻溝線長近500公裡。佤邦南部區域坐落緬甸的東南部,與泰國、寮國接壤。南部區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5萬。

1968年緬甸共產黨因為作戰需要在緬甸北部與東北部建立了根據地,創建了四大軍區,中部軍區即如今佤邦區域。1973年4月和1978年7 月,緬共人民軍東北軍區司令部與緬甸共產黨中央總部相繼遷到佤邦首府邦康。緬甸共產黨在佤山區域為了貫徹落實 「贏得戰役,攫取政權」的政策道路,先後三次揮師「西伐」,渡過薩爾溫江到緬甸中部與緬軍作戰,前後歷時18 年,戰果均不明顯,薩爾溫江也因而被稱為緬甸共產黨的 「斷魂江」,這種狀況一向繼續到1988年。

佤邦聯合軍

1989年3月,彭家聲率部脫離緬共後敏捷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佤邦領導人趙尼來、鮑有祥在4月17日正式脫離緬甸共產黨的領導,樹立「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和「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後改名「佤邦聯合黨」)。趙尼來任聯合黨總書記,鮑有祥任聯合軍總司令。隨後仿效果敢與政府籤訂了平和協議,被編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自認為佤邦與撣邦是同級政府。

作為脫胎於緬共的政治實體,佤邦的各方面依然留有母體的痕跡。佤邦聯合黨黨章是: 佤邦聯合黨是由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各族公民的優秀兒女組成的先鋒隊安排,是領導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革命運動、公民團體、武裝部隊、公民政權的中心力氣、黨的安排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佤邦具有邦徽,它是公明山在金色麥穗的盤繞下伴著一顆光芒四射的赤色五角星。佤邦聯合軍也沿用了緬共公民軍的建軍辦法,在部隊設有政委、指導員一職,也有黨委和黨支部。政委、指導員、黨委書記、支部書記均由佤邦聯合黨黨員擔任。

1996年,通過6年苦戰,佤邦聯合軍給予臭名遠揚的大毒梟坤沙集團毀滅性衝擊,取得南佤區域,使佤邦聯合軍實踐操控面積擴展了將近一倍,顯現了自己強壯的戰鬥力。2009年4月17日,聲稱擁兵4萬的佤邦聯合軍更是舉行了 「慶祝佤邦平和建造二十周年慶典」, 展現了他們所裝備的部分重型兵器,包含迫擊炮、無後坐力炮、小口徑榴彈炮、重型運兵坦克車、警用坦克車等。所謂唯自助者天助之,緬甸政府對佤邦的軍事實力較為忌憚,至今未對佤邦大動幹戈。

不過,調和之中仍有隱憂。最傑出的問題是,佤邦聯合軍上層領導大都身體狀況都不達觀,年邁逝世也相繼發作。2009 年9月8 日,原佤邦聯合黨總書記、佤邦政府名譽主席趙尼來病逝。現任佤邦聯合軍總司令鮑有祥,緬政府針對佤邦的小動作不斷,大力扶持佤民主黨,支撐該黨在歸於佤邦自治州的霍班鎮區樹立親政府的佤族地方政府,並支撐該黨組成民兵,把佤族自治州的首府從邦康改為霍班,以到達形成在邦康的佤聯軍歸於非法安排,逐步讓親政府的佤族民兵替代佤聯軍的意圖。

實踐上,1989年今後上臺的緬甸軍政府從未拋棄「大緬族主義」的態度,一個極具象徵性的動作就是將國名從Burma改為Myamnar。自從緬甸第一個王朝蒲甘王朝由阿奴律陀國王於1044年樹立以來,Myamnar一向代表緬族,並與釋教交錯在一起。如諺語所說:成為緬甸人就是成為釋教徒。因而,Myamnar一詞自身不包含後來籤署「彬龍協議」而成為聯邦成員的少數民族。

在這種情況下,緬北「民地武」對政府要求放下兵器的要求的態度可想而知,克欽邦當地社區現在對平和談判持懷疑態度,克欽邦當地一非政府安排的代表說:「如果我們現在來通知克欽人我們致力於平和工作,他們會說我們是反克欽族的,並會把我們視為叛徒」,而一名克欽青年首領乃至表明,「如果僅有停火,沒有少數民族權利,還不如沒有停火!」所以,戰役還在持續。

相關焦點

  • 10年前,緬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軍,為何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拉封丹 緬甸作為中南半島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氣候條件以及良好的農業、漁業基礎。 但緬甸的國內環境卻不如自然條件那般優良,自二戰結束以來,緬甸局勢錯綜複雜,各類軍事獨裁主義不斷在境內惹是生非。除政府軍外,最大的軍事組織除了果敢同盟軍還有佤邦聯合軍。
  • 緬甸發展停步不前,為什麼有華人血統的緬甸佤邦人,卻發展得很好
    但緬甸的發展卻始終停步不前,時至今日仍然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不發達國家之一。  我們知道,穩定的政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本保證,由於緬甸境內民族眾多,加上殖民歷史的原因,各民族獨立武裝割據一方,拒不接受緬甸政府領導,長期和政府軍大打出手,導致緬甸成為世界上內戰時間最長的國家。在這種政治亂局下,緬甸要想實現經濟騰飛和發展談何容易。
  • 緬甸佤邦聯合軍司令鮑有祥:我們實現了禁種承諾
    2006年3月,正是罌粟花開的季節,緬甸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卻已經沒有了以往的豔麗。然而,花開百年的罌粟,能否真的從這片土地上永遠地消失?鮑有祥如何看待金三角風雲變幻、梟雄更替的歲月及武裝組織公開販毒的歷史?他是否能夠信守禁種的諾言?  3月6日,「佤邦聯合軍總司令」鮑有祥與《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展開對話。
  • 佤邦軍費從哪來?坐擁數萬兵力,是緬甸最強的地方武裝
    佤邦聯合軍按照緬甸的行政區劃,這個東南亞國家一共擁有7個省、7個邦,以及1個首都轄區。在東北部,有一個邦叫做撣邦,這是緬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級行政區,約有580多萬人。在撣邦內部,有兩個特區,分別叫做第一特區(果敢)和第二特區(佤邦)。這裡要說明的是,在緬甸中央政府看來,這兩個特區是屬於撣邦的。但是,在果敢和佤邦看來,自己應該是緬甸的兩個邦,與撣邦平起平坐,都是一級行政區,而不是二級行政區。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果敢和佤邦都保留著軍隊。
  • 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三十三:佤邦(緬甸)
    佤邦緬甸是位於亞洲東南亞地區中南半島上的一個沿海國家,西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從西北到東南分別與孟加拉國、印度、中國、寮國和泰國接壤。緬甸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緬甸歷史悠久,目前軍人在國內政治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時而出現軍政府執政局面,國內局勢也不是很穩定,很多邦都有鬧獨立的傾向。
  • 為什麼緬甸佤邦那麼強大?
    不過即便如此,緬甸也有一個相對強大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佤邦,佤邦分為南佤和背佤,分別於泰國和中國接壤,這裡也同樣是金三角地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這樣的地理位置也為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緬甸佤邦的由來緬甸在古時並不弱小,雖然國土面積較小,但是也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了,在明清之際緬甸帝國曾一度達到頂峰,數次挑戰明清政府。而在英國殖民時期,緬甸成為了英國的一個殖民地,不過即便是當時貪婪的英國人也並不看重這塊地方。
  • 緬甸佤邦三十周年大慶預備閱兵式:到處是漢字,外表很像中國軍人
    緬甸最大的地方武裝,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建在近期迎來和平發展30周年的慶典,自己4月15日開始這項慶典陸續開始,4月15日開始正式預備慶典閱兵儀式,佤邦當地的領導鮑有祥、肖明亮、鮑有宇、趙忠丹、趙國安等參加 了彩排儀式。
  • 果敢已被緬甸拿下,為啥佤邦能屹立不倒,始終保持獨立?
    雖然如今的它早就放棄了自己的殖民地,卻留下了很多的歷史遺留問題。它揭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傷痛的一頁,也是它用船堅炮利踹開了腐朽清王朝的大門。 不過早在它兵鋒直指清朝以前,就已經佔領了南亞的很多地方,比如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緬甸都是它的殖民地。英國人不斷為自己的殖民地搜刮領土,從清廷身上"揩油"。
  • 緬甸佤邦為何有一塊飛地?
    佤聯軍即佤邦聯合軍,是佤邦的武裝力量,包括五個師級部隊,約4萬人,此外還有民兵約6萬人,是緬甸境內最大的一支地方武裝。緬甸聯邦政府和佤聯軍籤有協議,未經佤聯軍允許,緬甸政府軍不得擅自進入佤聯軍轄區,但佤邦也不得退出緬甸聯邦。由此可見,佤邦就是緬甸境內的一個高度自治區域,不僅自營自管,而且有自己的武裝。
  • 果敢和佤邦差別在哪裡?為什麼佤邦能夠獨立,果敢最後被吞併?
    果敢與佤邦,是緬甸北方的兩個少數民族,他們在緬甸共同生存了將近20年。我們知道,緬甸的少數民族是否能夠自治與他是否擁有獨立武裝有著直接關係而無關乎強弱,在這一方面上,佤邦與果敢形成了兩個鮮明的對比。2009年8月,果敢同盟軍在緬甸中央政府的強硬整編下終於瓦解;與此同時,佤邦聯合軍則公開表示拒絕中央政府的強硬整編計劃,最後成功生存下來並在實質上保持了獨立。2011年3月25日,果敢正式被緬甸中央政府所接手,果敢同盟軍統治了近20年的果敢地區也被改名為果敢自治特別政府。
  • 金三角大佬,佤邦總司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
  • 緬甸佤邦是如何來的,為何在其國內勢力那麼強大?
    不過即便如此,緬甸也有一個相對強大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佤邦,佤邦分為南佤和北佤,分別於泰國和中國接壤,這裡也同樣是金三角地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這樣的地理位置也為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 從金三角中國船員慘案看神秘佤邦(三)
    如果相信命運的詛咒,解釋佤邦的歷史就變得簡單,最早的那個詛咒叫做「戰爭」。整個二十世紀,中緬泰邊境上的這塊土地一直籠罩在各種戰爭的硝煙裡,直到2003年佤聯軍才平息了內部的最後一次叛亂,成為這個緬政府特區的統治者。另一個詛咒叫做「罌粟」。1886年英國人帶給緬甸的禮物,這種豔麗無比的花朵,在戰爭的催生下,開遍了緬北的崇山峻岭。
  • 佤邦,薩爾溫江東岸翱翔的佤山雄鷹!
    佤邦人民政府主席鮑有祥(資料圖) 三十年前的4月17日,鮑總領導的佤族部隊脫離緬共,隨後他領導下的佤邦聯合黨和佤邦聯合軍逐步控制了佤邦的局勢,佤邦聯合黨與當時的緬甸軍政府談判達成四點協議隨後,緬甸政府也將佤邦所屬區域正式命名為撣邦東部第二特區,作為緬甸的正式行政區劃。自那時起,數十年的南徵北戰的硝煙逐漸散去,佤邦終於能夠逐漸的安定下來,也獲得了難得的和平與發展機遇,緬甸自從獨立以來便烽煙不斷,戰火長達70年,但佤邦能夠從建政的那一刻起,就穩住自身,在戰亂不斷的緬甸內部,保持了30年的穩定,這應該是佤邦聯合黨率領全體軍民幾十年努力奮鬥的不易成果。
  • 緬北戰事膠著陷入拉鋸戰 緬甸政府軍實力佔上風(圖)(1)
    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之間的戰鬥進入複雜的拉鋸戰狀態,已迫使至少3萬平民跨境逃至中國境內。緬甸總統吳登盛1日強調,將堅持以對話解決國內武裝衝突,繼續推進國內和平進程。緬甸民族問題 由來已久緬甸政府軍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戰事,斷斷續續已經進行了半個多世紀。這一切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殖民地時期。
  • 緬甸佤邦為什麼分為兩個地區?
    點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信息 緬甸佤邦是一個陌生的地點名詞,但只要談起金三角人們就恍然大悟,作為金三角的中心地帶的緬甸佤邦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緬甸佤邦分為兩個地區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 緬甸佤邦為什麼那麼強大?
    眾所周知,緬甸國內地形複雜,民族矛盾非常的嚴重。其中佤邦在緬甸所轄的地帶地形非常的複雜,並且佤邦擁有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佤邦在緬甸具有很高的社會地外,由於佤邦在緬甸所處的地理環境特殊,佤邦軍隊非常擅長打遊擊戰,導致緬甸的政府軍很難去剿滅佤邦的軍隊。那為什麼佤邦會這麼強大呢?
  • 遭大毒梟坤沙掃地出門後 他與佤邦結盟復仇 最終成為金三角新毒王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販毒的父母便帶著魏學剛與他的哥哥魏學龍一起逃往了緬甸撣邦地區。在那裡,魏學剛的父親獲得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通過向中國境內販運鴉片,資助敗退到緬甸的國民黨軍殘部。隨著國民黨殘部退出緬甸,長大後的魏學剛在1975年選擇加入了坤沙參謀長張蘇泉組建的武裝「撣邦聯合軍」。
  • 自治不過30年,佤邦這個「刺頭」,憑什麼讓緬甸不敢小瞧?
    在與中國接壤的國家當中,位於中南半島的緬甸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但是這個國家卻以「金三角」而聞名世界,其實緬甸國內存在著大量武裝割據勢力,而佤邦便是最大的一個「刺頭」,至今緬甸政府都不敢動它!    帶你認識佤邦佤邦是現在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現在境內通用漢語和漢字,其實在歷史來講,就是屬於中國,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明屬傣族土司控制;清朝中期獨立出去,然後1948年為國民黨軍領導20年;1969又被緬共領導20年;1989年脫離緬甸共產黨領導,與緬甸政府籤訂停火協議。
  • 送電緬甸佤邦
    緬甸佤邦第二特區勐平開發區到中國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的芒信邊境口岸僅有15公裡,一江之隔。5月18日,中方送電勐平開發區的消息不脛而走,這在3萬多人的緬甸佤邦轄區立即成了「特大新聞」。通電前夕,筆者和同事一起走進佤邦,領略了此次送電對佤邦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