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緬甸小中國用人民幣中國網絡學漢語拼音,不是果敢也不是佤邦

2020-12-11 越南古與今

說起緬甸的「小中國」,或許大家想到是總是果敢和佤邦,其中在緬甸還有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小中國」,那就是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緬甸第四特區與緬甸的佤邦及緬甸撣邦孟洋等地接壤,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州打洛口岸相鄰。這裡使用的電信網絡區號是西雙版納的區號,主要貨幣也是人民幣,主要使用的官方語言是中文。圖為第四特區首府勐拉衛星地圖。

相比與中國歷史息息相關的果敢和佤邦,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在歷史上並沒有太多的中國痕跡。這裡在歷史上曾是版納和撣邦土司兩屬的山區,在近現代這裡被緬甸人民軍佔有設立了815軍區。該軍區在緬甸人民軍解體後與緬甸軍政府和談,在1989年4月19日成立自治特區。圖為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勐拉的學校,以漢文為主。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是中緬幾個「小中國」土地和面積都最小的地區,人口只有十萬左右,面積則於中國一個小縣差不多。圖為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政府一年一度的總結大會。

這裡最顯著的特點是,領導很多都是籍貫中國的褲腳兵。1970年代他們跨過中緬界河支援緬甸人民軍,並在人口稀少的第四特區建立起一個個城鎮及學校。圖為緬甸撣邦第四特區軍人。

第四特區與西雙版納相鄰,民俗相近,這裡有漢文化也有傣族文化,有愛伲族(中國境內的哈尼族)、撣族、佤族、漢族等民族。圖為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勐拉潑水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和緬甸許多民地武一樣都擁有自己的軍力,那就是緬甸撣邦東部同盟軍,這支部隊裝備精良,許多軍事技能也都學習中國。圖為撣邦同盟軍開會。

緬甸撣邦東部同盟軍文化上用漢字說漢話,每年都會對士兵掃盲,而學習就是漢語拼音。

緬甸撣邦東部同盟軍與果敢及佤邦密切,該特區主席是彭家聲的女婿,果敢彭家聲2009年離開果敢後就在勐拉,果敢同盟軍總司令的家也在勐拉。圖為緬甸撣邦東部同盟軍的裝甲車在春節期間夜晚巡邏。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刺頭,緬甸10年前敢滅果敢,為何卻不敢動佤邦?
    經常可以看到果敢軍和緬甸政府軍幹仗了,可是鮮少聽到佤邦和政府軍幹仗,而且在2008年,果敢還很囂張的跟緬甸中央軍隊開火,結局是彭加聲被趕跑,果敢地區被緬甸中央正式接管,但佤邦卻一直好好的,政府軍為什麼敢滅了果敢,卻不敢動佤邦呢?
  • 10年前,緬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軍,為何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此外,早先年果敢地區大力發展罌粟種植,以此牟利,為軍隊提供經濟支撐,近些年罌粟已基本被杜絕。 佤邦主要民族為佤族人,但是其政府組織、區域規劃如同微縮版的中國,甚至連佤邦軍隊的組織方式、人員配備都和中國軍隊相似。在這樣的組織結構以及強大的經濟基礎下,緬甸政府無論是動用部隊徵討還是合作,都無法徹底的將佤邦劃入統治區。
  • 果敢和佤邦差別在哪裡?為什麼佤邦能夠獨立,果敢最後被吞併?
    果敢與佤邦,是緬甸北方的兩個少數民族,他們在緬甸共同生存了將近20年。我們知道,緬甸的少數民族是否能夠自治與他是否擁有獨立武裝有著直接關係而無關乎強弱,在這一方面上,佤邦與果敢形成了兩個鮮明的對比。2009年8月,果敢同盟軍在緬甸中央政府的強硬整編下終於瓦解;與此同時,佤邦聯合軍則公開表示拒絕中央政府的強硬整編計劃,最後成功生存下來並在實質上保持了獨立。2011年3月25日,果敢正式被緬甸中央政府所接手,果敢同盟軍統治了近20年的果敢地區也被改名為果敢自治特別政府。
  • 佤邦為什麼那麼像小型的中國?
    我們去國外旅遊還是感受到異國他鄉,並沒有因為有華人存在,而體會到中國氣息。但在我國南部鄰國一個地區,國人去旅遊不僅感覺到身在中國,而且中國氣息很濃厚,感覺未出國。因為此地說中國話,用人民幣、使用漢字,城市街道、學校農村,都體現中國元素。
  • 自治不過30年,佤邦這個「刺頭」,憑什麼讓緬甸不敢小瞧?
    在與中國接壤的國家當中,位於中南半島的緬甸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但是這個國家卻以「金三角」而聞名世界,其實緬甸國內存在著大量武裝割據勢力,而佤邦便是最大的一個「刺頭」,至今緬甸政府都不敢動它!    帶你認識佤邦佤邦是現在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現在境內通用漢語和漢字,其實在歷史來講,就是屬於中國,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明屬傣族土司控制;清朝中期獨立出去,然後1948年為國民黨軍領導20年;1969又被緬共領導20年;1989年脫離緬甸共產黨領導,與緬甸政府籤訂停火協議。
  •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與撣邦同為「特區」,其歷史淵源、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條件都頗相似,為何果敢吞併11年後佤邦仍保持獨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即使果敢自治特區政府成立11年來作為果敢吞併的標誌節點,果敢同盟軍也至少存在了20多年——事實上,果敢同盟軍與緬甸中央軍之間的衝突,甚至可以用"火燒緬甸"來形容。
  • 緬甸佤邦為什麼分為兩個地區?
    點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信息 緬甸佤邦是一個陌生的地點名詞,但只要談起金三角人們就恍然大悟,作為金三角的中心地帶的緬甸佤邦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緬甸佤邦分為兩個地區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 緬甸果敢老街為什麼叫緬甸中的中國
    在緬甸竟然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每天說的是漢語,使用的是簡體漢字,就連教科書和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都是中國的。這個地方就是果敢。到了果敢就會發現當地街道上的店名都是中國漢字。緬甸果敢民族和平紀念碑果敢(Kokang),全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
  • 自治不過30年,緬北的佤邦,憑什麼讓緬甸不敢小瞧?
    在與中國接壤的國家當中,位於中南半島的緬甸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但是這個國家卻以「金三角」而聞名世界,其實緬甸國內存在著大量武裝割據勢力,而佤邦便是最大的一個「刺頭」,至今緬甸政府都不敢動它!一、團結一致佤邦有差不多50萬人口,民族以佤族居多,佔有70%左右,十分團結,他們相當於緬甸的「國中國」,有自己的地方行政機構、學校、醫院,甚至還有一家銀行,以及軍隊,十分團結,不像果敢那樣內部人員小心思比較多。
  • 佤邦軍費從哪來?坐擁數萬兵力,是緬甸最強的地方武裝
    佤邦聯合軍按照緬甸的行政區劃,這個東南亞國家一共擁有7個省、7個邦,以及1個首都轄區。在東北部,有一個邦叫做撣邦,這是緬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級行政區,約有580多萬人。在撣邦內部,有兩個特區,分別叫做第一特區(果敢)和第二特區(佤邦)。這裡要說明的是,在緬甸中央政府看來,這兩個特區是屬於撣邦的。但是,在果敢和佤邦看來,自己應該是緬甸的兩個邦,與撣邦平起平坐,都是一級行政區,而不是二級行政區。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果敢和佤邦都保留著軍隊。
  • 國外的一個特區,比果敢跟中國關係還好,人民說漢語用漢字
    隨著時代的改變,科技進步,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逐漸增高,世界各地更是掀起了漢化熱潮,有好多外國人學習漢語,學講漢話,這是中國的地位象徵,更甚至有國家直接像是第二個中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果敢這個國家,處處都有著中國的味道,然而,除了果敢,實際上還有個國家,它被稱為「小中國」,這個國家便是緬甸的佤邦地區
  • 果敢:何去何從?
    果敢,一個對於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在於稍微了解一點的都明白,果敢就是華人,陌生在於絕大部分人都為接觸過這個地方,只是從各種渠道或多或少的了解。果敢全稱"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現稱為老街縣,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潞西市,南以南定河與佤邦相對,面積約2700平方公裡。果敢人口約25萬,90%以上為華人(因為某些原因,一般稱為果敢族或者果敢人)。
  • 緬甸果敢老街景點旅遊
    官網【www.masinu.cn】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接壤,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的南鄧特區相對,2005年相關數據顯示,果敢當地總人口約25萬人,其中90%人口為果敢族。
  • 緬甸佤邦聯合軍的歷史
    與果敢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一樣,「佤邦聯合軍」也是緬共分裂後留存下來的一支「民地武」。某種意義上說,存在至今的這股力氣是現已消亡二十多年的緬甸共產黨的最終餘緒。佤族是緬甸最原始的民族之一,很早就居住在以公明山 (又稱為 「阿佤山",今緬甸佤邦勐冒縣內)為中心的區域。今日的佤邦坐落世人所稱的「金三角」區域,由南、北兩個區域組成。佤邦北部區域坐落緬甸東北部,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萬,佤族佔人口總數的 70%以上;其東北面與我國雲南省接壤,這段鴻溝線長近500公裡。佤邦南部區域坐落緬甸的東南部,與泰國、寮國接壤。
  • 緬甸果敢:外國華人自治區
    果敢接壤雲南邊境臨滄市,隸屬緬甸聯邦共和國,面積約2700平方公裡。果敢雖屬於緬甸轄區,卻是緬甸四個特區之首,緬甸民族自治區之一。 緬甸四特區分別為「第一特區果敢,第二特區佤邦,第三特區克欽,第四特區猛拉」,多年來果敢與緬政府因民族自治問題一直有無法磨合的矛盾,導致果敢境內自治戰爭至今都為平息。
  • 緬甸佤邦這個小中國真的很漢化嗎?當地有沒有被緬化的可能
    緬甸佤邦真的很漢化嗎?我們都知道漢語的傳播範圍是非常廣的,除了我們中國以及華裔使用的語言是漢語,其他國家也會使用漢語。例如佤邦的語文和東南亞地區使用的是不一樣的,這裡使用漢語。還被譽為小中國,但是當地真的非常漢化嗎?
  • 緬甸果敢老街旅遊攻略,果敢老街歡迎您!
    那麼請去緬甸吧!這裡有全世界最多的佛塔!果敢(Kokang),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接壤,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的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管轄下的勐古鎮、大勐宜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面積約2700平方公裡。國境線約250公裡。
  • 認識緬甸的民族:從佤邦和佤族說起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
  • 去這兩個國家不用擔心語言問題,貨幣用人民幣,播音員也說普通話
    首先是果敢,從地理位置上看,果敢位於緬甸與我們國家之間的撣邦高原,與雲南接壤,原名麻慄壩,因此在封建時代果敢就頗為仰慕中國的文化知識,甚至自願成為附屬國家,因此這個國家對漢語已經不再很陌生了,甚至連官方也開始說起了漢語,因此如果想要來這裡旅遊的話,完全沒有語言交流障礙,而且當地的消費水平不是很高,實在是遊客的最佳選擇。
  • 「果敢王」彭家聲的人生起落
    楊茂良兄弟在佤邦的暗中支持下,用武力將彭逐出果敢後,佤邦領導層很快發覺,表面服從的楊氏兄弟並未對「大佤邦」目標的實施帶來積極因素,反之,由於楊氏的私慾太重,無法有效控制毒品流向而惹惱中國。這樣,果敢楊部很快失寵於佤邦。佤邦領導層最終形成了一致的判斷:「選錯了人。」 因楊氏四兄弟是「文革」中出走的,在果敢地區根基較淺,「民心」一向不穩。這些因素導致了楊部的最終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