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只用一種調料的潮汕蠔烙,憑什麼就能色香味俱全

2021-02-27 閒來茶廬

視頻兩分多鐘,全程介紹如何製作

大廚:我媽

攝影:煙兒

剪輯:煙兒

出品:閒來茶廬

今年五一到八月半禁海休漁,三個多月沒能吃到深海的海鮮,剛過了八月半,便有了本港的新鮮豆腐魚,我們叫「第魚」,我媽心血來潮,說要做一次改良版的「蠔烙」就是把原材料生蠔換成豆腐魚。

小時候,經常吃這種山寨版的「蠔烙」因為那時候的蠔還是屬於高檔海鮮,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為了解饞,會用豆腐魚代替,而說來也怪,自小我便不喜歡吃蠔,儘管喜歡的人說鮮甜美味,但我卻吃得像在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任務一樣的勉強硬塞。而「第魚」卻是百吃不厭,那時候晚飯只有一樣菜,便是白菜加豆腐魚做湯,白菜與豆腐加在一起,其鮮甜是任何其他食物的搭配都未能達到的。豆腐魚到了冬天魚肉會更加飽滿,可以吃上大半年而不膩。

記得那年《舌尖上的中國》熱播的時候,有人從北京打個飛的就為了來我們這吃一餐「蠔烙」然後心滿意足地大讚「不虛此行」。說實話,臺灣也有類似的食材做的叫「蚵仔煎」其實潮汕地區的「烙」就是「煎」而蚵仔與蠔仔, 只是叫法不同。

蚵仔為閩南語,指牡蠣。而蠔也是牡蠣的別名。原材料雖然是相同的,一樣用的署粉(番署澱粉)蚵仔,做法也是也用煎的,但卻完全是不同的口味。閩南一帶的醮料是番茄醬,口感是酸甜糯。潮汕一帶是用魚露,味道是鹹鮮酥。我自小生活在潮汕,自然是喜歡我們這的做法,哈哈。

我媽操作,我在一旁拍攝,然後剪輯,配樂,配字,配文,配圖,上面有視頻。

新鮮的豆腐魚,先去掉頭尾(可以煮湯,我們用頭尾煮湯,加點豆腐,芹菜珠,南薑末,很鮮)剔骨,切塊,備用

小蔥,切成珠;五花肉,切成薄片。

粉絲泡一下,下一點粉絲,可以吸多餘的油,不那麼膩

番薯澱粉加水攪拌,再加一點糯米粉,加一點味精,蔥珠,我媽的說法加糯米粉更酥脆。

熱鍋,下油,然後以次淋上粉水,放上豆腐魚,五花肉,肉末,粉絲。

待到金黃,番一下,淋上兩個雞蛋液。

再番一下,淋上魚露,煎至兩面金黃。

起鍋,灑上蔥珠,胡椒粉(這個很關鍵)

如果不夠味,可以醮魚露。

蠔仔烙一定要用魚露,才夠鮮

全程除了魚露,沒有多餘的調料。

咬一口,那叫酥,脆,鹹,鮮,香。

流口水了吧?

潮汕特色,原材料一定要新鮮,食物的本色一定要保持

維護原汁原味,比任何調料都重要。

這就是為什麼潮汕人的廚房調料只有三樣

味精,醬油,魚露(或者鹽)

因為這裡物產豐富,什麼都講究地裡剛割,樹上剛摘,海上剛捕,江上剛收的魚網。

調味越簡單,對食材的要求就越高,新鮮度就更講究了。

所謂食在廣東,味在潮汕,就是這個道理。

好了,蠔仔烙,哦,不對,改良版的第魚烙酥脆上桌。

這個不能吃多,吃多了會膩,但也別怕

這不,燒水,衝茶

最是解膩的莫過於一泡工夫茶

如果還膩,就兩泡,哈哈。

2020年8月17日星期一19時53分

請關注以下二維碼

閒來茶廬視頻號

相關焦點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火到臺灣的潮汕蠔烙,有這種花式吃法
    提到美食節目,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會是《舌尖上的中國》吧。作為一個吃貨,我可是每集必追的。其中,第二季就介紹了我們大潮汕的「蠔烙」,作為一個潮汕人,別提有多驕傲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頗負盛名的潮汕街邊小吃之一。
  • 舌尖上的中國2——蠔烙
    蠔烙By 是甜甜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口水直流,雖然我也是潮汕人,經常會吃這個。可是還是忍不住流口上,晚上按照裡面的做法做了出來,總算解饞了。蠔即是海蠣,由於廣東粵語地區常寫作「蠔」,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省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出鍋可以粘各種醬料吃。原料:蠔、雞蛋、蔥花、香菜末、鹽、白胡椒粉。
  • "舌尖2"掀起潮汕美食熱 小店每天中午煎百鼎蠔烙
    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映光、通訊員楊立軒攝影報導:中央電視臺錄製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後,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挑逗著各路「吃貨」的食慾。汕頭市的紫菜、糖蔥薄餅、燻鴨、蠔烙等美食先後現身該紀錄片,讓原本就頗有名氣的潮汕美食再次揚名天下,恰逢「五一」小長假,記者在汕頭市內巡城發現,追隨該紀錄片前來潮汕地區覓食嘗鮮的省內外旅客如雲,在當地掀起了一股潮汕美食熱潮。  百年小店每天中午煎百鼎蠔烙   「我正在汕頭澄海吃蠔烙呢,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的那家啊!」
  • 潮汕蠔烙正宗說
    原西天巷「邱淑英」蠔烙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知乎上有人問我「如何做出正宗的潮汕蠔烙」的問題來。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了解蠔烙的定義、起源和演變。由於主材料基本相同,有一種說法認為潮汕蠔烙與閩南蚵仔煎同源。閩南的蚵仔煎,傳說是1661年鄭成功攻打臺灣的時候,久攻不下,軍糧緊缺,夥夫急中生智就地取材,用當地的蚵仔和番薯粉烹製而成。
  • 「解密舌尖美味」——蠔烙
    蠔烙By 君夢深藍《舌尖上的中國2》讓全國各族美食都逐一呈現在吃貨們的眼前,對於一個標準的吃貨,不僅僅限於眼睛上的美食中國,尋味並品嘗這些美食才是專業吃貨,如果尋味、品嘗再加上自已親手製作美味,那才算是骨灰級專業吃貨,哈哈……做為一個自稱骨灰級專業吃貨,今天來解密《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心傳裡的《蠔烙》這道海鮮美味。
  • 這個煎蛋餅,不簡單,上了舌尖上的中國,是潮汕人故土的回憶!
    想到這裡,突然想起了一個很有名的能夠代表潮汕美食的菜品上過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欄目,這個菜品就是——潮汕蠔烙。《舌尖上的中國》對於吃貨來說,無疑是充滿誘惑與震撼的。誘惑的是美食,震撼的是美食後面深藏的思鄉之情,因此也希望本文能夠喚醒所有在外奮鬥的膠己人思鄉之情和勾起兒童時代的記憶。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火到臺灣的潮汕蠔烙,有這種花式吃法
    提到美食節目,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會是《舌尖上的中國》吧。作為一個吃貨,我可是每集必追的。其中,第二季就介紹了我們大潮汕的「蠔烙」,作為一個潮汕人,別提有多驕傲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頗負盛名的潮汕街邊小吃之一。
  • 初湯︳澄海泰安路的老牌蠔烙,和銀屏蠔烙不一樣的鮮香·潮汕集錦
    潮汕人都知道蠔烙點初湯是絕配,《舌尖上的中國》還大大捧紅了汕頭的銀屏蠔烙。其實在潮汕本地,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鮮明的蠔烙可以品嘗,有對比菜有區別不是。首先來張經典菜式特寫,蠔烙、酸菜豬雜湯、豬腸糯米……都是非常經典和特色的潮汕美食。
  • 舌尖上的潮汕-蠔烙(蚵仔煎),好吃到停不下來
    一提起「蠔烙」這種在潮汕地區廣受老百姓歡迎的特色美食,大家都應該非常熟悉,特別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中,澄海銀屏蠔烙進入了全國觀眾視野,讓「蠔烙」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潮汕美食,更是掀起一陣「蠔烙熱」。
  • 潮汕蠔仔烙正宗做法,在家就能做出《舌尖上的中國》裡的美味
    蠔仔烙是一道鮮出天際的潮汕名小吃。什麼?沒聽說過?請回去看《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平心而論,蠔仔烙在潮汕,只能算是眾多名小吃,之一。但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的播出,使得它的知名度蹭蹭蹭地漲。當然,地道的蠔仔烙也真的很好吃,如果有前往潮汕旅遊的朋友,可以挑幾家店去打個卡,例如比較有名的汕頭西天巷蠔烙,很老的小店,主打傳統的蠔烙,但就餐環境嘛….另外就是舌尖裡面提到的銀屏蠔烙,這裡的蠔烙除了蠔仔外,還會加些創新的食材。
  • 讓《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都讚嘆的潮汕美食,到底有什麼魅力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經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去過潮汕的人大概都會承認,這是一個美食聖地。食在廣州,廚出鳳城,而「味」在潮汕。
  • 舌尖上的中國2——蠔烙
    蠔烙By 是甜甜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口水直流,雖然我也是潮汕人,經常會吃這個。可是還是忍不住流口上,晚上按照裡面的做法做了出來,總算解饞了。蠔即是海蠣,由於廣東粵語地區常寫作「蠔」,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省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出鍋可以粘各種醬料吃。原料:蠔、雞蛋、蔥花、香菜末、鹽、白胡椒粉。
  • 冬夜裡來一碗蠔烙,舌尖上的享受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潮汕地區的美食小吃廣為人傳。今天我們來說說潮汕有名的小吃——蠔烙!蠔烙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嘗這一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取起蘸魚露吃。煎蠔烙時要講究猛火厚油,才可以確保煎好的蠔烙外酥內嫩;另外,將蠔烙翻面也是技術活,我們找一平底盤,將整個鍋翻面倒下,煎好的蠔烙在底面,重新將盤子反面平倒入鍋中,建議將雞蛋換成鴨蛋,味道會更香。
  • 上過舌尖上中國2的潮汕百年老字號粿條,原來是這樣
    粿條作為潮汕著名小吃,一年四季 一天三餐都有人在吃它,而且更有人天天必吃。想做出美味的粿條湯,必須粿條要鮮滑 湯底要香濃 牛肉要好!這樣才能做出一碗讓人無法忘懷的潮汕粿條湯。曾經還因為店裡的特色蠔烙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萬象城二樓剛開業我們這群愛吃的人就聞風而動前往一探究竟。店裡位置不多,剛開業需要排隊。整間店給人一種簡潔樸實的風格,出來座位以外的區域都是加工製作區,大家可以親眼目睹整個加工製作的過程,讓人更加放心食用。極鮮牛肉牛筋牛丸粿是店裡必點的粿條湯之一!
  • 潮汕蠔烙,在臺灣叫做蚵仔煎!
    在動物分類中屬於瓣鰓綱,牡蠣科,中國已發現的有20種。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臺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蠔。潮汕沿海養殖的品種有近江牡蠣、長牡蠣、褶等三種。牡蠣生長在海灘石頭或人工投放在淺海灘的可附著物上。體形呈扁圓狀,貝殼厚,肉味鮮美,其殼可入藥,又可煅成貝灰,用於建築房屋或粉牆。
  • ¥299元|品味「潮州風韻,古城文化」,豪嘆《潮汕牛肉火鍋宴-任吃》+《CCTV舌尖上的中國-銀屏蠔烙》!
    小編在這推薦一件超值美食之旅,千年文化傳承,千年坎坷琢磨,享盡潮汕美食,豪嘆色香味美!吃過自助餐、燒烤任吃,體驗過火鍋任吃,可是在潮汕「任吃」牛肉火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地方並不遠,就在廣東潮汕地區。潮汕文化、任吃牛肉、舌尖上的潮汕我對它的評價就是:性價比超高!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汕頭蠔烙,是連華少都忍不住流口水的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看到了那汕頭特色小吃蠔烙簡直是讓人流口水了,蠔烙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鮮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甚至連豬油都要用本地豬的鬃頭肉煎出來的豬油,製作的每一步驟十分考究。
  • 潮汕蠔烙,臺灣蚵仔煎,魚露甜辣醬各有所愛
    但是其實在我們大潮汕,有一種和蚵仔煎類似的特色小食「蠔烙」可是毫不遜色哦!說到蠔烙,外地人可能不大理解「烙」是什麼意思。其實,潮汕的「烙」,即是潮菜烹調方法中的「煎」。「蠔烙」實際即是「蠔煎」。在動物分類中屬於瓣鰓綱,牡蠣科,中國已發現的有20種。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臺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蠔。潮汕沿海養殖的品種有近江牡蠣、長牡蠣、褶等三種。牡蠣生長在海灘石頭或人工投放在淺海灘的可附著物上。體形呈扁圓狀,貝殼厚,肉味鮮美,其殼可入藥,又可煅成貝灰,用於建築房屋或粉牆。
  • 晚秋裡的味覺 舌尖上的潮汕
    潮州菜歷史悠久,簡稱潮菜,是粵菜子菜系之一,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潮州菜擅用食鹽、滷水等佐料助存及調和食物,尤其有重湯輕油、崇尚清淡、注重養生等特點。時至今日,潮州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中國名菜之一。此前,也有不少來自潮汕的品類被挖掘出來,比如潮汕牛肉火鍋、滷鵝等。
  • 色香味俱全|營養均衡,舌尖上的盛宴,東西方不同文化相得益彰
    最近幾年來,傳統文化再度被媒體弘揚,展示漢字之美的《漢字聽寫大賽》,宣揚詩詞文化的《中國詩詞大會》,但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最喜歡的莫過於《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早餐中國》等欄目,這些節目將我國數千年的飲食文化發揚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