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蠔烙,臺灣蚵仔煎,魚露甜辣醬各有所愛

2022-01-05 潮汕生活


聯繫QQ:956780044

潮汕生活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曾經因為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臺灣小吃蚵仔煎被一些人所了解,蚵仔煎的美味引得觀眾口水直流。但是其實在我們大潮汕,有一種和蚵仔煎類似的特色小食「蠔烙」可是毫不遜色哦!

說到蠔烙,外地人可能不大理解「烙」是什麼意思。其實,潮汕的「烙」,即是潮菜烹調方法中的「煎」。「蠔烙」實際即是「蠔煎」。

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蠔烙(潮州話為o lok,潮汕話屬閩南語系,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漢族特色小食,臺灣省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一美食。

【蠔】

蠔,又名牡蠣,別名蠣黃、海蠣子。在動物分類中屬於瓣鰓綱,牡蠣科,中國已發現的有20種。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臺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蠔。

潮汕沿海養殖的品種有近江牡蠣、長牡蠣、褶等三種。牡蠣生長在海灘石頭或人工投放在淺海灘的可附著物上。體形呈扁圓狀,貝殼厚,肉味鮮美,其殼可入藥,又可煅成貝灰,用於建築房屋或粉牆。

潮汕傳統的蠔種,主要是褶牡蠣和近江牡蠣。褶牡蠣潮人稱為"蠔仔",附生於海邊巖礁或碼頭之上,當地的婦女兒童常於潮退海灘露出之時用尖嘴的鑿錘和蠔刀敲撬採取。故民謠《刀疊刀》這樣唱:"刀疊刀,爬上刀堆叫賣蠔。勿嫌阮個蠔仔細,蠔仔細細正有膏"。潮汕人食蠔偏愛小而肥,吃起來更鮮嫩,這也是蠔烙的最佳選擇。

潮汕歷史上出名產蠔的地方很多,潮陽的和平在南宋之前稱為"蠔坪",因為文天祥抗元時率兵經過才改為"和平裡"。明代之後,揭陽榕江口的錢崗蠔、澄海的"鹽灶大蠔"和饒平的"汫洲蠔"都很出名。這些地方自古都以插竹或投石的方式養蠔,所產多是稱為"珠蠔"的近江牡蠣。

【蠔烙名店】

蠔烙這款傳統潮汕小食,歷史十分悠久。早在清代末年,潮汕各城鎮製作蠔烙的小食攤已經十分普遍。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汕頭埠的"老會館蠔烙"、"西天巷蠔烙"和潮州府城的"泰裕盛"蠔烙

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後,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其中,汕頭的西天巷蠔烙以及澄海蓮下「銀屏蠔烙」現身其中,再次讓汕頭美食揚名天下。

西天巷蠔烙

西天巷蠔烙最早起源於民國時期,1930前後,至今已有80來年的歷史了。當時由先人楊二開始在昇平路西天巷口經營。後來又有幾個攤主相繼出現。由於生意競爭,蠔烙的烹調方法不斷改善,蠔烙越做越美味,憑著汕頭市民的口碑,逐漸形成了馳名海內外的潮汕品牌傳統小吃,一直延續至今,也發展了多家經營蠔烙的小店。

泰裕盛老店

民國初年,位於潮州府城開元寺古井西北的泰裕盛老店專門經營「蠔烙」,製作的「蠔烙」特別好吃。原因是因為泰裕盛老店在選料上十分嚴格,專門選取饒平汫洲出產的珠蠔,採用優質雪粉,甚至連豬油都要用本地豬的鬃頭肉煎出來的豬油,製作的每一步驟十分考究,其煎制的「蠔烙」,具有特別鮮美的蠔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軟。由於泰裕盛老店製作的「蠔烙」口味特別誘人,故在當時名噪整個潮州地區,持續達半個世紀之久。

【蠔烙的製作】

蠔烙主要是用薯粉加蠔仔和雞蛋烙制而成。新鮮的蠔仔洗淨濾幹,加入番薯粉,蔥花和調料,攪拌均勻;待平底鍋燒紅,加入豬油等其沸騰就可以開始烙制蠔烙,期間把雞蛋打碎拌勻淋上,等兩面煎至變成金黃色,放上點蕪荽,金黃青翠的蠔烙便可上桌。

食用時再配上一碟沙茶和魚露,鮮美的蠔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軟。

【蠔烙的製作技巧】

1、傳統的潮汕蠔烙是不加辣椒的,隨著現代人的口味越來越多樣化,蠔烙在煎制上的調料配料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掌握和調整;

2、雞蛋不要放太多,這個量吃起來不膩口,當然你如果很喜歡吃雞蛋鴨蛋的,也可以;

3、儘量要選用番薯粉,好的薯粉煎出來的蠔烙口感更有彈性;

4、沒有豬油就用花生油,玉米油代替,但用豬油煎出來的蠔烙更香口;

5;有些朋友接受不了香菜的味道,可省略,能接受的儘量要搭配上。

【魚露】

魚露的用途很廣,炒煎烹煮,做沙拉,做伴碟,只要增鮮提味解膩之事,都少不了它。潮汕人吃蠔仔烙要蘸魚露更是標配。記住!吃蠔烙一定要配魚露!

【蠔烙VS蚵仔煎】

蚵仔煎是臺灣最有名的小吃之一,臺灣夜市的必點菜,它和大潮汕的蠔烙所選用的材料一樣,做法也一樣,但是蚵仔煎比較軟糯,而蠔烙的口感則酥脆一點。

兩個地方飲食習慣不同,口味自然也不同,所以蚵仔煎蘸的是甜辣醬,蠔烙蘸的是魚露,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且各有千秋。

相關焦點

  • 潮汕蠔烙,在臺灣叫做蚵仔煎!
    蠔烙(潮州話為o lok,潮汕話屬閩南語系,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漢族特色小食,臺灣島稱為蚵仔煎,在汕頭南澳島雲澳(雲蓋寺)的地方,鄉裡人也叫蚵仔煎。原來,省明朝時,因雲蓋寺遐邇聞名,故也成為寺下數村地域總稱,後才簡稱為「雲澳」至今。
  • 香飄十裡,女兒連吃兩盤,臺灣小吃蚵仔煎,做法簡單,營養很豐富
    香飄十裡,女兒連吃兩盤,臺灣小吃蚵仔煎,做法簡單,營養很豐富!那時候,看電視劇《轉角遇到愛》,讓很多人了解到的不是羅志祥和大S,而是臺灣名小吃「蚵仔煎」,這部電視劇讓「蚵仔煎」火起來了。臺灣蚵仔煎和潮汕、福建做法很像,主要材料都是生蠔和紅薯粉。在潮汕,我們叫蠔烙,雖然很像,但還是有區別的,潮汕的蠔烙,紅薯粉不能多放,生蠔放的量很多;煎的油是豬油;菜不是生菜或者小白菜,而是用韭菜、韭黃或者芹菜末、青蒜苗;臺灣蚵仔煎用雞蛋,潮汕蠔烙用鴨蛋;臺灣蚵仔煎整體比較軟,潮汕蠔烙外脆裡嫩。
  • 潮汕蠔烙正宗說
    原西天巷「邱淑英」蠔烙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知乎上有人問我「如何做出正宗的潮汕蠔烙」的問題來。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了解蠔烙的定義、起源和演變。由於主材料基本相同,有一種說法認為潮汕蠔烙與閩南蚵仔煎同源。閩南的蚵仔煎,傳說是1661年鄭成功攻打臺灣的時候,久攻不下,軍糧緊缺,夥夫急中生智就地取材,用當地的蚵仔和番薯粉烹製而成。
  • 潮汕美食數不勝數,這道「蠔烙」,卻是我一直無法忘懷的小吃
    潮汕被認為是廣東上最美味的食物產地。聖母院牛肉以其美味而聞名。然後聖母院火鍋、潮汕牛肉丸等許多食物都受到大家的喜愛。我們不能忘記,潮汕的《蠔烙》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也是美味的海鮮小吃。今天我們帶你去看看。
  • 實拍廈門正宗的蚵仔煎,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排隊需要半小時!
    作為吃貨看到新鮮的美食肯定是要挑戰一下的,小妖試了一下廈門的特色蚵仔煎,當下就想著要住在廈門不回去了。那麼今天小妖就來和大家說說廈門的蚵仔煎有著怎樣的魅力吧。實拍廈門正宗的蚵仔煎,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排隊需要半小時!去到廈門旅行似乎可以逛街的地方就有在賣蚵仔煎,價格都是差不多在20塊左右,份量很大料也很足,一顆顆大生蠔非常的肥美。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火到臺灣的潮汕蠔烙,有這種花式吃法
    其中,第二季就介紹了我們大潮汕的「蠔烙」,作為一個潮汕人,別提有多驕傲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頗負盛名的潮汕街邊小吃之一。蠔烙,能夠代表潮汕的美食之一,也叫「蠔煎」,「烙」即「煎」的意思。臺灣地區叫它「蚵仔煎」,也是臺灣夜市著名的小吃之一。有人要問了,它們是同一個東西嗎?是的。它選用的材料和做法都跟潮汕的蠔烙相似。
  • 蚵仔煎有哪些做法?
    蚵仔煎,(閩南話為ǒu ā 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用海鮮做成的臺灣美味。蚵仔是一種生有硬殼的海中貝類,又名牡蠣,也叫作蠔。在臺灣,蚵仔的吃法很多,而蚵仔煎就是具有特色風味的一種,它是將濃稠適當的番薯粉醬淋在煎板上,再撒上清洗好了的蚵仔,打上一個蛋,與韭菜、豆芽、茼萵菜同煎,再配上醬料,趁熱品嘗,口味甜中帶鹹,鹹中帶辣,令人垂涎。   臺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的蚵仔煎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一種創意料理。
  • 香飄十裡,女兒連吃兩盤,臺灣小吃蚵仔煎,做法簡單,營養很豐富
    香飄十裡,女兒連吃兩盤,臺灣小吃蚵仔煎,做法簡單,營養很豐富!那時候,看電視劇《轉角遇到愛》,讓很多人了解到的不是羅志祥和大S,而是臺灣名小吃「蚵仔煎」,這部電視劇讓「蚵仔煎」火起來了。臺灣蚵仔煎和潮汕、福建做法很像,主要材料都是生蠔和紅薯粉。在潮汕,我們叫蠔烙,雖然很像,但還是有區別的,潮汕的蠔烙,紅薯粉不能多放,生蠔放的量很多;煎的油是豬油;菜不是生菜或者小白菜,而是用韭菜、韭黃或者芹菜末、青蒜苗;臺灣蚵仔煎用雞蛋,潮汕蠔烙用鴨蛋;臺灣蚵仔煎整體比較軟,潮汕蠔烙外脆裡嫩。
  • 舌尖上的潮汕-蠔烙(蚵仔煎),好吃到停不下來
    一提起「蠔烙」這種在潮汕地區廣受老百姓歡迎的特色美食,大家都應該非常熟悉,特別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中,澄海銀屏蠔烙進入了全國觀眾視野,讓「蠔烙」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潮汕美食,更是掀起一陣「蠔烙熱」。
  • 潮汕美食 | 外地人的真實感受,到底是「蠔烙」還是「蠔煎」?
    蠔烙PK蚵仔煎,兩者滋味與由來有啥不同「蠔烙」是潮州久負盛名的傳統民間小食。「蠔烙」實際即是「蠔煎」, 因為潮州的「烙」,實際即是潮菜烹調方法中的「煎」。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臺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蠔。潮汕傳統的蠔種,主要是褶牡蠣和近江牡蠣。褶牡蠣潮人稱為"蠔仔",附生於海邊巖礁或碼頭之上,當地的婦女兒童常於潮退海灘露出之時用尖嘴的鑿錘和蠔刀敲撬採取。故民謠《刀疊刀》這樣唱:"刀疊刀,爬上刀堆叫賣蠔。勿嫌阮個蠔仔細,蠔仔細細正有膏"。
  • 品味蠔烙,解讀最正宗的潮汕味道!
    蠔烙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今兒,小蔥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這道美味的蠔烙!蠔烙的歷史由來:蠔烙並非臺灣特有小吃,在閩南語系地區自古有之,蠔烙據傳是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一種創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 潮汕美食數不勝數,這道「蠔烙」,卻是我一直無法忘懷的小吃
    潮汕被認為是廣東上最美味的食物產地。聖母院牛肉以其美味而聞名。然後聖母院火鍋、潮汕牛肉丸等許多食物都受到大家的喜愛。我們不能忘記,潮汕的《蠔烙》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也是美味的海鮮小吃。今天我們帶你去看看。
  • 潮汕美食之蠔烙 怎麼做?
    蠔烙(潮汕話為o lua,潮汕話屬閩南語方言,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
  • 大叔教你蚵仔煎,鮮香味美,簡單易做,家人愛吃!
    而這一次,當我來到龍洞,才真正了解到——什麼叫蚵仔煎!蚵仔煎怎麼讀?蚵仔煎,(閩南語讀做-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蚵仔和蠔是一個東西嗎?蠔不只有一個名字,百度百科裡這樣解釋:牡蠣,又稱蠔、生蠔(粵語地區)、蚵仔(閩南語系地區),別稱海蠣子、蠣黃、蠔白、青蚵、牡蛤、蠣蛤、硴等。
  • 初湯︳澄海泰安路的老牌蠔烙,和銀屏蠔烙不一樣的鮮香·潮汕集錦
    潮汕人都知道蠔烙點初湯是絕配,《舌尖上的中國》還大大捧紅了汕頭的銀屏蠔烙。其實在潮汕本地,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鮮明的蠔烙可以品嘗,有對比菜有區別不是。首先來張經典菜式特寫,蠔烙、酸菜豬雜湯、豬腸糯米……都是非常經典和特色的潮汕美食。
  • 外地人的真實感受,到底是「蠔烙」還是「蠔煎」?
    蠔烙PK蚵仔煎,兩者滋味與由來有啥不同「蠔烙」是潮州久負盛名的傳統民間小食。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臺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蠔。潮汕傳統的蠔種,主要是褶牡蠣和近江牡蠣。褶牡蠣潮人稱為"蠔仔",附生於海邊巖礁或碼頭之上,當地的婦女兒童常於潮退海灘露出之時用尖嘴的鑿錘和蠔刀敲撬採取。
  • 蚵仔煎≠蠔烙啊,它倆的蛋不一樣!
    當年一部《轉角遇到愛》的熱播劇,我是徹底記住了蚵仔煎這個臺灣地區小吃,但並不了解那是種什麼食物。在對主角們的故事抱有美好憧憬的同時,對那份讓男女主相識,且充當劇情催化劑的蚵仔煎,也抱有深深的好奇。後來終於在街邊小吃攤上得償所願,我看著生蠔拌薯粉、淋蛋液、再油煎的蚵仔煎,大吃一驚:這不是從小吃的蠔烙嗎?!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火到臺灣的潮汕蠔烙,有這種花式吃法
    其中,第二季就介紹了我們大潮汕的「蠔烙」,作為一個潮汕人,別提有多驕傲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頗負盛名的潮汕街邊小吃之一。蠔烙,能夠代表潮汕的美食之一,也叫「蠔煎」,「烙」即「煎」的意思。臺灣地區叫它「蚵仔煎」,也是臺灣夜市著名的小吃之一。有人要問了,它們是同一個東西嗎?是的。它選用的材料和做法都跟潮汕的蠔烙相似。
  • 實拍廈門正宗的蚵仔煎,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排隊需要半小時!
    作為吃貨看到新鮮的美食肯定是要挑戰一下的,小妖試了一下廈門的特色蚵仔煎,當下就想著要住在廈門不回去了。那麼今天小妖就來和大家說說廈門的蚵仔煎有著怎樣的魅力吧。實拍廈門正宗的蚵仔煎,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排隊需要半小時!去到廈門旅行似乎可以逛街的地方就有在賣蚵仔煎,價格都是差不多在20塊左右,份量很大料也很足,一顆顆大生蠔非常的肥美。
  • 一百種潮汕特產之一:蠔烙,香酥脆爽惹人愛
    蠔烙(潮汕話為o lua,潮汕話屬閩南語方言,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一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