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差轉機,我曾去過兩次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一次跟著我的女上司,一次帶著我的男下屬。
伊斯坦堡老城裡有一家小酒吧,露天坐著喝酒,可以直接看見老城那兩座舉世聞名的老建築——聖·索非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巧合的是,兩次我們都去這家酒吧坐了坐;更巧合的是,雖然兩次之間差了一年時間,但女上司和男下屬各自感慨,居然對我說了一句意思相同的話。
頭條正版配圖
伊斯坦堡的清真寺實在是太多了,從博斯普魯斯海峽看過去,就是這個歷史悠久、宗教氣氛濃鬱的城市聞名天下的天際線:跨度非凡的穹頂,以及一個又一個高高聳立的尖塔。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伊斯坦堡成為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一次又一次交鋒、磨合、擠壓、混成。
原創照片:伊斯坦堡的城市天際線
所有的老建築裡面,最著名的當數聖·索非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
進入藍色清真寺是要先脫鞋的,虔誠的穆斯林還會事先在前庭院中央的水池小亭裡,將自己清洗一番。
聖·索非亞大教堂更加古老,裡面跨度巨大的穹頂,使得人站在教堂裡面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顯得非常渺小;很容易就形成了一個心理概念:天國遙不可及,而又近在咫尺。
兩個超重量級的老建築面對面地站立著,在二者之間共同製造了一個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絕妙空間。
原創照片:聖索菲亞大教堂
網圖侵刪:雪後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入夜後的伊斯坦堡是安靜而柔和的。
老城馬路中央的輕軌電車,似乎也都是以竊竊私語的聲音行駛著,如果掛上鈴鐺,幾乎就是一輛穿著鋼鐵外衣的古老的馬車。
悠揚的唱經聲會從高聳入雲的清真寺尖塔裡面傳出來,瞬間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足具異域風情的城市。
網圖侵刪:伊斯坦堡老城的黃昏
聖·索非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之間的廣場一側,有一個狹窄的街道;街道端頭有一家我沒有記住名字的酒吧。
酒吧周圍擠滿了古老的土耳其式小樓,偶爾會有馬車經過,搖響著清脆的鈴鐺,「叮叮噹噹」地慢慢走遠……
坐在露天的遮陽傘下,視線所及就是那兩座相對而立的老建築——很少有酒吧有如此厚重的文脈景觀,有如此輕盈美麗的夜晚調性。
原創照片:酒吧就在這條小街上
一切都是靜謐的,所有的人都在竊竊私語,不管是說英語的還是說法語的。服務員的聲音也一例是軟軟的。
第一次來這家酒吧,帶著一位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建築師,是我團隊中的一員。
我喝了幾口啤酒,點燃一支煙,由衷地感嘆道:這地方太美了!在這個地方對一個女人說我愛你,絕對一次性搞定!
職場菜鳥點了點頭,沉吟許久,怔怔地冒出這樣一句話:不行,我要使勁掙錢!說什麼也要帶我女朋友來這兒坐坐!
兩個人都笑了,乾杯,喝酒。
網圖侵刪:兩座大教堂形成的天際線
第二次來這家酒吧,跟著設計院的副院長,我的女上司。
晚上我帶著她找到這家酒吧,風景依舊,依然靜謐。
女上司看了看景,由衷地感嘆道:這真棒啊!你說中國人愛扎堆有什麼好啊,結婚都到新馬泰蜜月,我看遠不如到這裡!
我喝了幾口啤酒,點燃一支煙:嗯,這地方太美了!
女上司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冒出這樣一句話:不行,啥時候有時間了,說什麼也要帶我老公來這兒坐坐!
兩個人都笑了,乾杯,喝酒。
原創照片:藍色清真寺
這地方讓兩個人的感覺和話語如出一轍,給我留下了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個有時間,沒錢。
一個有錢,沒時間。
但對美麗的東西,都是同樣的感受。
關注,分享旅行。
文字原創,配圖參見標註。
未經允許拒絕任何轉載!頭條站內轉發請註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