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將軍兼旱鴨子的桂永清是怎麼混成國民黨海軍總司令的?

2020-12-15 鬼說天下

1938年,中國軍隊在蘭封會戰中被日軍擊敗,直接導致了抗戰三大慘之一的「花園口決堤」。而蘭封會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蔣介石的嫡系大將桂永清的棄城而逃,桂永清也因此被稱為「逃跑將軍」。

奇怪的是,「逃跑將軍」桂永清幾年後一躍成為國民黨的海軍總司令。更重要的是,桂永清不僅本人是個旱鴨子,而且幾乎沒有任何海戰的知識和經驗。那麼桂永清是怎麼混成國民黨海軍總司令的呢?

桂永清畢業於黃埔軍校,既是「復興社」大佬又是陳誠「土木系」的幹將。最重要的是,桂永清對蔣介石非常忠誠,曾吹捧蔣介石是「中國的希特勒」。靠著蔣介石和陳誠兩座大山,桂永清混得風生水起。

桂永清本來要為蘭封會戰失敗的負主要責任,但蔣介石卻讓龍慕韓給桂永清當了替死鬼。但「逃跑將軍」的名聲畢竟傳出去了,蔣介石就讓桂永清去西南大後方,結果桂永清上任後就鎮壓抗日青年。

「逃跑將軍」和鎮壓抗日青年讓桂永清一度成了「過街老鼠」,蔣介石只得派桂永清出任駐納粹德國武官,在國外避避風頭。然後桂永清在德國一呆就是好幾年,直到國民政府對納粹德國宣戰後才回國。

雖然桂永清基本是混過駐德武官任期的,但算是有了對外軍事交流的履歷。1944年,桂永清率代表團訪問英國。當時中國海軍的一批下級軍官正在英國學習,蔣介石就讓桂永清就近管理這些軍官。

納粹德國投降後,桂永清出任中國駐德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抗戰勝利後,英國決定將幾艘超齡軍艦贈送給國民黨海軍,蔣介石就命令人在歐洲並曾經短暫管過海軍軍官的桂永清負責接收這幾艘戰艦。

桂永清則利用接收的機會將這幾艘戰艦變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隊。英國這幾艘超齡戰艦對舊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主力戰艦,而桂永清也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海軍大佬,回國後就當上了海軍的第二把手。

1945年底,時任國民黨海軍總司令的陳紹寬將軍因為反對蔣介石打內戰而被迫辭職,對於蔣介石非常忠誠的桂永清自然被提拔為海軍代總司令。1946年,桂永清正式成為國民黨海軍總司令。

相關焦點

  • 「海軍總司令」桂永清,逃到臺灣後的最終結局如何?
    這樣不僅能延續臺兒莊大捷後的勝利,而且還能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最終卻因為桂永清臨陣脫逃而功虧一簣。當然,戰後桂永清也受到了撤職查辦的處分。客觀來說,在蔣介石的嫡系大將中,桂永清此人比較奇葩,他曾數次違反軍紀,蔣介石甚至下令槍斃他,但是桂永清每次都猶如神助、大難不死,也算是命大。
  • 國軍上將海軍司令桂永清,曾判處死刑蔣介石刀下留人,字寫得可以
    桂永清上任以後,積極發展「復興社」組織,極力吹捧蔣介石。他經常說:「德國出了一個希特勒,使德國復興。中國有了我們蔣校長,只要大家一致擁護,中國必可復興。 後來,桂永清調任駐德國武官,後調駐英國武官,兼軍事代表團團長。抗口戰爭勝利後,英國政府將幾艘超齡的軍艦,無償送給中國。
  • 蔣介石鐵衛隊桂永清,宦海沉浮,如何當上民國海軍總司令
    桂永清桂永清,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1930 年春,桂永清到達柏林,進入德國步兵專科學校學習,結識了很多德國將領,到1937年抗戰開始時,成為蔣介石的鐵衛隊。「西安事變」發生後,桂永清曾率教導總隊一部 9000餘人,赴陝西援救蔣介石,「討伐」張學良、楊虎城的東北軍和第17路軍。蔣介石被釋放後,從西安飛抵洛陽,嘉勉桂永清。不久,蔣介石特任桂永清為特使,前往英國參加英王加冕大典。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
  • 「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為什麼會被蔣介石重用?與兩個人有關
    何應欽出面保下桂永清,桂永清逃過這次大難。客觀來說,在國軍一級上將中,論戰力與軍功,桂永清是排不上號的,而且桂永清曾經數次違反軍紀,並且是一個愛說大話的人。一個有這麼多缺點的將領,卻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桂永清被蔣介石重用離不開兩個人。第一是何應欽。
  • 臺灣「海軍總司令部」
    「海軍總司令部」成立於1945年,當時的海軍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美國不僅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淘汰下來或行將退役的軍艦「贈送」給國民黨南京當局,而且還為蔣軍訓練海軍官兵。國民黨政權赴臺後,「海軍總司令部」部隨之遷往臺灣。其主要任務是負責組建和訓練海軍。並通過其下轄各司令部和各軍區來統御指揮海軍。
  • 他是民國海軍總司令,因一事對周公感激備至,見面時總要拱手行禮
    他是民國海軍總司令,因一事對周公感激備至,見面時總要拱手行禮 大家都知道,周公曾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跟很多學生的關係都很要好,其中有一位後來成為了民國海軍司令,他就是桂永清。
  • 江西籍國民黨知名將領有哪些,你知道嗎?其中上將還真不算少!
    李烈鈞後為位居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自他開始,大批國民黨籍江西將軍在此後的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等逐漸成長、成熟起來,成為歷史上一股不容忽視的軍事力量。國民黨部隊的贛籍將軍,主要出自兩所聲名赫赫的軍校:保定軍校及黃埔軍校。
  • 揭秘國民黨海軍制止日本漁船偷漁始末
    眼看對方不理睬自己的喊話,艦橋上的指揮官下達了開火的命令,戰艦上的火炮迅速旋轉,炮管迅速指向奔逃中的日本漁船……這不是電影或電視劇中的鏡頭,而是發生在中國東海上的真實一幕,時間在1948年5月28日,這艘中國軍艦便是國民黨海軍的「中建」號登陸艦。「中建」號原為美國二戰中使用的LST416號坦克登陸艦,戰後編入國民黨海軍服役。
  • 民國17位一級上將,僅一位來自海軍,他是誰?
    民族有難,身為軍人卻無法報效國家,陳紹寬羞愧難當,於是向蔣介石請辭,在眾人多次勸說下他才繼續擔任海軍總司令。在擔任海軍司令員期間,他決定福州海軍學校每年定期招生,聘請英國教官到校任教,培養出數百名畢業生。不過,在民國時期,海軍在建設上非常滯後,以至於在淞滬抗戰中處於被動,為此陳紹寬使用沉船阻止日軍軍艦,轟毀沿途水道航標。
  • 他是國民黨海軍總司令,老蔣命令他北上,他卻南下,後來呢?
    他是老資格的海軍將領,晚清時就加入海軍,曾任國民黨海軍總司令,也有人讚譽他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解放戰爭時期,老蔣命令他北上,他卻南下。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他。 他叫陳紹寬,福建閩縣人。
  • 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說起國民黨軍銜,因為經常會出現上校軍長,上尉團長等,更有少尉總司令的奇怪現象,相信這讓很多人都頭都大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34年,國民党進行整軍,同時軍政部設立軍事委員會直屬的銓敘廳,負責軍銜的晉升與評選問題(類似新中國55年授銜),到1935年5月,軍政部正式給相關人員授軍銜。
  • 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陳誠曾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參謀總長和海軍總司令的職位,後雖蔣校長去臺灣,曾擔任副總統,於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臺北,終年67歲。「忠將」顧祝同蔣校長的心腹,黃埔時期的戰術教官,陸軍一級上將。
  • 士兵為將軍蓋被子,將軍讓他做了女婿,後來此兵培養出海軍總司令
    他是一個憨厚老實的士兵,在將軍熟睡的時候,他怕將軍受寒,就將一條棉被蓋在了將軍的身上。將軍醒來,知道這事後,就讓此兵娶了自己年僅二十歲女兒做了自己的女婿。後來,此兵更是培養出了一個海軍總司令。這是怎麼回事?
  • 此人是國民黨海軍艦長,1949年和平起義,主動留在大陸過得如何?
    鄧兆祥在解放戰爭末期擔任了國民黨海軍巡洋艦「重慶號」的上校艦長,因為厭惡內戰,不願意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1949年2月25日,鄧兆祥在吳淞口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號起義」,宣布脫離國民黨,加入解放軍海軍,並且主動留在大陸。那麼,和平起義後的鄧兆祥晚年的結局怎麼樣呢?鄧兆祥出生於1903年,他是廣東省高要縣人。
  • 70年前的今天,曾經的國民黨王牌軍艦向著光明,啟航!
    1949年2月25日   長江江面一艘國民黨軍艦悄然起航   向著目的地——解放區煙臺港駛去   這艘軍艦正是當時國民黨海軍的王牌軍艦   「重慶號」   為了它
  • 「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前幾天我們說了蔣介石在大陸的「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客觀來說,桂永清是蔣介石的「問題學生」,因為何應欽與陳誠的照顧,桂永清官至「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基本上沒打什麼大勝仗,他更類似於紙上談兵的趙括。其實,當時蔣介石的海陸空部隊配置齊全,不僅有「海軍總司令」與「陸軍總司令」,而且還有「空軍總司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蔣介石的「空軍總司令」。蔣介石的「空軍總司令」名叫周至柔。周至柔出生於1899年,是浙江臨海人。周至柔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雖然成長於這樣的家庭,但周至柔的母親並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
  • 原臺灣海軍總司令葉昌桐回訪桐梓海校舊址
    10月12日,原臺灣海軍總司令葉昌桐到曾經學習過的桐梓海校回訪
  • 他是國民黨海軍總司令,因拒內戰而被老蔣撤職,建國後擔任何職?
    抗日戰爭中我們中國軍隊和日軍一般都是陸地作戰,可是國民政府明明有海軍的,那麼到底國民黨的海軍和日軍交過火嗎?其實確實打過仗,而且結果確實是非常的慘烈,這就是1937年8月16日爆發的江陰保衛戰。
  • 起義的重慶號被炸,讓人民海軍的第一艘大艦得而復失
    在國民黨海軍中,重慶號是裝備最好、火力最強、航速最快、排水量最大的軍艦。「重慶號」起義1948年10月,回國不久的重慶號被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調往東北參加遼瀋戰役。重慶號上的官兵基本都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的還是大學生。
  • 最先逃跑的,反而指責最後撤離的,將軍慨然自戕明志!
    在抗戰時,何基灃將軍就是這樣一位視死如歸的燕趙之士。何基灃是一位抗日名將。1933年,他參與指揮了著名的喜峰口戰役。1937年,日軍進攻盧溝橋,他指揮部隊奮起反擊。宛平失守後,何基灃率部轉移到了河北大名。10月,日軍一個混成旅團直取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