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逃跑的,反而指責最後撤離的,將軍慨然自戕明志!

2020-12-18 嬋稚翎

古人云: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話誠然!

在抗戰時,何基灃將軍就是這樣一位視死如歸的燕趙之士。

何基灃是一位抗日名將。1933年,他參與指揮了著名的喜峰口戰役。1937年,日軍進攻盧溝橋,他指揮部隊奮起反擊。宛平失守後,何基灃率部轉移到了河北大名。

10月,日軍一個混成旅團直取大名。時為179師師長的何基灃奉命堅守大名城,另一個旅——37師吳振聲旅也歸他指揮。

何基灃於是下令179師柴建瑞旅,在城西一帶,湯傳聲旅在城內;吳振聲旅防守大名西北的魏縣鎮。

戰鬥很快就打響了,日軍首先進攻魏縣鎮。

何基灃親往指揮。日軍有飛機、大炮和坦克配合,激戰一天,吳旅不支,於是逐步後撤。何基灃急忙返回大名城,指揮柴、湯兩旅準備戰鬥。

在日軍逼近大名時,城內潛伏的土匪、漢奸到處進行擾亂,多處起火。日軍進攻柴旅時,漢奸們升起氣球,為日軍指示轟炸的目標。

激戰一天,城西陣地也被敵人突破,何基灃只好固守城垣。

城北有個高地,高地上有個外國教堂,何基灃原打算固守這個據點。但是,教堂的外國教士卻聲言中立,還出具了保證書,拒絕雙方在那裡作戰。結果,179師反受其愚弄,同意了。誰知日軍到達後,首先佔領了這個制高點,威脅179師北城陣地。之後,日軍主力從北面進攻,何基灃到北城指揮,激戰一天,勝負難分。

黃昏後,他準備召集幾個旅長研究、調整守城部署,手下的旅長湯傳聲忽然不見了,另一個旅長柴建瑞也找不到人,他們的隊伍也都撤走了,只有吳振聲旅還在南關。

何基灃於是趕去南門,只見這裡的部隊也十分混亂,找不到指揮官。

這時參謀長趕過來報告說: 「鬼子已經進了城,我們的隊伍全走了。我碰到湯旅的一個團長,命他聽候調遣,一轉眼他也溜走了。現在城裡只有我們一個師部,仗還怎麼打呀?」

此時城內槍聲四起,何基灃只好下令:「師部帶著個警衛連,向南撤退。」

何基灃趕到漳河北岸時,浮橋已被拆掉。他問留在那裡的工兵:「誰下令拆掉的浮橋?」

「湯旅長叫拆的。」

何基灃只得找了個小船渡過南岸,於天明到達南樂,然後以電報向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哲元報告隊伍不聽指揮,大名失守的情況。

旅長湯傳聲、柴建瑞為何不聽何基灃的指揮呢?

原來,他們早就對何基灃當師長不滿,所以這一次相約暗中拆臺,並且還把浮橋拆掉,準備置他於死地。

大名一日之內就失守了。何基灃悲憤交加。這時,宋哲元總部總參議張維藩又拍來電報,責問他說:為什麼退出大名?總司令知道了一定不答應,這個責任誰來負?!

其實,這個責任,張維藩本人也要負一些。

宋哲元的總部本來設在大名,他臨走時下令張維藩在大名留守。可是,在大名告急時,張維藩第一個退出大名城,跑了。之後,湯傳聲、柴建瑞見勢不妙,便也跟在他的屁股後面,帶著隊伍走人了。

何基灃最後一個撤出大名城,反而受到第一個逃跑的張維藩的指責,悲憤交集,憤而掏槍自戕。幸好副師長曾國佐在旁拉他,一把拉住他的右臂,結果,子彈沒有打中頭部,從他的左胸穿過。

何基灃這樣才沒有殞命。

由此,他也成為抗戰中唯一一個戰敗自殺而沒有死成的師長。何基灃的自殺震驚了軍界。

但是,由於他英勇善戰,後來還是憑藉戰功升為副軍長、軍長。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時,他又升任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副司令官。

(何基灃)

相關焦點

  • 「逃跑將軍」黃杰,追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有的,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叫黃杰,別人都是以驍勇善戰出名,黃杰則不同,他是因逃跑而被世人熟知的。他還有個外號,叫逃跑將軍,那麼他的這個外號是怎麼來的呢?請大家聽我慢慢道來。黃杰出生於1903年,他是湖南長沙人,是黃埔一期學生,在黃埔學校時就深得蔣介石喜愛。
  • 這位日本艦隊司令官在開戰前「溜之大吉」,被稱「逃跑將軍」
    但是慄田健男有一個非常致命和膽小的弱點就是太過謹慎,只要發現有一點不一樣或者不放心的情況就會選擇性的逃跑。其中的一個案例就是在日軍在太平洋展開的爪哇戰役,日軍第16集團軍負責登陸作戰,而海軍第七戰隊負責掩護,其艦隊司令官就是慄田健男。結果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開戰當晚,日軍第16集團發起進攻後卻發現慄田健男找不到了。
  • 逃跑將軍兼旱鴨子的桂永清是怎麼混成國民黨海軍總司令的?
    而蘭封會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蔣介石的嫡系大將桂永清的棄城而逃,桂永清也因此被稱為「逃跑將軍」。奇怪的是,「逃跑將軍」桂永清幾年後一躍成為國民黨的海軍總司令。更重要的是,桂永清不僅本人是個旱鴨子,而且幾乎沒有任何海戰的知識和經驗。那麼桂永清是怎麼混成國民黨海軍總司令的呢?
  • 身為將軍,他比士兵更怕死,有戰鬥就選擇逃跑,士兵們卻很認可他
    身為將軍,他比士兵更怕死,有戰鬥就選擇逃跑,士兵們卻很認可他 讀過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在二戰末期經常發動自殺式襲擊,神風特攻隊的士兵個個都是不要命,不過不是所有的日軍都不怕死,有一個人被稱為「退之將軍」,最擅長逃跑,他就是慄田健男。
  • 甲午戰爭中清軍有六大逃跑將軍 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遺憾的是,也出現了不少逃跑將軍,如葉志超、龔照璵、方伯謙、衛汝成、趙懷業、黃仕林等人。清朝向來對於臨陣逃脫的將領處罰嚴厲。何桂清官至兩江總督,因為與太平軍作戰時不戰而逃,最終在曾國藩的嚴參下,被清朝處決。那麼,在甲午戰爭中出現的這些逃跑將軍,他們的結局如何?葉志超是安徽合肥人,於1894年奉命率部進入朝鮮。
  • 銀魂321集:被為逃跑小太郎的桂小太郎,這一次沒有逃跑
    今天來講一下銀魂當中,被暗殺將軍—別了真選組所鋪墊在後面的大長篇: 烙陽決戰篇,作為這個大長篇的第四集。從烙陽決戰篇的321集來看,桂小太郎與第四師團長海王星的戰爭最先展開,兩方看起來不相上下。並且稱之為桂小太郎,是逃跑小太郎。並由坂本辰馬的口中,解釋到了桂小太郎的為什麼如此的堅持膽小的戰鬥。也因為了海王星是桂小太郎得賭上一切戰勝的男人,在海王星與桂小太郎戰鬥中,穿插著過去以及他們在松陽私塾的回憶。桂小太郎從不和坂田銀時比一場,也在坂田銀時與高杉的打鬥中,終是和坂田銀時比了一場。
  • 此女救了一位將軍,將軍提了個請求,女子竟羞憤跳河,誕生一成語
    後來在逃跑途中他飢困交加,見一位浣紗姑娘竹筐裡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 吃完飯後將軍向她提出了一個要求,他讓這位姑娘不要將見過他的事情告訴別人。這個要求其實一點不過分,作為一個被人刺傷的人,面對一個陌生的女子有著警戒之心也是正常的。可是這句話貌似觸碰了姑娘敏感的神經,她覺得這句話是對她的侮辱,一氣之下她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河中。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 「逃跑」將軍一直活到2007年,生下一子,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校園生活順遂,軍旅生涯卻臨陣逃脫孫元良是一個參加過許多著名戰役的將軍,他在190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父親擔任過當地的知縣,所以在學業方面一直非常有成就。當然他的家庭對他也有著十分厚重的期待,畢竟父親67歲老來得子,對孫元良這個孩子可以說十分看重。
  • 明志造句和解釋_明志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明志(míng zhì)。表明心志。[姜妙香《追懷往事》:「抗日戰爭時期,蘭芳先後隱居香港和上海,息歌息舞,蓄髭明志。」]明志參考例句: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3、我們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將軍戰敗回朝,皇帝反而大喜:賞你倆金盆,將軍:昏君,老子反了
    將軍戰敗回朝,皇帝反而大喜:賞你倆金盆,將軍:昏君,老子反了古代的統帥在戰爭失利時,往往用一句「勝敗乃兵家常事」來安慰自己的將領,藉此讓大家重拾信心,反敗為勝。當然,說是這麼說,實際上古代的軍法嚴苛,對待戰敗的將軍往往有嚴厲的處罰,西漢著名的飛將軍李廣就曾因作戰失利被漢武帝貶為了庶民。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宋朝末年,一位將軍在戰役中全軍覆沒,宋徽宗不僅沒有怪罪,反而大加封賞,結果這位敗軍之將不僅沒有感恩,反而帶著敵軍一路南下,滅亡了北宋。這個人就是郭藥師。郭藥師身為一個漢人但是卻一直生活在遼國境內的燕雲十六州。
  • 1962年對印反擊戰,印度將軍逃跑時,解放軍班長用衝鋒鎗將他擊斃
    潘安壽在草叢中石頭後用五六式衝鋒鎗向敵人射擊,前面的四名印軍當即被擊斃,後面的印軍嚇得掉頭逃跑。這時,154團一營二連連長帶人衝過來了,立即展開追擊,擊斃印軍數十人。戰後,一名被俘的印軍士兵說,在最先被擊斃的四人中,有一人是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
  • 抗日戰爭逃跑將軍黃杰,導致花園口決堤,蔣介石為何卻網開一面?
    1938年5月29日,日軍突破國軍防線,商丘陷入三面合圍,黃杰以聯絡中斷為由下令撤離,日軍輕取商丘直接出現在了薛嶽兵團的側後方,蘭封會戰國軍慘敗。蔣介石視察軍官蘭封會戰後,黃杰被時人諷刺為「逃跑將軍」,國軍內部也不斷有人要求嚴懲黃杰,但是鑑於程潛未能按照蔣介石命令安排預備隊,蔣介石才決定對黃杰網開一面。
  • 他是國軍中有名的逃跑將軍,卻備受蔣介石信任,只因做了這一件事
    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並不是很多,但是卻出了很多高官,後來在國軍內部,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就是有不少黃埔一期的人,比方說杜聿明,關麟徵,胡宗南等人,當然這些名氣也不小,其中有一個人名氣沒法和前面的那幾位比,但是他卻十分受蔣介石的信任,可要論他戰場表現,他是個實實在在的逃跑將軍。
  • 駐紮在鹿兒島附近的美軍,迅速撤離!美軍為何如此驚慌?原來是它
    說起天災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日本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非常容易引發天災。近些年來日本發生過的天災不盡其數,這也是最讓日本頭疼的地方。   駐紮在鹿兒島附近的美軍,迅速撤離!美軍為何如此驚慌?原來是它   駐紮在鹿兒島附近的美軍,迅速撤離!美軍為何如此驚慌?
  • 望海樓:慨然前行是最好的告慰
    紀念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最好方式,是勇毅面向未來,一路慨然前行。慨然前行,需要我們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當前,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我們心存感激,珍惜來之不易的階段性重要成效。放眼世界,疫情遠未過去,國內防疫尚未完全收官,我們還不能在短暫的喘息中鬆懈,必須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保住這份沉甸甸的戰果。
  • 越南前高官揭秘南越亡國最後時刻:被美國拋棄,總統臨陣辭職逃跑
    在越南全面統一的44年後,有許多關於西貢南越政權的歷史資料都被解密,這些資料能夠幫助人們來了解當時南越亡國的歷史,其中最為關鍵就是的阮文紹最後決定投降事情。阮文紹南越總統阮文紹侍衛回憶亡國前被美國拋棄在阮文紹最後擔任南越總統的日子裡,其中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是前少校阮進分,他曾經是追隨著越南共和國總統阮文紹的一名士官。到1975年4月,阮文紹和陳善謙,阮進分一起在4月25號晚上逃離越南。
  • 慨然允諾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慨然允諾,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出自: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近義詞有:慨然應允,慨然允諾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指很慷慨地答應。慨然允諾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慨然允諾(kǎi rán yǔn nuò)成語釋義: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成語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
  • 男子疑感情糾紛刺死女子後自戕 兩人倒臥基隆街頭
    原標題:男子疑感情糾紛刺死女子後自戕 兩人倒臥基隆街頭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基隆街頭今天凌晨傳出殺人事件,1名男子涉嫌持刀刺死1名女子,然後自戕,兩人倒臥在人行道上,血跡斑斑,引起民眾震驚報警。
  • 反恐特種部隊訓練之生存、躲避、抵抗、逃跑訓練
    在相近的情況下,執行任務的反恐特種部隊隊員很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順利撤回,此時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到達土耳其或者海岸線,或者按照既定的逃生計劃撤離。 如果在撤離的同時帶著人質,那麼反恐特種部隊隊員還需要學會判斷人質的身體狀況,適當地放慢前進的速度。一些反恐特種部隊隊員還可能會特意拖後,對追擊的敵人進行伏擊或狙擊,較大程度地放慢敵人前進的速度。
  • 慨然前行是最好的告慰(望海樓)
    紀念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最好方式,是勇毅面向未來,一路慨然前行。  慨然前行,需要我們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當前,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我們心存感激,珍惜來之不易的階段性重要成效。放眼世界,疫情遠未過去,國內防疫尚未完全收官,我們還不能在短暫的喘息中鬆懈,必須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保住這份沉甸甸的戰果。  慨然前行,需要我們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