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咖啡豆烘焙程度主要有三種,淺度烘焙(淺烘)、中度烘焙(中烘)、深度烘焙(深烘)。今天就以前街咖啡豆單上使用淺烘的一款肯亞精品咖啡為例,用二段式和三段式兩種方式衝煮,看看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風味區別。
咖啡烘焙程度在70-90年代,那時咖啡文化是以商業咖啡豆為主,商業咖啡豆多少會含有羅布斯塔品種,在風味呈現上也多少會有瑕疵,為了降低這個瑕疵感,普遍採用深度烘焙的方式,如果用淺度烘焙或者中度烘焙,就很容易喝出咖啡裡的瑕疵風味。
但現在的咖啡文化已經往精品咖啡這個方向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三波咖啡文化,會更加提倡口感乾淨、酸質甜度明顯的風味。這種風味上的趨向化,也就導致了現在淺度烘焙的流行。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制定出一套烘焙標準。總共有八個等級的烘焙程度,極淺烘焙、淺烘焙、淺中烘焙、中烘焙、中深烘焙、深烘焙、重烘焙、極度深烘焙。
市面上常見的是三種烘焙程度:淺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
淺度烘焙:有豐富的水果調性,帶有酸甜的花果酸香氣息,能感受到較強的酸質。
中度烘焙:有堅果調性,主要是焦糖、可可、麥芽的氣息。
深度烘焙:帶有一點巧克力的苦韻,酸味較低,焦糖香濃,有辛香料、木質、炭燒味。
以【前街咖啡 肯亞阿薩莉婭咖啡豆】 為例
前街咖啡烘焙建議
這款豆子豆體飽滿圓潤,為了使其明亮醇厚的酸完全表現出來,採用淺度烘焙。
機器:楊家800N,生豆投550g
入豆溫:200℃
一爆點:5'30",154.3℃
一爆後發展2』10」,191.6℃出爐
前街咖啡衝煮前街咖啡本次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衝煮手法衝煮肯亞阿薩莉婭咖啡豆,分別是二段式手衝和三段式手衝。
二段式手衝:悶蒸結束之後,一次性注水至結束,中間不停斷。口感平衡,風味突出,而且為咖啡廳出品節約了很多時間。
三段式手衝:第一段注水悶蒸,然後分兩段注水進行萃取。口感相對一刀流來說,層次感更加豐富。
前街咖啡選用的衝煮參數統一為:Hario V60,粉水比1:15,水溫90℃,研磨度BG#6S (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80%)。
衝煮手法上,前街咖啡習慣是使用悶蒸水量是咖啡粉量的兩倍,也就是30g水進行悶蒸,悶蒸時間為30秒。粉水比是1:15,那總注水量就是225g。
二段式手衝:除去悶蒸使用的30g水後,直接注水至225g,注水總時長2分鐘(包含悶蒸時間)。
三段式手衝:除去悶蒸使用的30g水後,第二段注水注至125g後分段,最後注水至225g水停止,注水總時長2分鐘(包含悶蒸時間)。
肯亞阿薩莉婭咖啡風味描述二段式手衝風味: 整體感覺比較柔和,香氣比較明顯,成熟番茄香氣與花香,聖女果酸調,有巧克力風味,回甘有焦糖、可可的味道。
三段式手衝風味:整體口感層次分明,香氣比較明顯,成熟番茄香氣與花香,入口有飽滿的果汁感,聖女果與烏梅的風味,酸度明亮,莓果甜感,餘韻黃糖甜。
二段式手衝因水柱攪拌多萃取速度更快,所以堅果風味較多一些,層次感較薄。三段式手衝因水柱攪拌較少,雖然有浸泡的時間,但水流也很快滲過濾紙往下流了,萃取風味比較均衡,香氣、成熟水果風味,層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