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內陸國巴拉圭,歷史上為何沒被巴西或阿根廷兼併?

2021-01-20 地圖帝

曾有人這麼評價南美洲國家巴拉圭:如果不是經常打進世界盃,南美洲之外的人可能並不了解巴拉圭。巴拉圭隊分別參加過1986年、1998年、2002年、2006年、2010年的世界盃,其中,2010年世界盃打進八強,除了2006年小組沒出線,剩下三次全部打進十六強。巴拉圭足球最具標誌性的人物,就是那位傳奇的門將奇拉維特。在某種意義上講,「大嘴」奇拉維特是巴拉圭這個國家的形象代言人,如果沒有奇拉維特,巴拉圭的知名度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大。

作為南美洲「唯二」的內陸國(另一個是玻利維亞),巴拉圭位於南美洲的中南部,只有三個鄰國,西北與玻利維亞為鄰,東與巴西為鄰,西與南與阿根廷為鄰。巴拉圭面積40.68萬平方公裡。巴拉圭的地勢,整體上來說比較低平,也就是兩邊略高。巴拉圭的南邊有一條呈西北——東南走向的皮科馬約河,發源於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脈,是巴拉圭與阿根廷的西段界河。皮科馬約河向東南流去,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匯入巴拉圭河。巴拉圭河全長2550公裡,長度居南美洲河流第五位,發源於巴西境內的巴西高原。巴拉圭河由北向南流去,正好將巴拉圭一分為二。巴拉圭在亞松森接納皮科馬約河後,繼續向南流去。自亞松森以南,巴拉圭河就成了巴拉圭與阿根廷的中段的界河。在阿根廷北部小城科連特斯附近,巴拉圭河匯入了另一條大河——巴拉那河。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的第二大河,全長4100公裡,位居全世界河流第十三名。巴拉那河發源於巴西南部的馬託格羅索高原,呈東北——西南方向流去。在巴拉圭東北部小城薩爾託-德爾瓜伊拉附近,巴拉那河成了巴拉圭與巴西的界河。準確地說,巴拉圭與巴西之間的界河,實際上是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庫,呈南北狹長狀,面積1350平方公裡。

從巴拉圭東部中段的小城埃斯特城開始,巴拉那河就成了巴拉圭與阿根廷的東段界河。然後,巴拉那河呈東北——正西方向,「畫」了一個漂亮的弧形,向西流到了阿根廷科連特斯,接納了巴拉圭河後,向東南流去,最終匯入大西洋。值得一提的是,巴拉那河的入海口河段,還有一個名氣更大的名字——拉普拉塔河,號稱世界上最寬的河。拉普拉塔河最寬處竟達230公裡,阿根廷至今有人認為拉普拉塔河口不屬於河流範圍,而是海灣,因為這裡實在太寬了。

拉普拉塔河流域是阿根廷最發達的地區,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就位於拉普拉塔河西岸。阿根廷總人口約4000多萬,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的人口將近2000萬。

拉普拉塔河是阿根廷與烏拉圭共有的,與巴拉圭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巴拉圭是個內陸國,距離大西洋有一段距離。而巴拉圭要想出海,只有一條水上通道,就是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換言之,夾在阿根廷與烏拉圭之間的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實際上是巴拉圭的出海口。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在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流域,巴拉圭首都亞松森是最古老的城市,建於公元1537年8月,既明世宗嘉靖十六年。

巴拉圭與拉普拉塔河(以下皆包括巴拉那河段,如果提巴拉那河,也包括拉普拉塔河段)流域的緣分非常深,西班牙統治南美洲(不包括葡萄牙所佔之巴西)期間,劃了幾大總督區。其中有一個總督區就叫做拉普拉塔總督區,首府就在號稱「南美城市之母」的亞松森。

拉普拉塔河流域共有四個國家,既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烏拉圭。其中,巴西與阿根廷是南美洲兩大強國,但讓人驚詫的是,作為小國的巴拉圭,卻曾經與巴西、阿根廷,加上烏拉圭大打出手。這場戰爭發生於公元1864年。

南美洲在葡萄牙、西班牙統治期間,邊界劃分並不是很清楚。這導致了各國獨立後,邊界劃分問題非常突出。比如巴拉那河北岸的米西奧西斯地區,公元1811年,阿根廷承認該地區為剛獨立的巴拉圭所有。但到了公元1852年,巴拉圭又把該地區劃給了阿根廷。只不過巴西反對巴拉圭與阿根廷籤訂條約,該地區一直留在巴拉圭,但爭議始終存在。

夾在兩大國之間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看看夾在俄羅斯與美國(戰略地理)之間的烏克蘭就知道了。巴西與阿根廷並稱南美兩大國,巴拉圭與烏拉圭是兩大國的緩衝地帶。由於巴拉圭與烏拉圭距離阿根廷核心區——拉普拉塔河(寬段)太近,所以兩國的存在,更有利於巴西而不利於阿根廷。

站在阿根廷的角度,更希望吞掉巴拉圭,擴大自己的北部邊界。從巴拉圭獨立後,阿根廷就經常派軍隊攻擊巴拉圭。為了吞掉巴拉圭,阿根廷在公元1845年封鎖了事關巴拉圭出海口的巴拉那河,此舉嚴重激怒了巴拉圭。巴拉圭要求阿根廷開放出海口,遭到阿根廷拒絕。同時,巴拉圭與巴西的地盤矛盾同樣非常尖銳。更不可思議的是,巴拉圭與自己並不接壤的烏拉圭也有深刻的矛盾。

圖-巴拉圭球迷

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決定聯合起來對付巴拉圭。公元1864年,南美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巴拉圭戰爭打響。巴西與阿根廷的實力相加,再加上烏拉圭,實力遠在巴拉圭之上。公元1868年12月,三國聯軍攻進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巴拉圭人口減少31萬(只剩22萬),而聯軍也戰死了10萬名士兵。但是,三國畢竟是勝利者,作為失敗者的巴拉圭共喪失了15.4萬平方公裡地盤,形成了現在的疆域輪廓。

相關焦點

  • 美洲唯二兩個內陸國,巴拉圭當年為何非要從阿根廷「分離」出來?
    從上圖可看出,作為南美洲兩個「大國」巴西和阿根廷的鄰居,巴拉圭和烏拉圭的情況有些類似,這兩個小國都誕生於南美洲獨立運動,而且也都經歷了一波三折,最終以大國之間緩衝國的地位取得獨立
  • 巴拉圭:40萬人的內陸小國,為何敢單挑大半個南美洲?
    打看南美地圖,不難發現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雙雄」,巴拉圭只是一個內陸小國。然而,就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在1864年同時向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國開戰,挑起了持續近6年之久的巴拉圭戰爭。這場戰爭是南美歷史上時間最久,亦是最慘烈的戰爭,巴拉圭的這一瘋狂之舉可謂是單挑半個南美洲。
  • 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是高山內陸國,為何設有海軍?
    高山內陸國,這是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最為顯著的地理標籤。玻利維亞海拔出了名的高,很多南美球隊都懼怕來玻利維亞踢球,因為玻利維亞平均海拔都超過了3000米。玻利維亞位於南美洲中西部,面積109.8萬平方公裡,鄰國按順時針方向是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秘魯。讓人驚奇的是,作為一個內陸國,玻利維亞竟擁有一支5000人的海軍部隊。中亞內陸國家哈薩克斯坦也有海軍,不過哈薩克斯坦西部瀕臨世界上最大湖泊——裏海,裏海面積38萬平方公裡,擁有海軍很正常。但是,你如果問玻利維亞人:貴國並沒有海岸線,要海軍幹什麼?
  • 誰給的巴拉圭底氣,使得巴拉圭敢以一己之力,單挑半個南美洲?
    說起南美的國家,恐怕脫口而出的就是巴西和阿根廷。畢竟這兩個國家的桑巴和探戈是舉世聞名的,而另一個令世人熟知的便是足球。而巴拉圭,在南美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然而在1864年的時候,巴拉圭竟然同時向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三國開戰。
  • 南美洲的平原面積巨大,為何人口這麼少?
    先說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世界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脈,緊緊貼在南美洲的西海岸,縱穿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智利四個沿海國,以及內陸國玻利維亞的西部。不過,有意思的是,哥倫比亞作為南美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人口卻主要集中在科迪勒拉山脈,以及安第斯山脈(科迪勒拉山脈在南美稱為安第斯山脈)之間的河谷,以及北方平原地區。比如僅首都聖菲波哥大,人口就有850萬人。
  • 世界上共有四十多個「內陸國」,其中大洋洲和北美洲沒有內陸國
    智利在「硝石戰爭」中獲得的領土示意圖南美洲的總面積約為1784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的國土面積約為851萬平方千米,差不多佔了南美洲總面積的一半,而且南美洲的國家數量比較少,總共只有13個國家,所以南美洲的內陸國數量很少。
  • 以一挑三的巴拉圭戰爭,失去近 60%的人口,淪為「三流內陸國」
    戰前的巴拉圭共和國要在地圖上找到巴拉圭這個南美洲的「大陸孤島」實屬不易,這片巴掌大的土地深藏在巴西、玻利維亞、阿根廷、烏拉圭等國之間,處於南回歸線以南的所謂南錐體中央。由於巴拉圭是內陸國家,其對外貿易需要通過巴拉圭河出海。
  • 南美洲最小的內陸國,首都才52萬人,景色卻很美!
    南美洲,大多數是沿海國家,只有兩個內陸國家:一個是玻利維亞,另一個是巴拉圭。 巴拉圭,地處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把全國分成東西兩部分:河東為丘陵、沼澤和波狀平原,是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全國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裡。河西為原始森林與草原。
  • 南美洲最小的內陸國,首都才52萬人,景色卻很美
    南美洲,大多數是沿海國家,只有兩個內陸國家:一個是玻利維亞,另一個是巴拉圭。巴拉圭,地處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把全國分成東西兩部分:河東為丘陵、沼澤和波狀平原,是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全國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裡。河西為原始森林與草原。
  • 南美雙雄巴西阿根廷經濟墮落,美國後花園南美,為何無發達國家
    這個數據讓人很難想像,要知道南美洲可是北美洲的後花園,得天獨厚的南美洲,竟然沒有一個具有持續影響力的發達國家,這讓很多人都向了南美洲投出了詫異的目光,這個大洲的國家究竟是怎麼了?其實,南美洲曾經還是有發達國家的,那就是阿根廷,但阿根廷的發達也是曇花一現,他們憑藉強大的畜牧業作為支撐,直接走上了發達國家的序列,而當時的阿根廷也被譽為黑馬國家。
  • 巴拉圭戰爭到底有多麼慘烈
    南美洲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一個人畜無害的大洲,自從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之後,這個大洲似乎再也沒有經歷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均與它無關,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但其實南美洲並非是一片平靜之土,南美洲各國在獨立之後也是矛盾不斷,尤其是領土糾葛,更使得各國關係劍拔弩張。
  • 巴拉圭「一夫多妻」,女性堅決擁護,為什麼男性不樂意?一點太難了
    眾所周知,中國是採用一夫一妻制,單身女青年自由擇偶,但是在南美的一個國家卻強制採取「一夫多妻」,一段時間後,該國男子「不堪重負」,抗議取消這種婚配製度,這是為何呢?這個國家就是南美的巴拉圭,巴拉圭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國家,周邊被拉丁國家包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內陸國,但是這裡美景卻不輸周邊的任何一國。
  • 巴拉圭:156年前的一場大戰幾乎亡國,直到如今仍舊被迫一夫多妻
    南美洲是受兩次世界大戰影響最微弱的地區,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主要在亞歐大陸。因此南美洲,北美洲基本上都沒有受到任何戰火的摧殘。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南美洲曾經爆發了一場可以稱之為南美洲之戰的巴拉圭戰爭。
  • 南美洲的阿根廷與巴西,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什麼?
    在南美洲,沒有哪兩個國家會像巴西、阿根廷這樣,從國家層面到體育層面,甚至是文化層面,有著全方位的對抗。在面積1784萬平方公裡的南美洲,巴西無疑是最強的存在,面積851.49萬平方公裡,人口2億。潘帕斯草原面積有76萬公裡,減去烏拉圭的17萬平方公裡,巴西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基本上是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氣候比較溫和,夏天最熱時的平均氣溫也不過28度。這裡是草原,黑土面積非常大。眾所周知,黑土非常適宜大規模耕種,簡直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另外,阿根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業國家之一,僅牛就至少有6000萬頭,阿根廷的牛肉聞名世界。
  • 南美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也是世界國土第五大國
    南美洲雖然面積十分巨大,但是國家數量卻不多,在七大洲中除了南極洲之外,南美洲的主權國家數量是最少的,目前南美洲共有12個主權國家。巴西地理位置圖南美洲的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智利、烏拉圭、巴拉圭、玻利維亞、蓋亞那和蘇利南,此外「法屬蓋亞那」是法國的海外省份,並不是主權國家。
  • 伊瓜蘇瀑布——阿根廷和巴西這對宿敵共同的自然遺產
    說起阿根廷的足球宿敵,相信很多阿根廷球迷都能脫口而出:巴西。沒錯,作為南美足壇的百年宿敵,阿根廷和巴西足球的歷史可謂是一段相殺的歷史。在足球場上,阿根廷和巴西的碰面可謂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這也註定阿根廷和巴西之間的比賽不僅僅火藥味十足而且相互之間的戰績不相上下。
  • 走進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國邊境小鎮之伊瓜蘇
    在南美的熱帶雨林中,有這麼一個小鎮,在這塊土地上,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國的國旗同時在這裡迎風飄起。這裡便是三國的邊境小鎮伊瓜蘇。小鎮不遠處就是舉世聞名同時也是王家衛著名影片《春光乍洩》中張國榮所扮演角色非常嚮往的伊瓜蘇大瀑布。
  • 同為南美洲的國家,為何巴西的混血兒更多,而阿根廷的白人更多?
    同為南美洲國家,又是鄰國,為何感覺巴西遍地混血兒,而阿根廷白人血統相對純正呢?因為在阿根廷的人口中,白種人佔總人口的97%以上,而這些白種人主要是西班牙和歐洲移民的後裔。 那麼,巴西人口的膚色構成,具體又是怎樣的呢?
  • 足球地理:巴拉圭 真正南美洲土著人的隊伍
    目前正在進行的南美區世界盃預選賽,除了巴西阿根廷兩強之外,還有兩支球隊表現不錯。一支是此前介紹過的厄瓜多,另一支則是巴拉圭。說起這個國家,他的足球沒有烏拉圭那麼強,而且由於外交因素,對中國球迷而言他是最陌生,最神秘的一個國家。
  • 一場近乎於自殺的戰爭——酷烈的南美巴拉圭戰爭
    拉圭是南美洲一個不起眼的內陸小國,如果不是這個國家的足球比較出名,恐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國家。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南美洲小國,卻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主動舉挑起了南美洲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戰況最為慘烈的巴拉圭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