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山水
唐朝四大才女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美豔逼人,才華橫溢,卻敵不過歲月的摧殘,命運的玩弄,其中魚玄機最為悲慘,死的時候年僅26歲,一生情路坎坷。
一個女人,才貌雙全,卻活得如此委屈,把一生幸福綁在男人身上,是最大的不幸。
魚玄機和三個男人的情感糾葛,葬送了她如花似玉的生命。她的一生,就敗在把愛情當做生命的全部。
一. 幼薇拜師溫庭筠
公元844年,魚玄機出生在長安的貧民窟,名幼薇。
她的父親是個落魄書生,一輩子都想著金榜題名,走向人生巔峰,但空有滿腹經綸,卻只能為了溫飽而掙扎。父親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希望女兒能一鳴驚人,代父爭光。
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幼薇很早就識字背詩,11歲時,已經成為長安城有名的才女。
當時,溫庭筠已經是文壇大咖,他的詩大家一定不陌生: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萍洲。」
這樣名滿京華的大詩人卻被小幼薇的才華吸引,親自來訪。
當時,她和媽媽住在長安城東南角的平康裡,這裡是當時娼妓雲集之地。
幼薇的父親已經過世,母女兩人只能住在一個破爛小院裡,靠著給附近青樓裡的姑娘做些針線和漿洗的活來勉強維持生活。
就在低矮陰暗的院落裡,魚幼薇亭亭玉立,纖腰大眼,肌膚吹彈可破,不滿13歲,但已經是個小美人的模樣。溫庭筠不忍心這樣天資聰穎的姑娘在糟糕的環境中生存,不由生起憐愛之情。
他想試探下幼薇的才情,看看是否言過其實,於是請幼薇賦詩一首,想到來時路遇柳絮飄飛的場景,寫下「江邊柳」。
幼薇忽閃著大眼睛,想了片刻,便在紙上寫了起來: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溫庭筠被姑娘的才華徹底徵服。看她們活得如此困頓,提出收幼薇為弟子,教她寫詩,經常照顧母女倆的生活。
溫庭筠比魚幼薇大了30歲,長得很醜,人又風流不羈,時常流連於紅樓妓院,但年齡的差距並不妨礙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對他的傾慕之情,一種叫做喜歡的情愫在幼薇的心底蠢蠢欲動。
有詩為證:
《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閒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溫庭筠雖然風流,但礙於當時士族不得與寒門通婚的禁令,再加上師生的界限,溫庭筠沒有接受魚幼薇的感情,但一直以老師和朋友的身份陪伴在魚幼薇的身邊,只聊詩詞,無關風月。對幼薇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吧。
二. 才女一嫁誤終身
魚幼薇14歲的時候,老師溫庭筠和一位翩翩公子來到她面前,這就是剛剛狀元及第的李億。也許是窮怕了,也許是太缺愛,名滿長安城的魚幼薇在老師的撮合下和李億好了。
李億是魚幼薇的忠實崇拜者,他也驚豔於幼薇的美貌,「傾國傾城之貌,提筆賦詩之才,壯志凌雲之氣,真乃奇女子」。
一個是才貌雙全的絕代女子,一個是詩才甚高的新科狀元,兩人過了一段神仙眷侶的日子,郎情妾意,恩愛有加。
李億當時已經結婚,夫人裴氏出自於名門望族,生性潑辣兇狠,是個厲害角色,李億對她也敬畏三分。
李億不敢把魚幼薇接回家,只能在外面安置了魚幼薇,為妾。
認識李億是魚幼薇噩夢的開始,但當時的魚幼薇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能有個人喜歡自己愛自己,對她而言是一種填補,填補了她對溫庭筠愛而不得的遺憾和空虛。
在《魚玄機詩編年譯註》裡,可以看出幼薇對李億的滿腔希望和相思之情:
《情書寄李之安》
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
書信茫茫何處問?持杆盡日碧江空。
《江陵愁望寄之安》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在這些飽含深情的詩歌裡,不難看出魚幼薇把自己的身心全部無保留的交給了李億,這應該是魚幼薇一生之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美好的日子總是很短暫,不到兩年。
當裴夫人得知李億瞞著自己納妾, 不由得怒火中燒,大發雷霆,仗著娘家的權勢,逼著李億休了魚幼薇。
李億萬分捨不得,就把魚幼薇送到了距離長安城不遠的鹹宜觀,許諾三年後一定來接她回家,但男人的諾言如同春花易逝,秋風吹過,再無兌現的可能。
魚幼薇左等右等,等來的是李億攜裴夫人去揚州做官的消息。幼薇對愛情的期盼落空了,更名為魚玄機,真正開始女冠道士的生活。
三:縱情魂斷為陳韙
鹹宜觀是一個小道觀,只有觀主和魚玄機兩人。觀主死後,魚玄機買了幾個婢女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時候,風氣很開放,很多官家小姐都因為一些原因出家為道士尋求安寧。女冠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不受禮教約束,還有官府補貼月銀。
生活有了著落,感情屢屢受挫的魚玄機性情大變,拋開了冰清玉潔和清高的面具,變得放浪不羈、相忘形骸。
她在道觀門口貼上告示,告知所有風流才子都可以來道觀切磋詩文、喝酒聚會。這樣做,更多的是排遣內心苦悶,打發寂寞時光罷了。
告示一貼出,長安城裡的文人騷客、紈絝子弟紛至沓來,道觀門庭若市,只為一睹芳容。魚玄機名揚四方。
據說,有一李姓富商,既不懂詩詞,也不懂韻律,只是垂涎魚玄機的美貌,送些金銀首飾給魚玄機,即可與美人共度良宵。魚玄機滿心喜悅,寫到:
《迎李近仁員外 》
今日喜時聞喜鵲,昨宵燈下拜燈花。
焚香出戶迎潘嶽,不羨牽牛織女家。
這樣的一位佳人,破罐子破摔,可見傷透心的女人絕望之後的放縱是多麼可惜!
有一名樂師叫陳韙,和魚玄機互生愛慕,夜夜雲雨。這個男人就是個花心大蘿蔔,但長得是一表人才,風流俊俏。魚玄機很喜歡他,但婢女綠翹也暗戀著陳韙。
這日,魚玄機有事外出,臨出門吩咐綠翹,陳公子來訪,記得讓他等她回來。綠翹應允了。
辦完事,急急趕回道觀的魚玄機沒有見到陳韙,問綠翹時,綠翹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原來,綠翹和陳韙暗通款曲,互表衷腸。
魚玄機怒不可竭,歇斯底裡,為什麼她愛的男人都被別的女人搶走?
徹底失去理智的魚玄機被刺激的瘋癲,活活將綠翹鞭笞而死。
綠翹的死意味著魚玄機的生命也走到盡頭。在二十六歲的的如花綻放的時節,魚玄機被京兆溫璋處死。
臨死前,魚玄機說:我這輩子唯一愛過的男人就是溫庭筠。
溫庭筠在千裡之外,痛心疾首,悔不當初。
魚玄機的一生,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己活,始終都如飄零的浮萍,抓不住那棵救命的稻草。
不管還是李億,或者是陳韙,都只是把魚玄機當做是一件華麗的衣衫,說丟就丟。即使是溫庭筠,他所謂的師生情,朋友義,那一點點薄涼的愛意溫暖了魚玄機飄零一生的孤苦。
這個絕世傾城的女人香消玉殞,可對男人來說,留下的也只是一絲惋惜,一點追憶。
魚玄機如同飛蛾撲火,一輩子都在追尋照亮她、點燃她的那束光明之光,卻因為執念,陷入更深的黑暗裡。
想起她的那首詩:
《贈鄰女》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