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玫:那真是歌德的墓地?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為什麼在偌大的海德堡花園,唯有他能被葬在這裡?

海德堡花園歌德墓碑

作者:趙玫

我和女兒在空曠的草地上走著。

我們漫無目標。只想向著某種深處。是綠色的深處?還是文化的深處?我們不知道。但只是向前走,大概是有什麼在冥冥中指引著我們。

便是這樣執意地向前走,讓我們在草坪的深處突然發現了一處墓碑。

不知道為什麼在偌大的海德堡花園只有這一處墓碑,為什麼唯有他能被葬在這裡?

這疑問讓我們興奮,我們走向那墓碑,想知道長眠於此的人究竟是誰。

當我們看到了石碑上的那個青銅雕像,我們才真正地驚嘆不已,是的,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說,這是歌德。是歌德的墓碑。

女兒說,是嗎?她的有點震驚又有點懷疑的目光。你確信嗎?

我說,是的,我認識那頭像,是歌德的。

但是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們,偉大的歌德就被葬在這古老的城堡之下?

於是我們疑惑,在一種深深的莫名的敬慕中。我們當時的感覺是,生怕錯過了什麼,又唯恐弄錯了什麼。

我們走得更近,近到能看清石碑上的字跡。這裡悄無一人,靜寂是為了偉人的安睡。只有漫漫的綠草和孤獨的墓碑……那安睡者究竟是誰?

墓碑上刻著GOETHE。

名字下刻寫著死者的生卒年月1749——1832。

那麼這個長眠地下的偉人還能是誰?

唯有歌德。

我們被震撼了。是那種真正的震撼,也更加惶惶。

是我們自己發現了歌德的墓地。

我們本來是漫無目標的,但我們還是走向了那墓地,那是上天的指引,是歌德靈魂的指引。

在一片浩大的草地上,只在綠色的深處有一塊墓碑。那是一塊簡潔而粗糙的石頭,石頭上安放著詩人的頭像。那是一座青銅的雕像。詩人寬闊的額頭在陽光下閃著睿智的光芒。那是晚年的歌德,臉上柔和的線條和近乎溫婉的神情。他的眼睛向下垂著,那是擁有了所有人生之後的一種寧靜平和。墓碑後是一片茂密的樹林,樹葉把斑駁的影子散落在碑石上。墓碑前還有一塊青銅的標識,用德文刻寫著歌德的生平。

我和女兒肅穆站在歌德墓前。那種深情的憑弔,沉靜的緬懷。我們甚至不敢高聲講話,生怕驚擾了智者的沉思。

歌德是誰?那是我很早很早就熟悉的一位偉大的德國詩人,他同時還是劇作家和思想家。難忘少年時讀他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後來在大學裡又讀了他的《浮士德》,他的《詩與真》,並將他一生探求藝術和真理的精神銘刻在心。

不久前看到法國作家紀德紀念歌德的文章,他對於歌德的描述大大超出了我的認識。

紀德說,歌德的榮耀已經大大超出了魏瑪公國(歌德曾應邀擔任魏瑪公國的樞密顧問),超出了整個德意志。拿破崙用武力鑄就的統一歐洲,歌德用精神來統治它。

這就是歌德。他的詩歌的戲劇的思想的成果是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財富,他是可以令人類驕傲的那種人,那種可以堪稱偉人的偉人。因為是他提出來——人類要靠自己,而不是靠神。這對於神權統治的中世紀,是何等英勇的挑戰。

歌德生於法蘭克福一個富裕市民的家庭。曾在法國斯特拉堡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歌德青年時代曾是狂飆運動的主要人物,他和他畢生的朋友、戲劇家希勒一道,在這場文學運動中,提出了反對封建割據,提倡個性的解放和創作自由,並渴望德意志的統一。

在同一天的晚上我們抵達了法蘭克福,在黃昏中我們專程去拜謁了歌德故居。那座他出生的房子,那個偉大天才誕生的地方。

我們匆匆走在現代的法蘭克福的街道上。記得是穿過一個露天的餐館,才來到歌德舊居的房子前。

但是無論如何沒有了歌德墓地所帶給我們的那種震撼和驚喜,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要拜謁的究竟是什麼了。事實上那是一座很平常的建築。法蘭克福人匆匆在房前走過,他們似乎並沒有什麼崇高的感覺。大概是因為歌德太遙遠了吧,或者歌德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無形的一部分,他就是空氣,他就在人們的呼吸中。

只是不知道出生在法蘭克福的歌德為什麼會葬在了海德堡。

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渴望解開的迷。

(趙玫,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相關焦點

  • 走進歌德的世界 :訪問德國魏瑪歌德故居
    走進歌德的世界 :訪問德國魏瑪歌德故居
  • 曹雪芹與歌德:絕望並夢想著(下)
    他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說及費希特,我總是為不得不失去他而感到惋惜,他那愚蠢的狂妄讓他丟掉了在這個廣闊的地球上再也難以得到的生存境況……他毫無疑問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人物;我擔心對他本人以及這個世界是巨大的損失……」有資料證明,凡是處理費希特事件的書面材料,只要是在歌德手中的,後來都被歌德自己銷毀了。為什麼要銷毀呢?
  • 關於歌德與建築藝術的事
    在他的影響下,歌德滿懷熱情地尋求通向自然和民族化的文藝之路,思想觀念朝著狂飆突進的方向發展。他的目光和心靈被當地那座規模宏偉的哥德式主教堂(圖1)深深吸引,多少次他在教堂內外徘徊低吟,將觀察所得的印象寫成了《論德意志建築》一文。
  • 著名作家歌德在這裡出生,實拍歌德故居,華麗與簡樸並存
    一部馳名世界的戲劇《浮士德》,傾盡了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畢生的精力;一本《少年維特之煩惱》讓各國人認識了這位德國偉大的作家、思想家、科學家。歌德,德國文學領域裡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在了法蘭克福,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瑪去世。文學巨人的一生寫滿了神奇,多少人夢想著到作家的故居一瞻風採。法蘭克福那幢米黃色的小樓,歌德生活了50個年頭的住處,成了許多人來德國打卡的勝地。歌德故居是一幢兩層的巴洛克風格的房子,共分為兩部分。
  • 歌德誕辰紀念日遊覽歌德故居
    8月28日是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歌德誕辰271周年紀念日。為紀念歌德,位於德國法蘭克福市的歌德故居自27日至29日延長開放時間,方便遊客參觀,但遊客必須遵守保持社交距離和佩戴口罩等相關規定。↑8月28日,戴口罩的遊客在德國法蘭克福參觀歌德故居
  • 歌德的紅顏知己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 1749.8.28-1832.3.22 歌德曾寄給瑪莉安.魏爾瑪一對銀杏葉,並於1815年9月15日在法蘭克福的
  • 歌德的瘋狂崇拜者,德國女作家寫給歌德的情書。
    別特金娜·馮·阿爾尼姆(1785~1859),德國女作家,歌德的瘋狂崇拜者,1807年身著男式燕尾服來到魏瑪,為的是親眼見見她在童年時就常常聽說的歌德,她在《歌德和孩子的通信》裡描寫了與歌德的浪漫情感。1811年她嫁給了阿爾尼姆。
  • 歌德學院是做什麼的?
    阿克曼:貧困、不平等、民主……那時候我們非常理想主義,我們是左派,我們想解決所有人類的問題。那時候你還沒有出生,在西方,有一個跟「文化大革命」同時的學生運動。南方周末:您覺得漢學能解決這些問題?阿克曼:漢學不能解決。我只是對社會學失望了,發現它根本解決不了任何一個問題,所以,我就決定學一門根本沒有任何用處的專業。
  • 歌德學院胡雅珊:歌德學院證書是全世界認可的
    主持人:歌德學院這一次是第幾次到中國來參展?  胡雅珊:我們是第5年參加10月份的教育展,每一次都來了。  主持人:在中國有什麼招生計劃?  胡雅珊:我們是語言文化學院,並不是大學,去年我們招生數量是1500左右。  主持人:是中國學生嗎?
  • 歌德的幸福童年:被疼愛的孩子愛學習
    看了歌德自傳,我們就會感嘆,歌德一生的成功都是一個必然。歌德是一個擁有幸福童年的孩子,而這種幸福感一直伴隨著他,走向人生的未來。歌德的成就,凡夫俗子很難企及,歌德的童年,凡夫俗子都能做到,但很多孩子的童年都被忽略了。一忽略,孩子已經長大。童年,再也回不去了。看了歌德童年,我們就會憤憤的想,為什麼那個被疼愛的小孩不是我?
  • 在法蘭克福的歌德雕像前
    我去的時候正好是初夏,那米黃色的牆和紅色的人字形屋頂在綠色的懷抱中顯得安閒而高貴,繞城的美因河像一首抒情詩,而遠處的黑森林則像一曲輕音樂,讓觀光客有美不勝收之感。  這座城市的名字,據說是查理大帝取的。有10位皇帝在此加冕,後來法蘭克福成了德國經濟繁榮的城市,而古意盎然的老城在青山綠水間更加吸引人。
  • 世界名人通史:歌德和席勒之間的故事(二)
    歌德與席勒在友誼日增的幾年中,寫下了幾篇他們最好的詩篇:歌德的《科林斯新娘》席勒的《行》和《鈴之歌》。席勒尚有一篇論文《論質樸與感傷的詩》,歌德也來了一部《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這最後的產品,無疑在結構上很弱,情節混亂,只有部分寫得好,不過全書也反映了歌德在衝突的興趣與模糊的理想之間,徨無措的一面。席勒筆下果斷而自信的歌德,實際隱藏了很多內心的震撼與掙扎。德文即學習階段之意,書中指主人翁威廉·邁斯特在德國同業公會做學徒痛苦的成長過程。由書中的主角,顯示了歌德在童年時就有過戀情,及他對戲劇的持續愛好。
  • 當歌德遇見孔子:古典作品中的未來啟示
    但歌德並非只是一個轉折時期的旁觀者,他本人也成為了這個變革大潮中間的一員。比如,這股變革大潮推動了歌德革新了幾乎所有題材的德語文學,在歌德之後整個的德語文學語言和歌德之前的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歌德新的現代性的德語文學語言,還在影響著現在很多德語的作家;同時,歌德建立了全新的藝術觀:他非常強調藝術的原創性,提出了天才美學和原創性美學這兩個概念。
  • 大文豪歌德文學名言,一生必讀
    ——歌德《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02. 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03. 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04. 自由與命運只垂青每天努力的人。
  • 《歌德與席勒》譯文裡的他鄉知音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雲也直  三聯推出了薩弗蘭斯基的力作《歌德與席勒》(馬文韜譯)。比如在講述到席勒的名劇《強盜》時說:「席勒想激怒劣跡斑斑的時代,他津津有味地介紹自己,他那強盜般的天才之力,將如何闖入四處蔓延的感傷劇的家長制世界。」我疑惑:身為哲學家,已寫出了叔本華、尼採、海德格爾等人傳記的薩弗蘭斯基,怎麼筆下會有這樣的文字?  讀了《歌德與席勒》才明白,所謂「劣跡斑斑的時代」,是指當時一些作家只在故紙堆裡討生活。
  • 【人物】:關於歌德
    作者 | 毛毛 圖片來源 | 網絡 「 一切文化都沉澱為人格,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 」 【人物介紹】 歌德 德國著名思想家、劇作家、思想家 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 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
  • 一位文化學者的哲學漫步|評《從歌德的書房向外望去》
    所以,他到過許多哲學家、思想家和作家們的故居、墓地以及其他遺蹟和紀念性建築,走近這些文化人的生活現場,在那裡沉思,與他們進行心靈對話。所以,他的旅行,是哲學照耀的旅行,是文化和思想的旅行。他把這些旅行記錄隨手寫下來,這便是眼前的這本《從歌德書房向外望去》。
  • 歌德學院的發展及啟示
    20世紀50年代,歌德學院重獲新生。它雖然繼承著德意志學院的衣缽,並沿用了1932年德意志學院下屬的「歌德學院」這一名稱,但它卻並不認同之前的歷史(如歌德學院只將1951年視為自己成立的起點)。或許再沒有比歌德這個偉大的名字再合適命名德國文化機構的了。《浮士德》幾乎囊括了現代西方文化和哲學思想的基本問題,人與自然(神)的問題,人與認識的問題和人與理性的問題。
  • 歌德經典語錄句子
    ——歌德6.最足以顯示一個人的性格的,莫過於他所嘲笑的是什麼東西了。——歌德7.智者和愚人都沒有害,最危險的倒是智愚參半。——歌德8.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歌德10.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應當運用;光有願望是不夠的,還應當行動。——歌德11.沒有什麼比藝術更能讓人逃離世界,可也沒有什麼比藝術更能與世界相聯繫。——歌德《歌德》12.一個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
  • 歌德席勒鞋子怎麼樣,真皮耐高溫耐磨防滑四季全地形使用介紹
    歌德席勒手工製鞋工藝源於18世紀英國。歌德席勒手工皮鞋與一般膠貼鞋的最大區別就是以鏈式的車縫方式將沿條 , 皮面 , 內沿條三個部位通過鋼線與強力防火線手工車產品定向:25-45周歲性情文藝追求自由格調的工作人士。 產品氣質:文藝復興的精神與外形復古的統一;懷舊;皮料的生命氣息;原始質感;粗獷;簡約;沉穩;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