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什麼在偌大的海德堡花園,唯有他能被葬在這裡?
海德堡花園歌德墓碑
作者:趙玫
我和女兒在空曠的草地上走著。
我們漫無目標。只想向著某種深處。是綠色的深處?還是文化的深處?我們不知道。但只是向前走,大概是有什麼在冥冥中指引著我們。
便是這樣執意地向前走,讓我們在草坪的深處突然發現了一處墓碑。
不知道為什麼在偌大的海德堡花園只有這一處墓碑,為什麼唯有他能被葬在這裡?
這疑問讓我們興奮,我們走向那墓碑,想知道長眠於此的人究竟是誰。
當我們看到了石碑上的那個青銅雕像,我們才真正地驚嘆不已,是的,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說,這是歌德。是歌德的墓碑。
女兒說,是嗎?她的有點震驚又有點懷疑的目光。你確信嗎?
我說,是的,我認識那頭像,是歌德的。
但是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們,偉大的歌德就被葬在這古老的城堡之下?
於是我們疑惑,在一種深深的莫名的敬慕中。我們當時的感覺是,生怕錯過了什麼,又唯恐弄錯了什麼。
我們走得更近,近到能看清石碑上的字跡。這裡悄無一人,靜寂是為了偉人的安睡。只有漫漫的綠草和孤獨的墓碑……那安睡者究竟是誰?
墓碑上刻著GOETHE。
名字下刻寫著死者的生卒年月1749——1832。
那麼這個長眠地下的偉人還能是誰?
唯有歌德。
我們被震撼了。是那種真正的震撼,也更加惶惶。
是我們自己發現了歌德的墓地。
我們本來是漫無目標的,但我們還是走向了那墓地,那是上天的指引,是歌德靈魂的指引。
在一片浩大的草地上,只在綠色的深處有一塊墓碑。那是一塊簡潔而粗糙的石頭,石頭上安放著詩人的頭像。那是一座青銅的雕像。詩人寬闊的額頭在陽光下閃著睿智的光芒。那是晚年的歌德,臉上柔和的線條和近乎溫婉的神情。他的眼睛向下垂著,那是擁有了所有人生之後的一種寧靜平和。墓碑後是一片茂密的樹林,樹葉把斑駁的影子散落在碑石上。墓碑前還有一塊青銅的標識,用德文刻寫著歌德的生平。
我和女兒肅穆站在歌德墓前。那種深情的憑弔,沉靜的緬懷。我們甚至不敢高聲講話,生怕驚擾了智者的沉思。
歌德是誰?那是我很早很早就熟悉的一位偉大的德國詩人,他同時還是劇作家和思想家。難忘少年時讀他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後來在大學裡又讀了他的《浮士德》,他的《詩與真》,並將他一生探求藝術和真理的精神銘刻在心。
不久前看到法國作家紀德紀念歌德的文章,他對於歌德的描述大大超出了我的認識。
紀德說,歌德的榮耀已經大大超出了魏瑪公國(歌德曾應邀擔任魏瑪公國的樞密顧問),超出了整個德意志。拿破崙用武力鑄就的統一歐洲,歌德用精神來統治它。
這就是歌德。他的詩歌的戲劇的思想的成果是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財富,他是可以令人類驕傲的那種人,那種可以堪稱偉人的偉人。因為是他提出來——人類要靠自己,而不是靠神。這對於神權統治的中世紀,是何等英勇的挑戰。
歌德生於法蘭克福一個富裕市民的家庭。曾在法國斯特拉堡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歌德青年時代曾是狂飆運動的主要人物,他和他畢生的朋友、戲劇家希勒一道,在這場文學運動中,提出了反對封建割據,提倡個性的解放和創作自由,並渴望德意志的統一。
在同一天的晚上我們抵達了法蘭克福,在黃昏中我們專程去拜謁了歌德故居。那座他出生的房子,那個偉大天才誕生的地方。
我們匆匆走在現代的法蘭克福的街道上。記得是穿過一個露天的餐館,才來到歌德舊居的房子前。
但是無論如何沒有了歌德墓地所帶給我們的那種震撼和驚喜,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要拜謁的究竟是什麼了。事實上那是一座很平常的建築。法蘭克福人匆匆在房前走過,他們似乎並沒有什麼崇高的感覺。大概是因為歌德太遙遠了吧,或者歌德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無形的一部分,他就是空氣,他就在人們的呼吸中。
只是不知道出生在法蘭克福的歌德為什麼會葬在了海德堡。
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渴望解開的迷。
(趙玫,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