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繁育基地在四川臥龍奠基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繁育基地在四川臥龍奠基


2008年04月19日 11:00 來源:天府早報

發表評論

  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繁育基地昨(18)日在臥龍奠基,國家林業局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介紹,新基地的佔地面積將達到1平方公裡,年內將建成,並將滿足未來200隻大熊貓的生活和起居。

  新基地將成世界最大

  臥龍新建的基地位於耿達鄉的黃草坪,這也是繼臥龍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之後,臥龍建的第三個以大熊貓繁殖和科研於一體的熊貓繁育基地。相比之前的兩個熊貓基地,新建的黃草坪熊貓基地面積更大,有1平方公裡。

  國家林業局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說,新的熊貓基地規模更大、更自然,而且更加生態。由於目前所圈養的大熊貓活動空間相對窄小,這令大熊貓有時候「放不開手腳」,而新的熊貓基地對此有了進一步完善。

  新基地佔地面積103公頃,建築面積2724平方米,功能分區為飼養區、繁殖育幼區、飼料加工區和入口管理區四個部分,以及其他基礎設施配套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新基地還增加了20個大熊貓野外飼養、繁殖圈舍和19400平方米的大熊貓戶外運動場,它無疑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繁育基地。

  未來數量將達200隻

  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通過幾代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攻克了圈養大熊貓繁殖領域的「三大」難關,建立了大熊貓飼養、繁殖、人工育幼等多項配套技術,熊貓繁殖率、幼仔成活率明顯提高。張和民說,未來臥龍圈養大熊貓的數量將達到200隻,原有的基地遠不能滿足需要。

  臥龍新的熊貓基地融合了大熊貓生存福利、科學研究與公眾教育的需求;功能更完善,理念更先進。黃草坪科研繁育基地主要是進行大熊貓人工繁殖、人工繁殖個體生存活力研究,開展圈養大熊貓野外放歸前期培訓和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的研究。

  >> 數據

  容量:能飼養200隻大熊貓

  地點:耿達鄉的黃草坪面積:佔地面積103公頃,建築面積2724平方米

  分區:飼養區、繁殖育幼區、飼料加工區和入口管理區

  新增:19400平方米的大熊貓戶外運動場

  >> 背景

  自2000年以來,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在大熊貓的科研保護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大熊貓人工飼養、繁殖、疾病防治等領域均居世界領先水平,人工育幼成活率連續多年保持100%,僅2005年-2007年就成功繁殖大熊貓32胎51仔,實現了圈養種群的快速增長。截至2007年底,圈養種群數量已經達到130隻,約佔總數的60%,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大熊貓圈養種群。大熊貓圈養種群的不斷擴大,現有的條件已經不能滿足飼養管理與科研工作日益發展的需求,在國家的支持下,研究中心著眼未來並於2006年啟動了黃草坪基地建設項目規劃。(李慶 徐嫣)

編輯:吳歆】

相關焦點

  • 四川臥龍將建世界最大大熊貓基地
    據新華社成都4月20日電  記者19日從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繁育基地有望於今年底在臥龍建成。屆時,新基地可容納200只左右的大熊貓生存和繁殖。  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介紹,18日動工的這個大熊貓繁育新基地位於臥龍保護區內的耿達鄉黃草坪,佔地約1平方公裡,擁有大熊貓室內飼養區、繁殖育幼區、飼料加工區、入口管理區以及20個大熊貓野外飼養、繁殖圈舍和1.94萬平方米的大熊貓戶外運動場。
  • 世界上最大大熊貓繁育基地將於08年底在臥龍建成
    新華社成都4月20日電(記者馮昌勇)記者19日從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繁育基地有望於今年底在臥龍建成。屆時,新基地可容納200只左右的大熊貓生存和繁殖。    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介紹,18日動工的這個大熊貓繁育新基地位於臥龍保護區內的耿達鄉黃草坪,佔地約1平方公裡,擁有大熊貓室內飼養區、繁殖育幼區、飼料加工區、入口管理區以及20個大熊貓野外飼養、繁殖圈舍和1.94萬平方米的大熊貓戶外運動場。
  • 四川臥龍大熊貓人工繁育基地重建項目年內將開工
    新華社四川臥龍4月17日電(記者易凌、馮昌勇)在汶川地震中被嚴重損壞的世界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基地將在今年年內開展重建工作,預計工程在兩年內完工。    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黃建華17日告訴新華社記者,目前基地所有的熊貓身體精神狀況良好,而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新址已選定在距離原址10多公裡的黃草坪地區,重建項目具體實施內容正與對口援建的香港特區政府協商。同時,規劃修建在成都附近都江堰的大熊貓疾病控制中心也將在年內開工。
  • 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將新建大熊貓研究繁育基地
    新華社成都6月24日電(記者 周正平 林甦)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主任助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24日透露說,由於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在汶川大地震中損毀嚴重,保護區將在區內黃草坪和神樹坪一帶建設新的大熊貓研究和繁育基地。
  • 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然而,這只是漫長保護進程的起點,想讓人工培育生長的大熊貓們成功野放到自然棲地裡去生活,則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與支援。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的總體規劃項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AECOM經驗豐富的旅遊與度假規劃團隊,攜手生態規劃團隊共同對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提出了一個嶄新的保護性旅遊規劃思路:動物園、繁育基地並不是大熊貓真正的家,大森林才是。
  •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及臥龍基地簡介
    中心科研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大熊貓的繁育,增加大熊貓的數量進行應用基礎研究,綜合開展大熊貓、珍貴經濟動植物的行為、生態、飼養、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內分泌、遺傳、疾病防治、人工復壯、種群監測等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臥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三個基地組成,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科研與自然保護教育基地,提升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水平。中心現任主任是張和民研究員。
  • 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從此,「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標誌著該區域範圍內的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西嶺雪山、雞冠山—九龍溝和天台山4個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由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寶興縣及中國四川省境內的臥龍自然保護區等7處自然保護區,包括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和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等9處風景名勝區組成,涵蓋成都、雅安、阿壩和甘孜共4市州的12個縣,面積9245平方公裡。
  •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東北網】牡丹江打造大熊貓繁育科普基地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東北網】牡丹江打造大熊貓繁育科普基地 2020-08-21 13: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今年首次,四川臥龍公布野生大熊貓母子畫面
    四川出現野生大熊貓母子 1月1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段野生大熊貓母子影像,這也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布的野生熊貓母子畫面。 據四川臥龍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分析,熊貓幼崽可能剛喝完奶,母親也剛採食結束,幼崽正準備爬上樹休息。
  • 臥龍大熊貓基地港人免費遊
    旁為張和民  今日是汶川大地震八周年,香港援川重建項目「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昨日正式開園,標誌著香港援建臥龍保護區的成果初現,更體現兩地密切交流及手足情深。為了答謝香港特區政府對四川災後重建的捐助,四川省政府宣布將會永久免費招待香港居民參觀臥龍兩個大熊貓基地。/大公報記者 向芸 臥龍報導  「你是一片陽光,溫暖著大熊貓故鄉的山水。
  • 這裡雖然只是四川的一個鎮,卻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基地
    在四川,可以看大熊貓的地方很多,而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基地,卻不是成都市大熊貓基地,而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的臥龍鎮。臥龍鎮具體在哪裡呢?它位於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及四川盆地交接處的地方,雖然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縣,卻在1983年3月,經過國務院的批准,將臥龍保護區內汶川縣的臥龍、耿達兩個地方劃定為汶川縣臥龍特別行政區,實行部、省雙重領導體制,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川臥龍掛牌
    中新社成都12月28日電 (賀劭清 安源)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8日在四川臥龍大熊貓基地正式掛牌。該中心首任主任由中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兼任。
  • 贈臺大熊貓臺北生存懸念 臥龍基地提供各種支持
    核心提示:6月10日,四川臥龍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鵬彥告訴《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目前臥龍已經做好大熊貓赴臺的相關準備工作。  作為回應,6月3日,臺灣"中華兩岸大熊貓關懷保育交流協會"理事長張家治帶著協會成員組成的先遣組,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看望大熊貓。張家治在此行中透露,即將赴臺的大熊貓已經"鐵定在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是臺灣規模最大,也最有名望的動物園,幾乎圈養著世界上所有的珍稀動物,就是沒有大熊貓。
  • 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然而,這只是漫長保護進程的起點,想讓人工培育生長的大熊貓們成功野放到自然棲地裡去生活,則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與支援。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的總體規劃項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AECOM經驗豐富的旅遊與度假規劃團隊,攜手生態規劃團隊共同對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提出了一個嶄新的保護性旅遊規劃思路:動物園、繁育基地並不是大熊貓真正的家,大森林才是。
  • 四川臥龍:新生大熊貓寶寶集體過生日
    9月16日,在四川臥龍神樹坪基地,新生大熊貓寶寶集體過生日。何海洋 攝 中國日報9月16日臥龍電 2020年9月16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019級」10多隻新生大熊貓寶寶在四川臥龍神樹坪基地的熊貓幼兒園集體過生日。
  • 六一兒童節 看看四川臥龍基地的熊貓寶寶們是怎麼過的吧
    位於中國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有一所「熊貓幼兒園」,目前,18隻幼年大熊貓在這裡悠閒地生活著。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攻克了圈養大熊貓人工繁育「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大難題,創建了世界最大的人工大熊貓圈養種群。
  • 四川臥龍神樹坪基地大熊貓的安逸秋日生活
    10月20日,在四川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一隻大熊貓在樹杈上休息。  進入秋季,氣溫下降,在四川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裡,國寶大熊貓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下享受秋日時光。  該基地是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大熊貓基地,位於四川省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耿達鄉神樹坪——黃草坪區域,佔地面積約150公頃。目前神樹坪基地共有大熊貓50餘只,其中包括今年在基地新生的19隻熊貓寶寶。  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 大熊貓之鄉--中國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四川臥龍4月28日電(記者易凌 馮昌勇 白潔)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地處長江支流的岷江上遊,距成都約130公裡。保護區總面積20萬公頃,是世界聞名的「大熊貓之鄉」。  保護區內山高坡陡,河谷幽深,物種豐富,有4000多種植物和2000多種動物,常年氣候涼爽,有較完整的高山生態系統,是大熊貓生存的理想場所。  臥龍自然保護區建於1963年,是中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區內擁有野生大熊貓154隻,約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的十分之一。截至2005年底,區內共有圈養大熊貓103隻,佔全世界圈養大熊貓數量的55%,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飼養種群。
  •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白色大熊貓
    中新網四川臥龍5月25日電 (記者 安源)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25日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的白色大熊貓影像。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但均較為罕見,通常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動物體內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從而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黃白色或淺黃色。
  • 今年首次,四川臥龍公布野生大熊貓母子畫面
    四川出現野生大熊貓母子 1月1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段野生大熊貓母子影像,這也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布的野生熊貓母子畫面。 據四川臥龍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分析,熊貓幼崽可能剛喝完奶,母親也剛採食結束,幼崽正準備爬上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