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沉浸式旅遊」,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2020-11-06 炫美視覺

沉浸式體驗是一種全新的網紅型體驗業態,常見於娛樂和教育行業。它一改傳統向項目被動型的體驗方式,通過代入式場景、多感官包圍、互動敘事手法、社會需求實現和自我發現等奇妙方式。讓參與的消費者能順時脫離現實環境,浸入到如同電影、遊戲或夢境般的環境中。成為或成就夢想中的自我。可參考《私人訂製》,《西部世界》,《駭客帝國》,《頭號玩家》。

沉浸式旅遊體驗即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使遊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高科技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沉浸式旅遊體驗要素


1、沉浸式「吃」法


全息餐桌:利用3D投影映射技術(projection mapping techniques)和動作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 techniques),把餐桌變成一場有趣表演秀的「舞臺」。桌面除了乾淨的盤子、杯子和一些餐具外,空無一物,這一切都是依靠上方的投影儀。投影的「大廚」在顧客面前的餐桌上做出一盤虛擬的大餐。

全息環境:利用360度全息投影技術讓遊客可以身臨其境的坐在沙漠、雪山、海底用餐,還有鳥語花香,風聲海浪做伴。用餐的時候,各類魚群甩著尾巴在四週遊動、海水的波紋在餐桌上隨意流瀉,在水波蕩漾中仿佛置身深海的藍色夢境。


2、沉浸式「遊」法


全息投影+數字展廳:將展覽品通過3維、5維數位化掃描,並通過全息投影展現,遊客可全方位、360度對展品進行觀賞,並獲得空前的科技感體驗,可極大提升遊客興趣值。同時數位化展品可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將其活化,例如活化原始生物、古代場景等,這都將帶給遊客極強的感官體驗。

AR技術+導覽:AR 應用App,將虛擬的形象與實景疊加,遊客只需跟隨手機中的虛擬形象前行,同時通過GPS技術實景定位,顯示遊客所在位置,將導覽與趣味互動完美結合,提升遊客旅遊體驗。


3、沉浸式「住」法


VR酒店-房間投影:通過VR投影技術,將房間投影成任意一種主題世界,用戶可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對投影進行控制,同時將房間元素與投影同步,比如讓遊客感覺到房間的燈光變藍、床在隨著波浪移動等交互體驗,使遊客沉浸在自己打造的虛擬實境中。


4、沉浸式「購物」


將3D全息技術與廣告結合,使產品的視覺效果更加震撼,顧客不需要附加設備,就可以觀看立體的裝飾設計,同時極大提高了對產品的好感與新鮮感。


5、沉浸式「娛樂」


使用雷射投影、超大全息幕,結合創意及後期製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帶給觀眾震撼生動的燈光交互體驗感。

相關焦點

  • 無數人在說沉浸式旅遊,什麼是沉浸式旅遊?
    本文來源:文旅小咖;原標題:什麼是沉浸式旅遊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疑問,請聯繫本微信後臺,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相較於傳統體驗產品,恐龍人俱樂部具備「投資小、客流大、組合易、收益高」的特點。一個標準版產品全年可產生客流40萬人次,有力助推場地價值提升,為商圈帶來人氣。
  • 沉浸式體驗引領工業旅遊新未來
    「沉浸式體驗」是個舶來品,是70年代英國的戲劇團隊提出的一種新型旅遊演藝表現形式。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百老匯上演的沉浸式體驗劇《Sleep No More》,他是需要觀眾根據每個演員的角色進行體驗,我們發現一場三個小時的戲劇,一次是看不完的,13個角色至少需要看13遍才能看完。
  • 內容體驗決定沉浸式旅遊演藝質量
    隨著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要滿足他們的遊覽體驗,因而要轉變思路,沉浸式投影旅遊演藝應運而生,光影互動結合,能讓遊客身臨其境。沉浸式演藝是什麼?沉浸式演藝揉合了舞臺表演,沉浸式投影,科技和傳統舞臺表演兩大元素碰撞,使觀眾從各個感官都能投入到演出活動中。
  • 沉浸式旅遊:全息化環境、全身心體驗和全要素連結
    2018年是沉浸式旅遊的井噴年,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沉浸式數字藝術演藝,沉浸式數字藝術戲劇等產品豐富多樣。
  • 旅遊新玩法,沉浸式體驗該怎麼做
    沉浸式旅遊體驗即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使遊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發現,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高科技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 編輯工作內容是什麼|如何做好編輯|需要具備的四大成功要素
    今天跟大家說說編輯工作是做什麼的,他的工作內容崗位要求是哪些?以及如何做一名稱職優秀的編輯人員,那麼想做好編輯工作需要具備哪幾大成功要素呢?下面為大家一一講解。一、什麼是編輯,編輯需要做哪些工作? 編輯是一種職位類別,主要的工作就是為公司品牌或者產品去做闡述寫軟文,做文本輸出,可以說每一家公司都需要編輯人員去做內容輸出,輔助品牌的曝光和產品的曝光量,以求轉化達到自己的目的,現如今編輯可以說一抓一大片,可是好的編輯就不是那麼好找了,看看招聘網站上到處都是應聘編輯崗位的,可是實際上能有真實水平很少,作為公司如何培養編輯和編輯自身應該學會哪些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尤為重要
  • 沉浸式業態有哪些特點?來了解一下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出臺的《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發展沉浸式業態」,提出引導和支持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等。這為方興未艾的沉浸式業態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讓業界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體驗與旅遊的結合,拓展了旅遊的內涵與表現形式邊界,在有形或無形的場域內探索、沉浸,賦予旅遊者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 「沉浸式體驗」一詞一經誕生,便被迅速應用至旅遊領域,從吃、住、行到遊、購、娛,貫穿了旅遊行業的全要素。
  • 文旅行業觀察 | 沉浸式主題旅遊會替代觀光式旅遊嗎?
    沉浸式旅遊體驗,作為一種伴隨體驗經濟出現的新的旅遊方式,近兩年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武漢首次開啟"沉浸式"夜賞黃鶴樓活動,用高科技的光影和穿旗袍、漢服等深度體驗為遊客提供看武漢之美的另一種視角。更早前的4月,攜程網創始人梁建章在四川考察為直播做準備時也表示,"從疫情之後的旅遊發展趨勢來看,觀光式旅遊將被沉浸式體驗式主題旅遊所替代。
  • 導遊使用的講解器需要具備哪些功能?
    旅遊可以讓我們增加見識和成長經歷,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漸漸的旅遊成為了人們減壓的一種行為,導致了現在很多景區每天的人都是絡繹不絕。因為去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對於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不了解,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常常都會找一個導遊為我們進行講解。即使我們不是導遊,但是我們都知道每個導遊都有一套旅行設備,方便自己為遊客們進行文化講解。
  • 「沉浸式體驗」正風靡!都在討論的「沉浸式」究竟是什麼?
    」引領旅遊演藝新未來》為主題,以自身豐富的經驗結合近年來「沉浸式娛樂」的經典案例,為我們分析為什麼「沉浸式旅遊」在旅遊產品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沉浸式體驗」在未來文旅產業中的發展新趨勢,以及如何通過「沉浸式體驗」來撬動夜經濟。
  • 沉浸式旅遊設計怎麼做?
    作者:北京勇先創景規劃設計院隨著科技的發展,沉浸式設計風靡全球、獨領風騷。一提起沉浸式設計大家不由得會想起VR、AR等現代科技,甚至將沉浸式設計和高科技聯繫在一起。那麼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旅遊又如何與沉浸式設計聯姻呢?下面勇先創景以法國狂人國為例,淺談一下沉浸式旅遊設計。
  • 沉浸式體驗成為新旅遊方式
    相信大家都聽過「沉浸式體驗」,從IMax電影到迪士尼樂園,從虛擬實境遊戲到數字藝術展覽、VR體驗,簡單的平面化的體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時下的消費體驗已經越來越趨於『沉浸』。在旅遊潮中,最出新的也莫過於「沉浸式體驗」了。
  • 沉浸式旅遊已成大勢,在虛幻中體悟真實抓住消費痛點
    那麼,打造一個沉浸式文旅項目,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沉浸式旅遊體驗要素在其他部分的展覽中,觀眾同樣需要自己動手,感受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樂趣。,聽覺設計剛剛起步,觸覺、嗅覺、味覺設計還停留在元素層面,整個五感的沉浸式設計並未形成完整體系,需要文旅從業者付出更大的精力共同探索和研究。
  • 沉浸式旅遊體驗經典案例
    英國旅遊局已打造了一系列360度沉浸式體驗,以便讓海外遊客足不出戶就能進入英國最受喜愛的景點。英國旅遊局這項活動是政府已取得巨大成功的「非凡英國」旅遊項目的一部分,旨在吸引更多海外遊客遊覽英國各地。這些沉浸式體驗不僅能讓潛在遊客在來英國之前領略英國最非凡的旅遊景點,還能激發更多人前往英國旅遊。
  • 沉浸式體驗×旅遊的經典案例分享
    ,沉浸式數字藝術演藝,沉浸式數字藝術戲劇等產品豐富多樣。應用場景也從城市轉戰旅遊景區,成為文旅項目吸引人氣的新選擇。2019年沉浸式旅遊仍然火爆,據最新發布的2020年中國沉浸產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沉浸產業總產值高達48.2億。
  • 「沉浸式」旅遊演藝:「技術」站在山頂,「內容」還在半山腰
    最近,一些知名景區推出的演藝項目幾乎都打上了「沉浸式」的標籤:寧波老外灘歷史街區上演了18場「沉浸式」表演、浙江建德推出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江清月近人》、武漢《夜上黃鶴樓》「光影+演藝」「沉浸式」故事演繹……「沉浸」,正在成為旅遊演藝項目滿足觀眾體驗的共同策略。
  • 成功的文旅景區夜遊項目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呢?
    文旅景區打造夜遊項目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它將逐漸成為景區的剛需,那麼成功的文旅景區夜遊項目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呢?華創文旅為大家總結了一下幾點:一、基本燈光設備。加強需求,不可動搖。四、文化矩陣,任何項目,如果想最終結果產生粘性,則必須以其文化或商業IP為核心進行打造、生產。五、現實的轉化。這是商業鏈上的最後一個閉環。如果最終無法實現,那麼之前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毫無意義的。
  • 精彩回顧:第781期丨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作品致力於在故事設定內為參與者提供一種臨場感,且這種臨場感通常是有意義的。在故事中為受眾提供一個主動的角色設定並不是成為沉浸式體驗的必要條件,儘管這種主動的設定一般是用來定義沉浸式娛樂項目的因素之一。沉浸式作品使參與者處於被環繞的環境之中,無論其指的是在實際意義上通過舞美、音樂、燈光、表演和(或)科技來達成環繞效果,還是在比喻意義上指參與者們「迷失」在故事中的感受。
  • 文旅產業新未來:以科技手段為依託 打造「沉浸式」體驗產業
    目前,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景區、電商、國際大牌,將沉浸式體驗作為營銷宣傳的重要方式,利用數字科技的力量,在「視、聽、嗅、味、觸」上做足功夫,為用戶創造強交互、高趣味的沉浸式極致體驗。「沉浸式」體驗如何為城市和景區賦能?隨著數字科技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和景點,不只追求「好看的皮囊」,更要「有趣的靈魂」,期待景區有生命,有能量,讓人百看不厭。而利用數字科技,打出「沉浸式」體驗這張王牌,是很多城市和景點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