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親子餐廳追求「既要、還要」,結果一個都做不好
親子餐廳應該怎麼開?
對於很多年輕父母來說,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開開心心地帶著孩子外出遊玩,可到吃飯的時候卻犯了愁,小孩子生性好動,很難老老實實地坐著吃飯。更何況有不少孩子挑食,找到一家適合孩子和大人一起吃飯的地方,成了很多家長十分頭疼的難題。
近年來,一些親子餐廳的出現,解決了外出吃飯孩子不配合的問題,真正做到小孩開心,大人放心,讓父母陪伴孩子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近日,記者探訪了一些親子餐廳後發現,有的親子餐廳較受歡迎,有的親子餐廳還有待完善。相關專家指出,有些親子餐廳追求「既要、還要」,結果一個都做不好。
親子餐廳童趣很濃
近日,在西紅門薈聚商場開了一家名為莫莉哇咔的親子餐廳,其是以馬戲團為主題的。記者探訪的當天,門口的泡泡機還吹起了泡泡,引得不少小朋友前往。餐廳整體色彩明快,大篷車造型的收銀臺,點綴著閃閃發光的彩燈和憨態可掬的動物玩偶都很搶眼。餐廳中隨處可見的馬戲團元素——帳篷形狀的燈罩,雕成梅花和兔耳的座椅,圓滾滾的油桶凳,營造了濃濃的歡樂氣氛。最吸引眼球的是餐廳中部的帳篷包廂,可以旋轉的帳篷頂,鏤空的梅花形窗,令人目不暇接。餐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餐廳名字裡有「哇咔」這兩個字,是因為其朗朗上口,既讓小朋友容易記住,又表現出活潑俏皮的氛圍,還是馬戲團的魔法用語。
一些前來就餐的年輕父母告訴記者,讓他們驚喜的是在用餐途中,會意外出現「特別服務員」——一隻玩具考拉順著天棚上的軌道緩緩爬行,到達餐桌正上方時降下盛有菜餚的籃子,「當時我家閨女就高興得不行,飯都多吃了幾口。」另外,記者看到,在店內設有專門的兒童遊樂區,攀爬、滑梯、球池、蹦床、大塊積木、互動投影這些孩子喜愛的項目一應俱全。記者探訪的當天是個工作日,午飯時分,別的餐廳都要靠大聲吆喝來攬客,這家親子餐廳上座率卻不低。
記者還探訪了北京動物園附近一家名為山羊盒子的親子餐廳。離餐廳還很遠,就能看到山羊形狀的大門前,有一隻小羊肖恩擺著帥氣的姿勢迎接小朋友。位於二層的餐廳,面積不算大,卻能感受到滿滿的用心與愛。淡淡的藍色粉色為主調,加上氣球、綠植、玩偶作點綴,整個空間瀰漫著一股清新明亮的氣息。店內有一塊鋪滿軟質材料的兒童活動區,有小房子、小滑梯、迷你廚房、木馬以及各種桌面玩具供寶寶們玩耍,同時電視屏幕播放著動畫片,為寶寶們打造了一個小小遊樂園。
在山羊盒子餐廳,記者碰到了帶寶寶前來就餐的孫媽媽。孫媽媽告訴記者,親子餐廳是外出帶寶寶吃飯的不二選擇。不僅有適合兒童飲食的營養餐,而且孩子吃完後,可以在娛樂區與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寶寶高興,媽媽省心,「正所謂吃飯帶娃兩不誤,孩子能自己玩,我們家長也終於可以吃個踏實飯了。」
親子餐廳裡吃什麼餐?
莫莉哇咔餐廳的相關負責人之一永旺幻想(中國)兒童遊樂有限公司新規事業本部新業態部部長杜雪松說,為了做親子餐廳,他們還專門找了不同收入層的一些家庭進行調查,大家對親子餐廳的期待基本一致——安全、健康、放心。多數家庭都希望在親子餐廳中一家人都能吃得愉快,能夠有爸爸喜歡吃的菜,為此他們這家親子餐廳主要做中餐——香辣貴妃雞、酸湯魚、清蒸鱸魚等中餐中受歡迎的菜式都能在餐廳內找到。另外餐廳裡的兒童套餐也都是中式,「既好吃又好看,我們的餐具也都是特別定製的動物造型的。」
做什麼樣的親子餐廳,杜雪松也做過市場調查,跑了一些親子餐廳去了解顧客的想法,「有的顧客說,現在親子餐廳玩樂區比較大,小孩子進去就知道玩了,有的急急忙忙吃幾口就去玩了。」為此,杜雪松表示,親子餐廳的主語還應該是餐廳,「我們的遊樂區並不大,我們是鼓勵孩子吃完飯再去玩的,為此我們增加了小丑表演和玩具考拉送餐來引起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山羊盒子店主告訴記者,餐廳以西式快餐為主,食材選自安全有保障的大品牌,不同於其他親子餐廳將食物外形做得絢麗可愛,這裡更注重實際,堅持回歸食材的新鮮和健康。兒童套餐採用蔬菜、雞蛋、水果均衡搭配,繽紛的色彩,酸甜的口感,可以分分鐘俘獲寶寶們的胃。同時,按照不同年齡段做了區分,分為低鹽和無鹽兩種,倡導低鹽少油的健康飲食。
小孩子的錢最好賺?
如今市面上的親子餐廳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些餐廳存在一些問題,於是有了「小孩子的錢最好賺」這個說法,帶給人們不太好的體驗感。
經常帶孩子去親子餐廳的王阿姨,對此深有體會:「餐廳內玩具擺放雜亂,大多都舊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清洗過,抵抗力差的小孩子就可能傳染上細菌,甚至生病。但有的餐廳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進門前給所有孩子測體溫,避免有人攜帶病菌傳染給大家。其二是性價比一般,有的餐廳內的遊樂區進門就要收門票的,一大一小一百多,這個錢我們可以選擇去兒童遊樂園玩,設施還比這裡豐富安全,為什麼還要大老遠來親子餐廳呢?其三,作為餐廳,菜品應該是最注重的,但是味道卻不如一般的飯店。兒童餐就是幾口蔬菜和飯混在一起,再擺個造型取個好聽的名字,就要將近一百,實在是敷衍。」
「水沒有咖啡店的好喝,飯沒有飯店的好吃,玩也沒有專門娛樂的地方好玩。這樣的親子餐廳誰還願意花那麼多錢去呢?」有的家長表示,價格應該符合服務質量,家長花高價是為了買個舒心,孩子在這裡玩得無憂無慮,大人們才願意帶孩子再來,而不是一次性消費。
「作為親子餐廳,首先應確保孩子的安全和衛生,大人才能放心。」王阿姨提到對親子餐廳的期望,「我覺得無論是餐飲,還是玩樂,每個親子餐廳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增加一些卡通玩偶,安排幾場表演,組織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家長與孩子DIY之類,考慮到每個年齡段的孩子,並安排專人確保孩子們的安全。或者可以做任務發點優惠券,促銷活動也會更吸引大家。親子餐廳是為孩子而開,要想贏得受眾的喜愛,就要用真心換真心,讓大人和孩子們都開心滿意,否則就失去『親子』這個意義了。」
親子餐廳的未來在哪裡?
龍策餐飲智庫創始人田廣利分析說,由於「再窮不能窮孩子」觀念的盛行,人們很願意在孩子身上花錢。於是,「餐飲+親子概念」業態火了起來,誕生了各種各樣的「親子餐廳」,成為備受關注的市場熱點。不過他觀察到,親子餐飲熱了,但市場上還沒有出現特別有影響力的品牌,他希望未來有品牌能夠衝出來。
田廣利指出,親子餐廳的生命周期太短了,這讓親子餐廳樹品牌比較難,「好不容易吸引到新顧客,想把他們培養成經常消費的忠實顧客,但孩子們很快就長大了,而且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喜好,也許沒等餐廳收回投資,孩子及家長已經不再喜歡、不再光顧了,這對於做親子餐廳的人來說,應該警醒。」另外,親子餐廳的運營過於複雜,「不管做什麼生意,越簡單就越容易管控和運營,越容易賺錢,親子餐廳在很小的空間裡增加了娛樂、教育、文化等太多的元素,餐廳服務員還得兼任幼兒教師、娛樂場管理員等各種角色。這事兒想想就複雜,做起來更複雜。」
那麼,親子餐廳未來怎麼發展?莫莉哇咔餐廳的相關負責人之一永旺幻想(中國)兒童遊樂有限公司新規事業本部新業態部部長杜雪松說,目前來看不少親子餐廳還是遊樂場的形式,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餐廳,未來大家對「餐廳」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現在親子餐廳同質化現象太嚴重,未來會追求差異化,另外親子餐廳講究信譽和口碑,未來將會呈現規模化和連鎖化的發展趨勢。」
山羊盒子相關負責人趙女士希望未來成立一個親子沙龍,大人們可以共同探討孩子的培養模式,交流育兒心得。「不僅是親子餐廳,所有的兒童機構都應該起到這樣的作用,給大人和孩子提供一個共享的空間,讓孩子們相互溝通學習。」
田廣利展望說,對於親子餐廳未來的發展,既要讓孩子玩得開心,還要讓大人吃喝高興,這是最理想中的局面,「不過這種做起來很複雜,由於要有更專業的適合大人們消費的餐廳,也要有更適合孩子玩樂的場所,極難兩者兼顧。」
本報記者於建 實習生梁歡 文並攝 J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