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應如何對待公公婆婆」?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2020-12-21 十裡說情

#情感#

朋友你好!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

文:十裡

插圖:來源於網絡

1,

談及婆媳關係,人們腦袋裡面想到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各種矛盾,因為婆媳矛盾本就是千古難題。

古代以孝為先,兒媳伺候婆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行為,可即便如此,婆媳之間依然存在很多矛盾,而其中最大的矛盾點就在於婆婆總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刁難兒媳婦,兒媳婦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便只能選擇忍受。

兒媳婦雖然不敢反抗婆婆,但內心還是非常憤怒的,所以婆媳之間的難題一直持續了上千年。

如今年代不一樣了,法律規定兒媳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相對的兒媳婦在婆家也沒有繼承權,婆媳之間的相處全靠感情,可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止她們之間的矛盾。

兒媳婦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公婆成了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對於兒媳婦而言,這件事情確實特別難辦。好好孝順吧,她們又擔心遇不到好公婆;不管他們吧,她們又害怕落下一個不孝的罵名。

30歲的張梅已經與丈夫結婚整整6年,這6年期間他們一直過著平靜而美好的生活,別人家所煩惱的婆媳矛盾在她這裡根本就不存在。

結婚之前,張梅就向丈夫提出了一個要求,由於丈夫家境有限,獨立買房有些困難,所以她決定跟他共同出資首付一套房子。

2,

其實之前丈夫是不願意出錢買房的,因為他們家的經濟條件本來就很一般,辦婚禮給彩禮等等都需要花錢,所以她想把那些錢省下來供他們以後用。

更何況父母有房子住,而且還是4室2廳的大房子,離市中心也不遠,去哪裡上班都很方便,所以她更想帶著妻子跟父母居住。

但是張梅卻不願意,她覺得老人跟年輕人住在一起是最容易發生矛盾的,如果他們在以後的日子裡面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想必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到那個時候家庭矛盾自然就應運而生了。

張梅在現實生活當中見過許許多多的婆媳矛盾,她覺得非常可怕,所以她想在結婚之前就將這件事情徹底解決。

她知道只要公婆跟兒媳婦住在一起就很難和和順順的,即便大家有矛盾只放在心裡,但生活在一起總歸是不愉快的,所以她提出跟公婆分開居住,這樣就可以將所有的矛盾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認可,於是他們便一起出錢按揭了一套小房子,雖然不大,但那是他們兩個人的家,結婚之後他們就一直住在自己的房子裡面,公公婆婆雖然偶爾會去他們家坐坐,但也絕對不會對他們家的事情指手畫腳。

張梅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由於工作比較繁忙,她有時候也會跟丈夫一起點外賣,公婆雖然覺得點外賣對身體不好,但他們也不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兒媳婦的身上,在有必要的情況之下,他們會做上可口的飯菜,然後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回家吃。

3,

張梅是一個特別懂得感恩的人,她知道公婆對他們不錯,所以她也會給予相應的回報。

她每次出去買衣服的時候看到合適的就會給婆婆帶一件,有時候也會幫公公買一些東西,她看見公婆家的洗衣機壞了,於是便直接打電話訂購一臺,這些事情她都做得很好,而且完全不用麻煩老公。

老公見她對自己的父母如此上心,自然也會用相應的方式去對待嶽父嶽母。

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大家能夠堅持這種相處方式,世間便不會有矛盾存在。

其實家人之間也是一樣的,尤其是兒媳婦與公婆之間的關係更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

張梅的公婆對她這個兒媳婦特別滿意,他們逢人便誇兒媳婦善良懂事,而且還特別孝順,所以他們總是儘可能的替他們小兩口著想。

每當張梅跟老公發生矛盾的時候,公公婆婆也是首先站出來指責自己的兒子,而不是把所有的氣都撒在兒媳婦的身上。

由於公婆對她特別好,這些年來她也非常孝順,不僅特別關心公僕,而且還經常帶他們一起出去旅遊,他們的相處就像親生父母與女兒一樣。

當然,張梅知道兒媳婦與公婆終究不是真正的親人,所以他們在相處的過程當中還是應該堅持一些原則的,張梅在對待公婆的時候也不會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隨意。

4,

她與親生父母相處的時候是不加掩飾的,有什麼說什麼,根本就不用在意對方的看法,但她在跟公婆相處的過程當中常常會顧及許多,這也是人之常情。

朋友們都覺得非常疑惑,既然她跟公婆關係那麼好,為什麼還要分開居住?既然大家都相處的跟親生的一樣,何不搬到一起來住,這樣相互也有個照應,更何況張梅的孩子一直都是由公婆帶著的,如果住在一起,她每天都可以見到自己的孩子。

而張偉所給出的回應則是距離產生美,她覺得他們之所以相處的很好,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些年來他們一直都是分開居住的,由於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所以他們之間才很少有矛盾產生。

兒媳婦對待公婆的最佳方式就是以禮相待並保持距離,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矛盾。

其實兒媳婦不用拿公婆當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因為親生父母與公婆原本就是不一樣的,他們雖然是長輩,但是對待兒媳婦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的。

親生父母會把女兒當成自己的一切,他們會不遺餘力的為之奉獻,公婆即便疼愛兒媳婦,但也會有所保留。

畢竟兒媳婦是兒媳婦,女兒是女兒,更何況這一切都是有條件的,兒媳婦跟兒子感情尚可,他們的關係還可以一直維繫,可如果有一天兒媳婦跟兒子離婚了,他們就會隨之變成陌生人。

5,

有血緣關係的親情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而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就得依靠感情來維繫,至於如何建立感情,相互付出,並且保持一定距離是最好的方式。

很多婆媳矛盾的產生都源自於雙方對彼此的過度要求,公婆要求兒媳婦像親生女兒一樣對待自己,兒媳婦又要求公婆不遺餘力地為她付出。

欲望是所有矛盾的開始,當他們的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非常生氣,然後將所有的不快發洩在對方的身上,隨之而來的矛盾就像洪水一樣蔓延開來,想控制都很難。

大家總希望能夠擁有美好的親情,所以口口聲聲說自己將對方當成真正的親人一樣對待,可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真正的親情本來就是靠血緣關係維繫的,而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只能依靠感情。

兒媳婦對待公婆不必太過親近,因為越親近矛盾就越多,這是大家用幾千年的教訓總結出來的經驗。

在有必要的情況之下,兒媳婦最好與公婆保持一定的距離,大家分開居住就是最好的結果,誰也不用幹涉誰的生活,誰也不用影響誰的人生。

在有時間的情況之下,大家就歡聚一堂,共享親情的愉悅,而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之下,大家就過自己的日子,距離是可以產生美的。

除此之外,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公婆善待兒媳婦,兒媳婦自然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回報他們。

保持距離,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這就是公婆與兒媳婦的最佳相處方式。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

相關焦點

  • 「女人應如何對待公公婆婆」?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如今年代不一樣了,法律規定兒媳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相對的兒媳婦在婆家也沒有繼承權,婆媳之間的相處全靠感情,可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止她們之間的矛盾。兒媳婦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公婆成了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對於兒媳婦而言,這件事情確實特別難辦。
  • 「婚禮第二天,公公家暴婆婆」兒媳:這樣的「下馬威」恕不接受
    不過他們終究是要回到城市裡的,等他們走後,公公很可能會繼續施暴,照這情況,這肯定也不是第一次。所以想到這裡,表姐就拉著畏畏縮縮的婆婆去找公公討公道,她告訴公公:「我這才進門第二天,您就對婆婆大打出手,是不是給我『下馬威』看。不過我告訴您,我還就不接受了。
  • 2018過年回家給公公婆婆買什麼?春節送給公公婆婆的貼心禮物推薦
    眼看就要過年了,女人在結婚後要送禮的可不僅僅是自己的父母還有自己的公公婆婆。想要在丈夫家過得好,最重要的是要先搞定自己的公公婆婆。過年給公公婆婆買什麼才能討好下自己的公公婆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2018春節送給公公婆婆的貼心禮物推薦吧!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引發婆婆不滿的原因令人唏噓:女士月收入不到三千,花掉工資的二千多吃小龍蝦,夫妻倆的收入都不高。剛從婆婆那裡拿了一萬,現在孩子上輔導班再次伸手找婆婆要錢。如果月薪三萬,不向婆婆拿錢,花二千多吃小龍蝦,婆婆也不會不滿,自己也不會受委屈了。
  • 婆婆去世半年,公公再婚,讓我看到了人性最大的「惡」
    婆婆去世半年,公公再婚,讓我看到了人性最大的「惡」。讀者曹舒琴在向我傾訴時,就曾問我她該怎麼辦?事實上,面對這樣一個不善良的人,即便是親人也應該態度強硬,避而遠之。曹舒琴和葉雲濤結婚以來,日子一直過得很舒心,因為她有個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好婆婆。
  • 婆婆是媽!我還有一個同樣明理豁達的公公
    不僅如此,我們夫妻偶爾有點小摩擦,婆婆也肯定是站在我的一邊,批評自己的兒子。她有三兒一女四個孩子,一大家十幾口人,祖孫四代,相處和睦。左鄰右舍發生家庭矛盾,常常請我公婆去現身說和,我們家在他們院裡儼然被當做楷模。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婆婆之所以能端平家庭這碗水,是因為她有一把尺子: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女,寬容對待兒媳、女婿。婆婆待我如女兒,甚至勝過女兒。
  • 鍾麗緹的公公婆婆婚姻告訴你:婚姻裡,那個有童心的女人最幸福
    看了一段鍾麗緹公公和婆婆的視頻,真的很感人,公公來看婆婆,早晨就偷偷的下廚做了早餐。公公見到婆婆,那深情的眼神,手裡還拿了一個禮物「棒棒糖」,他願意把老婆看成孩子,哄她開心。64歲的婆婆第一句就是,「我做飯都愁死了,我又不會做飯。」語氣裡充滿了撒嬌嗔怪。婆婆看見公公,就像看見了救星。
  • 娶錯女人,毀三代:這三種女人,最好不要碰
    如今,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男人和女人可以互相選擇,可以大大方方地見面。男人如果遇到中意的,可以先與對方談戀愛,對女方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之後再做出是否結婚的的決定,完全不用按照古代的講究去做抉擇。但是,還是要提醒男人,有三種女人,最好一開始就不要碰。
  • 龍船公公和龍船婆婆的故事
    和平縣林寨鎮最早的划龍舟,源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那年由於林寨鄉間春夏大旱, 鄉民們想打大醮祈雨,請來東莞人上來表演划龍舟,這應是林寨划龍舟的起源。事後,李劉蘭向大家講述龍船公公的顯靈,大家都覺得龍船公公這麼神奇,說李劉蘭也是善緣之人,聽過她敘述的身世後,大家對李劉蘭肅然起敬,李劉蘭說:「龍船公公的法力,讓我重新點燃人生的勇氣,我要去面謝龍船公公」。船老大黃洪看李劉蘭說得情真意切,驟然生起憫憐之心,邀她下船住下來,決定帶她上林寨龍船公公神壇。
  • 知否原著:華蘭公公的小妾到底厲害在哪裡呀?讓她婆婆喪失管家權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不少人喜歡明蘭的智慧與通透,喜歡她的為人處以,與英明決斷,其實劇中還有一些人雖然沒有冒泡,但手段也是十分高明,今天就來講講華蘭公公的那位良妾有多厲害?
  • 嶽母,婆婆,公公這些英文單詞該怎麼說?
    中國人的感情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很複雜的,比如說中文裡面的婆婆,公公,嶽母,嶽父,兒媳婦,女婿這些單詞在英文裡面該怎麼說呢?現在就來一起看看吧~1. mother-in-law 婆婆/嶽母例如:My mother-in-law treats me well. 我的婆婆/嶽母對我很好。
  • 作為兒媳,過年,你給公公婆婆買衣服嗎?
    作為兒媳的我們,過年,要不要給公公婆婆買衣服?你和閨蜜,和同事,甚至跟媽媽,討論這個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作為結婚馬上十年的「老人」。我總結下這麼多年,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朋友們的親身經歷。我剛嫁給我老公的時候,我公公婆婆住鄉下老家,家裡的衣櫃是以前很古老的那種,因為他們白天要去地裡幹活,晚上回家大概9點左右就睡覺去了,基本上是不收拾家的。剛結婚的時候,我婆婆跟我講,以後我們是一家人,這就是你的家。好的!很開心。老公跟我講了公公婆婆年輕時候有多苦,多累。我也是感同身受的,畢竟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
  • 公公出院想吃水果,我送來臍橙,婆婆卻說:你就該買酸的、苦的!
    公公血 糖最近一直居高不下,實在不放心,帶他老人家到醫院看了看,醫生說最好做個全面檢查,心一緊,不會有啥事兒吧?這我就放心了,畢竟老人術後吃的東西,一定要品質好、沒有化學、農藥殘留才放心。好吧,既然口感甜,但是果糖又不高,這種才最健康、最適合,我毫不猶豫就買了!一買回去,公公特別愛吃,一口氣就吃了3個,婆婆氣得把我大罵:「知道他不能吃糖,還買這麼甜的?你就該給他吃酸的、苦的,不好吃他就不吃了!」
  • 著名女星史可:洋兒媳難當,我有4個公公婆婆
    史可有4個洋公公婆婆。史可為何感嘆洋兒媳難當?她與兩個洋婆婆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01史可夫婦史可想不通,以為婆婆怠慢自己,衝剋裡斯蒂昂發無名火。後來她從其他產婦那裡了解到,瑞士的婆婆都是這樣對待兒媳坐月子的。史可釋懷了,這都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使然。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春天是什麼顏色? 圖源| 南川文旅,攝影by瞿明斌 山城的春天 是白色的 在重慶渝北 最好的白色 就是春季的雲霧
  • 婆婆天天罵公公窩囊廢,兒媳看不下去,一句話懟得婆婆默不作聲
    作為兒媳的曉彤,每次看到婆婆盛氣凌人的樣子,很是想不明白,心地善良,持家過日子一把好手的婆婆,咋就這樣對待公公呢? 公公說:「年輕的時候,我身體健壯,可以出去打工賺錢,現在老了不中用,她當然嫌棄我。」
  • 撞破公公私情,那個躲在廚房裡的女人告訴我有種感情叫同命相憐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美為我們講述的她的公公婆婆的婚姻故事吧:那個周六,小美和老公一起回老家探視公婆。因為早晨有事耽擱,怕到的晚父母等著急,就沒有打電話。到家時已經是中午了,家裡的大門是鎖著的,來開門的公公神色有點慌張。走進屋裡有精神病的婆婆正坐在桌邊吃飯,桌上擺著三副碗筷,飯菜看起來色香味俱全,顯然不是公公婆婆的手藝。
  • 婚禮當天,媳婦給公公敬茶,卻遭婆婆嫌棄,女人當場結束了婚姻
    其實現在想起來,我也覺得有點對不起自己的父母。畢竟父母因為我未婚先孕,這一件事情已經很沒有面子了,還要面對這樣子的公公婆婆,自己要委屈,去接受他們提出的無理要求,我覺得我這個女人特別的不及格。「可是在婚禮上面,婆婆的行為讓我下定決心,這婚不能嫁」本來以為在彩禮這件事上面,我的父母做出讓步之後,公公婆婆就能夠感受到我父母的誠意。能夠對我包容一點,能夠接納我這一個新的家庭一份子。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家人的讓步,在丈夫的父母看來就是軟弱,就是無能。
  • 婆婆去世半年,公公再婚,讓我看到了人性最大的「惡」
    婆婆去世半年,公公再婚,讓我看到了人性最大的「惡」。讀者曹舒琴在向我傾訴時,就曾問我她該怎麼辦?事實上,面對這樣一個不善良的人,即便是親人也應該態度強硬,避而遠之。曹舒琴和葉雲濤結婚以來,日子一直過得很舒心,因為她有個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好婆婆。
  • 婆婆是媽!我還有一個同樣明理豁達的公公
    不僅如此,我們夫妻偶爾有點小摩擦,婆婆也肯定是站在我的一邊,批評自己的兒子。她有三兒一女四個孩子,一大家十幾口人,祖孫四代,相處和睦。左鄰右舍發生家庭矛盾,常常請我公婆去現身說和,我們家在他們院裡儼然被當做楷模。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婆婆之所以能端平家庭這碗水,是因為她有一把尺子: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女,寬容對待兒媳、女婿。婆婆待我如女兒,甚至勝過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