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跟鄭達老師一起了解什麼是拖羅餅

2021-12-18 廣州交通電臺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拖羅餅

粵西流傳一句美譽詩詞:

「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有一種「名牌月餅」,餅色香味美,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食之不膩,不熱不燥,齒頰留香。用於拜月,送禮或嘆茶,都屬上品,大方得體。它,就是「拖羅餅」。

相傳元符二年中秋節,蘇東坡到化州與弟弟蘇轍團聚,蘇轍的妻子用化州秘制醃肉方法醃好的五花肉用木炭烤香並切粒和椰絲、果仁、制柚皮以及少量香料一起伴好做餡,然後用老橘樹旁的石龍井水和上麵粉,所以做出的麵餅皮酥又脆,並帶有橘花的淡淡清香味。蘇東坡吃了一口後,稱讚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這餅的香味很獨特,是其它餅所不及。並起名為「拖羅餅」。自此後就有了中秋節用「拖羅餅」拜月、賞月、送禮的文化了。

 

拖羅餅外形是圓圓的寓意團圓,能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肯定是駕馭在舌尖上的手藝,只有拖羅餅之鄉,化州師傅精湛技藝製作出來的餅,才能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餅色香味俱全,食之不膩,齒頰留香。

2012年「化州拖羅餅製作技藝」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有「廣東名小吃」、「中華名小吃」、「中國金牌旅遊小吃」、「名牌月餅」等稱號。中秋佳節,拖羅餅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食品,無論是自家品嘗還是送禮贈友,都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時至今日,拖羅餅作為「非遺」傳統美食的代表,早已成為中秋佳節歡聚團圓的必備好禮。化州海龍閣拖羅餅更是家喻戶曉的的首選名品,海龍閣三十多年的誠信經營,匠心製造,是化州月餅行業的龍頭企業。「餅大、禮大、面子大,真材實料,皆大歡喜」是海龍閣送給大家中秋節的誠意祝福。

 

 海龍閣餅業多來年秉承「從源頭抓好質量,為顧客創造營養健康食品「的宗旨,生態養殖場包括佔地500多畝的土豬、以及佔地1000多畝的花生、油茶樹等農作物種植基地。海龍閣食品廠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主要生產月餅、年糕、花生油、茶籽油等。海龍閣月餅從原料生產、採購、炒制、成型、烘烤到包裝,每一個製作流程均實施嚴格食口品安全保障,精益求精。央視CCTV發現之旅《品質》欄目更進行實地採訪拍攝,並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千年來的恆久圓月、千載來的美食流傳,手握一枚海龍閣月餅,品一口好茶,收穫一腔心底的溫暖,千年傳承餅文化,匠心品質海龍閣。

 

一切只源於一個念頭:我們竭誠為每一位客人安全放心的食品!

純正的生態食材,才能給您健康的品質保證!無汙染、無公害的綠色食材,是現代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永恆追求!
海龍閣生態農場,將把大自然的饋贈,帶給千家萬戶!


▼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音樂臺 | 「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跟鄭達老師一起了解什麼是拖羅餅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拖羅餅粵西流傳一句美譽詩詞:「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有一種「名牌月餅」,餅色香味美,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食之不膩,不熱不燥,齒頰留香。用於拜月,送禮或嘆茶,都屬上品,大方得體。它,就是「拖羅餅」。
  • 化州拖羅餅,鮮為人知的秘密終於被公開了!
    版本一: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當時石龍城(化州城)有一男子名叫羅興,20多歲就以做餅為業,每天擔著自製的酥餅敲著銅鑼到城區沿街叫賣,叫賣聲和銅鑼聲拖得特別長。久而久之,大家就將他這種餅叫「拖羅(鑼)餅」。
  • 化州拖羅餅: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羅江水,滋養著化州160多萬兒女;羅江水,孕育了化州拖羅餅文化。化州拖羅餅,早已成為最具地方特色風味的代表性食品。據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高州府志》載: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石龍城(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羅興,20多歲就以做餅為業,每天挑著自製的酥餅到城區沿街叫賣。為了引來顧客,他邊叫賣邊敲小鑼,叫賣聲和鑼聲拖得很長很長。
  • 化州拖羅餅的由來,很多人不知道!
    點擊"茂名圈"關注訂閱拖羅餅的由來:
  • (湛江吳川美食推介)美味拖羅餅
    湛江吳川的傳統小吃很多,這期想跟大家介紹湛江吳川的一種傳統小吃:拖羅餅。拖羅餅是湛江吳川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形狀圓圓的,好像一個圓月,是中秋節應節食品。拖羅餅的做法是在小碗中倒入轉化糖漿、梘水、花生油攪拌均勻後,再篩入中筋麵粉,接著用筷子把它攪拌到無乾粉狀態,然後搓成團之後放在一個碟裡,用保鮮膜封起來,醒2個小時左右,開始製作。拖羅餅餡料一般有瓜子仁、椰絲、冰肉、白芝麻、炒花生等。
  • 化州四大手信,旅遊探親訪友必備,橘紅、榕茶、拖羅餅、南盛沙姜
    化州市有不少的土特產,中藥化州橘紅,南盛沙姜,化州拖羅餅,化州榕樹茶等等,現在都成了化州人外出旅遊,探親,訪友的手信。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外緣有1列不整齊的下凹的油室,內側稍柔而有彈性。氣芳香,味苦、微辛。現在化州城區河西寶山街巷,有不少的化州土特產專賣店,都有化州橘紅等土特產賣。化州拖羅餅據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高州府志》載: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
  • 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隆重開幕!
    開幕式主持人將推動化州月餅產業走上新高度據了解,本屆月餅文化節主題是「助推茂名創月餅名都,做中國好餅」,目的是「以節會友、以展促商、活躍商貿經濟,助推化州經濟發展」,充分展示化州「中國拖羅餅之鄉」、「中國化橘紅之鄉」和「中國最具特色文化休閒旅遊城市」等特色城市文化名片,並積極配合茂名市「創月餅名都,做中國好餅」活動,創建化州「中國月餅名鄉」,推動化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隆重開幕!
    開幕式主持人將推動化州月餅產業走上新高度據了解,本屆月餅文化節主題是「助推茂名創月餅名都,做中國好餅」,目的是「以節會友、以展促商、活躍商貿經濟,助推化州經濟發展」,充分展示化州「中國拖羅餅之鄉」、「中國化橘紅之鄉」和「中國最具特色文化休閒旅遊城市」等特色城市文化名片,並積極配合茂名市「創月餅名都,做中國好餅」活動,創建化州「中國月餅名鄉」,推動化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通訊:西藏青稞糌粑的中秋「餅味」
    >   中新社拉薩9月19日電 題:西藏青稞糌粑的中秋「餅味」  作者 貢桑拉姆  「這些月餅是由青稞糌粑、酸奶、奶渣、藏香豬、藏核桃等西藏特色食材製作而成的,用的都是純天然食材」,19日恰逢農曆、藏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西藏某特色產品公司推出的高原特色月餅倍受青睞,散發著淡淡青稞香味的「糌粑月餅」成為拉薩市民的中秋「新寵」。
  • 中秋整餅 大家叫我「鄭老師」
    「當時,有位香港的老師傳授給我們做冰皮月餅的技術,我就這樣摸索著做起來了。」 起初,阿武只是自己學著做,做著做著就為此著了迷,於是每逢節假日就呼朋引伴地一同做著玩,到了中秋節,已經完全達到了可以送人的「出品」水準。阿武買來精緻的禮品盒,每盒裝8個月餅,簡直是最完美的中秋禮物。自製的月餅不僅漂亮,最重要的是營養、健康。
  • 拖羅舌尖上的極致美味
    現在吃一片「極上大Toro」要超過100元!唉,這不單要保住它的珍貴生命,還要保住我們更珍貴的錢啊!吃之前,好好了解它的情報,好讓以後「錢」不虛發。  難以養殖  為什麼藍鰭會被滅族?把它養好不就成了嗎?這得先了解金槍魚的特性。
  • 潮汕這款朥餅好有味,中秋佳節共品之,味入人心解鄉愁!
    ————蘇軾《月餅》中秋將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團聚在一起,共同欣賞眼前的月色,還有迷人的氛圍,最重要的家人共同團聚的美好時刻。也許平時忙碌不堪,也許有很多的原因彼此有些難以理解,卻因為這份節日,而聚集在一起,依靠在一起,共同慶賀。而這份慶賀裡,那小小的月餅正承載著這份溫暖,一如蘇軾所言,帶著濃烈的感情。
  • 味BACK那麼大月餅風物餅中藏,半賞月圓半思鄉
    (原標題:味BACK那麼大月餅風物餅中藏,半賞月圓半思鄉) 中秋將至
  • 不吃三香餅 不過中秋節
    中秋臨近,我縣每家每戶的案几上都會擺上一個蕎麥色的大餅——「三香餅」,這枚渾圓可愛的傳統月餅說不清是從哪年開始,就陪伴著新平人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的中秋佳節。俗語「不吃三香餅,不過中秋節」,把新平人與三香餅深深情緣真切刻畫出來。三香餅為何魅力不減?它究竟又有多好吃?我們一起去新平老字號糕點店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