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拖羅餅: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02-13 化州社區

摘要:拖羅餅之所以獨具風味,其餡料以海南出產的風味椰子絲為主,配以美味的叉燒、伍仁、白芝麻之類。 化州拖羅餅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千百年來,拖羅餅的製作技藝,由羅氏傳陳氏,既傳承又創新,已成為化州市、茂名市,直至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化州拖羅餅

化州拖羅餅是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產。化州拖羅餅以其考究的製作技藝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而飲譽粵西。2012年化州拖羅餅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化州歷史悠久,古謂石龍,又稱羅州,因特產貢品橘紅而被譽為橘洲。化州地處粵西南,美麗的鑑江、羅江貫穿其中,交錯流暢。羅江乃母親河。羅江水,滋養著化州160多萬兒女;羅江水,孕育了化州拖羅餅文化。化州拖羅餅,早已成為最具地方特色風味的代表性食品。

據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高州府志》載: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石龍城(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羅興,20多歲就以做餅為業,每天挑著自製的酥餅到城區沿街叫賣。為了引來顧客,他邊叫賣邊敲小鑼,叫賣聲和鑼聲拖得很長很長。由於他做的餅風味獨特,實在好吃,加上鑼聲招徠,因此大人小孩追逐而上,圍觀購買。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種餅叫做拖鑼(羅)餅。拖羅餅之所以獨具風味,其餡料以海南出產的風味椰子絲為主,配以美味的叉燒、伍仁、白芝麻之類。更主要的是因為羅興的製作技藝精湛,致使這種餅皮薄、餡足、質脆、味香、形美。實在令人愛不釋口。羅興後來將餅藝傳給了他的親戚、陳氏人家,從此世代相傳。據說這種餅後來有人傳賣到海南島,其時宋代大文豪蘇軾被貶謫海南,有機會吃到這種餅,他讚不絕口,作詩稱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明代嶺南才子陳鑑,亦有詩讚拖羅餅曰:「情深餅相望,鑼響人團圓……」。化州的老百姓說:「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


化州拖羅餅

化州拖羅餅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其餅色香味美,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食之不膩,不熱不燥,齒頰留香。用於拜月,送禮或嘆茶,都屬上品,大方得體。千百年來,拖羅餅的製作技藝,由羅氏傳陳氏,既傳承又創新,已成為化州市、茂名市,直至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化州拖羅餅製作業,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2014年,中國烹飪協會認定化州市中華名小吃拖羅餅,獲得各種各樣的榮譽和大小獎項,產品遠銷海內外,具備「中國拖羅餅之鄉」冠名條件,正式評為中國拖羅餅之鄉。

【新朋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 化州社區。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相關焦點

  • 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項目25個之多!你知道哪些?
    說到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信很多化州人都知道《跳花棚》、《化州拖羅餅》之類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其實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25個之多!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25個據茂名日報日前報導,目前化州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5個,其中國家級(1個):《跳花棚》;省級(4個):《跳花棚》《禾樓舞》《化橘紅中藥文化
  • 橘洲餅業:堅持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者
    地處粵西的茂名化州,憑藉著化橘紅、拖羅餅兩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化橘紅之鄉」」和「中國拖羅餅之鄉」,享譽全國。其中的拖羅餅是廣東化州地區著名的小吃和土特產,不僅製作技藝源遠流長,更是化州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 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項目25個之多!你知道哪些?
    說到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信很多化州人都知道《跳花棚》、《化州拖羅餅》之類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其實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25個之多!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25個據茂名日報日前報導,目前化州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5個,其中國家級(1個):《跳花棚》;省級(4個):《跳花棚》《禾樓舞》《化橘紅中藥文化
  • 化州拖羅餅,鮮為人知的秘密終於被公開了!
    化州拖羅餅的起源竟有兩個版本拖羅餅是廣東化州的一種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主要材料有椰絲、白伍仁等,輔料有糖,口味偏甜。1097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被貶往海南任職,曾專門繞道到化州品嘗拖羅餅再赴海南。他食後讚不絕口,稱「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1662年,明末嶺南才子陳鑑也留有中秋讚美拖羅餅「情深餅相望,鑼響人團圓」的詩句。清代以後,粵西民間已盛傳化州拖羅餅的美譽,說:「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
  • 「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跟鄭達老師一起了解什麼是拖羅餅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拖羅餅粵西流傳一句美譽詩詞:「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
  • 音樂臺 | 「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跟鄭達老師一起了解什麼是拖羅餅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拖羅餅粵西流傳一句美譽詩詞:「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並起名為「拖羅餅」。自此後就有了中秋節用「拖羅餅」拜月、賞月、送禮的文化了。 拖羅餅外形是圓圓的寓意團圓,能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肯定是駕馭在舌尖上的手藝,只有拖羅餅之鄉,化州師傅精湛技藝製作出來的餅,才能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餅色香味俱全,食之不膩,齒頰留香。
  • 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隆重開幕!
    昨天下午,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開幕式在化州市康景體育館南門廣場隆重舉行,正式拉開了化州市首屆月餅文化節的序幕。在持續一周的時間裡,月餅文化節將向外界展示化州市獨特而豐富的月餅文化和豐碩的月餅產業發展成就,為廣大市民送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 化州是哪個省的?上熱搜了
    拖羅餅 化州拖羅餅先後獲得了「廣東名小吃」 「中華名小吃」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隆重開幕!
    、活躍商貿經濟,助推化州經濟發展」,充分展示化州「中國拖羅餅之鄉」、「中國化橘紅之鄉」和「中國最具特色文化休閒旅遊城市」等特色城市文化名片,並積極配合茂名市「創月餅名都,做中國好餅」活動,創建化州「中國月餅名鄉」,推動化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化州女子曾踩三輪車拉餅去菜市叫賣10元3封,今年賣月餅過千萬
    2012年,在陳英舟不斷奔走呼籲下,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月餅技藝傳承人一起努力,並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化州拖羅餅成功申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陳英舟說申報省級非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但需要資金,還需要條件成熟,時機成熟;因此,她希望化州本土月餅企業都能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金漆招牌。
  • 廣東省茂名市這五種特產,你們知道哪幾種?
    創文\覓食者小峰茂名,廣東省地級市。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廣東省西南部。東接陽江,南臨南海,西連湛江,東北連雲浮,西北與廣西玉林交界。轄茂南區、電白區,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截至2010年初,在廣東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場上,該品種是唯一可與泰國龍眼抗衡,品質優於泰國龍眼的品種,售價好。儲良龍眼又是鮮食與加工兼優良種,其肉脯黃淨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間不會互相粘連,乾爽耐貯,可制出一級至特級桂圓肉。五、化州拖羅餅化州拖羅餅是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產。
  • 化州美食:香油雞、簸箕炊、拖羅餅、撈粉、煎堆、籺……
    化州香油雞化州美食的一片亮麗名片化州香油雞最大特色在於秘制的「香油」蒜蓉、陳皮、八角、川芎、白芷、桂皮、芫茜頭、沙姜等十幾種香料配上化州特產的土榨花生油熬製而成的香而不燥,齒過留香熬「化州椰絲拖羅餅被評定為「廣東名小吃」「中華名小吃」入選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 化州是哪個省的?上熱搜了
    拖羅餅 拖羅餅是化州的一種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廣東名小吃」 「中華名小吃」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是推介化州、宣傳化州、展示化州、認識化州 又一張靚麗名片 笪橋黃瓜
  • 化州拖羅餅的由來,很多人不知道!
    點擊"茂名圈"關注訂閱拖羅餅的由來:
  • 化州四大手信,旅遊探親訪友必備,橘紅、榕茶、拖羅餅、南盛沙姜
    化州沒有沿海城市的得天獨厚的旅遊條件,但是化州也有自己的旅遊景點,化州孔廟,化州南山寺等等。現在來化州市旅遊的人不少,大家都是聞著化州的美食牛腩粉而來。化州除了牛腩粉牛雜好吃之外,還有化州白切雞,姜蔥雞,隔水蒸雞,艾籺,粽籺,筲箕炊,芋頭糕,尖堆,扣肉,番薯粉條等等都是比較出名的,不少遊客都說化州城區是一座充滿香味撲鼻的城市。
  • 化州,一個被譽為「中國化橘紅之鄉」的地方!
    2歷史文化資源 以傳統中醫藥文化(化橘紅中藥文化)、跳花棚、年例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 3美食文化 以化州香油雞、簸箕炊、化州牛雜、化州糖水、化州撈粉、化州拖羅餅等眾多美食為主的美食文化。
  • 廣東省茂名市這五種特產,你們知道哪幾種?
    創文\覓食者小峰茂名,廣東省地級市。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廣東省西南部。東接陽江,南臨南海,西連湛江,東北連雲浮,西北與廣西玉林交界。轄茂南區、電白區,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截至2010年初,在廣東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場上,該品種是唯一可與泰國龍眼抗衡,品質優於泰國龍眼的品種,售價好。儲良龍眼又是鮮食與加工兼優良種,其肉脯黃淨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間不會互相粘連,乾爽耐貯,可制出一級至特級桂圓肉。五、化州拖羅餅化州拖羅餅是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產。
  • 化州這月餅,和《長安十二時辰》什麼關係?
    化州拖羅餅,同樣是五仁餡,也在中秋食之,是當地人的中秋餅。 據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高州府志》載: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
  • 化州,一個被譽為「中國化橘紅之鄉」的地方!
    2歷史文化資源 以傳統中醫藥文化(化橘紅中藥文化)、跳花棚、年例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 3美食文化 以化州香油雞、簸箕炊、化州牛雜、化州糖水、化州撈粉、化州拖羅餅等眾多美食為主的美食文化。
  • 化州四大手信,旅遊探親訪友必備,橘紅、榕茶、拖羅餅、南盛沙姜
    化州沒有沿海城市的得天獨厚的旅遊條件,但是化州也有自己的旅遊景點,化州孔廟,化州南山寺等等。現在來化州市旅遊的人不少,大家都是聞著化州的美食牛腩粉而來。化州除了牛腩粉牛雜好吃之外,還有化州白切雞,姜蔥雞,隔水蒸雞,艾籺,粽籺,筲箕炊,芋頭糕,尖堆,扣肉,番薯粉條等等都是比較出名的,不少遊客都說化州城區是一座充滿香味撲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