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四大手信,旅遊探親訪友必備,橘紅、榕茶、拖羅餅、南盛沙姜

2020-12-15 張揚也揚

化州是茂名市的人口縣級大市,六七十年代是廣東的工業大縣,也是交通比較發達的地方,有鐵路客運、貨運直達縣城。

現在廣湛,汕湛高速公路直達化州市南北鄉鎮,未來粵西國際機場,廣湛高鐵開通到化州市區半小時車程。化州沒有沿海城市的得天獨厚的旅遊條件,但是化州也有自己的旅遊景點,化州孔廟,化州南山寺等等。

現在來化州市旅遊的人不少,大家都是聞著化州的美食牛腩粉而來。化州除了牛腩粉牛雜好吃之外,還有化州白切雞,姜蔥雞,隔水蒸雞,艾籺,粽籺,筲箕炊,芋頭糕,尖堆,扣肉,番薯粉條等等都是比較出名的,不少遊客都說化州城區是一座充滿香味撲鼻的城市。

化州市有不少的土特產,中藥化州橘紅,南盛沙姜,化州拖羅餅,化州榕樹茶等等,現在都成了化州人外出旅遊,探親,訪友的手信。

化州橘紅

原生於化州市寶山化州橘紅,在封建王朝是作為皇宮貢品的藥材。因化州市有得天獨厚的土壤,橘紅吸收了地下土壤礞石礦元素,所產的橘紅果花芳香,毛厚茸耳,也因獨一味,而被列為世界上一級珍稀。

化州橘紅對肺癆,多年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胃痛,氣虛,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化州橘紅經過加工後呈對摺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狀,單片呈柳葉形。完整者展平後直徑15~700px,厚0.2~12.5px。外表面黃綠色,密布茸毛,有皺紋及小油室;內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脈絡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外緣有1列不整齊的下凹的油室,內側稍柔而有彈性。氣芳香,味苦、微辛。

現在化州城區河西寶山街巷,有不少的化州土特產專賣店,都有化州橘紅等土特產賣。

化州拖羅餅

據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高州府志》載: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石龍城(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羅興,20多歲就以做餅為業,每天挑著自製的酥餅到城區沿街叫賣。為了引來顧客,他邊叫賣邊敲小鑼,叫賣聲和鑼聲拖得很長很長。由於他做的餅風味獨特,實在好吃,加上鑼聲招徠,因此大人小孩追逐而上,圍觀購買。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種餅叫做拖鑼(羅)餅。

拖羅餅之所以獨具風味,其餡料以海南出產的風味椰子絲為主,配以美味的叉燒、伍仁、白芝麻之類。更主要的是因為羅興的製作技藝精湛,致使這種餅皮薄、餡足、質脆、味香、形美。實在令人愛不釋口。羅興後來將餅藝傳給了他的親戚、陳氏人家,從此世代相傳。

化州新安榕樹茶

化州新安榕樹茶。 榕樹茶又名琉璃茶,因產於古官道榕樹圩附近而得名。有說榕樹茶條細嫩,葉色綠翠,形態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樹茶產地琉璃茶(明崇禎年間州守趙仕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見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樹茶,其味特別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樹茶入口甘潤,飲之不僅生津止渴、且能驅風化痰,消滯開胃。此茶始種於明末,至今有300多年歷史,明末,清初有一清官因避權貴追輯,出逃到此,削髮為僧,化名善果,隱居於琉璃庵內,他於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相傳泡琉璃茶,款待過往人。

由於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書能文,因而四方官紳名士以到琉璃庵飲茶賦詩為時尚,題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觀察使葉申萬吟有「茗飲一盞賽新羅」之佳句。名士謝桂垣茶罷乘興作詩云:「峰迴路轉得茶庵,來試名泉一勺甘;絕似惠山風味好,嶺南真不減江南。」名人飲名茶,相得益彰,榕樹茶由蜚聲。

化州南盛沙姜

傳說,清光緒年間,高州府及鄰縣瘟流行,南盛一帶村民食沙姜以防,得免疫病,四境賴以安寧。化州市酒樓飯莊、居民家庭煮作白切雞均以沙姜作主要佐料,沿習至今。

南盛沙姜普遍都是餐飲用香料,沙姜白切雞,沙姜豬腳煲,沙姜羊肉煲,沙姜牛腩煲等,也可以用作沙姜粉拌以辣椒粉成酸辣粉,成了吃水果的首先佐料。

南盛街道屬於亞熱帶,土地屬於黑土,含碳多,適合沙姜生長,是中國沙姜之鄉。南盛所出產的沙姜最為優質,其沙姜呈褐色,略帶光澤,經曬不癟,皮薄肉厚,質脆肉嫩,味辛辣帶甜,含姜辣素高,具有化痰行氣,消食開胃,健脾消水去溼和防疫等功效。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小編本著傳播傳遞茂名鄉情鄉音之聲,謝謝關注,謝謝點讚,謝謝留言】

相關焦點

  • 化州拖羅餅: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化州拖羅餅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千百年來,拖羅餅的製作技藝,由羅氏傳陳氏,既傳承又創新,已成為化州市、茂名市,直至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化州拖羅餅 化州拖羅餅是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產。化州拖羅餅以其考究的製作技藝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而飲譽粵西。2012年化州拖羅餅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化州拖羅餅,鮮為人知的秘密終於被公開了!
    化州拖羅餅的起源竟有兩個版本拖羅餅是廣東化州的一種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主要材料有椰絲、白伍仁等,輔料有糖,口味偏甜。1097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被貶往海南任職,曾專門繞道到化州品嘗拖羅餅再赴海南。他食後讚不絕口,稱「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1662年,明末嶺南才子陳鑑也留有中秋讚美拖羅餅「情深餅相望,鑼響人團圓」的詩句。清代以後,粵西民間已盛傳化州拖羅餅的美譽,說:「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
  • 記憶中的化州!細數家鄉的美景與美食
    化州是中國著名的南菜北運基地之一,有「中國化橘紅之鄉」的美譽。 今天我們來看看化州的旅遊美景與特色美食。 化州孔廟 5A級旅遊景區,公園位於廣東化州,規劃用地40萬畝,公園充分利用廣墾茂名墾區資源,整合改造提升,布局為「一區五園」,即核心科技園區、紅峰橡膠森林公園、紅楊桃水果公園、和平油茶生態公園、華煌茶、橘紅文化公園和新時代溫泉養生公園等。
  • 化州,一個被譽為「中國化橘紅之鄉」的地方!
    此外,化州是「中國化橘紅之鄉」、「中國拖羅餅之鄉」,也是全球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基地、生豬養殖大市和南藥、糖蔗、桑蠶、油菜、水果等的重要基地,是中國著名的南菜北運基地之一。 交通方面,黎湛鐵路、207國道和廣湛高速公路橫貫化州,成為連結大西南、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海南省的主要通道和交通要塞,是各類物資的大型集散地。
  • 化州是哪個省的?上熱搜了
    化州也被稱為「中國化橘紅之鄉」 每年3月 化州都在平定舉行化橘紅賞花節 拖羅餅 拖羅餅是化州的一種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
  • 化州拖羅餅的由來,很多人不知道!
    點擊"茂名圈"關注訂閱拖羅餅的由來:
  • 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項目25個之多!你知道哪些?
    》《化州拖羅餅製作技藝》;茂名市級15個。根據歷代醫籍、藥典記載,化橘紅具有散寒、燥溼、利氣、消痰等功能,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等症,曾被列入中國「四大南藥之一」和「十大廣藥之一」。舊時,化橘紅種植以賴家園、李家園和潘家園為最,還有河西、官橋、中垌、平定、林塵等地,化橘紅每年四月開花,至七八月果實直徑達10釐米左右時可以採摘。幼果清洗乾淨後,經開水略燙,乾燥後即可切絲或片入藥。
  • 化州女子曾踩三輪車拉餅去菜市叫賣10元3封,今年賣月餅過千萬
    重任在肩,不負眾望,2014年,在陳英舟的帶領和倡導下,化州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拖羅餅之鄉」的牌匾;2015年,橘洲拖羅餅一舉榮獲中華名小吃稱號;2016年,獲得中國首屆金牌旅遊小吃榮譽;2017年,化州拖羅餅被評為茂名旅遊手信,同年,橘洲餅業被列為化州拖羅餅製作技藝傳承基地。
  • 音樂臺 | 「中秋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跟鄭達老師一起了解什麼是拖羅餅
    用於拜月,送禮或嘆茶,都屬上品,大方得體。它,就是「拖羅餅」。並起名為「拖羅餅」。自此後就有了中秋節用「拖羅餅」拜月、賞月、送禮的文化了。 拖羅餅外形是圓圓的寓意團圓,能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肯定是駕馭在舌尖上的手藝,只有拖羅餅之鄉,化州師傅精湛技藝製作出來的餅,才能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餅色香味俱全,食之不膩,齒頰留香。
  • 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隆重開幕!
    昨天下午,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開幕式在化州市康景體育館南門廣場隆重舉行,正式拉開了化州市首屆月餅文化節的序幕。在持續一周的時間裡,月餅文化節將向外界展示化州市獨特而豐富的月餅文化和豐碩的月餅產業發展成就,為廣大市民送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 中國拖羅餅之鄉首屆月餅文化節暨名優品牌博覽會隆重開幕!
    、活躍商貿經濟,助推化州經濟發展」,充分展示化州「中國拖羅餅之鄉」、「中國化橘紅之鄉」和「中國最具特色文化休閒旅遊城市」等特色城市文化名片,並積極配合茂名市「創月餅名都,做中國好餅」活動,創建化州「中國月餅名鄉」,推動化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廣東化州百年化橘紅「樹王」:老當益壯 「兒孫」遍布兩廣
    廣東化州百年化橘紅「樹王」:老當益壯 「兒孫」遍布兩廣 2017-36萬元天價的化橘紅「樹王」 梁盛 攝   中新網茂名6月18日電 (梁盛 梁晶晶)趁「中國化橘紅之鄉」廣東化州市正在舉辦2017化橘紅文化節之機,記者走訪「中華化橘紅第一村」化州平定鎮積田村委會大嶺村,對該村一棵被外界傳得神乎其神的百年化橘紅「樹王」探個究竟。
  • 【美食】化州年例大廚師為你介紹,化州香油雞的做法!
    報料合作請聯繫小編私人微信:wo_huazhou(我們的化州)各地朋友來到化州,必須要嘗試「化州香油雞」。那個香,那個嫩,哇卡卡,口水流一地。話不多說,先上圖片,讓大家口水先流一會。下面,化州年例大廚師為大家介紹「化州香油雞」的做法:原料走地閹雞一隻香油材料:蒜蓉10克、陳皮1克、八角2克、川芎1克、白芷1克、桂皮1克、丁香0.5克、芫茜頭10克、沙姜10克、生抽適量、鹽適量、麻油2克、花生油適量。
  • 化州橘紅的怎麼栽培?不要錯過這篇文章了,進來學習一下吧
    大家好,藥材化州橘紅是化州橘紅的曬乾皮。今天給大家帶來化州橘紅的培植管理技術,來學學一下吧。(一)培育幼苗的方法化州橘紅的培育幼苗的方法有用種子培育幼苗、嫁接法和圈枝培育幼苗等,生產上多採用圈枝培育幼苗。
  • 何仙姑引橘紅---中華咳寶,化州橘紅
    經仙人指點,何仙姑上得山來,摘了一藍橘紅速速下山,立即煎熬水分發村民,但凡有咳嗽患者,一夜之間化痰止咳,身強力健。村民歡呼雀躍,把何仙姑高高託起。這一託起,倒樂醒了何仙姑。次日一早,何仙姑把美夢告知何老伯,何老伯笑了:「仙姑呀,為父也早聞有橘紅可止咳化痰,可哪裡尋呀!」仙姑說:「我要上中火嶂尋橘紅。」
  • 吃雞勝地—廣東化州
    化州古稱石龍,相傳有龍潛於羅江之中,變化無窮,因盛產橘紅,又稱橘州,化州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理環境條件優越。是我國著名的南菜北運基地之一。化州地區不僅植被和生物資源豐富,好吃,好喝,更是應有盡有。化州橘紅化州橘紅的前身叫做化州柚,化州柚果肉極少,而且味道也很不遭人喜歡。
  • 傳承精華之-橘星化橘紅
    化橘紅,是一種名貴道地中藥材,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所制,素有「南方人參」之稱。早在南宋時期,化州就已開始種植化橘紅,明清更是風靡全國,成為朝庭貢品,是「中國四大南藥」和「十大廣藥」之一。另據光緒十四年彭以孫著的《化州志》載:「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化州李氏橘園(即李家園)傳承至李鋒已是第二十四代,李鋒作為廣東省化橘紅中藥文化代表性傳承人,所獨特的祖傳炮製技術,於2009年被認定為「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產」。
  • 廣東西部一個縣級市,和廣西接壤,盛產橘紅
    化州在廣東西南部,北部與廣西接壤,扼廣東廣西交通咽喉,區位優勢較為明顯。化州市區位於兩河交匯之處,化州古名石龍,據傳說,有龍潛在江中,變化多端,故而又稱化州。說到化州的特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古時候作為貢品的橘紅了。說到橘紅,可能有些人會以為就是橘餅,其實不然,這兒的化州橘紅其實是一種中藥,並不是紅色的食用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