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推出的《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顯示了國家對於長三角區域發展的關注和重視。國際物業顧問DTZ戴德梁行研究表明,長三角城市圈的逐步形成將對此區域的交通、經濟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其長期的利好作用將帶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長三角城市圈正逐步形成,利好作用初現端倪
長三角城市圈是現階段我國城市最密集、也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從發展過程來看,區域間合作的內容,包括交通、人才、產業及政策的一體化上都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
長三角區域各省市政府已共同規劃建設長三角地區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長三角建立成一個「3小時都市圈」。其形成將大力加強區域聯繫,實現立體化的城市聯通網絡,更將對「長三角人」的生活和觀念帶來衝擊性的變化。」
戴德梁行華東區董事總經理陸逢兆指出:「城市圈帶來的利好作用,事實上已在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中有非常成熟的案例,像倫敦、紐約、東京的都市圈發展都使其成為了所在國經濟的核心區域。」
長三角城市一體化的建設,對房產市場帶來的新機遇
DTZ戴德梁行分析指出,交通的便利,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才流動的加快,社保和政府服務的統一將擴大長三角地區房地產的整體需求。
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一方面,一線城市房價的高企以及交通的便利將可能在未來形成「中心城市工作、周邊城市居住」的往返上班的人群,這無疑擴大了二三線城市的住宅需求。另一方面,更多人希望享受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和寬敞的居家空間,導致在二三線城市的置業需求提升,尤其在湖濱、海濱、風景區附近的物業。
對於中心城市來說,擁有中心城市的住宅也是很多其它城市居民的願望之一,無論自住還是投資,包括為子女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便利,都擴大這一部分的需求。
從住宅租賃市場看,外來流動人口的增多,也增加了這部分的需求。
在滿足住宅需求的基礎上,區域的城市化進程也改變了人們的購物和休閒習慣,為商業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平臺。DTZ戴德梁行指出,目前已有眾多一線品牌進入二三線城市,以滿足本地居民及在當地工作的海外人士的購物需求,當然這些品牌對於商鋪的質量要求也很高,從而,對二三線城市的商鋪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當地的商業地產的進步。
產業的轉移會對二三線寫字樓的需求也在擴大,當地寫字樓的質量也在提升。至於廠房、物流園區等工業地產也在逐漸增加。江浙一帶知名企業總部進入上海,也會對上海的商務樓、寫字樓市場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知名開發商的進入促進當地房地產業的競爭和發展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的不斷增長,二線城市居民的購買力增大,對住宅也提出新的高標準要求。捕捉到這些需求,海外的開發商也陸續進入了二線城市,陸逢兆表示:「目前已經有和記黃埔、九龍倉、吉寶置業、新世界中國地產、麗新集團、華潤集團、嘉裡建設、新鴻基等海外房地產企業在長三角很多城市開發項目,而像我們這樣的國際房地產顧問機構也已隨著客戶的需求陸續進入這些城市。
其實,DTZ戴德梁行從1993年就已進入了長三角市場,迄今已經15年。對於上海乃至周邊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理解已很深入。海外專業機構介入本地樓市開發,對不同物業方面進行投資、開發和諮詢顧問,有利於整個市場朝著多元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上海、杭州、南京、寧波等國內的開發商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經驗、開發優勢,到無錫、蘇州、南通、泰州、嘉興等二、三線城市開拓市場,認真研究當地市場的需求特徵,開發出有特色、高質量的物業,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展望長三角城市圈的一體化進程,預期長三角都市圈內的房地產市場在未來必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國際專業機構的參與也將推動房地產市場走向更為成熟的階段。